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
伏爾泰(法文:Voltaire,1694年11月21號—1778年5月30號)係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哲學家同文學家,亦都係啟蒙運動公認嘅呀頭同師父,更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父」。佢唔單只響哲學上有卓越成就,亦都以捍衛公民自由(特別係信仰自由同司法公正)而出名。雖然佢身處嘅時代有好嚴厲嘅審查制度,伏爾泰依然公開去撐社會改革。佢嘅論說經常諷刺同抨擊天主教教會嘅教條同法國教育制度。而佢嘅著作同思想同賀布斯、約翰洛克相似,對美國革命同法國大革命嘅思想家都有唔少影響。
伏爾泰係一個多才多藝同出產量極高嘅作家,喺差唔多每一種文學形式都有作品,包括舞台劇、詩歌、小說、散文、歷史同埋科學闡述。佢寫咗超過兩萬封信同埋兩千本書同小冊子。[1]伏爾泰係最早獲得國際知名度同商業成功嘅作家之一。佢係公民自由嘅堅定支持者,經常受到天主教法國王室嚴格嘅審查法律威脅。佢嘅論戰文章用辛辣嘅諷刺手法批評容忍同宗教教條,以及當時法國嘅制度。佢最著名同被認為係代表作嘅作品係《老實人》,呢部中篇小說評論同批評咗好多當時嘅事件、思想家同埋哲學,最出名係批評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同佢認為我哋嘅世界必然係「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嗰個」嘅理念。[2][3] Template:Toclimit
早年生活
[編輯]弗朗索瓦-瑪麗·阿魯埃喺巴黎出世,係弗朗索瓦·阿魯埃同佢老婆瑪麗·瑪格麗特·多馬五個仔女中最細嗰個。佢老豆係一個律師,做過小官,而佢阿媽嘅家族喺法國貴族中排名最低。[4]伏爾泰嘅出生日期有啲爭議,因為佢聲稱自己喺1694年2月20號出世,係一個叫蓋蘭·德·羅什布呂納或者羅克布呂納嘅貴族嘅私生子。[5]佢兩個大佢嘅兄弟——阿爾芒-弗朗索瓦同羅伯特——喺細個嗰陣就死咗,而佢仲在生嘅哥哥阿爾芒同家姐瑪格麗特-凱瑟琳分別大佢九年同七年。[6]佢畀屋企人叫做「佐佐」,喺1694年11月22號受洗,教父係弗朗索瓦·德·沙托訥夫,教母係佢阿媽表弟嘅老婆瑪麗·多馬。[7]佢喺路易大帝學院(1704-1711)接受耶穌會嘅教育,學咗拉丁文、神學同修辭學;[8]之後佢仲識講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同英文。[9]
佢離開學校嗰陣,已經決定要做作家,但係佢老豆想佢做律師。[10]伏爾泰假扮喺巴黎做公證人助理,但係大部分時間都係寫詩。佢老豆發現之後,就送佢去諾曼底嘅卡昂讀法律。但係呢個後生仔仲係繼續寫嘢,寫咗好多文章同歷史研究。伏爾泰嘅機智令佢喺啲貴族家庭中好受歡迎。1713年,佢老豆幫佢搵到一份工,做新任法國駐荷蘭大使皮埃爾-安托萬·德·沙托訥夫嘅秘書,呢個大使係伏爾泰教父嘅兄弟。[11]喺海牙,伏爾泰鍾意咗一個叫做凱瑟琳·奧林普·杜諾耶(人哋叫佢「平佩特」)嘅法國新教難民。[11]佢哋嘅關係畀人認為係醜聞,畀沙托訥夫發現咗,伏爾泰就喺年尾被迫返法國。[12]
伏爾泰早期嘅生活主要係喺巴黎度過。伏爾泰好早就因為批評政府而同當局有衝突。佢因此兩次被判入獄,仲要一次被判流放到英國。佢有一首諷刺詩,控告攝政王同佢個女亂倫,結果畀人關咗十一個月喺巴士底監獄。[14]法蘭西喜劇院喺1717年1月同意上演佢嘅處女作《伊底帕斯王》,最後喺1718年11月中,即係佢出獄七個月之後首演。[15]呢齣戲即刻獲得好評,票房都好好,令佢聲名大噪。[16]攝政王同大不列顛國王喬治一世都送咗獎牌畀伏爾泰,表示欣賞。[17]
