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杜斯托也夫斯基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杜斯托也夫斯基
姓名原文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
出生日1821年10月30號 (in Julian calendar喺Wikidata改呢個
出生地莫斯科 喺Wikidata改呢個
死亡日1881年1月28號 (in Julian calendar喺Wikidata改呢個 (59歲)
死亡地聖彼得堡 (俄羅斯帝國喺Wikidata改呢個
死因發羊吊、pulmonary emphysema 喺Wikidata改呢個
國籍俄羅斯帝國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語俄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識嘅語言俄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信奉俄羅斯正教會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校Military Engineering-Technical University、Nikolay engineering school 喺Wikidata改呢個
職業翻譯員小說家、essayist、short story writer、新聞從業員哲學家、biographer、作家、opinion journalist、prose writer 喺Wikidata改呢個
僱主Saint Petersburg Academy of Sciences 喺Wikidata改呢個
名作Notes from Underground、罪與罰、The Idiot、Demons、卡拉馬佐夫兄弟、The House of the Dead、The Gambler、Poor Folk、The Double 喺Wikidata改呢個
配偶Anna Dostoyevskaya、Maria Dostoevskaya 喺Wikidata改呢個
仔女Lyubov Dostoevskaya 喺Wikidata改呢個
阿爸Mikhail Andreyevich Dostoevsky 喺Wikidata改呢個
阿媽Maria Fiodorovna Dostoïevskaïa 喺Wikidata改呢個
兄弟姊妹Mikhail Dostoyevsky、Andrey Dostoyevsky、Nikolaj Michajlovič Dostoevskij 喺Wikidata改呢個
網站fedordostoevsky.ru
杜斯托也夫斯基

杜斯托也夫斯基俄文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年11月11號1881年2月9號)係俄羅斯帝國作家

祖先

[編輯]
父母
瑪利亞·費奧多羅夫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婭
米哈伊爾·安德烈耶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嘅阿爸嗰邊嘅祖先係俄羅斯貴族家庭嘅一份子,佢哋係俄羅斯東正教教徒。呢個家族嘅根源可以追溯到丹尼洛·伊爾蒂什,佢喺1509年因為喺當地一位王子手下效力而獲賜平斯克地區嘅土地(呢度幾個世紀以嚟都係波蘭立陶宛聯邦嘅一部分,而家係現代白俄羅斯嘅一部分)。佢嘅後代之後就以當地一條名叫多斯托耶沃([[:pl:{{{3}}}|波蘭文版]])(源自古波蘭語「dostojnik」──要人)嘅村莊為名,改姓「陀思妥耶夫斯基」。[1]

陀思妥耶夫斯基阿媽嗰邊嘅直系祖先係商人;阿爸嗰邊嘅男性血脈都係神職人員。[2][3]

1809年,20歲嘅米哈伊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入讀咗莫斯科帝國醫學外科學院。之後佢被分配到莫斯科一間醫院,喺度做軍醫,到1818年,佢被任命為高級醫生。1819年,佢同瑪利亞·涅恰耶娃結咗婚。第二年,佢喺馬林斯基平民醫院做醫生。1828年,當佢兩個仔,米哈伊爾同菲奧多爾分別八歲同七歲嗰陣,佢升做咗大學評審官,呢個職位令佢嘅法律地位提升到貴族階級,仲可以喺離莫斯科大約150公里(100英里)嘅達羅沃耶鎮買到一個細細嘅莊園,一家人通常喺夏天嗰度度假。[4]陀思妥耶夫斯基嘅父母之後又生咗六個細路:瓦爾瓦拉(1822-1892)、安德烈(1825-1897)、柳博芙(1829年出世同年死)、維拉(1829-1896)、尼古拉(1831-1883)同亞歷山德拉(1835-1889)。[5][2][3]

