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費德里柯·費里尼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Federico Fellini
OMRI
出世(1920-01-20)1920年1月20號
意大利Rimini
1993年10月31號(1993-10-31)(73歲)
意大利羅馬
職業電影人
活躍時期1945–1992
知名作品
  • 大路 (1954)
  • 花街春夢 (1957)
  • 露滴牡丹開 (1960)
  • 八部半 (1963)
  • 想當年 (1973)
配偶Giulietta Masina(1943年結婚)

費德里柯·費里尼意大利文Federico Fellini1920年1月20號1993年10月31號)係意大利導演,1993年攞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佢同羅塞里尼第昔加維斯康堤米高安哲羅·安東尼奧尼柏索里尼都係二戰後意大利出名嘅電影導演。

費里尼最著名嘅電影包括《細路》(1953)、《大路》(1954)、《卡比利亞之夜》(1957)、《甜蜜生活》(1960)、《八又二分之一》(1963)、《靈慾春宵》(1965)、《費里尼的薩蒂里孔》(1969)、《羅馬》(1972)、《甜蜜的回憶》(1973)同埋《費里尼的卡薩諾瓦》(1976)。

費里尼喺佢嘅職業生涯中總共獲得17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喺最佳外語片類別中贏得咗四個獎項(呢個係該獎項歷史上最多嘅導演)。佢喺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上獲得咗終身成就榮譽獎。費里尼仲憑《甜蜜生活》喺1960年贏得咗金棕櫚獎,兩次贏得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嘅獎項(1963年同1987年),同埋喺1985年嘅第4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得咗終身成就金獅獎。喺《電影和音響》雜誌2002年評選嘅史上最偉大導演排行榜中,費里尼喺導演投票中排第二,喺影評人投票中排第七。

生平

[編輯]

1920年喺意大利海浴城市里米尼 (Rimini) 一個普通人家出世,爸爸係推銷員,媽媽係傳統天主教徒,家教好嚴。身為大仔嘅費里尼,同其他有啲反叛嘅細路一樣,鍾意周街走同去戲院,同時又因里米尼係著名嘅渡假勝地,嚟自四面八方嘅遊客、表演團體就為少年時代嘅費里尼帶嚟唔少思想衝擊,尤其係馬戲團小丑。費里尼又曾經逃學參加馬戲團,以為自己成世都會以小丑為業。

佢曾經入讀羅馬大學法律系,但冇畢業就轉咗去做雜誌記者,又做過漫畫師。佢嘅漫畫著色艷麗,人物活潑大胆。佢拍戲時鍾意即興創作,成日紙上畫下人物嘅特徵、服裝嘅細節、劇本人物嘅表情、身材,以便場景設計、服裝設計作為依據。

二戰後意大利經濟迅速復原,1942年盛行「新現實主義」運動,費里尼遇上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羅塞里尼將攝影機帶到街頭,真實呈現意大利社會風貌,同時抨擊法西斯政府,令費里尼深深折服。1950年費里尼同好友阿拔圖‧拉楚達(Alberto Lattuada)合作執導《五光十色》,內容係幾具個人風格嘅馬戲團藝人嘅悲慘生活。其後嘅《浪蕩兒》,描寫小人物嗰種無根無助嘅漂泊生活,奠定費里尼嘅國際地位,《八部半》更係佢顛峰之作,又多次獲康城威尼斯奧斯卡多個獎項。1993年於意大利病逝,意大利更為佢舉行國葬。[1]

宗教觀點

[編輯]

費里尼喺羅馬天主教家庭長大,亦自認係天主教徒,但冇正式參與天主教會嘅活動。費里尼嘅電影包含天主教主題;有啲讚頌天主教教義,有啲則批評或嘲諷教會嘅教條。[2]

1965年,費里尼講:

我淨係喺要拍教堂場景,或者因為美學或懷舊原因先去教堂。講到信仰,你可以去搵個女人。可能咁更有宗教意味。[2]

政治觀點

[編輯]

