跳去內容

新臺幣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新臺幣
ISO 4217 TWD
使用地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
通脹率 2.34%
單位
1/10
1/100
符號 NT$、NTD
又叫
銀仔
成日用 NT$1, NT$5, NT$10, NT$50
少用 NT$0.5, NT$20


銀紙
成日用 NT$100, NT$500, NT$1000
少用 NT$200, NT$2000
中央銀行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網站 www.cbc.gov.tw
印鈔局 中央印製廠
網站 www.cepp.gov.tw
鑄幣局 中央造幣廠
網站 www.cmc.gov.tw

新臺幣英文New Taiwan dollar),ISO 4217代號TWD(或簡稱為NT$NTD),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後發行嘅法定貨幣,1949年6月15號開始流通。基本單位係,簡作,國語口話用;臺話以白話字kho͘)代。有人用

目前發行銀仔包括:0.1圓(一角)、0.2圓(二角)、0.5圓(五角)、1圓、5圓、10圓、20圓及50圓。而銀紙單位就有: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同2000圓。換算方式為:1圓=10角=100分。1角、2角同5角硬幣嘅發行量少,實際上亦幾乎冇用。日常生活只有郵票汽油響計算單價時會用到角。例如響日常使用上,一般人如果要買0.5圓嘅郵票有兩種方法:一係買兩張,儲夠1圓,二係畀店方1圓,但店方唔會找錢(2000年後就冇呢種情況)。

存款利息,亦係四捨五入至1圓。如果需要,亦可以以角圓來作為交易媒介,但角圓限制每次唔可以用超過100個。

角圓(單個硬幣面額少過1圓)家陣多數用嚟收藏用,價值比面額重要貴。

簡史

[編輯]

區域貨幣

[編輯]

新臺幣嘅前身係臺幣,又叫做舊臺幣,響1946年5月22號開始發行。當初舊臺幣被定位為一種過渡時期嘅貨幣日本殖台政府臺灣銀行券同國民政府嘅臺幣一比一兌換。由於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啱啱結束,中國國民黨中共之間關係緊張,金融狀況唔穩定,因此臺灣未使用當時通行於中國法幣金圓券,另外再發行臺幣。

關於發行新臺幣原因嘅官方講法,係由於1948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連帶令舊臺幣幣值大幅貶值,造成臺灣物價急漲。

不過另一種關於發行新台幣原因嘅版本,指出係因為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初期,由於國共內戰嘅緣故,國民黨政府將台灣嘅民生物資,例如之類大量運送到中國大陸以供應戰爭所需物資,造成臺灣內部民生物資銳減、嚴重短缺,令臺灣嘅米價甚至比上海當地嘅米價重高(當時臺灣種米而上海唔種),造成臺灣嚴重通貨膨漲,一日三市,幣值急速貶值,就算有錢亦可能買唔起米。

1949年6月15號台灣省政府公布「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新臺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台幣,明訂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1950年6月21號行政院發布命令,國幣單位保留銀元本位,而記帳單位自1950年7月1號起改為新臺幣,銀元同新臺幣以1949年12月29號最後牌告匯率固定為1銀元=新臺幣3元。

1956年8月29號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3號解釋:「《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三條所稱偽造變造嘅幣券,係指國幣券而言。新臺幣地方性嘅幣券,如有偽造變造情事,應依刑法處斷。」

準國幣

[編輯]

1961年7月1號中央銀行在台復業,依照「中央銀行在臺灣地區委託臺灣銀行發行新臺幣辦法」,由中央銀行委託臺灣銀行發行,紙幣上印「臺灣銀行」字樣,法定地位比照國幣,成為今日中華民國法定貨幣。自1970年12月21號開始,銀紙上印「中華民國」,以昭公信。另外為因應金門馬祖大陳島等戰地嘅特殊需要,亦曾經發行限定喺呢啲地區流通嘅新臺幣金門、馬祖、大陳流通券,目前就已經取消。