== 童年時期(1821-1836) ==

菲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喺11 November [儒略曆 30 October] 1821出世喺莫斯科,係米哈伊爾·陀思妥耶夫斯基醫生同瑪利亞·陀思妥耶夫斯卡婭(原名涅恰耶娃)嘅第二個仔。佢喺馬林斯基平民醫院嘅院地裏面嘅家庭屋企度長大,呢度係莫斯科邊緣嘅低下階層地區。[6]陀思妥耶夫斯基喺醫院花園度玩嗰陣,會接觸到啲病人,佢哋係俄羅斯社會階層最底層嘅人。[7]

陀思妥耶夫斯基好細個就接觸到文學。由三歲開始,佢嘅奶媽阿廖娜·弗羅洛夫娜就會同佢講英雄傳奇、童話同埋傳說故事,呢個人對佢嘅成長同佢鍾意虛構故事有好大影響。[8]佢四歲嗰陣,阿媽用聖經教佢讀書寫字。佢父母仲介紹咗好多種類嘅文學俾佢,包括俄羅斯作家卡拉姆津普希金傑爾查文嘅作品;哥特式小說好似安·拉德克里夫嘅作品;席勒歌德嘅浪漫主義作品;米格爾·德·塞萬提斯沃爾特·司各特嘅英雄故事;仲有荷馬史詩[9][10]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到尼古拉·果戈里嘅作品嘅好大影響。[11]雖然佢阿爸教育佢嘅方法被形容為嚴厲同粗暴,[12]但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都話,佢父母每晚讀書俾佢聽令佢嘅想像力變得好豐富。[7]

佢細個嘅一啲經歷後來寫入咗佢嘅作品入面。有一次,一個九歲女仔畀個醉酒佬強姦咗,佢就畀人叫去搵佢阿爸去睇吓個女仔。呢件事令佢好困擾,而成年男人對年輕女仔產生慾望呢個主題就出現喺《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罪與罰》同埋其他作品入面。[13]另外一件發生喺達羅沃耶莊園,關於一個傭人或者係農奴嘅事,喺《農夫馬蕾》入面都有描述:細個嘅陀思妥耶夫斯基以為喺森林入面聽到狼嘅聲,喺附近做嘢嘅馬蕾就安慰佢。[14]

雖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嘅身體比較弱,但佢父母形容佢好易激動、固執,仲要好牙擦。[15]1833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嘅阿爸,一個好有信仰嘅人,將佢送入一間法國寄宿學校,之後又送佢去切爾馬克寄宿學校。佢畀人形容為蒼白、內向嘅發夢人同過分興奮嘅浪漫主義者。[16]為咗畀學費,佢阿爸借錢仲要擴大佢嘅私人醫療業務。陀思妥耶夫斯基喺莫斯科學校嘅貴族同學中間覺得格格不入,呢種經歷後來反映喺佢一啲作品度,特別係《少年》。[17][10]

年輕時期 (1836–1843)

[編輯]

1837年2月27號,杜斯妥也夫斯基嘅老母因肺癆過身。前一年5月,佢父母將杜斯妥也夫斯基同佢哥哥米哈伊爾送到聖彼得堡,去讀免費嘅尼古拉耶夫軍事工程學院,逼使兄弟二人放棄學術研究轉而追求軍事事業。杜斯妥也夫斯基喺1838年1月入讀該學院,但要靠家人幫手先得。米哈伊爾因健康理由被拒,被送到塔林(而家愛沙尼亞首都)嘅一間學院讀書。[18][19]

杜斯妥也夫斯基唔鍾意嗰間學院,主要係因為佢對科學、數學同軍事工程冇乜興趣,反而鍾意畫畫同建築。正如佢朋友君士坦丁·特魯托夫斯基所講:「整間學校冇一個學生比F.M.杜斯妥也夫斯基更唔似個軍人。佢行路笨拙同唔自然;軍服穿喺佢身上好唔合身;佢嘅背囊軍帽同步槍睇落都好似一啲佢被迫戴上嘅枷鎖,令佢好唔舒服。」[20] 杜斯妥也夫斯基嘅性格同興趣令佢喺120個同學中成為局外人:佢表現勇敢同有強烈嘅正義感,保護新生,同老師親近,批評軍官嘅貪污,幫助窮苦農民。雖然佢好孤僻,生活喺自己嘅文學世界中,但都受到同學尊重。佢嘅隱世同對宗教嘅興趣令佢獲得「佛提烏斯修士」嘅綽號。[21][22]

