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
呢篇文章嘅語調或風格可能唔啱百科全書嘅寫作方式。 |
廣州人(粵拼:gwong2 zau1 jan4)指長期住喺廣州市嘅人,或出生地、戶籍、籍貫、祖籍喺廣州市嘅人。主要語言為廣州話。好多人對「廣州人」呢個詞有唔同嘅理解。
身份
[編輯]- 老廣州人一般認為,識得純正廣州話、熱愛並瞭解廣州本土文化、兼且土生土長嘅人,先算得上係廣州人。老廣州人一般只限定喺越秀、荔灣、海珠、白雲部分地區。
- 出生喺白雲區(新市以北等鄉鎮)、花都區、番禺區、增城市及從化市等地方嘅人,一般唔叫自己做“老廣州”。
- 白雲部分區域、花都、番禺、增城及從化等地方長大嘅人,同廣州本地人交流嗰陣,亦會認為自己係當地區縣人,例如番禺人士會話自己係番禺人,一般唔會話自己係廣州人;
- 廣州人舊時慣稱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一帶地方做「四鄉」;
- 有新移民同外地人話「只要有廣州戶口,就算廣州人」;
- 政府話「只要喺廣州打工嘅外來工」都算廣州人,但就叫「新廣州人」。
廣州人同廣州話
[編輯]廣州係一座沿海城市,從清朝嗰陣時,就已經係對岸通商口岸,海外華僑好多,幾乎每個廣州人都有親戚喺港澳海外。兼且受到香港電視廿幾年嘅影響,廣州人可以容納多種唔同文化共存,而唔會鄙視貶低。
喺中華民國時期及之前,廣州學校都用廣州話嚟母語授課。中國共產黨建政後開始打壓粵語,學校全部改成普通話,且唔再保留母語課程,再宣傳「喺學校講廣州話不文明」對學生進行處罰等措施。喺文化大革命時期,所有粵語歌、粵曲等都被取締,換成鋪天蓋地嘅普通話革命紅歌,嗰陣時廣州人就將呢啲歌曲,改成粵語惡搞歌詞嚟自娛自樂。從嗰陣時起,廣州喺粵語中心區嘅角色,就被香港所取代。粵語到而家都仲係香港官方語言,並冇當局行政干預,使其充分繁榮發展。
19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偷偷翻錄香港嘅廣東歌、流行曲、錄音帶」嘅日子成為過去,廣州同香港嘅交流中斷咗差唔多30年後,先至重新駁返。但係,由於廣州缺失對粵語系統教學,並且長年以嚟廣州仲進行緊政治推普宣傳,所以廣州後生一代,逐漸講唔出流利嘅標準音調同傳統詞彙,普通話詞組嘅直譯比比皆是。1949年之前廣州市嘅主要英文拼寫方案,係傳統粵式郵政式拼音,但從1950年代開始,就被當局強行取消。喺21世紀香港開放自由行之後,先逐漸被廣州人所重新認識。但好多人已經話嗰啲係「香港拼音」(參見廣州地名),而實際上卻係源自廣州,現今喺海外嘅使用率仲高過廣州。
到近年嚟,當局仍然時不時有小動作,嚟挑戰廣州人嘅底線。例如:有官方背景嘅廣州地鐵,就多次被發現喺部分線路取消咗粵語報站,但解釋都係「故障」或者「冇儲存空間」;官方機構嘅熱線電話,亦冇粵語電腦語音服務;喺學校同政治科試卷宣傳,話粵語係「不文明」等等。到2010年嘅市政協委員建議「取消廣州電視台嘅粵語廣播」後,終於令廣州人忍無可忍,用上街示威。
