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
印度洋 | |
---|---|
印度洋地圖 | |
坐標 | 20°S 80°E / 20°S 80°E |
最長 | 9,600 km(6,000 mi) |
最闊 | 7,600 km(4,700 mi) |
湖面面積 | 70,560,000 km2(27,240,000 sq mi) |
平均水深 | 3,741 m(12,274 ft) |
最深 | 爪哇海溝 7,258 m(23,812 ft) |
岸線長度1 | 66,526 km(41,337 mi) |
1 岸線長度嘅定義冇公認標準。 |
印度洋(粵拼:jan3 dou6 joeng4)係世界第三大洋,佔地球面積20%。佢北面係南亞,西面係阿剌伯半島同非洲,東面係馬來亞半島,巽他羣島同埋澳洲,南面係南大洋。
佢同大西洋響東經20°分開,同太平洋就響東經147°。最北面去到北緯30°波斯灣。個大洋東西有10 000千米咁闊。面積73 556 000平方千米,包埋紅海同波斯灣。
地理
[編輯]範圍同數據
[編輯]根據國際水文組織喺1953年劃定嘅印度洋嘅邊界,當時包括咗南大洋但冇包括北部邊緣海。不過喺2002年,國際水文組織將南大洋另外劃分出嚟,呢個做法將60°s以南嘅水域從印度洋剔除咗,但係將北部邊緣海包括咗入去。[1][2] 喺南北方向上,印度洋同大西洋嘅分界線係東經20度子午線,由南非嘅好望角向南延伸;同太平洋嘅分界線係東經146°49'嘅子午線,由塔斯馬尼亞島嘅東南角向南延伸。印度洋最北端(包括邊緣海)大約係喺北緯30度嘅波斯灣。[2]
印度洋嘅面積係7,056萬平方公里,包括咗紅海同波斯灣但唔包括南大洋,佔全球海洋面積嘅19.5%;佢嘅體積係2.64億立方公里,佔全球海洋體積嘅19.8%;平均深度係3,741米,最深處係7,290米。[3]
成個印度洋都喺東半球,而東半球嘅中心即係東經90度子午線穿過咗九十度海嶺。
海岸同大陸架
[編輯]同大西洋同太平洋唔同,印度洋三面都被主要陸地同群島包圍住,唔係由一極延伸到另一極,可以話係一個被包圍嘅海洋。佢以印度半島為中心。雖然呢個次大陸喺佢嘅歷史中扮演咗重要角色,但印度洋主要都係一個多元文化嘅舞台,自人類歷史早期開始就通過創新、貿易同宗教將唔同地區連繫埋一齊。[4]
印度洋嘅活動邊緣平均闊度(由陸地到大陸架邊緣嘅水平距離[5])係19±0.61公里,最大闊度係175公里。被動邊緣嘅平均闊度係47.6±0.8公里。[6] 大陸架大陸斜坡嘅平均闊度(由大陸架邊緣到斜坡底部嘅水平距離)分別係活動同被動邊緣嘅50.4至52.4公里,最大闊度係205.3至255.2公里。[7]
喺大陸架邊緣,又叫做鉸鏈帶,布蓋重力異常範圍係0到30毫伽,呢個對於一個約16公里厚沉積物嘅大陸區域嚟講係唔尋常嘅。有假設認為「鉸鏈帶可能代表咗印度同南極洲裂開時形成嘅大陸同原始海洋地殼邊界嘅遺跡。」[8]
澳洲、印尼同印度係印度洋沿岸海岸線最長同專屬經濟區最大嘅三個國家。大陸架佔印度洋嘅15%。 超過20億人住喺印度洋沿岸國家,相比之下大西洋係17億,太平洋係27億(有啲國家同時係多個大洋嘅沿岸國家)。[9]
氣候
[編輯]印度洋有幾個獨特嘅特徵。佢構成咗大規模熱帶暖水區嘅核心,呢個暖水區同大氣相互作用,影響區域同全球嘅氣候。亞洲大陸阻擋咗熱量輸出,令印度洋嘅溫躍層冇得通風。呢個大陸仲驅動咗印度洋季風,係地球上最強勁嘅季風,令洋流出現大規模嘅季節性變化,包括索馬里洋流同印度季風洋流嘅逆轉。因為印度洋嘅沃克環流,冇持續嘅赤道東風。上升流喺北半球嘅非洲之角同阿拉伯半島附近出現,仲有南半球嘅信風以北。印尼貫穿流係連接赤道同太平洋嘅獨特通道。[10]
赤道以北嘅氣候受到季風氣候影響。由十月到四月吹強勁嘅東北風;由五月到十月就以南風同西風為主。喺阿拉伯海,強烈嘅季風帶嚟雨水俾印度次大陸。喺南半球,風力通常較溫和,但喺毛里裘斯附近嘅夏季風暴可以好猛烈。當季風風向改變嗰陣,阿拉伯海同孟加拉灣嘅沿岸有時會受到氣旋襲擊。[11] 印度全年總降雨量嘅80%都係喺夏季出現,呢個地區咁依賴呢啲降雨,以前季風一旦失效,好多文明都因此而滅亡。印度夏季季風喺史前時期都有好大嘅變化,包括一個濕潤強勁嘅階段(33,500–32,500年前)、一個乾燥弱嘅階段(公元前26,000–23,500年)同一個非常弱嘅階段(17,000–15,000年前),呢啲階段都同一系列嘅全球重大事件有關:博令-阿勒勒德暖期、亨利事件同新仙女木期。[12]
印度洋係全世界最溫暖嘅海洋。[13] 長期嘅海洋溫度記錄顯示,印度洋出現快速、持續嘅升溫,喺1901-2012年期間升溫約1.2 °C(34.2 °F)(相比之下暖水區升溫0.7 °C(33.3 °F))。[14] 研究表明,人為引起嘅溫室氣體升溫,同埋厄爾尼諾(或者印度洋偶極子)事件嘅頻率同強度改變,都係印度洋強烈升溫嘅原因。[14] 雖然印度洋喺1950-2020年期間以每世紀1.2°C嘅速度升溫,但氣候模型預測喺2020-2100年期間升溫會加速,速度達到每世紀1.7°C至3.8°C。[15][16] 雖然升溫係全海域性,但最大嘅升溫出現喺西北印度洋,包括阿拉伯海,而東南印度洋嘅蘇門答臘同爪哇沿岸附近嘅升溫較少。全球暖化預計會喺21世紀末將熱帶印度洋推入一個幾乎永久嘅全海域熱浪狀態,海洋熱浪預計會由每年20日(1970-2000年期間)增加到每年220-250日。[15][16]