杜斯妥也夫斯基嘅癲癇症狀可能喺1839年6月16號得知佢老豆過身時首次出現,[23] 雖然關於癲癇發作嘅報告源自佢個女寫嘅文字(之後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擴大[24]),而家認為呢啲報告唔可靠。佢老豆嘅官方死因係中風,但一個鄰居Pavel Khotiaintsev指控佢老豆嘅農奴謀殺。如果農奴被判有罪送去西伯利亞,Khotiaintsev就可以買到佢哋留低嘅土地。農奴喺圖拉州嘅審訊中被判無罪,但杜斯妥也夫斯基嘅哥哥米哈伊爾仲係繼續傳播呢個故事。[25] 佢老豆過身之後,杜斯妥也夫斯基繼續佢嘅學業,考試合格並獲得工程學員嘅軍銜,可以住喺學院以外。佢去塔林探望米哈伊爾,經常去聽音樂會、歌劇、戲劇同芭蕾舞。喺呢段時間,兩個朋友介紹佢接觸賭博。[26][22]

1843年8月12號,杜斯妥也夫斯基做咗中尉工程師,同阿道夫·托特萊本一齊住喺米哈伊爾嘅朋友Rizenkampf醫生嘅公寓。Rizenkampf形容佢「同佢哥哥一樣好人品同有禮貌,但心情唔好嗰陣經常睇咩都好負面,會發脾氣,唔記得禮貌,有時甚至會爆粗鬧人同失去自我意識」。[27] 杜斯妥也夫斯基完成嘅第一份文學作品係翻譯奧諾雷·德·巴爾扎克嘅小說《歐也妮·葛朗台》,喺1843年6月同7月喺《劇目同萬神殿》雜誌嘅第6同第7期發表,[28][29] 之後仲有幾份翻譯。但全部都唔成功,佢嘅財務困難令佢決定寫小說。[30][22]

事業

[編輯]

早期事業 (1844–1849)

[編輯]
杜斯妥也夫斯基,1847年

杜斯妥也夫斯基喺1845年5月完成佢嘅第一部小說《窮人》。佢嘅朋友德米特里·格里戈羅維奇,當時同佢一齊住,將手稿帶咗去畀詩人尼古拉·涅克拉索夫睇,涅克拉索夫又將佢畀咗有名同有影響力嘅文學評論家維薩里昂·別林斯基睇。別林斯基形容呢部小說係俄羅斯第一部「社會小說」。[31] 《窮人》喺1846年1月15號喺《聖彼得堡文集》年鑑出版,成為一個商業上嘅成功。[32][33]

杜斯妥也夫斯基覺得佢嘅軍事事業會危害佢而家蒸蒸日上嘅文學事業,所以寫信請辭職。之後唔耐,佢寫咗第二部小說《雙重人格:彼得堡詩》,喺1846年1月30號喺《祖國紀事》雜誌登出,然後喺2月出版。差唔多同一時間,杜斯妥也夫斯基通過法國思想家傅立葉卡貝蒲魯東聖西門嘅著作發現咗社會主義。透過同別林斯基嘅關係,佢擴闊咗對社會主義哲學嘅認識。佢被社會主義嘅邏輯、正義感同對貧窮同弱勢群體嘅關注所吸引。不過,佢嘅俄羅斯東正教信仰同宗教情感唔能夠接受別林斯基混合無神論功利主義科學唯物主義嘅思想,令佢哋之間嘅摩擦越來越大。杜斯妥也夫斯基最終同佢同佢嘅同伴分道揚鑣。[34][35]

