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圍角路
閱讀設定
![]() ![]() | |
---|---|
![]() 石圍角路東段近石圍角巴士總站 | |
基本資料 | |
總長度 | 0.64公里 |
車速限制 | 50公里/小時 |
行車線數目 | 4線雙程(2線雙程分隔道路;蕙荃路至石蓮樓對出行人過路處) 3線雙程(2線去二陂圳路方向同1線去蕙荃路方向,唔分隔道路;石蓮樓對出行人過路處至二陂圳路) |
所在地區 | 香港新界荃灣區石圍角 |
起點 | 荃灣區荃灣蕙荃路 |
終點 | 荃灣區老圍二陂圳路 |
收費 | 免費 |
歷史資料 | |
命名日期 | 1983年11月4號(首次刊憲) 1990年11月2號(重新刊憲) |
命名文件 | 《香港政府憲報》憲示第3497號[1] 《香港政府憲報》第3961號公告[2] |
通車日期 | 1980年7月20號(原本道路走線) 1989年12月28號(而家道路走線) |
地圖 | |
![]() |
石圍角路(英文:Shek Wai Kok Road)係香港嘅一條道路,喺新界荃灣區東北部嘅石圍角,全長大約640米,整體走向係西南—東北,西面連接蕙荃路、東面連接二陂圳路。
概況
[編輯]石圍角路貫通成個石圍角,係區內嘅最主要道路,亦都係進出石圍角邨嘅唯一公眾道路。另外,呢條路同埋二陂圳路、三棟屋路都係荃灣市中心往返老圍、梨木樹一帶嘅最直接途徑,以及荃灣市中心往返城門隧道嘅第二直接途徑。
1980年7月20號,石圍角路配合石圍角邨起好而通車,並喺1983年11月4號正式刊憲命名[1]。喺石圍角路落成初期,原本道路走線係西面連接德士古道北、東面連接象鼻山路。但係去到1980年代中後期,隨住德士古道北同象鼻山路先後改咗做高架道路同幹線道路,石圍角路西面盡頭改做連接蕙荃路,東面盡頭亦都改用下通道連接二陂圳路,個工程喺1989年12月28號完成。1990年11月2號,石圍角路重新刊憲命名[2]。
石圍角路全段都係雙程行車,石蓮樓對出嘅行人過路處以西嘅路段有路壆分隔東、西行車輛,東行同西行方向各自有兩條行車線;而行人過路處以東嘅路段就只係用雙白線做分隔,東行(二陂圳路方向)有兩條行車線、西行(蕙荃路方向)有一條行車線。
-
石圍角路東段夜景
-
石圍角路中段近石圍角新城
附近建築
[編輯]-
石圍角邨
-
石圍角巴士總站
-
石圍角新城
-
城門谷公園
交匯道路
[編輯]睇埋
[編輯]參考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