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蘇屋邨

座標22°20′32″N 114°09′25″E / 22.342122°N 114.15689°E / 22.342122; 114.15689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22°20′32″N 114°09′25″E / 22.342122°N 114.15689°E / 22.342122; 114.15689

蘇屋邨
蘇屋邨西面
地區 長沙灣
類型 租住屋邨
入伙年期 2016年9月
2018年8月[1](重建一期)
2019年2月(重建二期)
1960-1963年(重建前)
樓宇座數 14(重建後)
16(重建前)
單位數目 6,985(重建後)
5,311(重建前)
面積呎數 (重建前)
19.5至49.1 m2
210至529 sq ft

(重建後)
14.05至36.8 m2
151.2至396.1 sq ft 呎(ft²)

伙數 2,800(重建一期樓宇入伙後)
1,300(重建前)
居民 6900(重建一期樓宇入伙後)
3,400(重建前)
網站

蘇屋邨So Uk Estate)係香港房屋委員會 (前身係屋宇建設委員會)發展嘅第三個屋邨,喺香港深水埗區長沙灣保安道。喺起之前,呢度曾經係一大片農地同埋一處叫做「蘇屋」嘅寮屋區。蘇屋邨範圍佔地十九英畝,係當時遠東大型嘅住宅發展計劃之一。

蘇屋邨喺2010年代重建過。

各座落成/拆嘅日期同簡介

[編輯]

蘇屋邨共有16座住宅大廈,分五期起,但就分兩期拆。 (括號內嘅英文字母係計劃中嘅座號)

蘇屋邨提供咗5,311個住宅單位,而計劃中嘅可容人口為約31,600人。

  • 第一期:

杜鵑樓(S)、海棠樓(T)及茶花樓(U)三座大廈於1959年6月接受申請,1961年入伙,提供1,768個四至十一人房嘅唔同大細類型單位,喺2013年2月拆樓。

  • 第二期:

百合樓(P)、彩雀樓(Q)及荷花樓(R)三座大廈於1959年8月接受申請,1961年入伙,提供729個六至九人房(主要係八人房)嘅較大型單位,喺2013年2月拆樓。

  • 第三期:

楓林樓(E)、丁香樓(F)、金松樓(G)、綠柳樓(H)及櫻桃樓(I)五座大廈於1959年5月接受申請,1961年4月入伙,提供1,030個可容五及七人嘅中小型單位。這五座大廈更係香港首批「Y」型設計嘅公屋大廈。佢哋已經喺2010年3月5號拆樓。

  • 第四期:

劍蘭樓(M)一座大廈於1960年9月接受申請,1962年入伙,提供174個六人及八人房(主要係八人房)嘅較大型單位。佢哋已經喺2010年3月5號拆樓。

  • 第五期:

牡丹樓(A)、蘭花樓(B)、壽菊樓(C)及石竹樓(D)四座大廈喺1961年3月接受申請,並於1963年入伙,提供1,610個主要係六人房嘅中型單位,佢哋已經喺2010年3月5號拆樓。

背景

[編輯]

屋建會對蘇屋邨嘅總投資額係五千萬港元。

蘇屋邨嘅地盤平整工程喺1957年初展開,並於1958年4月完成。當中由徙置事務處先遷拆十九間木屋,安置共二百二十二名居民,並於稍後時間清拆另外六十間木屋及安置共八百名居民。

整個蘇屋邨由曾經設計北角邨嘅甘洺建築師樓(Eric Cumine)負責整體規劃。而四間建築公司就負責唔同期數嘅設計,所以每期嘅設計風格都係截然不同,並順住山勢由南至北而建,使唔同期數嘅樓宇錯落有序咁分佈喺唔同高度嘅平台上。

咁嘅設計令大部分座數嘅單位都可以向南及睇到海景,並為住宅單位提供充足嘅光線及空氣,呢道重提供咗大量嘅室外及有蓋休憩空間,以及喺P、Q及R座地下及一樓提供兩間設有24個課室嘅官立小學,呢兩間小學嘅業權由政府向屋建會買,以紓緩屋建會嘅投資負擔。

