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Wikipedia:城市論壇 (政策)/歸檔/2018年6月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Archive 呢版係以往討論嘅歸檔,請唔好改呢版。如果你想發起新嘅討論或者重開家下嘅討論,請係家下討論頁做,唔該。

呢次嘅歸檔係由Shinjiman2018年7月1號 (日) 13:58 (UTC)做嘅。[回覆]

建議修改關於電影嘅文章嘅標題名嘅規則

[編輯]

各位好。我強烈建議將現行嘅關於電影嘅文章嘅標題名嘅規則(或者「慣例」)由「直接用香港譯名」改為「喺中港臺三個譯名當中揀最好嗰個來用」,以免再俾「皇上無話兒」爾種令人唔知應該笑定應該屌嘅譯名坐正。文章裏面繼續兼收各地譯名。點睇?【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侠2018年1月10號 (三) 18:45 (UTC)[回覆]

首先,乜戲名有話一定要係「譯」返嚟嘅咩?對我嚟講,中國大陸嘅唐文方言比香港嘅多好多,中國大陸名要坐正真係大把機會(除非你當嗮佢哋啲維基百科透明啦),唔使話連呢度個位都要埋嘅。至於臺灣名,人哋諗嗰啲名都唔慌會理粵文用者,用唔用要斟酌下先。SC96 (傾偈) 2018年1月11號 (四) 13:36 (UTC)[回覆]
我認為閣下誤會徂嘞:唔係完全拋棄港名,而係喺咁多個現成嘅名裡面揀最好嗰個來用,至於用到焉個,每齣電影嘅結果都唔同,完全可以大家斟酌下。例如《Catch Me If You Can》爾齣電影,《咬文嚼字》裏面有篇文章話:爾齣電影喺大陸遭遇票房滑鐵盧,譯名唔理想好可能係重要原因,爾個時候完全可以唔用大陸名,而從幾個港名(「神鬼交鋒」、「貓鼠遊戲」、「捉智雙雄」⋯⋯)當中揀個出來坐正。再講返《The King's Speech》,臺灣名係「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氣勢爆棚得來用粵語又完全噏得通順,「皇上無話兒」唔好話拍馬,拍土星火箭都追唔上啦。【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侠2018年1月11號 (四) 16:23 (UTC)[回覆]
反對殘陽孤俠『中港台譯名揀個最好嘅』嘅提議。首先,作為一項規則/政策,係唔應該有主觀判斷。維基百科係唔要原創內容,係百科全書,係要記錄現實世界,所以由編纂去揀一個名,係唔恰當嘅。我覺得我地可以參考英語維基嘅做法。英語係好多個國家嘅官方語言。一齣戲(或者一本書等等)通常都有一個官方英文名,但係有啲戲因為marketing或者版權或者剩,喺唔同國家係會出現唔同名。噉英文版面始終都係會用最廣泛使用嘅英文本名/英文譯名/拉丁字母拼寫嘅原名,之後再喺篇文入邊寫番具體邊啲地方有咩別名。
我地粵語,全世界嘅使用者按地方分類大概可以分成港澳、中國大陸(廣東廣西為主)、星馬、美加英澳紐嘅華埠、其它。只有喺頭兩個,先至會齣齣戲都實有官方中文譯名,大馬或者都會有,具體我唔知。亦只有港澳,先至係以粵語中文為官方語文,大陸同星加坡都係北方話,大馬就北方話粵語閩南話三足鼎立。因此,我建議,標題名嘅原則如下:
  1. 採用香港發行名。
  2. 如果齣戲冇上,但有香港通用譯名,廣為人知嘅,用呢個通用譯名。
  3. 如果第1第2都冇,但係中國大陸有官方發行名/通用譯名,廣為人知嘅,用呢個。
  4. 如果123都冇,但係喺世界上係有一個通用嘅粵文/中文名,用呢個。
  5. 1234都冇,噉就維基編纂自由發揮去翻譯一個粵文名嘞。
粵文標題名以上述原則定下之後,篇文入邊嘅介紹,應該羅列各個粵語社群聚居地嘅其它中文名,方便大家搵戲。同時亦可以將呢啲名開個redirect指番去啱嗰篇文。
舉例,Titanic,所有中文名都係音譯,港譯鐵達尼號,中國大陸譯泰坦尼克號。粵文維基標題就用鐵達尼號。篇文入邊,可以羅列大陸常用譯名泰坦尼克號。雖則泰坦尼克係北方話譯音,但係中國大陸生活嘅粵語族群,往往因為遠港澳而習慣咗呢啲譯法,為咗方便大家,應該考慮寫低。意譯嘅例子,dead poets society,港譯暴雨驕陽,中國大陸同台灣譯春風化雨,但係中文維基標題係用死亡詩社,再喺入邊列番各地譯名。畀著粵文,就應該用暴雨驕陽做標題名,入邊再羅列各地異譯,方便大家。
長氣咗,唔好意思。唔知大家點睇呢?--Roy17 (傾偈) 2018年2月19號 (一) 17:58 (UTC)[回覆]
細節嘅嘢,例如如果有多過一個港譯,或者完全冇中文譯名,我哋要點樣處理,可以再斟酌。但係大前提係一定冇可能以我哋呢啲編者嘅主觀意願或者個人喜好為理由而選擇或者捨棄某個譯名,因為噉樣做係完全違反咗中立原則;再者,邊個譯名先為之「好」,到時又有排拗,會衍生好多編輯戰同無謂嘅爭論。Professorjohnas (傾偈) 2018年4月3號 (二) 18:43 (UTC)[回覆]

