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德文: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號1831年11月14號)係德國哲學家,響德國西南面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出世。佢18歲入讀新教神學院蒂賓根大學,識到荷爾德林謝林,又畀斯賓諾莎康德盧騷嘅著作同法國大革命深深吸引住。黑格爾嘅思想象徵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嘅峰頂,對後世哲學流派(例如存在主義和同埋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咗深遠嘅影響。

人生

[編輯]

成長時期

[編輯]

斯圖加特、圖賓根、伯恩、法蘭克福(1770–1800年)

[編輯]
黑格爾出生嘅地方位於斯圖加特,而家成為黑格爾博物館

黑格爾於1770年8月27號出世喺神聖羅馬帝國符騰堡公國首都斯圖加特(而家係德國西南部)。佢全名叫Georg Wilhelm Friedrich,但家人都叫佢Wilhelm。佢老豆Georg Ludwig Hegel(1733–1799)係符騰堡公爵卡爾·奧伊根宮廷財政部嘅秘書。[1][2] 黑格爾老母Maria Magdalena Louisa Hegel(娘家姓Fromm,1741–1783)係符騰堡宮廷高等法院律師Ludwig Albrecht Fromm(1696–1758)個女。佢老母喺黑格爾13歲嗰陣因膽道熱過身。黑格爾同佢老豆都中咗呢個病,但好彩冇死到。[3] 黑格爾仲有個家姐,叫Christiane Luise Hegel([[:de:{{{3}}}|德文版]])(1773–1832)同埋一個細佬Georg Ludwig(1776–1812),佢係拿破崙1812年俄羅斯戰役嘅軍官,喺戰爭中身亡。黑格爾三歲嗰陣就開始上德文學校。兩年後入咗拉丁學校,已經識晒第一變格,全靠佢老母教。[4]:4 1776年,佢入讀斯圖加特嘅埃伯哈德-路德維希中學。喺青春期間,佢貪得滯睇書,仲將啲長篇大論抄錄落佢日記度。佢睇過嘅作者包括詩人Friedrich Gottlieb Klopstock同埋一啲同啟蒙時代有關嘅作家,好似Christian GarveGotthold Ephraim Lessing咁。1844年,黑格爾嘅第一個傳記作者Karl Rosenkranz形容年輕黑格爾喺嗰度嘅教育話:「喺原則上完全屬於啟蒙運動,而課程方面就完全屬於古典時代。」[5] 佢喺中學嘅學習以一篇題為「土耳其藝術同學術嘅失敗」嘅畢業演講作結。[6]

黑格爾、謝林同賀爾德林據講住過呢間學院(一間叫做「圖賓根神學院」嘅新教神學院)二樓門口上面嘅房間,當時佢哋仲係學生。

十八歲嗰陣,黑格爾入咗圖賓根大學附屬嘅新教神學院圖賓根神學院。佢同詩人兼哲學家Friedrich Hölderlin同未來嘅哲學家Friedrich Schelling做室友。[7][2][8] 佢哋三個人都唔鍾意神學院嘅拘束環境,所以成為好朋友,互相影響對方嘅思想。(黑格爾去圖賓根神學院讀書最大可能係因為有政府資助,因為佢「好唔鍾意讀正統神學」,亦都冇諗過做牧師。[9])佢哋三個都好欣賞希臘文明,黑格爾仲沉醉於让-雅克·卢梭萊辛嘅作品。[10] 佢哋都好熱切咁關注法國大革命嘅發展。[2] 雖然1793年恐怖統治時期嘅暴力令黑格爾對革命嘅希望減弱,但佢仲係認同溫和嘅吉倫特派,永遠都冇放棄1789年嘅原則。每年7月14號,佢都會舉杯慶祝巴士底監獄的攻陷[11][12] 謝林同賀爾德林沉醉於康德哲學嘅理論辯論,但黑格爾就冇咁熱衷。[13] 當時黑格爾想做一個「通俗哲學家」(Popularphilosoph),即係將啲深奧嘅哲學思想變得淺白啲俾大眾認識;佢自己覺得要認真咁批評康德主義嘅核心思想,要等到1800年先至做到。[14]

詩人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1770–1843)係黑格爾喺圖賓根神學院最好嘅朋友同室友之一。