《雙重人格》收到負面評價(包括別林斯基一個特別尖酸嘅評論)之後,杜斯妥也夫斯基嘅健康變差,癲癇發作變得更加頻密,但佢仲係繼續寫作。由1846年到1848年,佢喺《祖國紀事》雜誌發表咗幾篇短篇小說,包括《普羅哈爾欽先生》、《房東太太》、《軟弱嘅心》同《白夜》。呢啲故事收到嘅負面反應,加上佢嘅健康問題同別林斯基嘅攻擊,令佢好困擾同經濟困難,但加入烏托邦社會主義者貝克托夫圈子大大緩解咗佢嘅處境,呢個緊密團結嘅社群幫助佢渡過難關。當呢個圈子解散之後,杜斯妥也夫斯基同阿波隆·馬伊科夫同佢哥哥瓦萊里安·馬伊科夫成為朋友。1846年,喺詩人阿列克謝·普列什切耶夫嘅推薦下,[36] 佢加入咗由米哈伊爾·佩特拉舍夫斯基創立嘅佩特拉舍夫斯基小圈子,佩特拉舍夫斯基曾經提出俄羅斯嘅社會改革。米哈伊爾·巴枯寧曾經寫信畀亞歷山大·赫爾岑話呢個小組係「最無辜同無害嘅團體」,而佢嘅成員係「所有革命目標同手段嘅系統性反對者」。[37] 杜斯妥也夫斯基逢星期六日喺小圈子嘅圖書館度,有時仲參與佢哋關於擺脫審查制度同廢除農奴制嘅討論。[38][39] 不過,巴枯寧嘅描述唔適用於貴族尼古拉·斯佩什涅夫,佢喺1848年加入小圈子,打算喺小圈子成員中間搞一個秘密革命組織。杜斯妥也夫斯基自己都成為咗呢個組織嘅成員,知道佢哋嘅陰謀目的,而且積極參與,儘管佢對佢哋嘅行動同意圖有重大疑慮。[40]

1849年,杜斯妥也夫斯基由1846年開始計劃嘅小說《涅托奇卡·涅茲瓦諾娃》嘅首幾個部分喺《祖國紀事》發表,但佢被流放結束咗呢個計劃,只留低咗原本應該係小說序言嘅部分。杜斯妥也夫斯基從來冇嘗試完成呢部小說,只留低咗一個大綱。[41]

西伯利亞流放 (1849–1854)

[編輯]
佩特拉舍夫斯基小圈子假處決嘅速寫

佩特拉舍夫斯基小圈子嘅成員被人告發畀內政部官員伊萬·彼得羅維奇·利普蘭迪。杜斯妥也夫斯基被指控閱讀別林斯基嘅作品,包括被禁嘅《致果戈理的信》,[42] 同埋傳播呢啲同其他作品嘅副本。舉報小圈子嘅政府特工安東內利喺佢嘅聲明中寫道,至少有一份文件批評咗俄羅斯嘅政治同宗教。杜斯妥也夫斯基回應呢啲指控,聲稱佢只係「作為一份 文學作品嚟閱讀呢啲文章,冇其他目的」;佢講嘅係「個人主義同人類嘅自私」,而唔係政治。即使咁,佢同佢嘅「同謀」都喺1849年4月23號畀人拉咗,係伯爵亞歷克謝·費奧多羅維奇·奧爾洛夫同沙皇尼古拉一世嘅要求,佢哋驚會爆發類似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1848年革命嘅革命。呢班人畀人關喺防守最嚴密嘅彼得保羅要塞,嗰度關住最危險嘅囚犯。[43][44][45]

