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南武中學
廣州市南武中學 Guangzhou Nanwu Middle School | |
---|---|
堅忍奉公 力學愛國 | |
地址 | |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 北校區:同福中路362號 南校區:杏園大街81號 | |
明細 | |
成立 | 前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3月3號) |
校長 | 陳祥春 |
校歌 | 南武學校校歌 南武之光 |
網站 | http://www.gznanwu.com/ |
史
[編輯]南武兩等小學堂
[編輯]前清光緒廿七年(1901年)春,黃晦聞、楊漸逵、黃漢蒓、歐陽曰瑚、李蘊石、謝英伯、何錫朋、黃培初、鄭懷昌、黃小唐、黃仲等人喺河南龍溪首約創辦「群學書社」,到卅一年(1905年)搬入海幢寺圓照堂,亦即係南武小學民國校務處舊址,改名「南武公學會」,同年3月3號,公學會智育部用圓照堂嘅附殿做講堂,成立「南武兩等小學堂」,謝英伯做校長,第一屆招咗十零個,當中亦都有女弟子。學校喺當其時嘅省城係第一間男女同校嘅學校。第二學期開課,學生去到55個咁多,學堂就要求學生着「操衣」(亦即係制服)返學。光緒卅二年(1906年),南武公學會禮聘舊時上海人鏡學社社長何劍吳做校長,學校開始推行體育教育[1]。同年,番禺縣轉頒學務處發俾南武嘅印章。又同年冬,當其時經已有130個學生,校舍唔夠,咁潘佩如就同海幢寺僧人講數,租借諸天閣,擴充學校。卅三年(1907年),何劍吳校長喺龍溪首約躍龍里創辦南武女校,亦即係潔芳女校嘅前身。同年夏,由初等小學校首屆畢業嘅十二個人直升高等第一班。卅四年(1908年),何劍吳校長用陳天華烈士句「堅忍奉公力學愛國」做校訓,仲提倡軍國民教育,喺南武實行軍訓。當屆畢業生畢業禮由江孔殷主持。同年秋,設英文專科[2]。
南武中學校
[編輯]1912年,添辦中學,改名「南武中學校」(附「高等小學校」、「國民學校」),由公學會仝人捐錢掘開烏龍崗,擴大個操場,喺園照堂起兩棟新樓。時兼任校董事嘅江孔殷捐助工字鐵,擠響樓底愛嚟承托新樓,又批咗海幅寺前邊空地同魚塘俾南武中學做農事試驗場,借咗觀音殿後邊空地同花園做球場,後來校舍唔夠用,又租落觀音殿同東巷嘅十間僧房、學校北邊雲水堂,分別做校舍同課室。1914年,南武中學第一屆嘅八個畢業生畢業,其中有後來嘅國家級運動員丘紀祥。之後,南武中學填平咗海幅寺前邊嘅放生池做西操場;名譽董事黃鴻逵捐出學田三十二畝,學校喺莊頭鄉開設義學紀念。1918年秋,開辦英日文數理化專修班,過咗兩年因爲少人報讀停辦。1919年9月買落溪峽伍家嘅兩座莊房做課室,改名叫「松園」。1920年,省政府將南箕鄉官荒地嘅管業執照發俾南武中學。1922年1月,南武中學開始轉新學制,小學改成二四兩級,叫兩級小學(初、高),中學實行三三制,叫兩級中學(初、高)。1924年4月,市政府發烏龍岡地段管業執照俾南武中學(即後來堅忍堂、奉公樓地段)。1926年8月,增設高中普通科、商科、師範科。1927年開始,改成兩學期制。1931年11月,起堅忍堂。1932年,起奉公樓。1933年,市工務局開同福路,將南武劏開兩邊,北邊係小學校舍,南邊係中學校舍[2]。1935年1月,因爲何劍吳校長拒絕學生要學校買理化儀器嘅請求,學生決定罷課兼聯呈校董會罷免何校長[3]。1936年,喺競園(即而家「古榕苑」入邊)起卅一週年紀念亭。1937年,小學獨立另設董事會,直屬市教育局[2]。