喺赤道以南(20-5°S),印度洋喺南半球冬季嘅6月到10月吸收熱量,而喺南半球夏季嘅11月到3月則釋放熱量。[17]
喺1999年,印度洋實驗顯示,南亞同東南亞嘅化石燃料同生物質燃燒導致咗空氣污染(又稱為亞洲褐雲),呢啲污染可以遠至熱帶輻合帶。呢種污染對本地同全球都有影響。[18]
海洋學
[編輯]印度洋百分之四十嘅沉積物係喺印度河同恆河嘅沖積扇度搵到嘅。挨近大陸坡嘅海洋盆地主要含有陸源沉積物。極鋒以南嘅海洋(大概係南緯50度)生物生產力高,以非分層沉積物為主,主要由硅質軟泥組成。喺三條主要嘅中洋脊附近,海床相對較年輕,因此除咗西南印度洋脊因為佢嘅超慢擴張速度之外,都冇乜沉積物。[19]
海洋嘅洋流主要受季風影響。兩個大型環流,一個喺北半球順時針流動,另一個喺赤道以南逆時針流動(包括阿古拉斯洋流同阿古拉斯回流),構成主要嘅流動模式。不過,喺冬季季風期間(11月至2月),南緯30度以北嘅環流會逆轉,而喺冬季同季風過渡期間,風力會減弱。[20]
印度洋包含咗全世界最大嘅海底扇,即係孟加拉扇同印度扇,以及最大面積嘅海底階地同裂谷。 [21]
流入印度洋嘅深水係11斯維德魯普,當中大部分來自環極深層水(CDW)。CDW經過克羅澤同馬達加斯加盆地進入印度洋,喺南緯30度穿過西南印度洋脊。喺馬斯克林盆地,CDW成為一股深層西邊界流,之後同自身嘅一條再循環分支——北印度深層水相遇。呢啲混合水有部分向北流入索馬里盆地,而大部分喺馬斯克林盆地順時針流動,喺度由羅斯比波產生一個振盪流。[22]
印度洋嘅水循環以亞熱帶反氣旋環流為主,佢嘅東部延伸受到東南印度洋脊同90度東脊阻擋。馬達加斯加同西南印度洋脊將馬達加斯加以南同南非附近嘅三個單元分開。北大西洋深層水喺2000至3000米深度由非洲南部進入印度洋,沿住非洲東部大陸坡向北流動。喺北大西洋深層水更深嘅地方,南極底層水從恩德比平原經過西南印度洋脊嘅深層通道(深度大於4000米)流入阿古拉斯盆地,之後繼續流入莫桑比克海峽同愛德華王子斷裂帶。[23]
喺南緯20度以北,表面最低溫度係攝氏22度,喺東部超過攝氏28度。喺南緯40度以南,溫度急劇下降。[11]
孟加拉灣為印度洋貢獻咗超過一半(2950立方公里)嘅地表徑流水。呢啲徑流主要喺夏季流入阿拉伯海,但亦會向南跨過赤道,同來自印尼貫穿流嘅較淡海水混合。呢啲混合淡水喺南部熱帶印度洋加入南赤道洋流。[24]
海面鹽度喺阿拉伯海最高(超過36PSU),因為嗰度蒸發量大過降雨量。喺東南阿拉伯海,鹽度跌到低過34 PSU。喺孟加拉灣因為河流徑流同降雨,鹽度係最低嘅(約33 PSU)。印尼貫穿流同降雨令到蘇門答臘西岸沿岸嘅鹽度較低(34 PSU)。季風變化導致6月至9月期間鹹水由阿拉伯海向東運輸到孟加拉灣,而1月至4月期間由東印度沿岸洋流向西運輸到阿拉伯海。[25]
2010年發現咗一個印度洋垃圾帶,至少覆蓋咗500萬平方公里。呢個塑膠污染漩渦搭住南印度洋環流,不斷喺六年內由澳洲循環到非洲,經過莫桑比克海峽,再返到澳洲,除咗啲永久卡喺環流中心嘅垃圾。[26]
根據2012年嘅一項研究,印度洋嘅垃圾帶將會喺幾十年後縮小,幾個世紀後完全消失。不過,喺幾千年後,全球垃圾帶系統將會喺北太平洋積聚。[27]
印度洋有兩個相反旋轉嘅無潮點,可能係由羅斯比波傳播引起嘅。[28]
冰山可以漂流到南緯55度,同太平洋差唔多,但冇大西洋咁遠,大西洋嘅冰山可以去到南緯45度。2004年至2012年期間,印度洋嘅冰山損失量係24吉噸。[29]
自1960年代以嚟,全球海洋嘅人為氣候變化加上陸地冰退縮帶嚟嘅淡水貢獻,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印度洋嘅海平面亦有上升,除咗南部熱帶印度洋有下降,呢個模式最可能係由溫室氣體水平上升引起嘅。[30]
史
[編輯]地圖位置
[編輯]出面網頁
[編輯]- ↑ IHO 1953
- ↑ 2.0 2.1 IHO 2002
- ↑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NOAA-volume
嘅參照 - ↑ Prange 2008, Fluid Borders: Encompassing the Ocean, pp. 1382–1385
- ↑ "Continental Shelf".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英文). 2011-03-04. 原先內容歸檔喺5 October 2021. 喺2021-10-05搵到.
- ↑ Harris et al. 2014, Table 2, p. 11
