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
牟宗三 | |
---|---|
1960年代,牟宗三喺香港教緊書 | |
出世 | 大清山東棲霞 | 1909年6月12號
死 | 1995年4月12號 中華民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85歲)
教育程度 | 學士 (1933年) |
母校 | 北京大學哲學系 |
職業 | 哲學家、教育家 |
牟宗三教授(英文:Prof. MOU Tsung San,1909年6月12號—1995年4月12號),字離中,係中國現代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佢係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佢曾經獲得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同埋台灣行政院文化獎[2]。
生平
[編輯]1909年,牟宗三喺山東省棲霞縣牟家疃出世,祖籍湖北省公安縣。佢喺9歲嗰陣就入私塾讀書,十一歲入新制小學,15歲入棲霞縣立中學。1928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後就升讀哲學系,1933年畢業。大學時代先後受張申府、金岳霖嘅教育,但係就受熊十力影響嘅最大,特別係《新唯識論》嘅義理,佢感到相當震撼,於是就同熊十力維持咗幾十年嘅師生情誼。[3]
北大哲學系畢業後,牟宗三先後喺山東壽張縣鄉村師範、廣州學海書院、山東鄒平村治學院、廣西梧州中學、南寧中學、華西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浙江大學講書,佢係講邏輯同埋西方文化為主。三十年代,曾經寫過《歷史與文化》同埋《再生》雜誌。1949年,牟宗三又到台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同埋東海大學任教。1954年擔任埋台灣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4][5]
1960年,香港大學請佢去講中國哲學。1968年,由香港大學轉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哲學系主任。1973年協助創辦新亞中學[6]。1974年喺香港中文大學退休,但仍然任教新亞研究所。然後又喺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國立中央大學任教。[5]
1995年4月12號15時40分,牟宗三因為器官衰竭,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逝世,享壽八十六歲。
學術
[編輯]牟宗三嘅思想受熊十力影響好大,佢唔單止繼承咗佢嘅思想,仲一直發展落去。牟宗三比較落力喺哲學理論方面嘅專研,佢希望將儒家哲學同埋康德哲學融通,然後重建儒家嘅「道德形上學」。代表作包括:《心體與性體》《才性與玄理》《中國哲學十九講》《中西哲學之匯通》《現象與物自身》《佛性與般若》等。
牟宗三曾經翻譯康德嘅《三大批判》,將康德哲學同埋孔、孟、陸、王嘅心學融合埋一齊,然後又將中國哲學同埋康德哲學互相詮解。佢亦都參與過編寫雜誌,主編《再生》、創辦《歷史與文化》、編輯《理想歷史文化》。佢作為新儒家嘅代表人物,牟宗三認為當代新儒學嘅任務係「道統嘅肯定,就係肯定道德宗教嘅價值,護住孔孟所開闢嘅人生宇宙本源。」以「反省中華民族嘅文化生命,以重開中國哲學嘅途徑。」佢將以上嘅宗旨視為己任。佢嘅著作,都係針對時代同埋學術問題,希望提供一個解決嘅方法。[4]
「 | 首先,我們要表明儒家的義理與智慧具有「常道」的性格。儒家,從古至今,發展了幾千年,它代表一個「常道」——恆常不變的道理。中國人常說「常道」,它有兩層意義:一是恒常不變,這是縱貫地講它的不變性;一是普遍於每一個人都能夠適應的,這是橫地、廣擴地講它的普遍性,即說明這個道理是普遍於全人類的。「常道」沒有什麼特別的顏色,就如同我們平常說的「家常便飯」;它不是一個特殊的理論、學說,儒家的學問不可視為一套學說、一套理論,也不是時下一般人所說的某某主義、某某「ism」,這些都是西方人喜歡用的方式。凡是理論、學說,都是相對地就著某一特點而說話;局限於某一特點,就不能成為恒常不變的、普遍的道理。儒家的學問更不可視為教條(dogma),西方的宗教有這種教條主義的傾向,可是儒家的「家常便飯」絕不可視為獨斷的教條。又有一些人講孔子,常為了顯示孔子的偉大,而稱孔子是個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外交家、哲學家、科學家、……,把所有的「家」都堆在孔夫子身上。依這種方式來了解孔子,了解聖人,是拿鬥富的心理來了解聖人。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推尊孔子,實際上是糟蹋孔子。事實上,沒有一個人能成為那麼多的專家。凡是拿這種心理來了解孔子,都是不善於體會聖人的生命,不能體會聖人之所以聖人的道理安在。
|
」 |
——[7]:新版序1-2 |
牟宗三嘅學術研究範圍包括:
1983年,獲授中華民國政府頒發行政院文化獎。[4]
評價
[編輯]- 牟宗三治喪委員會嘅評價:「綜觀先生一生,無論講學論道,著書抒義,莫不念念以光暢中國哲學之傳統、昭蘇民族文化之生命為宗趣。其學思之精敏,慧識之弘卓,與夫文化意識之綿穆強烈,較之時流之內失宗主而博雜歧出者,敻乎尚矣。」[8]
著作概覽
[編輯]
|
弟子
[編輯]
|
睇埋
[編輯]攷
[編輯]- ↑ 1.0 1.1 〈牟宗三 - 簡歷 - 名譽博士學位畢業生 - 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畢業生〉 (繁體中文)。香港大學。
- ↑ 香港《明報》專訊,1995年4月13號
- ↑ 〈第130屆頒授典禮 (1987)牟宗三讚詞〉。香港大學。原著喺2018-02-10歸檔。喺2018-02-09搵到。
- ↑ 4.0 4.1 4.2 〈行政院文化獎第3屆得獎人介紹〉。原著喺2018-02-10歸檔。喺2018-02-09搵到。
- ↑ 5.0 5.1 〈大師身影:牟宗三先生〉。
{{cite web}}
: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 ↑ 林之滿、蕭楓 (2008)。《渾厚深沉的中國哲學(下)》。遼海出版社。「退休後,唐君毅又與牟宗三、徐復觀一起創辦新亞中學,熱心於教育事業。」
- ↑ 牟宗三 (1991)。《《政道與治道》》 (第增訂新版四刷版)。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 ↑ 〈牟宗三先生學行事略〉。原著喺2008-05-24歸檔。喺2008-05-05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