伏爾泰主要係爭取宗教寬容同思想自由。佢致力於消除神職人員同貴族君主制嘅權威,支持一個保護人民權利嘅君主立憲制。[18][19]
名字
[編輯]阿魯埃喺1718年入巴士底監獄之後採用咗「伏爾泰」呢個名。呢個名嘅由來唔係好清楚。佢係「AROVET LI」嘅字謎,即係佢姓氏「Arouet」嘅拉丁化拼寫,加上le jeune(「年輕嗰個」)嘅首字母。[20]根據佢家姐後人嘅家族傳統,佢細個嗰陣畀人叫做le petit volontaire(「細細個執著嘅嘢」),而佢大個咗之後就重新採用咗呢個名嘅變體。[21]呢個名仲倒轉咗啲音節,同佢屋企喺普瓦圖地區嘅家鄉艾爾沃(Airvault)嘅音好似。[22]
理查德·霍姆斯[23]支持呢個名係字謎嘅講法,但係佢補充話,好似伏爾泰咁嘅作家會想呢個名都帶有速度同大膽嘅意思。呢啲意思係同一啲詞有關,好似voltige(馬背或者吊桿上面嘅特技),volte-face(轉身面對敵人),同volatile(原本係指有翼嘅生物)。「Arouet」唔係貴族名,配唔上佢日益增長嘅聲望,特別係因為呢個名同à rouer(「畀人打」)同roué(花花公子)嘅讀音好似。
喺1719年3月寫畀讓-巴蒂斯特·盧梭嘅信入面,伏爾泰最後要求如果盧梭想回信畀佢,就寫畀「伏爾泰先生」。佢喺信嘅附言解釋:「J'ai été si malheureux sous le nom d'Arouet que j'en ai pris un autre surtout pour n'être plus confondu avec le poète Roi」(「我用阿魯埃呢個名真係太唔開心,所以我改咗第二個名,主要係唔想再同詩人羅伊撈亂。」)[24]呢度可能係指阿德內·勒·羅伊,當時「oi」呢個雙元音嘅發音同而家嘅「ouai」好似,所以同「Arouet」嘅音好相近,因此呢個可能係佢改名嘅原因之一。據知伏爾泰喺佢一生中仲用過至少178個唔同嘅筆名。[25]
事業
[編輯]早期小說
[編輯]伏爾泰嘅下一部戲劇《阿特密爾》喺1720年2月15號喺古代馬其頓上演。呢部戲失敗咗,而家淨係剩返啲文本片段。[26] 佢轉而寫咗一首關於亨利四世(法國)嘅史詩,呢首詩喺1717年初開始寫。[27] 因為冇出版許可,佢喺1722年8月北上去法國以外搵出版商。喺旅程中,佢同佢嘅情婦、年輕寡婦Marie-Marguerite de Rupelmonde一齊。[28]
喺布魯塞爾,伏爾泰同盧梭見咗幾日面,之後伏爾泰同佢嘅情婦繼續向北行。最後喺海牙搵到出版商。[29] 喺荷蘭,伏爾泰被荷蘭社會嘅開放同包容深深打動。[30] 返到法國之後,佢喺魯昂搵到第二個出版商,同意秘密出版《亨利亞德》。[31] 伏爾泰喺1723年11月感染咗一個月嘅天花之後康復,第一批書就偷運到巴黎並分發咗。[32] 雖然呢首詩即刻成功,但伏爾泰嘅新戲《瑪利亞姆涅》喺1724年3月首演嗰陣失敗咗。[33] 經過大幅修改之後,呢部戲喺1725年4月喺《法蘭西喜劇院》再次上演,反應好咗好多。[33] 呢部戲係1725年9月路易十五同瑪麗·萊什琴斯卡婚禮嘅娛樂節目之一。[33]
大不列顛