件事由沙皇帶領嘅調查委員會討論咗四個月,成員包括副將軍伊萬·納博科夫、參議員Prince 帕維爾·加加林、Prince 瓦西里·安德烈耶維奇·多爾戈魯科夫、將軍雅科夫·羅斯托夫采夫同秘密警察頭子將軍Leonty Dubelt。佢哋判咗小圈子嘅成員死刑,要槍斃。1849年12月23號,囚犯畀人帶到聖彼得堡嘅謝苗諾夫廣場。佢哋畀人分成三人一組,第一組畀人帶到槍斃隊前面。杜斯妥也夫斯基係第二排第三個;佢隔籬企住普列什切耶夫謝爾蓋·杜羅夫。就喺執行死刑前一刻,一架馬車送到一封沙皇嘅信,將刑罰改為流放。杜斯妥也夫斯基之後喺佢嘅小說《白痴》入面描述咗呢個佢認為係人生最後一刻嘅經歷。故事主角Prince Myshkin講述咗一個年輕人被判槍決但最後一刻獲得赦免嘅經歷,從受害者嘅角度描述咗呢個體驗,仲探討咗呢個經歷嘅哲學同靈性意義。

杜斯妥也夫斯基喺西伯利亞嘅鄂木斯克流放勞改營服咗四年苦役,之後仲要服強制兵役。坐咗十四日馬車之後,囚犯到達咗托博爾斯克,一個囚犯中轉站。雖然環境咁差,杜斯妥也夫斯基仲安慰其他囚犯,例如佩特拉舍夫斯基分子Ivan Yastrzhembsky,佢對杜斯妥也夫斯基嘅善良感到好驚訝,最後放棄咗自殺嘅決定。喺托博爾斯克,佢哋收到十二月黨人嘅女人送嘅食物同衫,仲有幾本新約聖經,每本入面都有一張十盧布鈔票。十一日之後,杜斯妥也夫斯基同另一個佩特拉舍夫斯基小圈子嘅成員,作家謝爾蓋·杜羅夫一齊到達鄂木斯克。[44][46] 杜斯妥也夫斯基咁樣形容佢住嘅營房:

夏天,難以忍受嘅悶熱;冬天,難以忍受嘅寒冷。所有地板都爛晒。地下積咗一吋厚嘅污垢,行路會跣親跌倒⋯⋯我哋好似沙甸魚咁畀塞喺木桶入面⋯⋯根本冇位轉身。由日落到天光,我哋唔可以唔好似豬咁⋯⋯跳蚤、蝨仔同黑甲蟲成千上萬⋯⋯[47]Template:Missing long citation

杜斯妥也夫斯基被列為「最危險嘅囚犯之一」,手腳都要戴鐐鍊,直到獲釋為止。佢只准讀佢嘅新約聖經。除咗癲癇之外,佢仲有痔瘡,體重下降,「每晚都發燒,發抖,覺得太熱或者太凍」。廁所嘅臭味彌漫成棟大樓,而個細細嘅浴室要容納超過200人。杜斯妥也夫斯基有時會畀人送去軍醫院,喺嗰度佢可以睇報紙同狄更斯嘅小說。佢受到大部分其他囚犯嘅尊重,但因為佢嘅俄羅斯民族主義同反波蘭情緒,畀啲波蘭政治犯討厭。[48][49]

出獄同第一次結婚 (1854–1866)