黑格爾喺圖賓根神學院攞到神學證書之後,就去咗伯恩做貴族家庭嘅家庭教師(1793–1796)。[15][2][8] 喺呢段時間,佢寫咗一篇而家叫做《耶穌傳》嘅文章,仲有一本叫《基督教嘅積極性》嘅手稿。由於同僱主嘅關係越嚟越差,黑格爾就接受咗荷爾德林嘅介紹,去咗法蘭克福做一個酒商家庭嘅家庭教師。喺嗰度,荷爾德林對黑格爾嘅思想產生咗重要影響。[16] 喺伯恩嘅時候,黑格爾嘅作品對正統基督教有好尖銳嘅批評,但去到法蘭克福之後,受早期浪漫主義嘅影響,佢嘅立場有啲轉變,特別係探討咗愛嘅神秘體驗作為宗教嘅真正本質。[17] 同樣喺1797年,一份未發表同冇署名嘅手稿《德國唯心主義最古老嘅系統綱領》出現。呢份手稿係黑格爾手寫嘅,但可能係黑格爾、謝林或者荷爾德林寫嘅。[18] 喺法蘭克福期間,黑格爾寫咗篇文章叫《宗教同愛情嘅片段》。[19] 1799年,佢寫咗另一篇叫《基督教精神及其命運》嘅文章,但生前冇發表過。[2]

事業時期

[編輯]

耶拿、班貝格、紐倫堡(1801–1816年)

[編輯]
喺耶拿嘅時候,黑格爾同佢喺神學院嘅朋友、年輕天才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一齊創辦咗一份哲學雜誌。

1801年,喺謝林嘅鼓勵下,黑格爾去咗耶拿。當時謝林喺耶拿大學做特聘教授。[2] 黑格爾通過提交就職論文《論行星軌道》(De Orbitis Planetarum)之後,獲得咗耶拿大學嘅私人講師(Privatdozent,冇薪金嘅講師)職位。喺呢篇論文度,佢簡單批評咗啲數學論證話火星木星之間一定有行星嘅講法。[20][a] 同年年尾,黑格爾寫完咗篇文章叫《費希特同謝林哲學體系嘅差別》。[22] 佢教「邏輯同形而上學」,同謝林一齊教「真正哲學嘅理念同界限導論」,仲主持「哲學辯論會」。[22][23] 1802年,謝林同黑格爾創辦咗份雜誌叫《哲學批評雜誌》(Kritische Journal der Philosophie),一直合作到1803年謝林去咗維爾茨堡為止。[22][24] 1805年,黑格爾寫信畀詩人兼文化部長約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話唔滿意佢嘅哲學對手Jakob Friedrich Fries升職快過佢,之後大學就將黑格爾升為冇薪金嘅特聘教授。[25] 黑格爾仲想搵詩人同翻譯家Johann Heinrich Voß幫手搵返生嘅海德堡大學嘅職位,但冇成功。令佢更加不滿嘅係,同年Fries就做咗正教授(有薪金)。[26] 第二年二月,黑格爾同佢嘅房東Christiana Burkhardt née Fischer偷食生咗個仔Georg Ludwig Friedrich Fischer(1807–1831)。[27] 由於黑格爾嘅錢好快就用晒,佢好大壓力要完成本書,就係佢一直答應寫嘅哲學體系導論。[28] 黑格爾喺拿破崙軍隊1806年10月14號喺耶拿城外嘅高地同普魯士軍隊打耶拿戰役嘅時候,都仲喺度改緊呢本書《精神現象學》。[8] 打仗前一日,拿破崙入咗耶拿城。黑格爾寫信畀佢朋友Friedrich Immanuel Niethammer講佢嘅印象:

「黑格爾同拿破崙喺耶拿」(1895年《哈珀月刊》嘅插圖),一次虛構嘅相遇,因為黑格爾用咗「世界精神」(Weltseele)嚟形容拿破崙(「騎馬嘅世界精神」,die Weltseele zu Pferde)而變得好出名

我見到皇帝 — 呢個世界精神[Weltseele] — 騎馬出城去偵察。真係好神奇嘅感覺,見到咁一個人,喺呢個時空集中於一點,騎上馬背,伸手遍及全世界,征服晒佢。[29]

黑格爾傳記作者Terry Pinkard講,黑格爾同Niethammer嘅評論「更加震撼,因為佢已經寫好咗《精神現象學》嘅關鍵部分,講到大革命而家正式去咗另一個國家(德國),喺思想上完成大革命喺實踐上只係部分完成嘅嘢。」[30] 雖然拿破崙冇破壞耶拿大學同周圍城市咁嚴重,但打完之後好少學生返嚟,收生數字大跌,令黑格爾嘅經濟前景更加差。[31] 黑格爾冬天去咗班貝格,同Niethammer一齊住,監督《精神現象學》喺嗰度印刷嘅校對工作。[31] 雖然黑格爾試過搵第二份教授工作,仲寫信畀歌德想幫手搵個植物學教授嘅長期職位,[32] 但都搵唔到長期職位。1807年,佢要搬去班貝格,因為佢啲儲蓄同賣《精神現象學》嘅錢用晒,要搵錢養佢個私生仔Ludwig。[33][31] 喺嗰度,佢做咗當地報紙《Bamberger Zeitung([[:de:{{{3}}}|德文版]])》嘅編輯,[2] 呢份工係Niethammer幫佢搵到嘅。Ludwig Fischer同佢阿媽就留咗喺耶拿。[33]