[編輯]1726年初,貴族德·羅昂-沙博騎士取笑伏爾泰改咗名,伏爾泰反駁話佢嘅名會贏得世界嘅尊重,而羅昂會玷污自己嘅名。[34] 羅昂大怒,幾日之後安排手下打伏爾泰。[35] 為咗尋求公道,伏爾泰向羅昂提出決鬥,但有權勢嘅羅昂家族安排喺1726年4月17號將伏爾泰冇審訊就拘捕同監禁喺巴士底監獄。[36][37] 伏爾泰擔心會被無限期監禁,就要求改為流放到英國,法國當局接受咗。[38] 5月2號,佢喺巴士底監獄被護送到加來,然後坐船去英國。[39]
喺英國,伏爾泰主要住喺旺茲沃斯,認識咗埃弗拉德·福克納等人。[40] 由1727年12月到1728年6月,佢住喺科文特花園嘅梅登巷,而家嗰度有塊紀念牌,因為呢度離佢英國嘅出版商比較近。[41] 伏爾泰活躍喺英國上流社會,認識咗亞歷山大·蒲伯、約翰·蓋伊、喬納森·斯威夫特、瑪麗·沃特利·蒙塔古夫人、馬爾博羅公爵夫人薩拉同好多其他貴族同皇室成員。[42] 伏爾泰喺大不列顛嘅流放經歷深深影響咗佢嘅思想。佢對英國嘅君主立憲制同法國嘅絕對君主制嘅對比,以及英國更大嘅言論同宗教自由感到好有興趣。[43] 佢受到當時作家嘅影響,對英國文學尤其係莎士比亞產生咗興趣,當時莎士比亞喺歐洲大陸仲唔係好出名。[44] 雖然伏爾泰指出莎士比亞偏離咗新古典主義標準,但佢仍然將莎士比亞視為法國戲劇嘅榜樣,認為法國戲劇雖然更加精緻,但缺乏舞台上嘅動作。不過之後,當莎士比亞喺法國嘅影響力開始增加嘅時候,伏爾泰就諗住用自己嘅戲劇嚟樹立相反嘅例子,批評佢認為係莎士比亞嘅野蠻。伏爾泰可能參加咗艾薩克·牛頓嘅葬禮,[a],仲見過牛頓嘅姪女凱瑟琳·康杜伊特。[41] 1727年,伏爾泰用英文發表咗兩篇文章,《摘自珍貴手稿嘅法國內戰》同《從荷馬到彌爾頓嘅歐洲國家史詩詩歌》。[41] 佢仲參加咗貴格會嘅一次聚會之後,發表咗一封關於貴格會嘅信。[45]
流放咗兩年半之後,伏爾泰返到法國,喺第厄普住咗幾個月之後,當局准許佢返回巴黎。[46] 喺一次晚餐會上,法國數學家查理·馬里·德·拉孔達明提議買入法國政府為償還債務而組織嘅彩票,伏爾泰加入咗呢個財團,可能賺咗大約一百萬法郎。[47] 佢好聰明噉投資咗呢筆錢,喺呢個基礎上說服咗財政法院佢嘅行為係負責任嘅,令佢可以控制從佢父親繼承嘅信託基金。佢而家毫無疑問係個有錢人。[48][49]
1732年,佢嘅戲劇《柴爾》再次獲得成功,1733年出版嗰陣佢喺序言讚美咗英國嘅自由同商業,仲將呢部戲獻俾福克納。[50] 佢將佢讚美英國政府、文學、宗教同科學嘅文章出版成《論英國人書信》(倫敦,1733年)。[51] 1734年,呢啲文章喺魯昂以《哲學書信》為名出版,引起咗巨大嘅醜聞。[52][b] 呢本書冇經過皇家審查員批准就出版,讚美英國憲政君主制比法國更加發達,更加尊重人權,尤其係喺宗教寬容方面。呢本書公開焚書同被禁,伏爾泰又要逃離巴黎。[18]
錫雷堡
[編輯]1733年,伏爾泰遇到艾米莉·杜·夏特萊(夏特萊侯爵夫人),佢係個數學家同已婚三子之母,比伏爾泰細12歲,兩人之後有咗16年嘅感情關係。[54] 為咗避免喺《書信》出版之後被捕,伏爾泰逃到夏特萊夫人丈夫喺香檳同洛林邊界嘅錫雷堡。[55] 伏爾泰資助咗城堡嘅翻新,[56] 而艾米莉嘅丈夫有時會同佢嘅妻子同佢妻子嘅情人一齊住喺城堡。[57] 呢兩個知識分子情人收集咗大約21,000本書,喺當時係一個好大嘅數目。[58] 佢哋一齊研究呢啲書,仲喺錫雷進行科學實驗,包括想確定火嘅本質。[59]
從之前同當局嘅衝突中學到教訓之後,伏爾泰開始養成咗避免同當局正面衝突同否認任何尷尬責任嘅習慣。[60] 佢繼續寫戲劇,例如《墨洛佩》(或者《法國墨洛佩》),仲開始咗佢長期嘅科學同歷史研究。同樣,伏爾泰嘅主要靈感嚟源係佢喺英國流放嘅歲月,喺呢段時間佢受到牛頓嘅作品嘅強烈影響。伏爾泰堅信牛頓嘅理論;佢喺錫雷進行咗光學實驗,[61] 仲係推廣著名嘅牛頓蘋果啟發故事嘅人之一,佢喺倫敦從牛頓嘅姪女嗰度聽到呢個故事,第一次喺佢嘅《書信》中提到。[41]