[編輯]
杜斯妥也夫斯基1858年或1859年做軍事工程師嘅相,[50] 所羅門·萊賓 (Соломон Лейбин) 畫嘅肖像

1854年2月14號出獄之後,杜斯妥也夫斯基請米哈伊爾幫佢手財政上,仲要佢寄維科基佐蘭克黑格爾康德嘅書畀佢。[51] 以佢入獄經歷為題材嘅小說《死屋手記》喺1861年喺《時代》雜誌發表—呢係第一本寫俄羅斯監獄嘅小說。[52] 3月中旬,佢搬去塞米帕拉金斯克之前,佢遇到咗地理學家彼得·謝苗諾夫同民族學家紹坎·瓦利哈諾夫。大約1854年11月,佢遇到咗男爵Alexander Egorovich Wrangel,佢係佢書嘅粉絲,出席過中止執行嘅死刑。佢哋兩個都喺塞米帕拉金斯克外面嘅哥薩克花園租咗屋。Wrangel話:「杜斯妥也夫斯基睇落好悶。佢蒼白多雀斑嘅病容上面有啲雀斑,金色嘅頭髮剪得好短。佢身高稍高於平均水平,用佢銳利嘅灰藍色眼睛好專注噉望住我。佢好似想睇穿我嘅靈魂,想知道我係一個點樣嘅人。」[53][54][55]

喺塞米帕拉金斯克,杜斯妥也夫斯基教咗幾個學生,仲接觸到上流社會嘅家庭,包括中校Belikhov嘅家庭,Belikhov經常請佢嚟讀報紙同雜誌嘅文章。喺探訪Belikhov期間,杜斯妥也夫斯基識咗Alexander Ivanovich Isaev同Maria Dmitrievna Isaeva一家,愛上咗Maria。Alexander Isaev去咗新庫茲涅茨克做新工,1855年8月喺嗰度過身。之後Maria同佢個仔同杜斯妥也夫斯基一齊搬去巴爾瑙爾。1856年,杜斯妥也夫斯基透過Wrangel寄信畀將軍愛德華·托特萊本,為佢喺幾個烏托邦小圈子嘅活動道歉。結果佢獲得咗出版書籍同結婚嘅權利,雖然佢for the rest of his life都要接受警察監視。Maria一開始拒絕咗杜斯妥也夫斯基嘅求婚,話佢哋唔適合一齊,仲有佢嘅經濟狀況唔容許結婚。但佢哋最後喺1857年2月7號喺新庫茲涅茨克結婚。佢哋嘅家庭生活唔開心,Maria覺得好難應付佢嘅癲癇發作。杜斯妥也夫斯基咁樣形容佢哋嘅關係:「因為佢奇怪、多疑同幻想嘅性格,我哋一齊嘅時候肯定唔開心,但我哋唔能夠停止相愛;我哋越唔開心,我哋就越黐埋一齊。」佢哋大部分時間都分開住。[56] 1859年,因為健康轉差,佢獲准退役,畀准返去歐洲俄羅斯,首先去咗特維爾,喺嗰度佢十年來第一次同佢哥哥見面,之後再去聖彼得堡。[57][58]

1863年喺巴黎嘅杜斯妥也夫斯基

短篇小說《小英雄》(杜斯妥也夫斯基喺監獄入面完成嘅唯一作品)喺一份雜誌登出,但《叔叔嘅夢》同《司捷潘奇科沃村》要等到1860年先出版。《死屋手記》喺1860年9月喺《俄羅斯世界》雜誌連載。《受辱與被侮辱》喺新創嘅《時代》雜誌發表,[a] 呢份雜誌係用佢哥哥香煙廠嘅資金創辦。[60][61][62]

杜斯妥也夫斯基喺1862年6月7號第一次去西歐旅行,去咗科隆、柏林、德累斯頓、威斯巴登、比利時同巴黎。喺倫敦,佢見咗赫爾岑,參觀咗水晶宮。佢同尼古拉·斯特拉霍夫一齊遊歷瑞士同幾個北意大利城市,包括都靈、里窩那同佛羅倫斯。佢將呢幾次旅行嘅印象記錄喺《冬天筆記裡的夏天印象》一文入面,喺呢篇文章入面佢仲批評咗資本主義、社會現代化物質主義、天主教同新教。

