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中國新左派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中國新左派,又叫中國新左翼,係中國大陸喺20世紀90年代出現嘅左翼政治理念嘅多元化[1][2][3]。由於運動嘅多樣性,新左翼一詞存在歧義,一般嚟講,新左翼可以應用於擁護植根於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變化嘅左派理論、理想同埋傳統嘅人,以及其他批評後現代主義同新自由主義嘅人。新左派與毛主義資本主義嘅關係係復雜嘅。盡管一些學派認為新左派希望回歸毛澤東時代嘅群眾政治運動並放棄資本主義,但其他人認為佢將資本主義嘅開放市場與社會主義元素(零舍係喺中國農村)結合起嚟[4]

詞源

[編輯]

中國新左派嘅發展與鄧小平時代在世界舞台上低調存在後中國民族主義嘅增強有關。佢被視為對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嚟喺其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所面臨嘅問題嘅回應,呢導致沿海和腹地之間以及貧富之間嘅社會不平等日益加劇[5]。有學者認為,基於20世紀獨特而劇烈嘅經濟和政治變革,中國唔得采用許多西方國家嘅社會民主、資本主義模式[6]。中國新左派關注國家嘅社會不平等問題。有學者認為,雖然運動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很可能喺下個世紀嵌入中國社會(假設兩極分化繼續下去)[7]

中國新左派對現行資本主義體系大體均持懷疑態度和批評態度,但喺政治和經濟觀點上存在着明顯唔同嘅分野。一方面,崔之元、汪暉等新左派支持者對自由主義和民主資本主義持懷疑態度[8]。另一方面,根據張旭東嘅講法,「中國學術界提倡新政式嘅經濟和社會政策嘅學者喺1980年代被認為係『自由主義』嘅,但到20世紀末又被認為係『新左派』嘅。」呢種流變表明,部分新左派提出嘅理想與1980年代嘅民主社會主義有相似之處[9][10]

文藝

[編輯]

2000年,張廣天導演嘅《哲古華拉》話劇喺北京上演,冇幾耐後便被稱為新左翼話劇[11]

參考

[編輯]
  1. 陳宜中 (2009-12-01)。派有理由支持自由民主嗎?關於中國自由主義與新左派的論爭 派有理由支持自由民主咩?關於中國自由主義與新左派嘅論爭 (PDF)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繁體中文) (31): 73–126。doi:10.6523/168451532009120031003。喺2022-08-08搵到。「90 年代後期的自由主義與新左派的大論戰,就是改革合法性爭論的表面化。這場 90 年代論爭的壓台戲,涉及範圍之廣、問題之深刻,在 20 世紀中國思想界也罕見。」 90 年代後期嘅自由主義與新左派嘅大論戰,就係改革合法性拗嘅表面化。呢場 90 年代論爭嘅壓台戲,涉及范圍之廣、問題之深刻,喺 20 世紀中國思想界也罕見。{{cite journal}}: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2. 汪暉 (2004)。批判精神. 出自 王超華 (編)。路中國新北市:联经出版。頁 47–48。ISBN 9789570827163。「一般來說,2000年以來,在年輕一代知識分子當中,許多人出於對當代社會分化的不滿,從『自由派』的陣營中分化出來,對所謂『新左派』有了更多的同情。但與此同時,隨著辯論的激進化和社會化,左翼內部的分化也之發生了。甘陽在2000年撰寫了一篇文章討論中國新左派的由來,他列舉了王紹光、崔之元、我和他自己等四位作者,分析我們之間的取向上的接近之處和區別所在,並以『自由左派』的名字對這一思潮進行命名。」 般嚟講,2000年以嚟,喺年輕一代知識分子當中,許多人出於對當代社會分化嘅唔滿,從由派陣營中分化出嚟,對所謂左派了更多嘅同情。但與此同時,隨着辯論嘅激進化和社會化,左翼內部嘅分化也之發生了。甘陽喺2000年撰寫了一篇文章討論中國新左派嘅由嚟,佢列舉了王紹光、崔之元、我和佢自己等四位作者,分析我哋之間嘅攞向上嘅接近之處和區咪所喺,並以由左派名字對呢一思潮進行命名。
  3. 汪暉 (2004)。批判精神. 出自 王超華 (編)。路中國新北市:联经出版。頁 12–16。ISBN 9789570827163
  4. "The Chinese new left". 2016-03-14.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10-09. 喺2021-12-09搵到.
  5. 黃俊傑 (2016-09-09)。澤東忌辰澤東去世四十週年:新左派的圖騰與遺產 澤東忌辰澤東去世四十周年:新左派嘅圖騰與遺產港01 (繁體中文)。喺2022-08-08搵到。「『中國新左派』在 90 年代因為反對鄧小平時代放棄計劃經濟,轉向自由市場原理而竄起--新左派之研究課題重在後鄧小平時期之城鄉差距持續擴大,以及為求發展而犧牲平等原則,並呼籲對毛澤東時代的遺產進行批判性再評價以回應當前局勢,其中包括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獨立作家丘琦欣語)。」 國新左派 90 年代因為反對鄧小平時代放棄計劃經濟,轉向自由市場原理而竄起--新左派之研究課題重喺後鄧小平時期之城鄉差距持續擴大,以及為求發展而犧牲平等原則,並呼吁對毛澤東時代嘅遺產進行批判性再評價以回應當前局勢,其中包括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立作家丘琦欣語
  6. 汪暉 (1997)。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代中國嘅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 (5): 133–150。ISSN 1006-9496
  7. Zhao, Bin (March 1997). "Consumerism, Confucianism, Communism: Making Sense of China Today". New Left Review (222): 43–59. ISSN 0028-6060.
  8. "The Chinese new left". 2016-03-14.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6-03-31.
  9. Zhang, Xudong, "The Making of the Post-Tiananmen Intellectual Field: A Critical Overview." In Whither China? Intellectual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ed. Xudong Zhang (1-75).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16.
  10. 甘陽 (2000)。国自由左派的由来 國自由左派嘅由嚟。喺2022-12-09搵到
  11. 力独特史诗话剧-格瓦拉京重新出发 力獨特史詩話劇古華拉京重新出發浪網。2005-06-27。喺2023-01-12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