香港分校/曲江分校
[編輯]1938年廣州淪陷,日本兵將南武中學校址霸咗做憲兵司令部,跟住改成日本陸軍傷兵療養院。後來日本兵遷出,喺廣州嘅南武校友組織董事會繼續辦辦學,未曾有半年就因爲經費唔夠停辦。後來又由校友開辦德昭紀念中學。當其時,南武校董成員落咗香港澳門避難,校董會副會長陳謹、陳彥喺香港召集董事開會,佢哋決定喺香港復校,淨係辦初中同小學,個校名叫「廣州南武中學香港分校」,仲推舉郭熙棠、陳謹、何琳做籌備員。到咗1939年1月,喺九龍深水埗租落南昌街106至到108號門牌(先頭係南中中學舊址),定喺9月1號開學[4]。1941年冬,南武港校因爲香港淪陷停辦。1942年9月,南武校友喺粵北曲江組織同學會,推舉古鼎華做會長,仲齊齊捐錢籌辦南武中學,同學會仲推舉郭熙棠主持校務。由袁錦添校友借出拱日東路勵羣學校兩間課室,辦高中初中第一年級各一個班,約莫收八十個人,由朱信代理校務。後來由古鼎華另外籌備臨時校址,搬去黃浪壩暫二軍訓練營。1943年,校舍遷去河邊糧倉,同年9月搬去新校舍。1944年春,韶關地區亦淪陷,學校又試停辦[2]。
南武復校
[編輯]1945年廣州光復,校董會收返小學校址,之後由李大同將軍協助,再收返中學校址,南武復校,郭蔭棠做中學校長,麥漢興做小學校長。1946年7月14號,南武舉行何劍吳校長逝世七週年紀念會。同年12月12號,何劍吳校長喺南武校內烏龍崗東落葬。1949年4月,劍師紀念圖書館竣工,坐落喺何劍吳墓東側[2]。1950年7月,有教員話郭熙棠校長穿櫃桶底,自己納埋納埋唔少工程捐款,仲話要清算校長,好在河南附近街坊都爭住校長,證明校長清白[5]。1951年3月,到南武學生屈郭熙棠校長貪污,又試清算校長,但卒之查明,郭校長貪污罪名係唔成立[6]。
公立時期
[編輯]1952年,因爲新政府唔俾私立學校辦學,南武中學董事會同郭熙棠校長決定「獻校」,轉做公立;同年秋,改名叫「廣州市財經技術學校」。1954年8月至1959年又試改名,叫「廣州市財政學校」同「廣州市第十九中學」。1959年,改名叫「廣州市第三十三中學」,附設龍溪南小學。1960年9月,改名叫「廣州市實驗學校」。1968年9月至1984年11月,改名叫「廣州市第五十八中學」[7]。1984年11月,市政府批准,復名叫「廣州市南武中學」[1]。2000年9月,開辦「南武實驗學校」。2004年8月,市一〇二中並入南武中學,喺杏園大街81號起新校區,即初中部。2012年,高中部加設CCAE實驗班。2013年3月,成立「廣州市南武教育集團」[7]。2018年,高中部設立三個新學院(CCAE學院、劍吳學院、晦聞學院),施行學院制、學分制、學程制等。
歷任校長
[編輯]南武中學由南武兩等小學堂開始,第一任校長係群學書社創社元老謝英伯,截至2020年2月,南武中學有35任校長。咁多校長之中,係得何劍吳喺南武中學入邊有紀念碑,紀念校刊亦另寫一章紀念何劍吳。何劍吳(1876—1939),番禺沙灣人,諱鍔,字永業,號劍吳,香港皇仁書院畢業,曾經五次出任南武中學校長(校史稱「五長南武」),喺南武中學初期發展階段貢獻重大,南武校友尊稱「劍師」。按照校友古鼎華寫嘅《何劍吳先生墓誌銘》,何劍吳「尚乏子嗣」,但佢周時都話「南武即吾之愛妻,南武諸生猶吾之令子」[2]。1939年7月14號,前校長何劍吳喺香港過身之後,南武師生根據佢遺願,廣州光復之後就將佢葬喺南武入邊[1]。