1735年秋天,弗朗切斯科·阿爾加羅蒂嚟探訪伏爾泰,佢當時正準備用意大利文寫一本關於牛頓嘅書。[62] 部分受到呢次探訪嘅啟發,夏特萊侯爵夫人將牛頓用拉丁文寫嘅《原理》翻譯成法文,呢個版本一直到21世紀都仲係權威嘅法文版本。[18] 佢哋兩個都對牛頓嘅同期對手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嘅哲學好奇。雖然伏爾泰一直係堅定嘅牛頓支持者,但夏特萊侯爵夫人採納咗萊布尼茨批評嘅某啲方面。[18][63] 伏爾泰自己嘅著作《牛頓哲學要素》令呢位偉大科學家嘅思想可以俾更多公眾接觸到,而夏特萊侯爵夫人喺《學者雜誌》寫咗一篇讚美嘅評論。[18][64] 伏爾泰嘅作品對於令牛頓嘅光學同引力理論喺法國普遍接受起到咗重要作用,同笛卡兒嘅理論形成對比。[18][65]
伏爾泰同夏特萊侯爵夫人仲研究咗歷史,特別係對文明有重大貢獻嘅人物。伏爾泰用英文寫嘅第二篇文章係《論法國內戰》。之後佢寫咗《亨利亞德》,呢首史詩講述法國亨利四世,讚美佢用南特敕令嚟結束天主教同新教徒之間嘅屠殺,建立咗宗教寬容。之後佢仲寫咗一本關於瑞典國王查理十二嘅歷史小說。呢啲作品,連同佢嘅《論英國人書信》,標誌住伏爾泰開始公開批評不寬容同既有宗教。[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伏爾泰同夏特萊侯爵夫人仲探討咗哲學,特別係關於上帝同靈魂存在嘅形而上學問題。佢哋分析咗聖經,得出結論認為聖經嘅好多內容都值得懷疑。[66] 伏爾泰對宗教嘅批評性觀點令佢相信政教分離同宗教自由,呢啲想法係佢喺英國逗留期間形成嘅。
1736年8月,當時仲係普魯士王儲嘅腓特烈大帝,佢係伏爾泰嘅忠實崇拜者,同伏爾泰開始通信。[67] 同年12月,伏爾泰搬到荷蘭住咗兩個月,認識咗科學家赫爾曼·布爾哈夫同威廉·斯格拉夫桑德。[68] 由1739年中到1740年中,伏爾泰主要住喺布魯塞爾,起初同夏特萊侯爵夫人一齊,佢當時正努力處理一宗60年前嘅家族法律案件,呢宗案件係關於擁有林堡兩個莊園嘅,但冇成功。[69] 1740年7月,佢代表腓特烈去海牙,想勸阻一個可疑嘅出版商范杜倫冇經許可就出版腓特烈嘅《反馬基雅維利論》。[70] 9月,伏爾泰同腓特烈(而家已經係國王)喺克萊沃附近嘅莫伊蘭城堡第一次見面,11月伏爾泰喺柏林做咗兩個星期腓特烈嘅客人,[71] 之後佢哋喺1742年9月喺亞琛再次見面。[72] 1743年,法國政府派伏爾泰去腓特烈嘅宮廷做特使同間諜,想了解腓特烈喺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嘅軍事意圖。[73]
雖然同夏特萊侯爵夫人感情深厚,但到咗1744年伏爾泰覺得喺佢嘅城堡生活好侷促。佢嗰年去巴黎探訪嗰陣,發現咗新嘅愛情——佢嘅姪女。起初,佢對瑪麗·路易斯·米尼奧嘅吸引明顯係性方面嘅,從佢寫俾佢嘅信可以睇得出(呢啲信直到1957年先被發現)。[74][75] 好多年之後,佢哋住埋一齊,可能係柏拉圖式嘅關係,一直到伏爾泰去世都喺埋一齊。同時,夏特萊侯爵夫人都有咗新嘅情人,就係聖朗貝爾侯爵。[76]
Prussia
[編輯]疏仕
[編輯]- ↑ 〈伏爾泰傳記 |〉。《傳記在線》。
- ↑ 〈潘格洛斯 | 虛構人物 | 大英百科全書〉。《大英百科全書》 (英文)。喺2023-06-27搵到。
- ↑ owen.pham (2021-08-20)。〈伏爾泰同盧梭嘅辯論同佢哋對邪惡嘅睇法〉。Wondrium Daily (美國英文)。原著喺27 June 2023歸檔。喺2023-06-27搵到。
