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
基輔 Київ | |||||
---|---|---|---|---|---|
首都同特殊地位城市 | |||||
| |||||
綽號:Мати міст Руських(羅斯眾城之母) | |||||
基輔響烏克蘭嘅位置 | |||||
國家 | 烏克蘭 | ||||
行政區劃 | 直轄市 | ||||
建立 | 482年(官方)[1] | ||||
政府 | |||||
• 市長 | 維塔利·克利奇科 | ||||
面積 | |||||
• 首都同特殊地位城市 | 839 平方公里(324 平方英里) | ||||
海拔 | 179 米(587 英尺) | ||||
人口(2021年1月1號) | |||||
• 首都同特殊地位城市 | 2,962,180[3] | ||||
• 都會區 | 3,475,000[2] | ||||
時區 | EET(UTC+2) | ||||
• 夏令時間 | EEST(UTC+3) | ||||
郵政編碼 | 01xxx-04xxx | ||||
電話區號 | +380 44 | ||||
車輛號牌 | AA(2004年前:КА、КВ、КЕ、КН、КІ、KT) | ||||
網站 | kyivcity |
基輔(烏克蘭文:Київ,羅馬化:Kyiv)係烏克蘭嘅首都同最大城市,響國境嘅中北部同埋第聶伯河河邊,住咗差唔多三百萬人[4]。基輔係全歐洲第7大城[5],亦係喺東歐嘅主要文化、工業、科學、同教育中心。
歷史
[編輯]基輔係東歐其中最古老嘅城市,由5世紀開始已經成為咗商業中心。因為基輔係喺北歐同君士坦丁堡嘅通道之間,所以對當地嘅貿易非常重要[6]。喺9世紀,維京人統治咗基輔,成立咗基輔羅斯,第一個斯拉夫人嘅帝國。到13世紀,基輔喺蒙古帝國入侵期間完全夷為平地,所以冇咗佢原本有嘅優勢。喺之後嘅時間,基輔分別俾立陶宛大公國同埋俄羅斯帝國管治,喺期間再一次成為咗重要嘅工商業中心[7]。
到工業革命期間,基輔變咗更加繁榮,成為咗俄國嘅重要工業地。到1918年,經過俄國嘅二月革命同十月革命之後,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宣佈獨立,基輔跟住做咗呢個國家嘅首都。到布爾什維克喺1921年贏咗俄國內戰之後,基輔入咗做蘇聯嘅烏克蘭加盟國。
喺二次大戰期間,個城市再一次變咗做爛地。不過基輔喺戰後好快由起返,係蘇聯當時嘅第三大城,只係排喺莫斯科同聖彼得堡後面。
喺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正式成為獨立國家,基輔繼續做佢嘅首都。因為好多原本住喺其他地方嘅烏克蘭人都移民去基輔,所以人口曾經升過唔少[8]。自從獨立以嚟,烏克蘭一直都擁護西方國家嘅市場經濟同議會共和制,所以令基輔更加富貴。隨住工廠搬去其他地方,雖然基輔嘅工業一直都跌,但係個城市又發展咗金融,帶嚟咗唔少新嘅投資。
政治
[編輯]基輔作為國家嘅首都,係屬於特別城,喺行政上等同一個省。烏克蘭全國只係得兩個特別城,而另外嗰個就係塞凡堡。喺基輔嘅省長係由總統委任,而市長就係民選嘅職位。
取態
[編輯]因為基輔喺烏克蘭嘅位置非常嘅重要,加上係國家其中互聯網嘅網絡最完整嘅地方[9],所以基輔係全國最親西方嘅地方,一般喺政治上都支持同歐盟扯上密切嘅關係[10][11]。根據一份喺2014年做嘅調查,當問到“烏克蘭應唔應該同俄羅斯合并成為一個國家?”嘅時候,基輔市民嘅支持率只係5.3%,相對於全國嘅12.5%[12]。
政區
[編輯]因為基輔個城市都好大,所以每一個區都有自己嘅民選議會嚟管理地區性嘅議題[13]。
基輔最早嘅政區係由1810年開始,當時個城市分咗做4區。到1833年,尼古拉一世下令基輔分做6區,後尾再加到10個區。喺1917年,布爾什維克曾經將個城市分做8個區。
喺蘇聯時期,基輔因為不斷增長,所以區嘅數目越嚟越多,而啲區名一般都係用蘇聯共產黨嘅主要阿頭嚟改名。到2001年,基輔嘅區由14個減到10個,一直都依家。喺2006年,當時嘅基輔市長本來打算將基輔嘅區由10個再減到落7個,但係最終冇落實到。