當局為咗賣地賺錢,經常將公租房、廉租房、限價房(即香港嘅公屋、居屋)嘅興建位揀喺城鄉結合部,而幾乎從嚟唔會選擇返喺市區地段,其目的係「抽疏老城區」。例如白雲區嘅金沙洲新社區同同德圍、芳村地區嘅芳和花園、海珠區嘅毛紡廠(唔係舊城所在嘅河南區域)、天河區廣氮花園等地,使廣州市民被迫搬離舊區。而喺西關恩寧路嘅「危房改造工程」里面,當局只為有產權嘅居民提供回遷方案,仲要係回遷到距離原地塊約模一公里外嘅待建小區;其餘嘅公私房(樓)租客部分要遷到挨近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黃岐嘅金沙洲新社區,部份遷到天河區嘅珠江新城,部分自謀出路。而持普通話、各地方言或「唔鹹唔淡」粵語嘅外地租客,反而開始湧入西關。佢哋大部分喺西關附近嘅批發市場打工,例如黃沙水產批發市場、十三行附近嘅服裝批發市場。因為呢類人士受教育水平較低,其不良生活習慣,使舊區環境更加惡劣。隨着舊城嘅空心化,傳統民俗文化亦都加速消亡。有恩寧路舊街坊話,舊城改造唔單止係興建新樓,仲需要等土生土長嘅西關人安住喺西關,「如果西關啲街坊,都要搬到好遠嘅地方,咁邊個講述西關歷史啊?重塑西關歷史文化,又從何而談?等本土居住嘅人留喺本地,先係至關重要。根嘅傳承,仲要靠原住民啊」。 [1]
廣州人同外地人嘅關係
[編輯]喺廣州人捍衛自己本土文化嗰陣,有部分外地人話粵語係「鳥語」,且該部分人根本唔考慮廣州當地實際情況,話「廣東嘅電視台用粵語,係搞獨立」,咁就不可避免引起大部分廣州人不滿。
大部分廣州人認為,只係想賺錢、唔想學粵語、唔想融入廣州文化嘅低質素外地人太多,加上當局打壓,係造成廣州粵語被邊緣化嘅一個因素。喺廣州以至於整個珠三角,對外地低素質人士同軍人嘅主要印象,都係「犯案率高、偷呃拐騙、隨地吐痰、亂拋垃圾、高聲喧嘩、野蠻暴力、帶小朋友喺地鐵大小便、冇禮貌、排隊兼隊、軍車衝紅燈」等等。而嗰啲人大部分都係講普通話。對比咗香港2012年嘅「蝗蟲論」之後,有部分廣州人深有共鳴,產生或多或少嘅排外心理,認為廣州如果能夠好似香港咁就好了。每年嘅春節假期,亦都係廣州一年之中最乾淨嘅日子。
外地人話,「冇咗外來工,就冇人肯做低下崗位,廣州就冇今天嘅建設成就」,話廣州人存有「優越感」。廣州人就話,喺中華民國及清朝之前,廣州嘅城市建設大部分係靠自己人,就算國民政府嘅廣東政策都係「粵人治粵」。外來人口數目與日俱增,帶嚟好重嘅交通壓力,當局為咗為緩解交通壓力,興建廣州地鐵,而拆毀咗中山路嘅大段騎樓,使大批老字號消失,而嗰啲係廣州人嘅集體回憶。而低下崗位(清潔工同建築工人等)因為中國大陸嘅勞動力太多,所以工資亦都好低,做呢啲工作嘅廣州人無法喺市區立足;相反,香港有最低工資同最低工時保障,喺嗰處從事低層崗位嘅人,都仍然係香港人。
目前,大部分廣州後生仔通曉普通話,同非廣州話母語嘅人士溝通嗰時亦會使用。
喺廣州人主導嘅2010年廣州撐粵語行動中,整個遊行過程,都係理性表達訴求。但喺2012年中國反日示威活動中,由外省人主導嘅遊行,出現乘機破壞、趁火打劫嘅情況,致使廣州民眾話:「衝入酒店、衝擊店舖嘅人,都係講普通話、夾雜各地口音」,對佢哋扮成廣州人到處搞事感到憤怒。而經調查,打砸店鋪嘅人確實都係外省人。[2]當晚有廣州中學生自發喺遊行路段打掃及清理街道,[3]呢種「文明舉動」喺中國大陸少有發生,於是引起香港媒體關注,官方香港電台特別報導,台灣嘅中央社轉載。[4]
鄰里關係
[編輯]廣州人性格低調、務實、溫順。稱呼鄰里為“隔籬鄰舍”,住喺附近人士為“街坊”,鄰里關係好,且樂於守望相助,習慣和氣生財,因此先前大家都夜不閉戶,好少有發生傷害性事件。但而家廣州鄰里關係中,摻入咗許多外地人,言語溝通同生活習慣唔同,及外地人士嘅素質參差不齊,外地人入屋搶劫案件頻發,導致鄰里關係普遍趨向於冷漠同僵硬,只有舊城區同部分廣州人仲保留住良好嘅鄰里關係。
生活習慣