幾種譯名嘅建議

[編輯]

粵語地方名/人名等等嘅英文音譯

[編輯]

大家都知,舊陣時唔係用拼音嘅。嶺南地區啲地名,早到唔遲過清朝中期鬼佬就已經識得啦。大家都知嘅廣州Canton、香港HK、澳門Macau唔使多講,其實好多地方都有一路用開嘅名,多數係郵政式拼音(英文維基度有寫具體原則,我覺得好值得我地參考),或者威妥瑪式拼音,亦有啲唔係,不過一定唔係拼音。比如 台山Toishan/Sunning、南海Nam Hoi、肇慶Shiu Hing。舊時啲人名亦有舊譯法。所以我提議,呢啲傳統外文名,一定要去蒐集,寫落篇文
更加緊要嘅問題係,有咗拼音之後先出現嘅/先至畀人留意嘅地名,點算?香港係冇呢個問題,因為一路都係用香港政府拼寫法做中英對照。但係大陸冚嘭冷用拼音,係唔符合亦唔尊重粵語讀法嘅。舉個簡單例子,廣州地鐵有個笑話,蕭崗同曉港,北話拼音都係Xiaogang。噉有人或者會話,粵語都有同音啦。但係如果用粵文音譯,可以有變化,唔係好似拼音咁死板。而且粵語地名同音情況,我感覺係會比北話低。
但係呢,如果要做呢個音譯,現行嘅各種粵語拼音系統,未必適宜直接採用。好多時個J字會出問題,啲元音亦有機會出問題,外國人未必可以好輕鬆讀出。
所以我有個提議,所有粵地(廣東廣西港澳,或者加埋海南)地名,冇現成粵文音譯嘅,應該以當地居民發音/廣州音為準,參考香港政府地名同人名嘅拼寫規則,擬定一個粵音英譯,畀讀者採用。我明白維基百科並唔歡迎原創內容,但係現時中國大陸完全採用北話拼音,多數人都係冇機會去用翻一個近似我地母語嘅外文名,所以我作呢個提議。佢個官方拼音名都要寫落篇文度,仲要排前邊,最後先至係個非官方粵文英譯,除非個非官方譯名已經獲得廣泛認可同應用,噉就好似傳統外文名噉排前啲。
至於人名,就唔緊要。因為嗰個取決於個人本身,佢如果唔鍾意拼音而鍾意母語嘅,自己搞個新名出來,佢自己會搞,我地唔應該越俎代庖。
有啲粵語地方名,可能會需要意譯,雖然我諗得到嘅好少。比如如果有條路叫市政府路,噉或者應該譯做Government Road/City Hall Road,而唔係See Tsing Foo Road。--Roy17 (傾偈) 2018年2月24號 (六) 00:52 (UTC)[回覆]