蘇屋邨嘅海水沖廁系統海水泵房位於長沙灣海濱,海水供水管則沿興華街抽上海拔二百八十米高嘅大埔道對上嘅水務署海水配水庫,再分配畀蘇屋邨嘅用戶。

基本上蘇屋邨嘅分配住房嘅目標,係要達至提供相當闊嘅租金等級,可行嘅話,面積相同嘅單位按唔同嘅舒適程度及位置來訂定唔同級別嘅租金,位於較上部份嘅單位租金會較貴。最初委員會希望把單位分兩大類,其中一類係同北角邨差唔多,係附有梗房嘅單位設計;餘下嘅百份之七十五就係設計水準較低嘅無梗房單位。後來因要進一步減低興建成本,令大部份單位取消咗梗房設計,只有杜鵑樓嘅最大型單位(即13、14、31、32、43、44、61、62、73及74號室)至附有一個大梗房及兩個露台。

1973年4月1號,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蘇屋邨改咗由佢管理。

拆樓原因

[編輯]

1988年,房委會搞整體重建計劃,一直都冇將蘇屋邨列入重建計劃。直至2000年開始,陸續有居民投訴佢嘅大廈狀況唔好,有幾座大廈嘅走廊更要用鋼架支撐。房委會喺2005年9月為當時九個冇被列入重建計劃嘅高齡屋邨進行全面結構勘察。結構勘察結果顯示,雖然蘇屋邨各座大廈嘅結構都安全,但由於樓齡較高,加上環境因素影響,樓宇結構狀況日見惡化,必須進行一連串大規模嘅修補工程,加強大廈嘅結構安全。但如果要延續該邨各大廈十五年嘅使用期,則必須喺唔同嘅地方進行最少十八個月嘅維修,經考慮樓宇嘅整頓狀況、所需改善工程嘅規模及對住戶嘅影響,房委會分別喺2006年3月30號同2008年2月20號決定分兩期拆蘇屋邨上高嗰十座同下低嗰六座。

第一期(2010年3月)拆咗喺較高平台上嘅十幢樓(即牡丹樓、蘭花樓、壽菊樓、石竹樓、劍蘭樓、楓林樓、丁香樓、金松樓、綠柳樓同櫻桃樓),調遷工作已經喺2009年8月完成。第二期(2013年中)拆埋其他山腳六座樓(百合樓、彩雀樓、荷花樓、杜鵑樓、海棠樓同茶花樓)。居民搬去長沙灣工廠大廈重建項目(而家元州邨第五期)、元州邨第二同第四期。

2010年1月29號晏晝1點44分,馬頭圍道冧樓,本來有人呻話住遠啲,不如搬嚟蘇屋邨。但係政府一早諗住2010年拆咗上面嗰十幢樓,冇辦法之下先住住石籬邨10座同11座。

住過喺度嘅人

[編輯]

重建前嘅蘇屋邨,曾經有唔少公眾人物住過,包括有:張雪瑩麥明詩陳凱琳蔡思貝劉佩玥陳瀅黃美棋黃心穎吳海昕王子涵何詠雯謝芷倫湯洛雯關宛珊岑麗香李佳芯黃翠如蔡運華葉嘉茵文偉鴻萬綺雯方駿釗呂頌賢張家輝邵仲衡周星馳(星爺)、李華明蔡素玉程介南張之珏潘嘉德金興賢徐家傑陳曼娜苗金鳳招石文馮淬帆梁珊程介明羅石青凌禮文吳耀漢江漢杜平譚炳文丁羽李香琴譚倩紅陳凱琳蔡思貝陳瀅劉佩玥黃美棋吳海昕王子涵湯洛雯關宛珊岑麗香李佳芯黃翠如文偉鴻葉念琛葉鎮輝陳耀全陳維冠方駿釗歐耀興呂頌賢韋家雄駱達華張家輝張兆輝吳毅將莫少聰關朝聰繆騫人魯振順毛孟靜李家超呂有慧呂良偉周潤發黃杏秀狄波拉黎漢持李司棋程介南田北辰蔡素玉黃韻詩黃淑儀李琳琳石修秦煌潘嘉德金興賢徐家傑田北俊陳曼娜夏雨苗金鳳程介明馮素波余子明劉丹朱江李香琴劉兆銘譚倩紅朱維德謝偉俊靳羽珊許冠傑許紹雄許冠武許冠文許冠英黃家強黃貫中葉世榮黃家駒鍾景輝羅蘭陳嘉賢陳嘉麗麥明詩張雪瑩蔡楓華蔡少芬謝天華楊仲恩伍衛國邵逸夫方逸華周吉周啟生林嘉華陸光偉同埋黃天鐸等人。