[編輯]- 語言文字:同香港人同聲同氣,同講粵語廣州話,但自中共建政以嚟嘅長年打壓政策,唔少新生代嘅廣州人,已經常用普通話直譯嘅粵語詞,而唔識用粵語原有嘅詞彙,部分人連普通詞彙嘅讀音都出錯。好彩受香港、澳門電視台影響,廣州人仲係大部分都會睇正體中文,本土後生仔喺網上用正體字、粵語中文字嘅比例亦算較多。
- 飲茶:飲茶為老一輩廣州人嘅日常必需,由早茶到午夜茶都有人幫趁,因此廣州茶樓普遍開到深夜,上茶樓亦成為廣東文化嘅重要組成部分。
- 粵菜:蔬菜類一般清淡過北方人,魚肉卻講求鮮味,鍾意食海鮮野味。家庭菜多數以清蒸加炒餸嘅清淡口味為主,而喺酒樓則以鮮味為主。舊時廣州部分人士口味廣,乜都敢食。因此有外省媒體批評,基本上「天上飛嘅、地上爬嘅、水裏邊游嘅、背脊朝天嘅」都敢食。但受到香港電視上漁農自然護理署等政府宣傳片及新聞報導(喺香港,虐待動物即會判監)嘅影響,21世紀以嚟市區食肆已好少見到有貓狗供應,而就算郊區有供應嗰陣,亦會受到動物權益保護人士投訴,以及媒體關注。
- 涼茶:因應氣候濕熱,廣州人會用涼茶消暑。
- 煲湯:廣州人鍾意煲湯,煲湯被認為更容易煮出食物嘅營養,因此有「廣東老火靚湯」之名。
- 火鍋(俗寫打甂爐):廣州人當有親朋好友同聚嗰陣,就用打甂爐代替煮餸。材料多數用貓狗羊兔等嘅御寒肉類,想便就用雞鴨鵝等。而家打甂爐嘅食材,就更加多元化了。
- 宵夜:廣州人有喺深夜臨瞓前小食嘅習慣,意在地道方便。
- 知慳識儉:唔鍾意鋪張浪費,唔亂使無謂錢,外出茶樓食肆就餐鐘意打包,鍾意「抵食夾大件」。
- 公民社會:廣州人嘅議政參政程度較高,曾出現拇指妹、舉牌哥[5]等問政活動,並且迫使當局改變政策嘅先例;南方電視台彭彭(彭維納)嘅敢言風格,就曾被香港電台《頭條新聞》、《太陽報》[6]及《蘋果日報》[7][8]報導;廣州電視台《新聞日日睇》前主持人陳揚亦一樣受到廣泛關注。
廣州人嘅認同感
[編輯]「新廣州人」
[編輯]所謂嘅「新廣州人」,係相對本地廣州人而言。「外地人點樣先可以成為新廣州人」係個討論熱點,有廣州官媒話「而家喺廣州商業區及新開發區工作嘅非廣州戶口人士」應該屬於廣州人。有時都指「新被納入廣州市範圍地方嘅人」,由於呢啲人所在地區而家屬於廣州市管轄,所以成為相對意義上嘅新廣州人。亦有部分人話「喺廣州工作嘅外地人子女,因其喺廣州成長及上學,理應成為新廣州人」。
目前未有廣州戶口嘅「新廣州人」,佢哋喺廣州嘅福利政策,相比少過本地廣州人,例如就學、工作保障等等,同廣州人並唔平等,被認為係「引致對廣州認同感不足嘅誘因」。但正如陳揚所講,「新廣州人」當廣州係戰場,而唔係家園。但廣州本地人同外地人難以融洽相處,以及本地語言問題,仍然係「外地人能否成為廣州人」嘅一個主要評判標準。
新移民問題
[編輯]廣東省人口,從20世紀六七千萬激增到而家超過一億一千幾萬,外來人口喺過去二三十年冇節制咁增長,使廣東成為第一大移民大省,人口多過越南(人口約八九千萬)兩三千萬,廣州市人口亦從原來嘅五六百萬人,激增超過千幾萬。近十幾年社會治安變得非常復雑,有人認為同大量外省人士進入廣東紀律部隊有關,因為外來人士可能為鞏固自身勢力,而聯群結黨安置親屬及老鄉到所駐守在地基層單位工作。批評指出,呢類人士連最起碼嘅當地語言都唔識,反而恬不知恥噉放言「為當地作貢獻」,有啲地方居然仲出現外來人口多過原居民嘅奇怪現象。[9]
需要指出,喺而家大陸政制下,非城市人口可能依靠戶籍占有土地或宅基地,而城市人口就反而冇咁嘅權利。咁樣一嚟,喺城市裏邊兩種人口,喺城市福利競爭之中,非城市人口顯得更加有資源優勢,被市民批評為“占有兩種資源非常爽”。