恭請廣東元老發表意見。@Gzdavidwong@H2NCH2COOH@Jsjsjs1111@Longway22@S7w4j9@William915@PQ77wd@Cedric tsan cantonais@Diasimon2003--Roy17 (傾偈) 2018年2月24號 (六) 01:33 (UTC)[回覆]
  • @Roy17呢道係粵文維基百科,所以我唔支持原創其他語文嘅譯名。製作其他語文譯名係我哋去其他維基百科做嘅嘢。不過,如果一個講粵語嘅地方有慣用外文譯名,歡迎加個譯名落篇文道。翹仔 (傾偈) 2018年2月24號 (六) 07:30 (UTC)[回覆]

多數粵語英文翻譯應該係可以粵拼度搵到啲聯繫嘅,考慮返粵地唔似香港澳門等地咁有更多空間資源延續啲外文使用,喺無法使用返粵語流通拼音英文嘅地方若果要編寫呢啲雞腸陣,可能需要酌情特許粵語編輯可以引用粵拼來補正,或者註明有關只用官話拼音嘅對粵地事物嘅翻譯,係與地方語言相衝突嘅。——Longway22 (傾偈) 2018年2月24號 (六) 09:13 (UTC)[回覆]

@Roy17我嘅意見係呢,唔使咁執着於外文,外文點樣,唔輪到我哋去理,英文世界咁大,我哋撼唔喐佢,我哋只能夠搞好自己、教好自己後代粵語,至於外文,隨外國人點講囉,想要學外文嘅人,自然要遵守人哋嘅規矩。一句講曬,有公認嘅粵音外文名,歡迎寫入文章,但原創就謝絕嘞。--S7w4j9 (傾偈) 2018年2月24號 (六) 12:30 (UTC)[回覆]

  • 喺維基百科寫文章呢,可以考證就冇乜大問題。但係翻譯地名就唔係維基百科要做嘅嘢,英文同其他語言係粵語維基冇特殊地位。有需要可以去英文維基寫「See Tsing Foo Road, literately means City Hall Road」。--H2NCH2COOH傾偈2018年2月24號 (六) 16:17 (UTC)[回覆]

外國人名/地名粵語音譯(罕見意譯)

[編輯]

提議按以下次序:

  1. (罕有)條友自己改咗中文名(例子:裴淳華、啲漢學家、啲駐華大使)
  2. 約定俗成嘅所有粵語地區都通用嘅譯名(有啲唔啱音,但用慣咗,比如Holmes福爾摩斯,Belgrade貝爾格萊德、英國首相卡梅倫(反對黨黨魁嘅時候粵語媒體譯金馬倫,做首相嗰時英國使館初初整咗個『甘民樂』但係後尾冇人跟。))
  3. 根據粵語譯出嘅音譯(例子:『壽西斯古』而唔係『齊奧塞斯庫』、『昂山素姬』而唔係『昂山素季』、『卡加利』而唔係『卡爾加里』)
  4. 有人提議話重新翻譯,消滅『病毒音』

原則:盡量尊重粵語族群傳統,盡量避免基於北方話嘅音譯,搞笑反例:紐西蘭Christchurch『基督城』普通話有譯做『克賴斯特徹奇』嘅。意譯嘅會係比如East London梗系『東倫敦/倫敦東』而唔係『伊斯特倫敦』啦。--Roy17 (傾偈) 2018年2月24號 (六) 00:52 (UTC)[回覆]

