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西港慶安宮

座標23°07′17″N 120°12′06″E / 23.121350°N 120.201742°E / 23.121350; 120.201742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23°07′17″N 120°12′06″E / 23.121350°N 120.201742°E / 23.121350; 120.201742

西港玉勅慶安宮
慶安宮廟前廣場
慶安宮廟前廣場
慶安宮廟前廣場
基本資訊
喺邊 臺南市西港區慶安路32號[1]
創建年份 大清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1]
主神 天上聖母(西港媽)
例祭 農曆年四月(西港刈香

西港慶安宮臺灣臺南市西港區,係主祀媽祖[註 1]嘅廟宇[1],此外同祀中壇元帥、境主公(城隍爺)、十二瘟王等神[2]:27。1945年慶安宮南巡到臺南開基玉皇宮,受玉皇大帝勅封後,正式廟名改成玉勅慶安[2]:28。喺1987年重修完成後,因廟宇建築採用繁複嘅雕工披覆金箔裝飾而成,所以又叫金大廟[2]:28。又有西港仔廟西港大廟嘅俗稱[3][4]。廟宇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定民俗嘅西港刈香主辦廟宇,係西港地區重要嘅信仰中心[3][4]

據說慶安宮喺「鯉魚穴」上,所以廟宇屋頂上雕咗鯉魚像,鯉魚亦成為西港慶安宮嘅重要標誌[3][5]

祀神

[編輯]
玉勅慶安宮天上聖母神像
  • 正殿
    • 一樓
      • 大門供奉:康元帥、辛元帥、羅德君大帝(范、謝將軍)
      • 正殿供奉:天上聖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
      • 右廂文衡殿供奉;關聖帝君、延平郡王
      • 左廂城隍殿供奉;城隍境主、保生大帝
    • 二樓
      • 凌霄寶殿供奉:玉皇上帝、三官大帝、代天巡狩十二瘟王 、南斗星君 、北斗星君
  • 後殿
    • 東嶽殿供奉;東嶽大帝
    • 地藏王寶殿供奉;地藏王菩薩、十殿閻羅天子、觀音菩薩、面然大士
    • 右龕供奉;斗姥星君、五斗星君、六十太歲星君
    • 左龕供奉;張府天師、普化天尊、王靈天君

十二瘟王

[編輯]

西港香每科會迎請十二瘟王中嘅其中三位,香科當年值年嘅叫大千歲,次一年嘅叫二千歲,再次一年嘅叫三千歲,四科完成一次循環[2]:167[5]

香科 大千歲 二千歲 三千歲
丑年香科 余文 侯彪 耿通
辰年香科 吳友 何仲 薛溫
未年香科 封立 趙玉 譚起
戌年香科 盧德 羅士友 張全

文物

[編輯]

慶安宮保存有數面古匾同石碑等文物,多放喺後殿或香科文物大樓[3]。而歷史最悠久嘅匾額據說係統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五角頭耆老敬獻嘅「后德配天」匾,此外還有「威靈廣濟」(1827年)、「恩威竝濟」(1847年)、「代天府」(1848年)、「赫濯聲靈」(1848年)等古匾[3][1]

此外慶安宮旁立有「安定里向忠亭碑」,係文史工作者盧嘉興所發現,當時充當成慶安宮嘅階石[1]。碑文大多已磨損,只能辨識一部分[1]。該石碑係乾隆九年(1744年)「西六分堡」(漢人聚落)、「東十一社」(平埔族群聚落)共同豎立,紀念因朱一貴事件而建立嘅向忠亭[1]。向忠亭係清廷為褒揚協助清軍嘅當地仕紳吳士連而建,喺佢大宅前,據說文武百官路過都要停轎下馬跪拜[1]。後來向忠亭年久失修,附近居民乃集資整修並立碑為記[1]

傳說軼事

[編輯]

鯉魚穴

[編輯]