[編輯]
房屋署標誌
Phase 1
Orchid House
Basketball court
Badminton court
Table Tennis Play Area in Peony House
Community Play Area
Some shops on the first floor of So Um Shopping Centre are still vacant
So Uk Bus Station
ParknShop branch of So Uk Shopping Centre
West of So Uk Estate
The lawn in the courtyard of So Uk Estate
The square outside the small white house
Yanziting Square
Cherry House garden area is full of various plants
The HD preserves and restores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Maple Building during the reconstruction for conservation purposes
Seating area of Camellia House fire shelter
Community Playground No.5
So Uk Estate Phase II Platform Garden
So Uk Post Office, formerly the former So Uk Post Office, located beside the Green Willow Building
So Uk Estate
So Uk Estate Cedar House & Maple House
So Uk Estate abandoned Gas Station
So Uk Estate Access
So Uk Estate Open Space
So Uk Estate Mosaic Map
So Uk Bus Terminus
蘇屋邨庭院入面嘅草坪
小白屋對出嘅廣場
燕子亭廣場
櫻桃樓園景區種滿多種植物
房屋署喺重建時保留同埋復修楓林樓底層部分建築作為保育之用
茶花樓避火層嘅閒坐區
五號社區遊樂場
蘇屋邨二期平台花園
蘇屋郵政局,前身係舊蘇屋邨辦事處,位於綠柳樓旁邊
蘇屋邨西面
楓林樓底層部份展示2009年重建前所收集嘅歷史舊物
蘇屋郵政局保留舊蘇屋邨辦事處嘅窗花(2019年11月)
前屋邨入囗門廊喺邨內二期重置(2019年11月)
蘇屋商場1樓部份商店重空置緊(2019年11月)
蘇屋商場嘅百佳分店
蘇屋巴士總站
蘇屋邨庭院內嘅草坪
小白屋對出嘅廣場(2019年11月)
燕子亭廣場(2019年11月)
重建後嘅大廈入口保留重建前嘅通風口(2019年11月)
重建後利用多條天橋作連接
櫻桃樓入口(2019年11月)
櫻桃樓園景區種滿多種植物(2019年11月)
五號社區遊樂場(2019年11月)
蘇屋邨二期平台花園(2019年11月)
茶花樓避火層嘅閒坐區(2019年11月)
房委會喺重建時保留及復修楓林樓底層部份建築作為保育之用(2019年11月)
楓林樓底層部份內貌(2019年11月)
蘇屋郵政局,前身為舊蘇屋邨辦事處,位於綠柳樓旁(2019年11月)
小白屋活化後仍空置中(2019年11月)

蘇屋邨往時面貌

[編輯]

蘇屋邨重建時面貌

[編輯]

蘇屋邨一期重建後面貌

[編輯]

蘇屋邨二期重建後面貌

[編輯]

重建前全景

[編輯]
重建前蘇屋邨全景圖

參考

[編輯]
  1. 屋邨重建延誤 3,000戶上樓無期蘋果日報 (香港)。2016年8月9號。原著喺2017年3月26號歸檔。喺2020年4月30號搵到(繁體中文)
  2. 屋邨重建延誤 3,000戶上樓無期蘋果日報。2016年8月9日。原著喺2021-05-03歸檔。喺2018-08-12搵到(繁體中文)
  3. 屋邨完成重建最後三座入伙。2019年2月21日。原先內容歸檔喺2020-06-08。喺2019-02-21搵到
  4. 屋邨茶花樓今起入伙。2018-08-10。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05-03。喺2018-08-12搵到

註釋

[編輯]

出面網頁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