-
總統行政大樓
-
烏克蘭内閣
-
烏克蘭外交部
地理
[編輯]氣候
[編輯]基輔氣候平均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温 °C(°F) | 11.1 (52) |
17.3 (63.1) |
22.4 (72.3) |
29.1 (84.4) |
33.6 (92.5) |
35.0 (95) |
39.4 (102.9) |
39.9 (103.8) |
33.8 (92.8) |
29.5 (85.1) |
23.2 (73.8) |
14.7 (58.5) |
39.9 (103.8) |
平均高温 °C(°F) | −2.9 (26.8) |
−1.7 (28.9) |
3.6 (38.5) |
12.6 (54.7) |
20.3 (68.5) |
23.5 (74.3) |
25.3 (77.5) |
24.4 (75.9) |
19.3 (66.7) |
12.0 (53.6) |
4.1 (39.4) |
−0.8 (30.6) |
11.7 (53.1) |
平均低温 °C(°F) | −8.4 (16.9) |
−7.7 (18.1) |
−3.1 (26.4) |
3.9 (39) |
10.1 (50.2) |
13.3 (55.9) |
15.0 (59) |
14.0 (57.2) |
9.6 (49.3) |
4.3 (39.7) |
−0.9 (30.4) |
−5.4 (22.3) |
3.8 (38.8) |
歷史最低温 °C(°F) | −31.1 (−24) |
−32.2 (−26) |
−24.9 (−12.8) |
−10.4 (13.3) |
−2.4 (27.7) |
2.4 (36.3) |
5.8 (42.4) |
3.3 (37.9) |
−2.9 (26.8) |
−17.8 (0) |
−21.9 (−7.4) |
−30.0 (−22) |
−32.2 (−26)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47 (1.85) |
46 (1.81) |
39 (1.54) |
49 (1.93) |
53 (2.09) |
73 (2.87) |
88 (3.46) |
69 (2.72) |
47 (1.85) |
35 (1.38) |
51 (2.01) |
52 (2.05) |
649 (25.55) |
出處:[14] |
交通運輸
[編輯]地方運輸
[編輯]郊區交通運輸
[編輯]基輔依家有五條短程火車路線:
友好城市
[編輯]- 德國萊比錫(1961年起)[15]
- 土耳其安卡拉(1993年起)[16]
- 希臘雅典
- 阿塞拜疆巴庫
-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1993年起)[17]
- 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
-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18]
- 比利時布魯塞爾
- 匈牙利布達佩斯
- 美國芝加哥
- 摩爾多瓦基施紐
- 英國蘇格蘭愛丁堡(1989年起)[19]
- 波蘭克拉科夫(1993年起)[20]
- 日本京都
- 白俄羅斯明斯克[21]
- 德國慕尼黑
- 丹麥歐登塞
- 法國巴黎
- 南非普利托里亞
- 拉脫維亞里加[22]
- 意大利羅馬
- 智利聖地亞哥
- 保加利亞索菲亞
- 阿爾巴尼亞地拉那[23]
- 意大利佛羅倫斯
- 芬蘭赫爾辛基
- 瑞典斯德哥爾摩
- 愛沙尼亞塔林
- 格魯吉亞第比利斯(1999年起)[24]
- 加拿大多倫多
- 法國圖魯茲
- 波蘭華沙
- 中華人民共和國武漢
- 中華人民共和國蘇州
- 奧地利維也納
- 立陶宛維爾紐斯
- 亞美尼亞埃里溫
參考
[編輯]- ↑ "Kyiv's 1,530th birthday marked with fun, protest". 喺2014-05-03搵到.