雖然費里尼大部分時間對政治冇咩興趣,[3]但佢普遍唔鍾意極權主義嘅機構,Bondanella認為佢相信「個人嘅尊嚴甚至係人文主義嘅崇高」。[4]喺1966年嘅一次訪問中,佢話:「我會留意某啲意識形態或政治態度係咪威脅到個人嘅私人自由。但其他嘅嘢,我冇準備亦都冇計劃去關心政治。」[5]

儘管好多出名嘅意大利演員都支持意大利共產黨,但費里尼反對共產主義。佢寧願喺溫和左翼嘅世界活動,佢投票支持佢朋友烏戈·拉馬爾法意大利共和黨同另一個朋友皮耶特羅·南尼嘅改革派社會主義者。佢只係喺1976年投過一次票畀意大利基督教民主黨(Democrazia Cristiana,DC),為咗阻止共產黨上台。[6] Bondanella寫道,DC「同極度保守甚至係反動嘅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前嘅教會過分一致,唔啱費里尼嘅口味。」[4]

除咗喺《薑同弗雷德》中諷刺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同主流電視之外,[7]費里尼好少公開表達政治觀點,亦都冇拍過明顯有政治傾向嘅電影。佢喺1990年代導演過兩個選舉電視廣告:一個畀DC,另一個畀意大利共和黨(PRI)。[8]佢嘅口號「唔好打斷情感」(Non si interrompe un'emozione)係針對過分使用電視廣告。左翼民主黨亦喺1995年意大利公投中使用呢個口號。[9]

影響同遺產

[編輯]
致敬費里尼嘅銘牌喺羅馬Via Veneto上:「致費里尼,佢令Via Veneto變成《甜蜜生活》嘅舞台 – SPQR – 1995年1月20號」

費里尼嘅電影充滿個人化同高度獨特嘅社會視角,係一個將記憶、夢想、幻想同慾望完美結合嘅獨特體驗。形容詞「費里尼式」同「費里尼風格」已經成為咗電影同藝術界用嚟描述一啲奢華、幻想甚至有啲華麗風格影像嘅代名詞。[10]甜蜜生活》為英語帶嚟咗「狗仔隊」呢個詞,源自攝影師帕帕拉佐,佢係記者馬些洛·魯比尼(馬些洛·馬斯楚安尼)嘅朋友。[11]

當代導演如馬田·史高西斯活地·阿倫柏度·艾莫多華羅伊·安德森達倫·艾洛諾夫斯基歌莉達·高域阿利·艾斯特添·布頓[12] 泰利·基連[13] 艾美爾·高士度力卡[14] 彼得·格連納威艾利杭德羅·干沙雷斯·伊納利圖盧卡·古達尼諾艾利杭德羅·荷杜洛夫斯基尤格斯·蘭提莫斯佐治·魯卡斯大衛·連治[15] 保羅·索倫蒂諾、同朱塞佩·托納托雷都表示費里尼對佢哋嘅作品有好大影響。

波蘭導演沃依切赫·哈斯嘅兩部最受好評嘅電影《薩拉戈薩手稿》(1965年)同《沙漏療養院》(1973年)都係屬於現代主義幻想嘅範疇,因為影像嘅「華麗」而常被拿嚟同費里尼作比較。[16]

羅曼·波蘭斯基認為費里尼係佢最喜愛嘅三位導演之一,另外兩位係黑澤明奧遜·威爾斯[17]

懶佬》啟發咗歐洲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登馬高·費雷里莉娜·韋特繆勒,並影響咗馬田·史高西斯嘅《街頭痞子》(1973年)、[18] 佐治·魯卡斯嘅《美國風情畫》(1974年)、祖·舒麥加嘅《聖艾摩之火》(1985年)、同巴利·李雲遜嘅《晚餐》(1982年),同埋其他多部電影。[19] 當《Cinema》雜誌喺1963年問史丹利·庫比力佢最鍾意嘅十部電影係邊啲時,佢將《懶佬》排喺第一位。[20]