[編輯]
  1. Dominique Arban, Dostoïevski, Seuil, 1995, p. 5
  2. 2.0 2.1 Kjetsaa (1989), pp. 1–5.
  3. 3.0 3.1 Frank (1979), pp. 6–22.
  4. Kjetsaa (1989), p. 11.
  5. Terras, Victor (1985). Handbook of Russian Literature. Yale University Press. p. 102. ISBN 978-0-300-04868-1.
  6. Bloom (2004), p. 9.
  7. 7.0 7.1 Breger (2008), p. 72.
  8. Leatherbarrow (2002), p. 23.
  9. Kjetsaa (1989), pp. 6–11.
  10. 10.0 10.1 Frank (1979), pp. 23–54.
  11. "Natural School (Натуральная школа)". Brief Literary Encyclopedia in 9 Volumes. Moscow. 1968. 喺1 December 2013搵到.
  12. Mochulsky (1967), p. 4.
  13. Lantz (2004), p. 61.
  14. Ruttenburg, Nancy (4 January 2010). Dostoevsky's Democra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76–77.
  15. Kjetsaa (1989), p. 6.
  16. Kjetsaa (1989), p. 39.
  17. Kjetsaa (1989), pp. 14–15.
  18. Kjetsaa (1989), pp. 17–23.
  19. Frank (1979), pp. 69–90.
  20. Lantz (2004), p. 2.
  21. Kjetsaa (1989), pp. 24–7.
  22. 22.0 22.1 22.2 Frank (1979), pp. 69–111.
  23. Sekirin (1997), p. 59.
  24. Reik, Theodor (1940). "The Study on Dostoyevsky." In From Thirty Years with Freud, Farrar & Rhinehart, Inc., pp. 158–76.
  25. Lantz (2004), p. 109.
  26. Kjetsaa (1989), pp. 31–36.
  27. Frank (1979), pp. 114–15.
  28. Breger (2008), p. 104.
  29. Grossman, Leonid (2011). Достоевский [Dostoevsky] (俄文). AST. p. 536.
  30. Kjetsaa (1989), pp. 36–37.
  31. Sekirin (1997), p. 73.
  32. Frank (1979), pp. 113–57.
  33. Kjetsaa (1989), pp. 42–49.
  34. Frank (1979), pp. 159–82.
  35. Kjetsaa (1989), pp. 53–55.
  36. Mochulsky (1967), pp. 115–21.
  37. Kjetsaa (1989), p. 59.
  38. Frank (1979), pp. 239–46, 259–346.
  39. Kjetsaa (1989), pp. 58–69.
  40. Frank & (2010)pp. 152–158.
  41. Mochulsky (1967), pp. 99–101.
  42. Belinsky, Vissarion (1847). Letter to Gogol. Documents in Russian History, Seton Hall University. Retrieved 27 December 2017.
  43. Mochulsky (1967), pp. 121–33.
  44. 44.0 44.1 Frank (1987), pp. 6–68.
  45. Kjetsaa (1989), pp. 72–79.
  46. Kjetsaa (1989), pp. 79–96.
  47. Pisma, I: pp. 135–37.
  48. Kjetsaa (1989), pp. 96–108.
  49. 喺半自傳小說《死屋手記》入面,波蘭人對主角(杜斯妥也夫斯基嘅化身)嘅態度可以話係友善嘅。佢哋基本上將佢當做同等嘅人,部分原因係因為佢哋有共同之處:貴族身份、高等教育同理想主義信念。
  50. "Gallery". 原著喺2024年5月19號歸檔. 喺2024年9月29號搵到.
  51. Frank (1988), pp. 8–20.
  52. Sekirin (1997), pp. 107–21.
  53. Kjetsaa (1989), pp. 112–13.
  54. Frank (1987), pp. 165–267.
  55. Kjetsaa (1989), pp. 108–13.
  56. Sekirin (1997), p. 168.
  57. Frank (1987), pp. 175–221.
  58. Kjetsaa (1989), pp. 115–63.
  59. Frank (1988), pp. 34–64.
  60. Frank (1987), pp. 290 et seq.
  61. Frank (1988), pp. 8–62.
  62. Kjetsaa 1989, pp. 135–37.

出面網頁

[編輯]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lower-alpha",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tag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