目前有建議,要求政府嚴控湖南河南四川東北呢啲人口大省人士,嚟跨省工作定居,強制遣返外來人口返原籍,將廣東人口控制喺8000萬人以內。
參考
[編輯]- ↑ [/ePaper/ycwb/html/2011-03/01/content_1050584.htm 〈改造牽涉西關文化命脈,慎重啊!〉]。羊城晚報。2011-03-01。喺2013-12-24搵到。
{{cite news}}
: Check|url=
value (help) - ↑ [/detail.php?guid=18018144&category_guid=4104&category=daily 〈破壞國民的公物是愛國嗎?中國人痛斥中國人惡行〉]。《蘋果日報》。2012-09-17。喺2012-09-17搵到。
{{cite news}}
: Check|url=
value (help) - ↑ [/ePaper/ycwb/html/2012-09/17/content_1492888.htm 〈理性表達愛國熱情 感人場面一再出現 市民自發相約打掃衛生〉]。《金羊網》。羊城晚報。2012-09-17。喺2012-09-19搵到。
{{cite web}}
: Check|url=
value (help) - ↑ [/gb/chn/chnoverseamedia/cna/20120918/03403786775.html 〈文明示威 廣州抗議者收垃圾〉]。中央社。2012-09-19。喺2012-09-25搵到。
{{cite news}}
: Check|url=
value (help) - ↑ [/2011-05-19/129767465.html 〈廣州仔陳逸華〉]。中國新聞周刊。2011-05-19。喺2012-09-27搵到。
{{cite news}}
: Check|url=
value (help) - ↑ [/cnt/news/20110729/00407_020.html 〈電視主持罵得痛快〉]。太陽報。2011-07-29。喺2011-10-17搵到。
{{cite news}}
: Check|url=
value (help) - ↑ [/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10728&sec_id=10793096&art_id=50029903 〈南方台名嘴超夠薑抵死痛批鐵道部〉]。蘋果日報。2011-07-28。喺2011-10-19搵到。
{{cite news}}
: Check|url=
value (help) - ↑ [/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10728&sec_id=10793096&art_id=50029907 〈執著彭彭足本播網民擔心佢被「滅口」〉]。蘋果日報。2011-07-28。喺2011-10-19搵到。
{{cite news}}
: Check|url=
value (help) - ↑ 給陳建華市長的信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4-04-21.,廣州大洋社區廣州城事,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