時期 | 任數 | 名 | 任期 |
---|---|---|---|
南武兩等小學堂 | 1 | 謝英伯 | 1905年3月—1906年2月 |
2 | 何劍吳 | 1906年3月—1910年7月 | |
3 | 黃漢蒓 | 1910年8月—1911年6月 | |
4 | 楊漸逵 | 1911年8月—1912年1月 | |
南武中學校 | 5 | 何劍吳 | 1912年1月—1912年6月 |
6 | 張劭聞 | 1912年7月—1912年12月 | |
7 | 何劍吳 | 1913年1月—1920年6月 | |
8 | 朱英和 | 1920年7月—1920年12月 | |
9 | 何劍吳 | 1921年1月—1922年12月 | |
10 | 郭熙棠 | 1923年1月—1928年6月 | |
11 | 何劍吳 | 1928年7月—1928年12月 | |
12 | 朱英和 | 1929年1月—1929年7月 | |
13 | 郭熙棠 | 1929年8月—1933年7月 | |
14 | 何劍吳 | 1933年8月—1935年7月 | |
15 | 黎傑 | 1935年8月—1938年9月 | |
南武中學校 (香港時期) |
16 | 郭熙棠 | 1939年1月—1941年7月 |
南武中學校 (曲江時期) |
17 | 郭熙棠 | 1942年9月—1943年7月 |
18 | 范公超 | 1943年8月—1944年 | |
南武中學校 (復校時期) |
19 | 郭蔭棠 | 1945年8月—1948年7月 |
20 | 郭熙棠 | 1948年8月—1952年7月 | |
廣州財政技術學校 廣州市第十九中學 |
21 | 陳國勳 | 1952年8月—1958年7月 |
22 | 木之青 | 1958年7月—1959年7月 | |
23 | 葉文秋 | 1959年2月—1960年9月 | |
廣州市實驗學校 | 24 | 羅文運 | 1960年9月—1962年8月 |
25 | 王真 | 1961年11月—1968年8月 | |
廣州市第五十八中學 | 26 | 王懷全 | 1968年9月—1969年10月 |
27 | 徐文楓 | 1969年10月—1972年10月 | |
28 | 丁浩洪 | 1972年10月—1978年6月 | |
29 | 林輝煌 | 1978年6月—1984年11月 | |
廣州市南武中學 | 29 | 林輝煌 | 1984年12月—1986年12月 |
30 | 謝裕仲 | 1987年1月—1987年8月 | |
31 | 林輝煌 | 1987年8月—1992年7月 | |
32 | 黃熾榮 | 1992年7月—1998年8月 | |
33 | 林柏民 | 1998年8月—2001年8月 | |
封耀明 (代理) |
2001年9月—2002年8月 | ||
34 | 封耀明 | 2002年9月—2012年 | |
35 | 陳祥春 | 2012年—而家 |
建築
[編輯]原先建築 | 現況 |
---|---|
學校門樓 | 拆咗,學校前邊而家係空地。 |
中學辦公廳 | 拆咗。 |
堅忍堂 | 拆咗,新起一棟「堅忍樓」。 |
紀念亭 | 拆過重新起返。 |
何先校長墓 | 已毀,即而家「舞臺」位。喺而家嘅「古榕苑」重新起返何劍吳紀念碑。 |
膳堂 | |