可以參考其他編者喺Wikipedia:翻譯Wikipedia:粵語文字專有名詞翻譯規則寫落嘅建議,亦歡迎你增潤呢兩版指南。翹仔 (傾偈) 2018年2月24號 (六) 07:33 (UTC)[回覆]
@Roy17 閣下以上提議嘅規則,好多我都已經喺《Wikipedia:粵語文字專有名詞翻譯規則》裏面提及過,歡迎參考。【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侠2018年2月24號 (六) 07:45 (UTC)[回覆]
@Roy17呢個我哋有專門版面講,亦都有政策喇。但我要擤就係,有某個用戶一直致力於用北話污染我哋呢度,典型例子係「爾」來「爾」去,但我哋呢度一直好似冇王管噉,啲人放任自流,我救你哋唔到喇,你哋自己諗掂佢啦。--S7w4j9 (傾偈) 2018年2月24號 (六) 12:35 (UTC)[回覆]
@S7w4j9 請問係焉個「爾」來「爾」去,又點「爾」法?如果閣下講緊嘅係「爾」係唔係「呢」嘅本字爾個問題嘅話,「『爾』係『呢』嘅本字」最早係由@William915提出嘅。【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侠2018年2月25號 (日) 19:46 (UTC)[回覆]
@Cedric tsan cantonais我唔係講本字,呢版講譯名就係講緊譯名嘅事。邊個喎,我唔開名嘞,你啲人咁護佢,我就提示話係我最反感嘅嗰隻嘢。--S7w4j9 (傾偈) 2018年2月26號 (一) 10:09 (UTC)[回覆]

電影名嘅粵語譯法

[編輯]

提議按以下次序:

  1. 香港公開發行名
  2. 香港約定俗成嘅名,或者中國大陸公開發行名
  3. 中國大陸約定俗成嘅名
  4. 世界上任何約定俗成嘅粵文/中文譯名
  5. 唔譯,用原名
  6. 維基編者自行翻譯一個粵文名

原則係,盡量令更多粵語人認得,再考慮翻譯質量同係咪優雅呢啲問題。--Roy17 (傾偈) 2018年2月24號 (六) 00:52 (UTC)[回覆]

