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拉
(由希特勒跳轉過嚟)
阿道夫·希特拉 Adolf Hitler | |
---|---|
![]() 阿道夫·希特拉 | |
德國元首 | |
任期 1934年8月2號-1945年4月30號 | |
總理 | 自己(元首兼任) |
副職 | 魯道夫·赫斯(1933–1941) |
前任 | 保羅·馮·興登堡 (聯邦大總統) |
繼任 | 卡爾·鄧尼茨 (聯邦大總統) |
德國總理 | |
任期 1933年1月30號-1945年4月30號 | |
國家元首 | 自己(自1934年) |
總統 | 保羅·馮·興登堡(至1934年) |
副職 | 弗朗茨·馮·巴本(1933–1934) |
前任 | 庫爾特·馮·施萊謝爾 |
繼任 | 約瑟夫·戈培爾 |
納粹黨黨魁 | |
任期 1921年6月29號-1945年4月30號 | |
副職 | 魯道夫·赫斯 |
前任 | 安東·德萊克斯勒 |
繼任 | 馬田·波曼 |
個人資料 | |
出世 | ![]() | 1889年4月20號
死 | 1945年4月30號![]() | (56歲)
死因 | 吞槍自殺 |
公民權 | ![]() (–1925年4月7號)[1] ![]() (1932年2月25號–1945年4月30號) |
政黨 | 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 (1921年–1945年) |
其他政黨 | 德國工人黨 (1920年–1921年) |
配偶 | 伊娃·布朗 (1945年4月29號至30號) |
父母 | |
職業 | 政治人物 |
簽名 | ![]()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 |
服役 | 巴伐利亞陸軍 |
服役時間 | 1914年–1920年 |
軍銜 | 下士 |
部隊 |
|
參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軍事獎勵 |
阿道夫·希特拉(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號—1945年4月30號)係納粹德國政治人、軍人、元首,喺1933年去到佢死為止係德國總理,由1934年去到佢死為止係德國嘅「元首」(Führer)。喺佢做總理同埋帝國元首嘅時候,佢畀人非官方咁樣話係德意志嘅「獨裁者」。希特拉由1921年開始亦係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簡稱納粹黨)嘅領袖。
政治經歷[編輯]
希特拉喺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嘅危機嗰陣得勢。佢用咗戈培爾嘅宣傳攻勢同埋有說服力嘅演講,令納粹黨成為當時德國國會第一大黨,佢關注中產同埋草根階層嘅經濟需要,並且有一種民族主義、反猶太主義同埋反共產主義嘅味道。喺創立咗一個重新架構過嘅經濟,一個重新武裝過嘅軍隊,同埋一個極權統治嘅政權之後,希特拉採納咗一個向外擴散嘅壓迫性外交政策,嚟擴張日耳曼人嘅生存空間。咁樣,當德國佔領咗全奧地利同埋捷克西北,同埋入侵波蘭之後,就令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至1941年,德國佔領咗半個歐洲。以上佔領之地大部分後嚟都俾人併入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嘅範圍裏面,而其他佔領區就由其他將軍管轄。
雖然納粹德國同埋意大利包括佢哋嘅盟友喺顛峰時期佔領咗歐洲大部分國家嘅地,但係佢哋最後都被盟軍打敗。納粹德國總共殺咗大概一千七百萬人,包括屠殺六百萬猶太人。
1945年4月,因為蘇聯紅軍迫近柏林,希特拉同佢新婚老婆伊娃(Eva Braun)舉行咗個簡單婚禮後冇耐喺地下室吞槍自殺。
睇埋[編輯]
攷[編輯]
出面網頁[編輯]
![]() |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阿道夫·希特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