奉公樓 | 拆咗,新起一棟「奉公樓」。 |
廚房 | |
浴室 | |
校醫室 | 拆咗。 |
體育室 | 拆咗,即而家「體育科」。 |
實驗室 | |
禮堂 | 拆咗,新起一棟「力學樓」。 |
宿舍 | |
合作社 | |
同學會 | |
傳達室 | |
操場 | 無變。 |
球場 | 而家嘅「創新廣場」。 |
學校文化
[編輯]校訓
[編輯]南武中學嘅校訓係「堅忍奉公 力學愛國」,呢句係革命烈士陳天華喺佢文章《絕命辞》寫嘅說話,係時任校長何劍吳用咗嚟做校訓。南武中學嘅主要建築個名都係來自校訓,譬如「堅忍堂」、「奉公樓」。
校歌
[編輯]南武中學有兩隻校歌,由民國時期就開始採用《南武學校校歌》做校歌,用到1950年代,用廣東話唱:
「 | 二十世紀啓文明 亞東古國振先聲
五嶺之山脈秀且榮 珠江之流域遠且深 輝珠美玉誕此群英 聚茲一堂濟且華 歐風美雨逼人來 留得大家身尚在 安危須仗出群才 文經武略好安排 曉日曈曈大道開 國旗招展莊嚴界 攜手同登世界之舞臺 增我南武之崔巍 |
」 |
—— 《南武學校校歌》 |
2002年之後,採用《南武之光》做校歌,曲詞由集體創作、楊珉編曲,用普通話唱:
「 | 珠江如虹 百花正濃
群英托起教育強國之夢 堅忍奉公力學愛國 激蕩我們心中 歲月如歌 羊城讚頌 桃李裝點東方騰飛之龍 育人為本拓展潛能 激勵我們成功 啊 光榮的南武 前進的南武人 啊 光榮的南武 自豪的南武人 迎著燦爛輝煌的朝陽 昂首闊步永向更高的目標 昂首闊步永向更高的目標 |
」 |
—— 《南武之光》 |
校徽
[編輯]南武中學校嘅校徽喺民國初期經已有,因南武初時番文係寫「NAM-WU」(國語羅馬字,後尾跟普通話改「NANWU」),校徽設計用咗縮寫「NW」做構思:將深藍色綬帶(斜型「N」字)佩落銀色盾牌(「W」型)。綬帶代表南武師生立志建功嘅願望;銀盾象徵堅忍嘅精神;綬帶左右兩邊各鑲一粒銀色五角星,象徵「文武相輝」。「N」字上高由右至左寫「南武」、下低由右至左寫「中學」,四隻字都係深藍色。舊底喺學校門樓上高亦有。1952年「獻校」之後直至到1984年,唔用校徽。1984年復名之後嘅校徽用簡體字,變咗由左向右排,「N」字由深藍色變紫藍色,外圍加一浸紫藍色邊。
校服色
[編輯]校服色:
- 風褸: 帶有 邊,左右唔對稱。
- 長袖:
- 短袖: ,正面有大嘅鈍角「V」字。
舊生
[編輯]附近交通
[編輯]參考
[編輯]- ↑ 1.0 1.1 1.2 〈[校長篇·何劍吳]刑天舞干戚,猛志固深在〉。廣州圖書館(南方都市報)。2007年4月16號。原著喺2020年2月24號歸檔。喺2020年2月24號搵到。
- ↑ 2.0 2.1 2.2 2.3 2.4 2.5 南武公學會編 (1949)。《南武四十五周年》。南武公學會。
- ↑ 〈南武中學發生罷課潮〉。工商晚報。1935年1月15號。
- ↑ 呂家偉、趙世銘編 (1939)。〈廣州南武中學香港分校招生簡章〉. 《港澳學校概覽》。中華時報社。
- ↑ 〈穗南武中學教員清算老校長 郭熙棠被控侵吞經費 河南坊衆代郭氏辯護〉。華僑日報。1950年7月20號。
- ↑ 〈穗南武中學校員生清算校長〉。香港工商日報。1951年3月23號。
- ↑ 7.0 7.1 〈廣州市南武中學歷史沿革〉。廣州市南武中學官網。2019年10月8號。原著喺2020年2月24號歸檔。喺2020年2月24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