國際上有唔少導演表示《大路》係佢哋最鍾意嘅電影之一,包括關錦鵬安東·科比恩基里斯·麥肯農安德烈亞斯·德雷森伊利·曼佐阿杜·戈帕拉克里斯南邁克·紐維爾拉吉科·格力克史派克·李賴拉·帕卡里娜許鞍華黑澤明[21] 蘇打一男祖連·查洛德克日什托夫·扎努西、同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22] 大衛·柯能堡表示,佢喺細個睇到啲大人喺睇完《大路》後流住眼淚離開戲院,嗰刻先意識到電影嘅力量。[23]

卡比利亞之夜》被改編為百老匯音樂劇《《甜姐兒》,同巴布·科西執導嘅電影《甜姐兒》(1969年)都有關。費德里科·費里尼嘅作品《女人城》喺1992年畀法蘭克·卡斯托夫改編成柏林舞台劇。[24]

》對唔少作品有啟發,包括《米奇一號》(亞瑟·潘,1965年)、《神遊天空》(保羅·馬素斯基,1970年)、《小心神聖蕩婦》(雷納·華納·法斯賓達,1971年)、《拍片冇咁易》(法蘭索瓦·杜魯福,1973年)、《爵士春秋》(巴布·科西,1979年)、《星塵回憶》(活地·亞倫,1980年)、《金夢》(南尼·莫瑞提,1981年)、《星球遊戲》(華狄·艾卜達烈斯托夫,1984年)、《國王嘅電影》(卡洛斯·索林,1986年)、《冇着草嘅靈感》(湯·迪奇洛,1995年)、《8½個女人》(彼得·格連納威,1999年)、《末路狂花》(祖·舒馬克,1993年),同百老匯音樂劇《》(莫瑞·耶斯頓亞瑟·科比特,1982年)。[25]

西班牙作家賈妮娜·布拉希1998年嘅小說《Yo-Yo Boing!》入面嘅夢境情節,都係由費里尼嘅《》啟發嘅。[26] 活地·亞倫嘅電影《愛麗絲》係改編自費里尼1965年嘅作品《魂遊女》。[27]

費里尼嘅作品仲喺音樂領域有啟發,比如Fish 2001年嘅專輯《Fellini Days》、巴布·迪倫 1964年嘅專輯《另一面的巴布·迪倫》入面嘅《Motorpsycho Nitemare》、B-52's 2008年嘅專輯《Funplex》入面嘅《Juliet of the Spirits》,同R.E.M.音樂錄影帶《Everybody Hurts》開頭嗰段塞車場面。[28] 美國歌手拉娜·德雷都曾提過費里尼係佢嘅靈感來源之一。

作品

[編輯]

導演作品

  • 1950 五光十色 (Variety Nights)[29]
  • 1952 白酋長 (The White Sheik)[30]
  • 1953 浪蕩兒 (I vitelloni)[31]
  • 1953 城市愛情 (Love in the City)[32]
  • 1954 大路 (La strada)[33]
  • 1955 騙子 (Il bidone)[34]
  • 1957 花街春夢 (Nights of Cabiria)[35]
  • 1960 露滴牡丹開 (La Dolce Vita)[36]
  • 1962 薄伽丘70 (Boccaccio '70)[32]
  • 1963 八部半 (8 1/2)[37]
  • 1965 神遊茱麗葉 (Juliet of the Spirits)[38]
  • 1968 懾魄勾魂 (Spirits of the Dead)[32]
  • 1969 費里尼的導演筆記 (Fellini: A Director's Notebook)[39]
  • 1969 愛情神話 (Fellini Satyricon)[40]
  • 1970 小丑 (I Clowns)[41]
  • 1972 羅馬風情話 (Roma)[42]
  • 1973 想當年 (Amacord)[43]
  • 1976 美男子 (Fellini's Casanova)[44]
  • 1978 樂隊排練 (Orchestra Rehearsal)[45]
  • 1980 女兒國 (City of Women)[46]
  • 1983 大海航行 (And the Ship Sails On)[47]
  • 1986 珍姐與佛烈 (Ginger and Fred)[48]
  • 1987 追訪費里尼 (Intervista)[49]
  • 1990 月吟 (The Voice of the Moon)[50]

