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村
林村(英文:Lam Tsuen)係香港一地,亦係一鄉。佢喺新界中部谷地,由大刀岃南,同大帽山東脈北夾住,谷地因此叫林村谷。谷口喺西南,谷背係林村坳。林村鄉係村盟,八鄉以東,蔡坑鄉以南,翕和鄉以東。舊時鄉歸雙魚約,今歸大埔區。林村鄉亦係大埔七約之一。
香港政府早年就開咗林錦公路,係呢區主要道路,方便駁去元朗、大埔、粉嶺等新市鎮。
林村名勝數處,有林村天后廟、林村許願樹、梧桐寨瀑布、萬德苑、嘉道理農場等。
名
[編輯]林村得名自林氏,林村一帶,以坑下莆最大,村民姓林。坑下莆人,係遷自九龍蒲崗,遠祖來自福建。大宋坐船去到官富場落戶,佛堂門天后廟有碑爲記。現林村放馬莆,都有林村天后廟。
史
[編輯]一八九八年,大清租地畀英國,拓展香港,此爲新界。香港政府無卽時接收。一八九九年,林村係大埔七約之一,有份反抗接收,是爲新界六日戰。喺大埔一役,林村鄉勇有份轟擊差人。及後遭英軍反擊,隨後退出戰事。英軍過林村谷,無戰事。上林村凹,有第二役,過主要係元朗嗰邊人打。
香港政府好快擺平件事。林村鄉歸入雙魚約。當時鄉有村,分別係坑下莆、社山、大菴、圍頭、田寮下、大菴山、梧桐寨、麻布尾、太陽輋、水窩、新塘、龍丫排、小菴山、在吉村、百石牛、坪朗、連凹、塘上、新圳、鍾屋村、放馬莆、新屋仔、石古壠。鄉唔只喺谷內,亦有喺大埔嗰邊嘅石古壠。
林村鄉按保甲法,分成六甲,並由六和堂共議。一九五四年,立林村鄉公所,取代六堂和地位,掌管鄉政。初時借天后廟做寫字樓,張枝繁擔住首屆主席。一九八一年,起咗林村鄉公所大樓,一九九八年重建,今有三層高[1]。
一九七二年,國際獅子會三零三區分會,捐錢贊助起獅子會林村青年中心,有圖書室,大禮堂,學生文娛康樂之外,各大事都會喺度搞[1]。
鄕
[編輯]現時林村鄉有村二十六條,圍頭、南華莆、較寮下、坑下莆、放馬莆、新屋仔、鍾屋村、社山、塘上村、新村、龍丫排、田寮下、新塘、坪朗、大菴、大菴山、小菴山、寨乪、麻布尾、大洋輋、水窩、白牛石(上)、白牛石(下)、梧桐寨、蓮澳(李屋)、蓮澳(鄭屋)[2][3]。
並唔係所有村都係林村谷之中,有啲越社山後面,亦有啲喺大窩嗰邊。
林村仍按舊日保甲法,分成六甲,並由六甲組成六和堂管理,如今喺林村鄉公所之下。第一甲,大菴山、坪朗、龍丫排、小菴山、田寮下、蓮澳李屋、蓮澳鄭屋;第二甲,寨乪、水窩、大菴;第三甲,新村、社山、新屋仔;第四甲,白牛石上村、白牛石下村、大陽輋、梧桐寨、麻布尾;第五甲,塘上村、鍾屋村、放馬莆;第六甲, 坑下莆、較寮下、圍頭、南華莆[4]。
太平清醮
[編輯]林村太平清醮,由乾隆年間,立天后廟之後訂落。村村鄉訂落,太平清醮,十年一屆,相沿至今。期間禁伐木,戒殺生,齋戒沐浴,酬謝神恩兼祭鬼。重有大戲,一連五日,人神共樂,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1]。十年一屆指,上一次太平清醮為第一年,數十年,所以實際為相距九年。來屆在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三到八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