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華德
西門華德 | |
---|---|
原文名 | Ernst Julius Walter Simon |
出世 | 1893年6月10號 德國柏林 |
死 | 1981年2月22號(87歲) 英國倫敦 |
母校 | 柏林大學 |
職業 | 語言學者、漢學家 |
西門華德(粵拼:sai1 mun4 waa4 dak1;德文:Ernst Julius Walter Simon;1893年6月10號—1981年2月22號),係德國嘅語言學者、漢學者、圖書館員。
佢知名於中文嘅音韻史研究,佢畀咗影響過高本漢。另外佢亦搞藏文嘅研究。
生平
[編輯]西門華德係猶太系德意志人,喺柏林出生。佢去柏林大學,專門學羅曼語同埋西洋古典語言嘅文獻學。1914年畢業後,佢去第一次世界大戰度參軍。戰後,佢研究帖撒羅尼迦嘅猶太人講嘅西班牙文方言,攞得柏林大學嘅博士學位[1]。1921年開始去基耶大學(Universität zu Kiel)圖書館度勤務,1923年開始獲得柏林大學圖書館嘅館員職位。
西門華德跟住福蘭閣搞包含中文在內嘅東方諸語言嘅研究,作爲圖書館員做嘢同時,喺1926年做咗柏林大學嘅講師,從1930年開始做漢學嘅準教授。1932年~1933年期間因爲圖書館員交流計劃,佢去咗國立北平圖書館勤務。
到咗1934年,納粹禁止猶太人做公務員。由於呢個原因,西門華德冇得喺大學教書。第年連圖書館員嘅職務亦剝奪咗,生活所困嘅西門華德喺1936年過咗去英國。喺英國,佢去東方研究學院(日後嘅亞非學院)得到中文講師嘅職位[2]。1938年做準教授(Reader),1947年昇進爲倫敦大學嘅中文教授,1960年退休。1961年,佢得到大英帝國勳章(司令勳章)嘅授勳。
同樣係猶太系德意志人嘅東方學者布魯諾·舒特拉(Bruno Schindler;1882~1964),自1923年開始刊行東方學嘅學術雜誌《Asia Major》,但佢同西門華德一樣,因爲納粹而剝奪咗職務,移居去英國。布魯諾·舒特拉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喺倫敦《Asia Major》重新創刊,個新系列中刊載咗西門華德好多論文,布魯諾·舒特拉過咗身後,直到1975年停刊前,佢都做《Asia Major》嘅主編[3]。
西門華德有大量嘅藏書,超過2000冊,大部分寄贈畀澳洲國立圖書館[4]。
業績
[編輯]西門華德最有名嘅業績,係發現漢語中古音中,用元音結尾嘅音節(陰聲韻)有好多喺上古音係用輔音結尾嘅。呢個假說畀高本漢採用咗,爲之後嘅中文研究帶來好大嘅影響。
西門華德積極噉搞中文同藏文嘅比較語言學研究。
西門華德支持中國嘅國語羅馬字,用國語羅馬字寫咗啲啓蒙著作。《The New Official Chinese Latin Script, Gwoyeu Romazyh》(「新版官方中文拉丁字,國語羅馬字」;1942年)、《A beginner'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Gwoyeu)》(「國語中英辭典入門書」;1947年)之類。後者部辭典唔似《岩波中國語辭典》噉,將中文單詞按漢字排列。西門華德寫咗有關「而」嘅一連串論文[5],喺國語羅馬字中,「而」寫成erl,得咗「Erl-King」(「魔王」噉解)噉樣嘅花名[4]。
主要論文
[編輯]- 〈Zur Rekonstruktion der altchinesischen Endkonsonanten(粵譯:上古漢語尾輔音擬構)〉。Mitteilungen des Seminars für Orientalische Sprachen。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學(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zu Berlin)。30 (1): 147~167。1927年。
- 〈Zur Rekonstruktion der altchinesischen Endkonsonanten, II. Teil(粵譯:上古漢語尾輔音擬構,第二部)〉。Mitteilungen des Seminars für Orientalische Sprachen。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學。31 (1): 157~204。1928年。
- 呢兩篇論文假定中文陰聲韻對應嘅上古音係有輔音韻尾嘅。
- 〈Tibetisch-chinesische Wortgleichungen, ein Versuch(粵譯:藏漢單詞等式,試驗)〉。Mitteilungen des Seminars für Orientalische Sprachen。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學。32 (1): 157~228。1929年。
- 中文同藏文嘅同系詞語比較。
- 〈Has the Chinese Language Parts of Speech?[[Category:有英文嘅文章]](粵譯:中文詞類有邊啲?)〉。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36 (1): 99~119。1937年。
{{cite journal}}
: URL–wikilink conflict (help)
- 呢篇論文反對馬伯樂話「喺中文,名詞同動詞冇區別」嘅講法。
攷
[編輯]- ↑ 〈Charakteristik des judenspanischen Dialekts von Saloniki(粵譯:喺帖撒羅尼迦講嘅猶太西班牙文方言嘅特徵)〉。Zeitschrift für romanische Philologie 40 (6): 655-689。1920年。原著喺2015年9月24號歸檔。喺2018年5月17號搵到。
{{cite web}}
: Italic or bold markup not allowed in:|website=
(help) - ↑ 據馬悅然《高本漢:學人肖像》第141頁,西門華德之所以攞到亞非學院嘅職位,係因爲高本漢嘅推薦。另外馬悅然本身亦就職喺亞非學院,係西門華德嘅同僚。
- ↑ 馬天·芹(1998年)第524~525頁。
- ↑ 4.0 4.1 Gosling, Andrew(安德魯·歌詩靈) (2000年)。〈Walter Simon: A Scholar-Librarian and his East Asian Collection(粵譯:西門華德 — 學者、圖書館員,同埋佢嘅東亞藏品)〉 (PDF)。《澳洲國立圖書館 11 (3): 3-6》。原著 (PDF)喺2012年1月20號歸檔。喺2012年1月20號搵到。
{{cite web}}
: Italic or bold markup not allowed in:|website=
(help) - ↑ 《Functions and meanings of erl(粵譯:「而」嘅功能同意思)》 (PDF)。Asia Major, New Series 2 (2). (1951年/1952年).。原著 (PDF)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8年7月9號搵到。
{{cite book}}
: Italic or bold markup not allowed in:|publisher=
(help)
參攷文獻
[編輯]- 馬悅然 (2010年)。《Bernhard Karlgren: Portrait of a Scholar(粵譯:高本漢 — 學人肖像)》。理海大學出版社。ISBN 161146000X。
- 馬天·芹(Kern, Martin) (1998年)。《The Emigration of German Sinologists 1933-1945: Notes on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of Chinese Studies(粵譯:1933年到1945年間嘅德國漢學家移民:中國研究史嘅史學筆記)》 (PDF)。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美國東方社會雜誌》 118 (4): 507-529.。
{{cite book}}
: Italic or bold markup not allowed in:|publisher=
(help)
出面網頁
[編輯]- 布魯諾·舒特拉 (1963年)。〈List of Publications by Professor W. Simon[[Category:有英文嘅文章]](粵譯:西門華德教授嘅出版一覽)〉 (PDF)。《Asia Major, New Series》。10 (1): 1~8。
{{cite journal}}
: URL–wikilink conflict (help) - 〈Items from "Simon, Walter"[[Category:有英文嘅文章]](粵譯:「西門華德」目錄)〉。SOAS Research Online。喺2018年7月9號搵到。
{{cite web}}
: URL–wikilink conflict (help)
- 上面係主要著作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