- ↑ "Major Agglomerations of the World". Citypopulation.de. 1 January 2021. 喺23 September 2021搵到.
- ↑ "Чисельність наявного населення України (Actual population of Ukraine)" (PDF) (烏克蘭文).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of Ukraine. 原著 (PDF)喺2022年4月6號歸檔. 喺11 July 2021搵到.
- ↑ "Number of present population of Ukraine 1 January 2022" (PDF) (烏克蘭文). UkrStat.gov.ua. 1 January 2022. 原先內容歸檔 (PDF)喺10 August 2022. 喺20 February 2023搵到.
- ↑ "City Mayors: The 500 largest European cities (1 to 100)". www.citymayors.com. 原先內容歸檔喺2 January 2010. 喺19 February 2017搵到.
- ↑ "Kiev". TheFreeDictionary.com. 原先內容歸檔喺5 August 2018. 喺4 July 2015搵到.
- ↑ "Kyiv – History" (英文). 大英百科全書.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5-05-04.
- ↑ Magocsi, Paul Robert (2010). A History of Ukraine: The Land and Its Peoples (第2nd, Revised版).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p. 481. ISBN 978-1-4426-9879-6. 原先內容歸檔喺14 June 2020. 喺9 September 2017搵到.
- ↑ Сюмар, Вікторія (22 May 2012). "Київ: стратегічна позиція чи "чемодан" без ручки?". Ukrayinska Pravda. 原先內容歸檔喺1 May 2014. 喺19 August 2013搵到.
- ↑ "Election results in Ukraine since 1998" (烏克蘭文). 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 of Ukraine.
{{cite web}}
: External link in
(help); Text "archive" ignored (help)|-rl=
- ↑ Lushnycky, Andrej, Riabchuk, Mykola (2009). Ukraine on its Meandering Path Between East and West. Peter Lang. p. 122. ISBN 303911607X. 原著喺14 June 2020歸檔.
{{cite book}}
: 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作者名單 (link) - ↑ How relations between Ukraine and Russia should look like? Public opinion polls' results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3 December 2017., Kyiv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 (2014-03-04)
- ↑ (烏克蘭文) Elections to Kyiv district councils will take place on October 30 [2022] – the decision of the Kyiv City Council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3 February 2022., Interfax-Ukraine (2022-02-03)
- ↑ "Pogoda.ru.net" (俄文). 原著喺2010-01-10歸檔. 喺2009-12-11搵到.
- ↑ "Leipzig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2009 Leipzig City Council, Office for European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原著喺2009-06-29歸檔. 喺2009-07-17搵到.
- ↑ "Ankara Metropolitan Municipality: Sister Cities of Ankara". © 2007 Ankara Büyükşehir Belediyesi - Tüm Hakları Saklıdır. Kullanım Koşulları & Gizlilik. 原著喺2009-01-14歸檔. 喺2008-12-08搵到.
- ↑ "Sister Cities".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5-09-06. 喺2008-09-23搵到.
- ↑ "Bratislava City - Twin Towns". © 2003-2009 Bratislava-City.sk. 原著喺2013-07-28歸檔. 喺2009-07-07搵到.
- ↑ "Edinburgh - Twin and Partner Cities". © 2008 The City of Edinburgh Council, City Chambers, High Street, Edinburgh, EH1 1YJ Scotland. 原著喺2008-03-28歸檔. 喺2008-12-21搵到.
- ↑ "Kraków otwarty na świat". www.krakow.pl.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6-08-13. 喺2009-07-19搵到.
- ↑ "Twin towns of Minsk". © 2008 The department of protocol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Minsk City Executive Committee. 喺2008-12-08搵到.
{{cite web}}
: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 ↑ "Twin cities of Riga". Riga City Council. 原著喺2008-12-04歸檔. 喺2009-07-27搵到.
- ↑ "Twinning Citi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DF). Municipality of Tirana. www.tirana.gov.al. 原著 (PDF)喺2011-10-10歸檔. 喺2009-06-23搵到.
- ↑ "Tbilisi Municipal Portal - Sister Cities". © 2009 - Tbilisi City Hall. 原著喺2013-07-24歸檔. 喺2009-06-16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