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呢篇文講中國古代煮食器。想搵漢字部首嘅話,請睇
青銅鬲,見上海博物館

(讀隔,又讀歷),煮食架生一種,有三足,足肥身中空,有如三袋。鬲入便裝同食料,下便起燒。甚至頂口,可以放甑同蒸籠之類煮。

鬲與起於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尾出現。當時類似有煮器,重有,功用一樣,只係支撐同外形有別。

青銅時代,就轉造青銅春秋尾,都多人用。去到戰國尾,改為用,鬲腳多餘而棄用,改放釜上灶頭就煮得。

鬲上加,就可以蒸煮。鬲裝水,甑裝嘢食,鬲下甑上,加熱個鬲,入面水滾散蒸汽,蒸汽入甑熟嘢食。

[編輯]

鬲,象形字。頂口,頸,身,三肥腳都畫晒出來。

[編輯]

讀音有二,一讀隔,二讀歷。

早年粵音字書,只有隔音,如《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道漢字音》,都只有隔音。

如《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得隔音,解「鼎瓶之屬。又胸鬲,通膈」。可見當時無破讀。

粵音韻彙》往往以《廣韻》反切為依據,鬲按廣韻郎擊切,得出歷聲。戰後字典參攷《粵音韻彙》,亦加歷聲做破讀,專指鬲。

《說文》寫

《漢令》鬲,从瓦,厤聲。

就成為日後讀歷嘅根據。

廣韻》記有兩音。

入聲·麥·隔。古核切。

鬲。縣名,在太原。又鬲津,九河名。又姓,殷末賢人膠鬲之後。又音歷,鼎屬也。

入聲·錫·靂。郎擊切。

鬲。《爾雅》云,鼎款足者謂之鬲。《說文》作鬲,鼎屬,實五觳,斗二𦫵曰觳,象腹交文,三足,今亦作鬲。

明顯,宋時《廣韻》,鬲已經讀隔,而考據說文,為鬲器破讀為歷。

形及義[編輯]

鬲,說文提到兩個異字,

說文

屬,實五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屬皆从鬲。
䰛,鬲或从瓦。
㽁,《漢令》:鬲,从瓦,厤聲。

《說文解字注》

鼎屬也。《釋器》曰:「鼎款足者謂之鬲」。實五觳。考工記。陶人爲鬲。實五觳。厚半寸。脣寸。𣁬二𦫵曰觳。大鄭云。觳受三豆。後鄭云。觳受𣁬二𦫵。按瓬人職云。豆實三而成觳。大鄭本之。今俗本譌爲觳受三𣁬。誤甚。許必言觳所受者。角部觳下無此義也。魏三體石經以鬲爲大詰嗣無疆大歷服之歷。同在十六部也。象腹交文三足。上象其口。㐅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考工記圖曰款足。按款足、郭云曲腳。漢郊祀志則云鼎空足曰鬲。釋款爲空。郞激切。十六部。凡鬲之屬皆从鬲。
䰛。鬲或从瓦。楚世家。楚武公曰。居三代之傳器。登三翮六翼以高世主。小司馬曰。翮亦作䰛。同音歷。三翮六翼謂九鼎。空足曰翮。翼卽耳。事見爾雅。按翮者䰛之假借字。翼者釴之假借。九鼎、款足者三、附耳於外者六也。爾雅曰。鼎、款足謂之鬲。附耳外謂之釴。
㽁。漢令鬲。从瓦。厤聲。謂載於令甲令乙之鬲字也。樂浪挈令織作𥿮。

爾雅》釋器

鼎「款足谓之鬲。」

款,亦作窾或者空

漢書》郊祀志

鼎「空足曰鬲。」

夢溪筆談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

鬲鼎相混[編輯]

鬲鼎形似,用途相近,西周早期鬲上銘文,都自稱叫「鼎」,如1981年出土於寶雞紙坊頭的夨伯鬲自稱「旅鼎」。另有「齍鬲」、「齊鬲」、「羞鬲」(仲姞鬲)、「薦鬲」、「䢅」等不同自名。[1]

[編輯]

鬲從上到下由以下部位組成:

  • 耳仔:按對稱性可以分成兩耳三腳四點式、兩耳三腳五點式、冇耳三腳五點式、冇耳三腳四點式。
  • 嘴:大多數嘅嘴向出邊比較多,嘴上邊可以有立耳,但得好少喺嘴上邊重有蓋。
  • 頸:頸內束。
  • 柄:柄上可以有附耳。
  • 腹:(商代初)大多數係袋形,(商代尾)大多數係蛻咗化嘅袋形。
  • 腳:腳有袋腳、錐腳、柱腳等區分。

起源[編輯]

考古來講,鬲可謂遠古中原代表物。一直摸唔清起源。

河套考古發現,有尖腹底,小口尖底瓶,兩者內壁結構一樣。因此推斷,兩者曾經共存。推前時間,可能河套土生蛋形瓮,同仰韶文化尖底瓶相交,結合做三袋足器。往後,演變到尖底瓶,三袋足尖腹底斝,三袋足蛋形瓮共存。再往後,三袋足蛋形瓮,三袋足圓底腹斝。簡化來講,尖底斝先,圜底斝在後,跟住斝式鬲。[2]


類器[編輯]

鬲、,都蒸煮器。石器時代,煮法亦類似。只係形狀有別。

  • 釜身無腳,要外加三支足承住。
  • 鬲有三足,三足肥而中空,與身連成一體。
  • 鼎有三足,純粹支撐用。

遠古人,唔同族羣,用器物都有偏好,往往相當持續。

出土鬲、鼎、釜,配合Y染色體研究,古人基因研究,以及古今語言紀錄,用作長江以南族人分別。

故此追踪出土鬲器,亦即追踪古商人遷徙。

睇埋[編輯]

[編輯]

  1. 朱凤瀚 (2009年12月). .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5055-5.
  2. 林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