1962年12月19號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99號解釋:「臺灣銀行發行之新臺幣,自中央銀行委託代理發行之日起,如有偽造變造等行為者,亦應依妨害國幣懲治條例論科。」(大法官黃正銘有唔同意見書,認為喺程序上,唔應該受理中央銀行呢次聲請解釋,而喺實體上,未經立法程序新臺幣唔可以變為國幣。)

國幣

[編輯]

1992年原「銀元及銀元兌換券發行辦法」公告廢止,作為國幣嘅銀元喪失發行法源。由於國幣依中央銀行法規定由中央銀行發行,於是響2000年7月1號訂頒「中央銀行發行新臺幣辦法」,停止委託臺灣銀行發行,將新臺幣正式訂為國幣。各法律條文中原本以銀元做單位亦修法改做新臺幣。7月3號發行1000圓紙幣,上印字樣改為「中央銀行」,圖案嘅瑕疵[1][2]喺2004年版已經移除。

2002年6月30號廢止「中央銀行在臺灣地區委託臺灣銀行發行新臺幣辦法」,7月1號起原委託臺灣銀行發行號新臺幣停止流通。

當時曾經有人質疑噉做係唔係為伸張「中華民國在臺灣為主權獨立國家」嘅主張,官方回應為:自1961年7月1號中央銀行在台復業起,新台幣發行單位法定就係中央銀行,中央銀行依據該行組織法規定,委託臺灣銀行發行,銀紙原印「臺灣銀行」僅代表實際發行單位。

目前流通號銀紙同銀仔

[編輯]

1000圓同500圓響2005年7月20號再度改版,增加原本只有2000圓先至有嘅光影變化箔膜,安全線改為光影變化箔膜式安全線。500圓嘅刷色變得更深,其餘圖樣就冇改變。

目前市面上所流通嘅銀紙之中兩佰元以及兩仟圓嘅銀紙,因民眾為避免收到偽鈔嘅風險,都甚少用,所以實屬罕見。

硬幣

[編輯]
圖像 幣值 製造參數 文字圖案 日期
直徑
毫米
質量
公克
成分 正面 背面 首次製造 發行
$0.5 18 3 97%
2.5%
0.5%
梅花
民國紀年
幣值 1981年 1981年12月8號
$1 20 3.8 92%
6%
2%
蔣中正
民國紀年
$5 22 4.4 白銅
75%
25%
蔣中正
民國紀年
幣值 1981年 1981年12月8號
$10 26 7.5
Template:Coin-yellow-color rowspan="2"|$20 26.85 8.5 中心:白銅(同$10) 莫那魯道
民國紀年
幣值及達悟族傳統木舟 2001年 Template:Coin-yellow-color rowspan="2"|2001年7月9號
外環:青鋁銅(同$50)
$50 28 10 青鋁銅
92%
6%
2%
孫文
民國紀年
「50」同埋「五十」隱藏影像 2002年 2002年4月26號
  • 0.1圓同埋0.2圓,因為資料唔夠,而冇介紹。

銀紙

[編輯]
圖像 面值 尺寸
毫米
主色調 圖像描述 日期
正面 背面 水印 首次印刷 發行
$100 145 × 70 孫文
禮記禮運篇大同章
中山樓 梅花同埋「100」 2000年 2001年7月2號
$200 150 × 70 蔣介石
土地改革和基層教育主題
總統府 蘭花同埋「200」 2001年 2002年1月2號
$500 155 × 70 深棕 少棒主題 台灣梅花鹿
大霸尖山
同埋「500」 2004年 2005年7月20號
$1000 160 × 70 小學教育主題 帝雉
玉山
菊花同埋「1000」 2004年 2005年7月20號
$2000 165 × 70 福衛一號
科技主題
台灣鮭魚(櫻花鉤吻鮭)
南湖大山
同埋「2000」 2001年 2002年7月1號

[編輯]
  1. Commons:Category:Taiwan $1000 banknote 1999 edition
  2. 1999年版臺幣千元銀紙地球儀印反

睇埋

[編輯]

出面網頁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