黑格爾嘅朋友Friedrich Immanuel Niethammer(1766–1848)喺財政上資助黑格爾,仲用佢嘅政治影響力幫黑格爾搵咗好多工作。

喺班貝格做《Bamberger Zeitung([[:de:{{{3}}}|德文版]])》編輯嘅時候,黑格爾大力讚揚拿破崙嘅功績,經常批評普魯士對戰爭嘅描述。[34] 做咗當地報紙嘅編輯之後,黑格爾喺班貝格社交圈都成為咗一個重要人物,經常去探訪當地官員Johann Heinrich Liebeskind([[:de:{{{3}}}|德文版]]),參與當地八卦,仲熱衷打牌、食好嘢同飲當地班貝格啤酒。[35] 不過,黑格爾好鄙視佢眼中嘅「舊巴伐利亞」,成日將佢叫做「蠻夷之地」,好擔心班貝格呢啲「家鄉」喺新巴伐利亞國之下會失去自治權。[36] 1808年9月,黑格爾因為可能違反安全措施刊登法國軍隊調動嘅消息而被巴伐利亞政府調查。之後黑格爾寫信畀而家喺慕尼黑做高官嘅Niethammer,請佢幫手搵份教學工作。[37] 喺Niethammer嘅幫助下,黑格爾喺1808年11月做咗紐倫堡一間中學(gymnasium)嘅校長,一直做到1816年。喺紐倫堡期間,黑格爾將佢最近出版嘅《精神現象學》改編成課堂教材。佢嘅職責之一係教一堂叫「科學普遍連貫性知識導論」嘅課。[38] 1811年,黑格爾同參議員嘅大女Marie Helena Susanna von Tucher(1791–1855)結婚。[2] 喺呢段時期,佢出版咗第二部主要著作《邏輯學》(Wissenschaft der Logik;分三冊,1812年、1813年同1816年出版),仲生咗兩個仔:Karl Friedrich Wilhelm(1813–1901)同Immanuel Thomas Christian(1814–1891)。[39]

海德堡、柏林(1816–1831年)

[編輯]

黑格爾收到埃爾朗根大學柏林海德堡大學嘅聘書,佢揀咗海德堡,1816年就搬過去。之後冇幾耐,佢個私生仔Ludwig Fischer(已經10歲)喺1817年4月加入咗黑格爾家庭,之前佢喺佢阿媽Christiana Burkhardt過身之後就住咗一段時間孤兒院。[40] 1817年,黑格爾出版咗《哲學科學百科全書綱要》,係佢為海德堡聽課學生準備嘅哲學概要。[2][8] 亦都係喺海德堡,黑格爾第一次講授藝術哲學。[41] 1818年,黑格爾接受咗柏林大學再次邀請佢做哲學系主任,呢個職位由约翰·戈特利布·菲希特1814年過身之後就一直懸空。喺呢度,黑格爾出版咗《法哲學原理》(1821年)。黑格爾主要將精力放喺講課上面;佢關於藝術哲學、宗教哲學、歷史哲學同哲學史嘅講座喺佢過身之後根據學生筆記出版。雖然佢出名上堂好冇癮,但佢嘅名聲好快就傳開,吸引咗好多嚟自德國各地同其他地方嘅學生。[42] 同時,黑格爾同佢啲學生,例如Leopold von HenningFriedrich Wilhelm Carové,俾普魯士內政大臣Sayn-Wittgenstein王子同佢喺普魯士宮廷嘅保守派圈子監視同騷擾。[43][44][45] 喺佢事業嘅後期,佢去過兩次威瑪,最後一次同歌德見面,仲去過布魯塞爾荷蘭北部、萊比錫、維也納、布拉格同巴黎。[46]

黑格爾喺柏林嘅墓碑

喺黑格爾生命最後十年,佢冇再出版新書,但將《百科全書》徹底修訂(第二版喺1827年,第三版喺1830年)。喺佢嘅政治哲學中,佢批評咗Karl Ludwig von Haller嘅反動作品,嗰本書話法律係唔需要嘅。仲有一啲關於歷史哲學宗教哲學美學哲學史[47]嘅作品係根據佢學生嘅講義筆記整理,喺佢死後出版。[48]