- ↑ Pearson 2005, pp. 9–14.
- ↑ Pearson 2005, p. 9.
- ↑ Pearson 2005, p. 10.
- ↑ Pearson 2005, p. 12.
- ↑ Pearson 2005, pp. 24–25.
- ↑ Liukkonen, Petri。〈伏爾泰〉。Books and Writers (kirjasto.sci.fi)。芬蘭:庫薩恩科斯基 公共圖書館。原著喺17 February 2015歸檔。
- ↑ Pearson 2005, pp. 32–33.
- ↑ 11.0 11.1 Pearson 2005, p. 36.
- ↑ Pearson 2005, pp. 36–37.
- ↑ Pearson 2005, pp. 43, 45.
- ↑ Fitzpatrick, Martin (2000). "Tolera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Grell/Porter, Toleration in Enlightenment Europe, p. 64, footnote 9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Pearson 2005, pp. 49–50.
- ↑ Pearson 2005, pp. 50–52.
- ↑ Pearson 2005, p. 52.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Shank, J. B. (2009)。〈伏爾泰〉.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斯坦福大學形而上學研究實驗室。
- ↑ Marvin Perry et al. (2015), Western Civilization: Ideas,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ume II, ISBN 978-1-305-09142-9, p. 427
- ↑ Christopher Thacker (1971)。《伏爾泰》。Taylor & Francis。頁 3。ISBN 978-0-7100-7020-3。
- ↑ Pearson 2005, p. 17.
- ↑ Pearson 2005, p. 24.
- ↑ Holmes, Richard (2000). Sidetracks: Explorations of a Romantic Biographer. HarperCollins. pp. 345–66. 同埋 "Voltaire's Grin" 喺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995年11月30號, pp. 49–55
- ↑ – "伏爾泰畀讓·巴蒂斯特·盧梭嘅信, 大約1719年3月1號". Electronic Enlightenment. Ed. Robert McNamee et al. Vers. 2.1. 牛津大學. 2010. Web. 2010年6月20號.
- ↑ results, search (1998)。《筆名同佢哋嘅由來辭典,包括改名嘅故事,第三版》。Mcfarland & Co Inc Pub。ISBN 0-7864-0423-X。
- ↑ Pearson 2005, p. 54.
