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

彗星,或彗(粵拼:wai6,音「衞」),又叫掃把星,符號:☄,係太陽系嘅長軌道細星體,千幾到幾萬米直徑,成份主要係石、冰同埋塵。
彗星平時離太陽遠唔顯眼,但係佢行近太陽嗰陣,裏面嘅冰會蒸發,被太陽風吹向出邊,拖住條尾咁,又似掃把,所以亦叫佢做掃把星。
文化
[編輯]由於中國古人認為出現掃把星係凶兆,所以後來變成將一啲運氣唔好,連帶身邊人都行衰運忌人,叫做掃把星。《荊州占》曰:「彗星出,必有返者,兵大起,其國亂、亡。」又曰:「彗星見,則敵國兵起,得人者勝。」《玉曆》曰:彗星出見,是謂天地相靡,奇分受兵,必有亡國,若有死主,期不出三年。」
彗星嘅影響
[編輯]
同流星雨嘅關係
[編輯]彗星飛近太陽嗰陣畀烤到熱辣辣,排氣作用會噴晒啲冰同埋大嚿到連輻射壓力同太陽風都吹唔郁嘅碎石出嚟。[1] 如果地球嘅軌道正正剷入呢條由石屎粉組成嘅碎石帶,就會搞出流星雨。碎石密嗰陣,流星多到好似倒水咁但好快完;疏嗰陣就係吊鹽水但拖長嚟睇。通常條碎石帶有幾密,要睇返佢老母彗星幾耐之前噴啲嘢出嚟。[2][3] 例如每年8月9至13號嘅英仙座流星雨,就係地球撞正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條軌道搞出嚟。而哈雷彗星就係10月獵戶座流星雨嘅老竇。[4][5]
彗星撞地球同生命起源
[編輯]地球後生嗰陣成日畀彗星同小行星撞。好多科學家話40億年前嗰浸彗星亂撞,帶嚟咗而家海洋啲水,就算唔係全部至少都幫補唔少。不過都有專家唔多buy呢個講法。[6] 自從喺彗星度搵到多環芳香烴呢類有機分子,有人就估話生命嘅原材料甚至生命本身可能係搭彗星或者隕石順風車嚟地球。[7] 2013年有研究話,當彗星呢啲雪糕波撞落地球時,個衝力勁到可以砌出氨基酸呢啲整蛋白質嘅積木。[8] 彗星撞入大氣層時好快,撞到嘭嘭聲嘅能量仲可以將細粒分子黐埋做生命需要嘅大分子。[9] 2015年科學家發現67P彗星放屁放咗勁多氧氣出嚟,原來氧氣分子可能周街都係,未必關生命事。[10]
有學者估彗星長期撞擊可能幫月球儲低咗唔少水,部分仲可能以月冰形式雪住咗。[11] 玻隕石同澳洲玻隕石呢啲古怪石頭,專家話都係彗星同流星體撞出嚟嘅手尾。[12]
彗星嚇親人
[編輯]由公元1200到1650年呢段時間,歐洲班友見到彗星就腳震,覺得係天收嘅凶兆。[13] 好似1618年大彗星出現之後,Gotthard Arthusius即刻出咗本天書,話呢粒掃把星係最後審判嘅催命符,[14] 仲數足十版紙話彗星會引嚟「地震、水浸、河流改道、落雹、熱到燶、失收、瘟疫、打仗、二五仔同埋乜都貴」。[13]
去到1700年,班學者開始覺得呢啲事同彗星冇乜撈。點知威廉·惠斯頓攞愛德蒙·哈雷嘅彗星記錄吹水,話1680年大彗星每574年就返嚟搞事,仲話呢粒嘢就係聖經大洪水嘅元兇,搞到班街坊又驚多成個世紀——今次直頭驚彗星會撞冧地球。[13] 1910年班專家發現哈雷彗星條尾有氰呢種毒氣,搞到全城扑鎚搶防毒面具,仲有人買「抗彗星藥丸」同「防彗星遮」呢啲搵笨嘢。[15][16]
彗星嘅命運
[編輯]脫離(彈射)出太陽系
[編輯]如果彗星飛得夠快,就有可能衝出太陽系。呢類彗星會沿住雙曲線嘅開放軌道飛走,所以又叫「雙曲線彗星」。目前所知嘅太陽系彗星,必須同其他天體相互作用——例如木星——先會被彈射出去。[17]例如C/1980 E1彗星原本圍住太陽行緊7,100萬年週期軌道,但1980年近距離掠過木星後,就被彈咗去雙曲線軌道。[18]至於1I/ʻOumuamua同2I/Borisov呢類星際彗星,本身冇繞過太陽,所以唔需要第三者天體介入就已經自帶彈射軌道。
熄火
[編輯]木星族彗星同長周期彗星嘅熄火速度好唔同。木星族彗星可以活躍約10,000年(即約1,000次公轉),而長周期彗星熄火快得多——得10%捱到50次近日點,1%捱到2,000次。[19]最終彗核入面嘅揮發性物質會蒸發哂,變成粒又細又黑嘅石頭或者碎石,望落似小行星。[20]而家證實有啲橢圓軌道小行星其實係熄火彗星。[21][22]估計近地小行星中有6%其實係熄火彗核。[19]
分裂同撞擊