1829年10月,黑格爾被任命為大學校長,但佢嘅任期喺1830年9月結束。同年柏林發生嘅改革暴動令黑格爾好困擾。1831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因為黑格爾為普魯士國家嘅服務,授予佢紅鷹勳章三等勳章。[49] 1831年8月,霍亂疫情到達柏林,黑格爾離開咗柏林,喺克羅伊茨貝格租屋。當時佢身體已經好虛弱,好少出門。到10月開學,黑格爾以為疫情已經大致緩解,就返咗柏林。到11月14號,黑格爾就過咗身。[2] 醫生話佢係因為霍亂死,但最大可能係因為另一種腸胃病死。[50] 佢最後一句說話據講係:「只有一個人明白我,但連佢都唔明白我。」[51] 佢11月16號下葬。根據佢嘅遺願,黑格爾葬喺多羅特恩施塔特墳場,同菲希特同Karl Wilhelm Ferdinand Solger埋喺一齊。[52]

黑格爾個私生仔Ludwig Fischer喺之前不久喺巴達維亞服役荷蘭軍隊時過咗身,但呢個消息冇傳到佢老豆度。[53] 第二年年初,黑格爾嘅家姐Christiane跳海自殺。黑格爾剩低嘅兩個仔 — Karl之後做咗歷史學家;而Immanuel Hegel德文版就行咗神學嘅路 — 都長命百歲,仲將佢老豆嘅遺作同信件好好保存,出版咗好多佢老豆嘅作品。[54]

疏仕

[編輯]
  1. Pinkard 2000, pp. 2–3, 745.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Knox, T. M.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英文). 喺16 September 2022搵到.
  3. Pinkard 2000, p. 3.
  4. Pinkard 2000, p. 4.
  5. Beiser 2005, pp. 7–8.
  6. Pinkard 2000, p. 16.
  7. Beiser 1993a.
  8. 8.0 8.1 8.2 8.3 Redding 2020.
  9. Beiser 2005, p. 8.
  10. Harris 1997, p. 7.
  11. Pinkard 2000, p. 451.
  12. Beiser 2005, p. 10.
  13. Beiser 2005, p. 9.
  14. Pinkard 2000, pp. 46–47.
  15. Pinkard 2000, p. 38.
  16. Pinkard 2000, p. 80.
  17. Beiser 2005, pp. 11–13.
  18. Pinkard 2000, pp. 136–39.
  19. Houlgate 2005, p. xiii.
  20. Kaufmann 1959, pp. 52–53.
  21. Kaufmann 1959, p. 53.
  22. 22.0 22.1 22.2 Houlgate 2005, p. xiv.
  23. Pinkard 2000, p. 108.
  24. Pinkard 2000, p. 113.
  25. Pinkard 2000, p. 223.
  26. Pinkard 2000, pp. 224–25.
  27. Pinkard 2000, p. 192.
  28. Pinkard 2000, p. 117.
  29. Hegel 1984c, p. 114.
  30. Pinkard 2000, pp. 228–29.
  31. 31.0 31.1 31.2 Pinkard 2000, pp. 231–33.
  32. Pinkard 2000, pp. 234–36.
  33. 33.0 33.1 Pinkard 2000, pp. 236–38.
  34. Pinkard 2000, pp. 243–47.
  35. Pinkard 2000, pp. 247–49.
  36. Pinkard 2000, pp. 249–51.
  37. Pinkard 2000, pp. 251–55.
  38. Pinkard 2000, p. 337.
  39. Pinkard 2000, p. 773.
  40. Pinkard 2000, pp. 354–56.
  41. Beiser 2005, p. 16.
  42. Beiser 2005, p. 17.
  43. Beiser 2005, p. 222.
  44. D'Hondt, Jacques (1968). Hegel en son Temps (BERLIN, 1818–1831).
  45. Cowley, Stephen (2016). "Hegel in Berlin – Jacques D'Hondt". 喺8 December 2022搵到.
  46. Siep 2021, p. xxi.
  47. Hegel 1996.
  48. Kaufmann 1959, pp. 372–73.
  49. Siep 2021, p. xxii.
  50. Pinkard 2000.
  51. Heine 1834, p. 221.
  52. Pinkard 2000, pp. 659–70.
  53. Pinkard 2000, p. 548.
  54. Pinkard 2000, pp. 663–64.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lower-alpha",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tag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