- ↑ Harris et al. 2014, Table 3, p. 11
- ↑ Damodara, N.; Rao, V. Vijaya; Sain, Kalachand; Prasad, A.S.S.S.R.S.; Murty, A.S.N. (March 2017). "Basement configuration of the West Bengal sedimentary basin, India as revealed by seismic refraction tomography: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8 (3): 1490–1507. doi:10.1093/gji/ggw461.
- ↑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KeeIrv-2005
嘅參照 - ↑ Schott, Xie & McCreary 2009, Introduction, pp. 1–2
- ↑ 11.0 11.1 "U.S. Navy Oceanographer". 原著喺2 8月 2001歸檔. 喺4 8月 2001搵到.
- ↑ Dutt et al. 2015, Abstract; Introduction, pp. 5526–5527
- ↑ "Which Ocean is the Warmest?". Worldatlas. 17 September 2018. 原先內容歸檔喺28 April 2019. 喺28 April 2019搵到.
- ↑ 14.0 14.1 Roxy et al. 2014, Abstract
- ↑ 15.0 15.1 Roxy, M.K.; Saranya, J.S.; Modi, Aditi; Anusree, A.; Cai, Wenju; Resplandy, Laure; Vialard, Jérôme; Frölicher, Thomas L. (2024). "Future projections fo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The Indian Ocean and its Role in the Global Climate System. pp. 469–482. doi:10.1016/b978-0-12-822698-8.00004-4. ISBN 978-0-12-822698-8.
- ↑ 16.0 16.1 "Future Indian Ocean". Climate Research Lab @ IITM (美國英文). 喺2024-07-01搵到.
- ↑ Carton, Chepurin & Cao 2000, p. 321
- ↑ Lelieveld et al. 2001, Abstract
- ↑ Ewing et al. 1969, Abstract
- ↑ Shankar, Vinayachandran & Unnikrishnan 2002, Introduction, pp. 64–66
- ↑ Harris et al. 2014,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of ocean regions, pp. 17–18
- ↑ Wilson et al. 2012, Regional setting and hydrography, pp. 4–5; Fig. 1, p. 22
- ↑ Rogers 2012,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and its Seamounts, pp. 5–6
- ↑ Sengupta, Bharath Raj & Shenoi 2006, Abstract; p. 4
- ↑ Felton 2014, Results, pp. 47–48; Average for Table 3.1, p. 55
- ↑ Parker, Laura (4 April 2014). "Plane Search Shows World's Oceans Are Full of Trash".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原著喺8 April 2014歸檔. 喺30 December 2018搵到.
- ↑ Van Sebille, England & Froyland 2012
- ↑ Chen & Quartly 2005, pp. 5–6
- ↑ Matsumoto et al. 2014, pp. 3454–3455
- ↑ Han et al. 2010,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