- ↑ Pearson 2005, p. 55.
- ↑ Pearson 2005, p. 57.
- ↑ Pearson 2005, p. 59.
- ↑ Pearson 2005, pp. 60–61.
- ↑ Pearson 2005, p. 61.
- ↑ Pearson 2005, p. 62.
- ↑ 33.0 33.1 33.2 Pearson 2005, p. 64.
- ↑ Pearson 2005, p. 65.
- ↑ Pearson 2005, p. 66.
- ↑ Pearson 2005, pp. 66–67.
- ↑ 〈伏爾泰嘅生平〉。Thegreatdebate.org.uk。喺2009年8月3號搵到。
- ↑ Davidson, Ian (2010年4月9號)。〈伏爾泰喺英國〉。《每日電訊報》。原先內容歸檔喺2022年1月10號。
- ↑ Pearson 2005, p. 67.
- ↑ Pearson 2005, pp. 76, 80, 83.
- ↑ 41.0 41.1 41.2 41.3 Pearson 2005, p. 82.
- ↑ Pearson 2005, pp. 78–82.
- ↑ Pearson 2005, pp. 69–70.
- ↑ Pearson 2005, p. 77.
- ↑ Betts, C. J. (1984)。《法國早期自然神論:從所謂嘅里昂「自然神論者」(1564年)到伏爾泰嘅《哲學信札》(1734年)》。海牙:馬蒂努斯·尼霍夫。頁 245。ISBN 978-9400961166。喺2022-05-05搵到。
- ↑ Pearson 2005, p. 85.
- ↑ Shank, J. B. (2008)。《牛頓戰爭》。芝加哥大學出版社。頁 260。ISBN 978-0-226-74947-1。
- ↑ Davidson, Ian (2010)。《伏爾泰傳》。Profile Books, 倫敦。頁 76。ISBN 978-1-84668-226-1。
- ↑ Pearson 2005, p. 87.
- ↑ Pearson 2005, pp. 92–93, 95.
- ↑ 51.0 51.1 Pearson 2005, p. 97.
- ↑ Pearson 2005, p. 99.
- ↑ Shank, J. B. (2008)。《牛頓戰爭同法國啟蒙運動嘅開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頁 366。ISBN 978-0-226-74945-7。
- ↑ Schiff, Stacy (2011年1月13號)。〈《伏爾泰談情》:一段熱情嘅知識分子戀愛〉。npr books。喺2014年6月22號搵到。
- ↑ Pearson 2005, pp. 117–21.
- ↑ Pearson 2005, p. 122.
- ↑ Pearson 2005, pp. 155, 157.
- ↑ 〈伏爾泰同艾米莉·杜·夏特萊〉。《錫雷堡 – 伏爾泰嘅住所》。原著喺2018年11月6號歸檔。喺2018年11月5號搵到。
- ↑ Pearson 2005, pp. 128, 138–39.
- ↑ Saintsbury 1911, p. 201.
- ↑ Pearson 2005, p. 138.
- ↑ Pearson 2005, p. 137.
- ↑ Pearson 2005, p. 153.
- ↑ Pearson 2005, pp. 140–41.
- ↑ Bryant, Walter W. (1907)。《天文學史》。頁 53。
- ↑ Pearson 2005, pp. 129–30.
- ↑ Pearson 2005, pp. 143–44.
- ↑ Pearson 2005, pp. 151–52.
- ↑ Pearson 2005, pp. 162–64.
- ↑ Pearson 2005, p. 166.
- ↑ Pearson 2005, pp. 167–70.
- ↑ Pearson 2005, p. 173.
- ↑ Pearson 2005, pp. 175–77.
- ↑ Davidson, Ian (1979)。《流亡中嘅伏爾泰》。Grove Press。頁 6。ISBN 978-0-8021-4236-8。
- ↑ Durant & Durant 1980, p. 392.
- ↑ Davidson, Ian (1979)。《流亡中嘅伏爾泰》。Grove Press。頁 7。ISBN 978-0-8021-4236-8。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lower-alpha",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tag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