[編輯]有啲彗核結構脆弱,觀察到嘅分裂現象就係證據。[23]著名例子有1993年發現嘅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佢喺1992年7月近距離撞木星時碎開,1994年7月連續六日撞入木星大氣層——係人類首次觀測到太陽系內天體相撞。[24]其他分裂彗星包括1846年嘅比拉彗星同1995至2006年間嘅73P/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25]古希臘史學家埃福羅斯更記載咗公元前372至373年冬天有彗星分裂。[26]彗星分裂可能係熱應力、內部氣壓或撞擊所致。[27]
42P/Neujmin同53P/Van Biesbroeck似乎係同一母體分裂出嚟。數值模擬顯示兩者喺1850年1月曾近距離掠過木星,而之前嘅軌道幾乎完全一致。[28]另一組分裂彗星係Liller彗星家族,成員包括C/1988 A1(Liller)、C/1996 Q1(Tabur)、C/2015 F3(SWAN)、C/2019 Y1(ATLAS)同C/2023 V5 (Leonard)。[29][30]
有啲彗星過近日點時會解體,例如大彗星West同池谷-關。1846年,比拉彗星過近日點時裂成兩半,1852年仲睇到兩顆分體,但之後就消失。反而喺1872同1885年,本應見到彗星時卻出現壯觀流星雨。每年11月嘅仙女座流星雨,就係地球穿過比拉彗星軌道時形成。[31]
更壯烈嘅結局係墜落太陽[32]或者撞行星。太陽系早期彗星撞行星或衛星好常見,例如月球嘅隕石坑好多都係彗星撞出嚟。近代例子係1994年7月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撞木星。[33]
疏仕
[編輯]- ↑ Sagan & Druyan 1997, p. 235
- ↑ Lyzenga, Gregory A. (1999年9月20號)。〈流星雨點形成㗎?〉。《科學人》。喺2019年11月21號搵到。
- ↑ Jaggard, Victoria (2019年2月7號)。〈拆解流星雨〉。《國家地理》。原著喺2019年5月7號歸檔。喺2019年11月21號搵到。
{{cite web}}
: Invalid|url-status=死咗
(help) - ↑ 〈大檸樂流星雨〉。流星雨在線。原著喺2013年7月24號歸檔。喺2013年7月31號搵到。
{{cite web}}
: Invalid|url-status=死咗
(help) - ↑ 〈流星同流星雨有乜唔同?〉。美國國家氣象局。喺2019年11月21號搵到。
- ↑ Muir, Hazel (2007年9月25號)。〈地球啲水本土製造唔使靠太空〉。《新科學人》。喺2013年8月30號搵到。
- ↑ Fernández, Julio A. (2006)。《彗星大起底》。Springer。頁 315。ISBN 978-1-4020-3495-4。
- ↑ Martins, Zita; 等 (2013)。〈彗星撞擊爆出氨基酸〉。《自然地球科學》。6 (12): 1045–1049。Bibcode:2013NatGe...6.1045M。doi:10.1038/ngeo1930。
- ↑ 〈彗星撞擊撞出生命?〉。《天文生物學雜誌》。2019-10-18。原著喺2021-03-08歸檔。
{{cite web}}
: Invalid|url-status=失效
(help) - ↑ 俄勒岡人報(2015年10月29日),「彗星放毒氣搞到專家頭痕」,A5版
- ↑ 〈阿波羅帶返嚟嘅月石有水 可能係彗星送禮〉。美國太空總署。原著喺2013年8月3號歸檔。喺2013年9月7號搵到。
- ↑ 〈澳洲玻隕石乜料?〉。維多利亞博物館。原著喺2008年7月26號歸檔。喺2013年9月7號搵到。
{{cite web}}
: Invalid|url-status=死咗
(help) - ↑ 13.0 13.1 13.2 Ley, Willy (1967年10月)。〈史上最黑人憎彗星〉。冷知識。《銀河科幻雜誌》。第26卷第1號。頁 96–105。
- ↑ Arthusius, Gothard (1619年)。《東方彗星:1618年11月個粒新掃把星》。法蘭克福:Sigismund Latomus –透過Gallica.fr。
- ↑ 〈葉凱士天文台踢爆哈雷彗星放毒〉。《紐約時報》。1910年2月8號。喺2018年1月8號搵到。