[編輯]
  1. 永遠現代 影像奇詭絢麗 回顧意大利電影大師費德里柯‧費里尼經典電影,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07年11月19號
  2. 2.0 2.1 Staff (2 September 2005). "The Religious Affiliation of Director Federico Fellini". Adherents.com. 歸檔時間16 July 2005. 喺28 June 2016搵到.{{cite web}}: CS1 maint: unfit URL (link)
  3. Kezich 2006, p. 45.
  4. 4.0 4.1 Bondanella 2002, p. 119.
  5. Cardullo, Bert, 編 (2006). Federico Fellini: Interviews. Univ. Press of Mississippi. p. 63. ISBN 978-1-57806-885-2.
  6. Minuz, Andrea (2015). Political Fellini: Journey to the End of Italy. Berghahn Books. p. 183.
  7. Kezich 2006, p. 367.
  8. "Con DC e PRI, Federico Fellini sponsor di due nemicicon DC e PRI, Federico Fellini sponsor di due nemici". Il Corriere della Sera (義大利文). 18 March 1992.
  9. Dagnino 2019, p. 39.
  10. Bondanella 2002, p. 8.
  11. 呢部電影嘅聯合編劇恩尼奧·弗拉亞諾創造咗「帕帕拉佐」呢個角色,佢解釋話呢個名係取自喬治·吉辛嘅小說《愛奧尼亞海之旅》(1901年)入面嘅帕帕拉佐先生。參見Bondanella,《費里尼嘅電影》,第136頁。
  12. "Tim Burton Collective". 原著喺16 June 2007歸檔.
  13. Gilliam at Senses of Cinema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9 February 2010.; 取閱於2008年9月17號。
  14. Kusturica Interview at BNET; 取閱於2008年9月17號。
  15. City of Absurdity Quote Collection; 取閱於2008年9月17號。
  16. 吉伯特·格茲,評論《薩拉戈薩手稿》,刊於《費加羅報》,1966年9月,第23頁。
  17. Morrison 2007, p. 160。
  18. Scorsese, Martin (March 2021). "Il Maestro – Federico Fellini and the lost magic of cinema". Harper's Magazine. 喺October 28, 2022搵到.
  19. Kezich 2006, p. 137.
  20. Ciment, Michel. "Kubrick: Biographical Notes"; 取閱於2009年12月23號。
  21. "Akira kurosawa Lists His 100 Favourite Films". openculture.
  22. "strada, La". The Greatest Films Poll – Sight & Sound. British Film Institute. 原著喺20 August 2012歸檔. 喺10 October 2013搵到.
  23. Le Vidéo Club de David Cronenberg : de Brigitte Bardot à Total Recall (avec du Cannes et Star Wars). 喺May 24, 2022搵到.
  24. Burke 1996, p. 20.
  25. 多個來源,包括艾弗隆、艾爾珀特、邦達內拉、凱奇、米勒等。Template:Full citation needed
  26. 《Yo-Yo Boing!》介紹,哈佛大學多麗絲·索馬,拉丁美洲文學評論出版社,1998年。
  27. Stevenson, Billy (October 15, 2016). "Mia of the Spirits: Woody Allen's Alice (1990)". Bright Lights Film Journal. 喺November 11, 2023搵到.
  28. Miller 2008, p. 7.
  29.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五光十色
  30.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白酋長
  31.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浪蕩兒
  32. 32.0 32.1 32.2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費里尼短片集
  33.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大路
  34.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騙子
  35.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花街春夢
  36.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露滴牡丹開
  37.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八部半
  38.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神遊茱麗葉
  39.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費里尼的導演筆記
  40.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愛情神話
  41.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小丑
  42.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羅馬風情話
  43.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想當年
  44.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美男子
  45.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樂隊排練
  46.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女兒國
  47.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大海航行
  48.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珍姐與佛烈
  49.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追訪費里尼
  50.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月吟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