@Roy17我提議儘量倚重香港譯名,但香港譯名唔合格時,可以考慮大陸譯名,其次星馬譯名,再其次臺灣譯名。比如《國王無話兒》呢種明明唔係北方通,係都要譯北語嘅搞笑譯名(《國王冇啫啫》という……),冇採納佢,用大陸名《國王的演講》。就噉。--S7w4j9 (傾偈) 2018年2月24號 (六) 12:38 (UTC)[回覆]
@Roy17S7w4j9 唔好意思,我實在無辦法支持「儘量倚重香港譯名」爾個提議。我喺前面講過,香港譯名譯的出色嘅好多,但係唔三唔四嘅亦都唔少。舉兩個例:
  • 1945年美國有齣黑白電影《Speelbound》,大陸譯名《愛德華大夫》,同情節(精神病患殺徂真正嘅愛德華大夫然後冒名頂替)以及主要人物緊密相關;香港譯名《意亂情迷》,唔睇嘅話重以為係一部愛情片(雖然情節裏面都有愛情,但唔係主線劇情)。
  • 2003年俄羅斯電影《Возвращение》(直譯「返來」),大陸譯名《回歸》,簡單直白,同情節(失蹤徂12年嘅老頭第一次帶兩個仔去旅行)亦都緊密相關;香港譯名《爸不得愛你》,令人一頭霧水,重以為係打錯字。
順便再回應下@Roy17:我明白閣下想盡量避免主觀判斷,但係想完全避免主觀判斷其實係做唔到嘅。舉個例:判斷某個參考來源可唔可靠,雖然學界有啲公認嘅作法,但係歸根究底最後落結論嘅都係個人。
綜所上述,我都係認為:請各位參與編輯嘅人一齊來討論焉個譯名最好,大家將啲論點論據論證攤開來講,始終係最好嘅做法。【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侠2018年2月25號 (日) 00:36 (UTC)[回覆]
@Cedric tsan cantonais你講呢兩齣,都未必有公映個喎,起碼我查唔到。但係兩件分開討論。1945嗰齣譯意亂情迷,都未必係香港譯啦。呢啲很明顯係嗰個年代最鍾意嘅譯名風格啦,多情红粉黑旋风、南海佳人处处香、落花流水春去也、天涯沦落两心知、一树梨花压海棠、十面埋伏擒蛟龙,呢度大把。而呢啲歷史譯名,係唔可能因為你或者我嘅個人喜好去改嘅。如果齣戲當年上/初初賣錄影帶/VCD嘅時候就係噉叫,冇理由當年嘅觀眾,今日上網來搵返齣戲,竟然會難搵咗,因為有後生仔改咗個名。
俄羅斯嗰齣,爸不得愛你,我估係講主角係老豆(我估老豆可能性大啲)或者係個仔/女,個老豆因事不能愛佢嘅小朋友嘅古仔?如果係嘅話,噉個名譯得ok啊。呢啲係香港風格,叫『食字』,即係用諧音字/修改既有詞語短語。大陸電影都識玩啦,比如《夏洛特煩惱》,玩得少啫。呢一齣,都唔似喺香港或者大陸有上過。(寫完先望到你爆劇情。真該煨。我都未睇。)
@S7w4j9話兒呢個詞唔係第一次出現喺香港翻譯嘅電影名。1987年基片Prick Up Your Ears譯做留心那話兒(英文原名食咗pick同prick)。2002基片Hable con ella譯做對她有話兒(西班牙片來,英譯Talk to Her)。2000年港產《女人那話兒》。大陸嘅國王演講,台灣嘅王者之聲宣戰時刻,都係冇香港譯名『高深』。因為觀眾入去睇戲之前(識呢個詞嘅)會諗點樣條友冇柄,唔識嘅就都會明講緊佢口窒;睇完之後呢,就或者會恍然大悟,哦,原來佢除咗本身口窒,仲因為佢嘅國家大敵當前,個人就好憂鬱。無話兒,係就係粗俗啲,不過三重意思啦:1.講唔出嘢 2.冇柄 3.心中困窘。呢個『說話』同『話兒(生殖器官)』嘅雙關,同1987、2002嗰兩齣如出一轍。同一條橋仲有後續,2015Tangerine譯做跨性有話兒。
如果你地嫌佢粗俗,噉啲R級片又點算?如果你地嫌佢加料,噉大把譯名都加料啦。saving private ryan夠冇雷霆咯,這個殺手不太冷加料加到過晒龍添,應該改叫李昂,起碼等觀眾記得男主角個名。『這個』?『不太』?北方話喎。『冷』?靚妹可以着絲襪短袖出街邊度冷啊?
所以我建議要定個基本規矩。上邊個順序只係建議啫。但係規矩一旦定咗,噉就如非必要,不應破壞。--Roy17 (傾偈) 2018年2月25號 (日) 02:18 (UTC)[回覆]
唐名無可能亂改,睇咗片先起名。外文本名,只適合自己語感,直譯唐文就好怪。戲名唔能太平淡。要好聽,好記,唔易撞,吸引觀眾入場。如Sound of Music,叫《仙樂飄飄處處聞》,唔叫音樂之聲,音樂本來就有聲,咁有乜咁出奇,人哋以為係介紹音樂或者樂器,大眾無興趣。Somewhere in Time,叫《時光倒流七十年》,唔叫時間某處,時間某一處,大眾完全掌握唔到語感,就無興趣入場。HenryLi (傾偈) 2018年3月13號 (二) 04:03 (UTC)[回覆]

噉睇來呢個問題孰是孰非都幾難講清。所以我只喺度留個睇法:仲係倚重返香港譯名,畀佢優先,有人認爲佢唔得時,可以商量,傾到得爲止。萬事有商量嘛。(但係,我真係覺得《國王無話兒》譯得太差,比較自作聰明)--S7w4j9 (傾偈) 2018年2月25號 (日) 11:28 (UTC)[回覆]

點樣檢測專有名詞(甚至所有類別嘅詞)是否通用

[編輯]

尋日諗起呢個,摷咗下,發覺舊時嘅粵文語料好少。中文語料多啲,多得香港鬼死咁多報紙。或者啲大學會有多啲冇公開嘅資料。不過所有呢啲語料庫text corpus,都係舊時嘅,跟唔上,起碼都二十年以前嘅出版物/錄音製成嘅。為咗最近嘅語言使用情況,我覺得呢啲可以參考:

