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海角紅樓泳場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SC96討論貢獻喺2016年8月4號 (四) 10:31嘅修訂。
北門
淺水池

 海角紅樓泳場粵拼hoi2 gok3 hung4 lau4 wing6 coeng4 ,又嗌海角紅樓游泳場,簡稱海角紅樓紅樓,係中國廣東廣州嘅大型泳池,1946年1月動工,1946年7月起好,位置喺荔灣區大坦沙東南邊嘅紅樓路8號,近珠江邊,東邊可以望到西郊泳場嘅沙灘池。

佢亦係廣州最早嘅天然泳場[1]

泳場因為地處天涯海角嘅郊區——大坦沙,加上建築裝飾都圍繞紅色做主調而噉叫。

1940年代中葉日軍投降後,梁世光同幾位西關地區住嘅有錢佬為咗解決西郊泳場成日爆滿同嗰時受渠水污染嘅問題,提議喺西郊一河之隔嘅大坦沙搞間泳場,結果好多人讚成咗重計劃招標。但嗰時大坦沙當地嘅治安七國咁亂,加上好多業主都有唔同嘅意見而一直辦唔成租地手續。後嚟經過開會討論,嗌咗李福林舊部嘅參事陸滿出嚟搞掂租地事務,從而順利噉完成租地手續。1946年1月,泳場正式動工直到同年7月起好嗮。

1946年8月1號當日,泳場舉行揭幕典禮,當日有好多展覽人客同泳客打嗮蛇餅。但嗰時未有珠江大橋,所以啲人往返泳場都要搭船先得。

成個1950年代,入場人數最高紀録去到11萬而出嗮名,甚至出咗「唔識紅樓,好打有限」嘅講法,開業後連續卅幾年有好多泳客去入場游水[2]。 1956年5月3號,毛澤東嚟廣州考察時去到白鵝潭,之後跳水穿過如意坊碼頭入大坦沙河段後到海角紅樓之後掉頭[3]

從1980年代開始,由於珠江水質開始變差,加上設備太舊嘅原因,泳場喺1988年10月開始暫停開放。同年年底雖然同珠江容器廠(今日嘅廣州市珠江壓力容器檢驗製造企業有限公司)一齊合作,但廠方成日撻Q而未恢復返辦體育嘅職責,到1995年底都未正式恢復而出現咗中國大陸第一單體育官司[4]。後嚟海角紅樓方勝訴,直到1996年12月先至收返場地,重喺市政府支持下喺1997年5月1號重新開放[4]

雖然紅樓喺1998年經過改造功能同起過啲設施,但因地理同交通唔方便,都未能恢復返1950~1970年代嘅輝煌情景。

2006年10月24號,廣東省鹽業公司同泳場簽紙,出咗8000萬蚊搞成以中國內地第一間人工「死海」做主題嘅鹽療會館,重喺2007年夏初期間開放[3]

2010年亞運前夕成為廣州市公共場所衛生示範性單位。

設施

海角紅樓泳場泳池有國際標準嘅25米深水池、重有個似住宅小區咁大嘅淺水池同一個鹽療會館水池。

水池水深
  • 深水池:2.0m~2.2m
  • 淺水池:1.0m~1.2m

開放時間

呢間游水場有分開幾個場次開放。時間分別係:

  • 上晝場:09:30~11:15(禮拜一唔開)
  • 晏晝場:15:00~17:15
  • 晚黑場:19:00~21:15

附近公共交通

巴士

橋中站、坦尾(柏銳灣)總站、海角紅樓站

地鐵

5號綫6號綫坦尾站

輪渡

坦尾碼頭

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