- ↑ Coffey, Jerry (2009年9月20號)。〈彗星八八卦〉。《今日宇宙》。喺2018年1月8號搵到。
- ↑ Hughes, D. W. (1991)。〈關於雙曲線彗星〉。《英國天文學會期刊》。101: 119。Bibcode:1991JBAA..101..119H。
- ↑ Horizons output。〈彗星C/1980 E1嘅質心軌道根數〉。喺2011年3月9日搵到。 (以太陽系質心同質心座標計算。選擇星曆類型:Elements 同中心:@0)
- ↑ 19.0 19.1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dormant
嘅參照 - ↑ Lyzenga, Greg (1998年11月16日)。〈點解彗星熔咗仲可以存在咁耐〉。《科學人》。喺2013年8月13日搵到。
- ↑ Bottke, William F. Jr. & Levison, Harold F. (2002)。〈彗星演變成小行星〉 (PDF)。《小行星III》: 669。Bibcode:2002aste.book..669W。原先內容歸檔 (PDF)喺2004-02-02。
- ↑ Davies, J. K. (1986年7月)。〈IRAS發現嘅阿波羅型小行星係咪熄火彗星?〉。《皇家天文學會月報》。221: 19P–23P。Bibcode:1986MNRAS.221P..19D。doi:10.1093/mnras/221.1.19P。
- ↑ Whitehouse, David (2002年7月26日)。〈天文學家目擊彗星解體〉。《BBC新聞》。
- ↑ Kronk, Gary W.。〈D/1993 F2 舒梅克-李維九號〉。《Gary W. Kronk嘅彗星記錄》。原著喺2008年5月9日歸檔。喺2009年4月27日搵到。
- ↑ Whitney, Clavin (2006年5月10日)。〈史匹哲望遠鏡見到彗星碎屑軌跡〉。喺2013年8月16日搵到。
- ↑ Yeomans, Donald K. (2007年4月)。〈歷史上嘅大彗星〉。JPL。喺2013年8月16日搵到。
- ↑ Boehnhardt, H. (2004)。《分裂彗星》 (PDF)。《彗星II》。頁 301。Bibcode:2004come.book..301B。doi:10.2307/j.ctv1v7zdq5.25。原先內容歸檔 (PDF)喺2009-03-18。
- ↑ Pittichova, Jand; 等 (2003)。〈42P/Neujmin 3同53P/Van Biesbroeck係咪同一顆彗星嘅碎片?〉。《美國天文學會通報》。35: 1011。Bibcode:2003DPS....35.4705P。
- ↑ Sekanina, Zdenek; Kracht, Rainer (2016年5月1日)。〈長周期彗星嘅遺傳相關群組及1921年Lick神祕天體之身分考證〉。《天體物理學期刊》。823 (1): 2(共26頁)。arXiv:1510.06445。Bibcode:2016ApJ...823....2S。doi:10.3847/0004-637X/823/1/2。
- ↑ de la Fuente Marcos, Carlos; de la Fuente Marcos, Raúl (2023年11月27日)。〈彗星分裂第二代碎片:Liller家族彗星〉。《美國天文學會研究備忘》。7 (11): 249(共3頁)。Bibcode:2023RNAAS...7..249D。doi:10.3847/2515-5172/ad0f27。
- ↑ 〈仙女座流星雨〉。線上流星雨資料。原著喺2013年1月22日歸檔。喺2009年4月27日搵到。
- ↑ 〈SOHO分析自殺式彗星〉。歐洲太空總署。2001年2月23日。喺2013年8月30日搵到。
- ↑ 〈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撞木星事件〉。美國太空科學數據中心。喺2013年8月30日搵到。
- ↑ Harrington, J.D. & Villard, Ray (2014年3月6日)。〈新聞稿14-060:哈勃望遠鏡目擊小行星神祕解體〉。NASA。喺2014年3月6日搵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