傳說慶安宮原本喺個凹塘,過去有泉水湧出,並有鯉魚喺裡面游動,堪輿家叫「鯉魚穴」[1]。喺1971年11月23號(十月初六)子時舉行重建上樑儀式時,拍攝到香案上有呈現雙鯉魚形象線條嘅照片,地方耆老認為呢係呢間廟宇喺鯉魚穴所致[1]。另外約係喺日治時期,慶安宮開始分靈出金鯉魚令旗,供信徒迎請回家供奉,俗稱「鯉魚公」[7]。每三年舉行一次西港香時,呢啲分靈出去嘅「鯉魚公」會返回慶安宮「鑑醮」,確認呢啲鯉魚公神威猶存,廟方也會請師傅予以整飾[7]

千歲爺

[編輯]

傳說喺西港香期間,凡喺千歲爺賞兵拜拜時偷東西嘅小偷,會將贓物帶到王衙自首[8]。因為小偷會感覺到似乎有人喺跟著佢,要佢將東西歸還[8]。小偷無法擺脫,只好將贓物歸還自首[8]

另外過去七股鄉槺榔村(後改係七股區槺榔里,2018年併入義合里)據說喺某次西港香出咗個牛犁歌陣頭,陣頭人員喺慶安宮等待時,有人將錢帶放喺某香舖唔記得咗拿[8]。之後想起回到香舖尋找時,老闆卻起貪念說冇睇到錢袋[8]。同行者問該人呢啲錢嘅用途,佢話呢啲錢係要買金紙燒給千歲爺賞兵用[8]。結果香舖突然失火,眾人搶救撲滅火勢後,清點損失發現被燒掉嘅金指啱啱好係嗰筆錢可以買嘅金紙數量[8]

[編輯]
  1. 該廟媽祖又叫「西港媽」。
  2. 盧嘉興〈捏改古匾及竄改廟名考證〉一文指出該匾的年簽曾被改成「康熙壬辰荔月」[6]

[編輯]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凃順從 (1994–04)。瀛古廟誌。臺南縣立文化中心。頁 頁142─157。ISBN 957-00-3357-6{{cite book}}: CS1 maint: date format (link)
  2. 2.0 2.1 2.2 2.3 黃文博 (2014–02)。西港刈香。臺南市政府文化局。ISBN 978-986-04-0223-0{{cite book}}: CS1 maint: date format (link)
  3. 3.0 3.1 3.2 3.3 3.4 馬有成 (2005–11)。藏西港 宗教民俗卷。臺南縣西港鄉公所。頁 頁112─132。ISBN 986-00-2614-9{{cite book}}: CS1 maint: date format (link)
  4. 4.0 4.1 黄文博 (1994–04)。瀛刈香誌。臺南縣政府文化局。頁 頁218─315。ISBN 957-00-2651-0{{cite book}}: CS1 maint: date format (link)
  5. 5.0 5.1 黃名宏、洪瑩發 (2015–05)。西港刈香。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頁 頁70─74。ISBN 978-986-04-4794-1{{cite book}}: CS1 maint: date format (link)
  6. 盧嘉興 (1981–12)。改古匾及竄改廟名考證灣風物31 (4): 頁108─113。{{cite journal}}: CS1 maint: date format (link)
  7. 7.0 7.1 陳桂蘭 (2014–12)。慕臺19:從鹽水到六甲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頁 頁171─173。ISBN 978-986-04-3023-3{{cite book}}: CS1 maint: date format (link)
  8. 8.0 8.1 8.2 8.3 8.4 8.5 8.6 許書銘、簡辰全、洪郁程 (2010–06)。瀛神明傳說誌。臺南縣政府。頁 頁139─144。ISBN 978-986-02-3581-4{{cite book}}: CS1 maint: date format (link)

引用錯誤 <ref> tag with name "相" defined in <references> is not used in prior text.
引用錯誤 <ref> tag with name "媽祖" defined in <references> is not used in prior text.
引用錯誤 <ref> tag with name "縣" defined in <references> is not used in prior text.
引用錯誤 <ref> tag with name "王船" defined in <references> is not used in prior text.

引用錯誤 <ref> tag with name "劉枝萬" defined in <references> is not used in prior text.

睇埋

[編輯]

連出去

[編輯]

Template:南瀛五大香 Template:臺南市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