所有地方都適用嘅:電視新聞、電台錄音、報紙、雜誌。
【香港】根據alexa香港排行榜,呢啲網頁聚腳,亦好方便搜索:
香港討論區(香討)高登lihkg(連登)uwants.com。其中只有高登自帶搜索唔方便,另外三個都好好使。更加方便嘅梗系用Google搜『關鍵字+site:域名』啦。而lihkg嘅資料暫時比較少,因為呢個討論區只得一年多啲歷史,其它三個都十幾年,好多貼。
另外可以參考香港網絡大典。
【廣東廣西】呢個麻煩啲。因為我唔知有冇廣東人聚腳嘅網上討論區。或者可以參考百度一啲貼吧、天涯論壇一啲板塊。
【其它地方】Facebook。我感覺通常啲人都聚喺facebook啲群組。呢個又係網絡黑洞。只能夠搜索公開群組嘅post。
我認為呢個通用程度係決定用邊個詞嘅主要考慮。阿剌伯系列就係非常壞嘅做法。--Roy17 (傾偈) 2018年2月25號 (日) 03:01 (UTC)[回覆]

建議加入下面關於即刻刪除有錯嘅跳轉嘅指引:

跳轉頁如果有以下任何一個情況,可以用{{tl|delete}}提出即刻刪除:
#格式有錯嘅跳轉
#循環嘅跳轉(譬如係A→B→C→……→A或者A→A)

--Hello903hello·傾偈·粵文維基百科有65,000篇文喇! 2018年2月27號 (二) 10:01 (UTC)[回覆]

@Hello903hello其實我覺得「刪頁純粹技術需要」已經包函咗呢兩個情況。但我唔反對喺「文章以外嘅一頁」嗰部分講清楚啲。我提議嘅用字係
4. 跳轉格式出錯、目的版唔存在、或者出現循環跳轉(譬如係A→B→C→……→A或者A→A),且無合理辦法修正
翹仔 (傾偈) 2018年2月27號 (二) 11:28 (UTC)[回覆]

請問下粵語維基有冇新頁面巡查員?

[編輯]

係咪自動確認用戶就有巡查員嘅功能?見[1]。--dqwyy (talk) from zhwiki 2018年3月8號 (四) 06:24 (UTC)[回覆]

以現時嘅設定就係,但巡查功能要手動去做;另外亦設有自動覆查者權限。 Shinjiman 2018年3月8號 (四) 08:24 (UTC)[回覆]
我明,多謝回覆。--dqwyy (talk) from zhwiki 2018年3月8號 (四) 14:29 (UTC)[回覆]

中國大陸地方 地理同歷史嘅參考資料

[編輯]

我有時留意d廣州地方,發覺網上d資料好多時都會出錯,講得難聽d好多9up,但係網度d人同而今d報紙佬寫文就唔理一於照抄。所以我提出一個建議,所有涉及中國大陸地方嘅地理同歷史內容,引用嘅證據,應該至少要有一條,當時嘅報紙時事報導,或者《縣志/市志/省志》、《年鑑》,或者政府公文/檔案。對於所有網上資料,以及互聯網普及之後(可以認為大約2000年之後)先至出版嘅書刊,必須好小心引用,因為中國大陸d書左抄右抄好常見,而且缺乏考證,所以冚嘭冷書都錯晒係好尋常。

仲可以自己去實地考察/訪問有親身經歷嘅人,攞到第一手資料,不過第一手資料喺wiki呢度點用我就唔知嘞。--Roy17 (傾偈) 2018年3月13號 (二) 03:34 (UTC)[回覆]

時間去留等嘅疑問可以寫埋字句註明返(例如中維嘅補充來源請求),要重新搵返新聞紙、檔案比對分析呢啲大工程,唔係普通編者獨力就搞到,可能會增加編者時間,而互聯網普及之前出版物亦有啲係上載成網上資料嘅,你要連線上古籍文獻都唔採信,就真係會仲難寫。——Longway22 (傾偈) 2018年3月13號 (二) 03:46 (UTC)[回覆]
  • @Longway22請仔細閱讀並理解。互聯網普及之前的出版物,以圖像格式製作成電子版嘅,當然可信度近乎實體啦。以文字轉錄方式製作嘅,可信度亦比較高啦,除咗要小心筆誤同OCR錯誤之外。亦冇話『唔採信』,我明明寫咗係『好小心引用』,講緊就係小心使用不可靠的來源的孤證。孤證亦不特指只有一條資料,如果有n條資料寫咗XXXX,但係可以明顯睇出d唔同資料,其實都係引用同一個來源而寫成嘅,都應該視為係同一條資料。冇理由譬如一篇文人民日報發完之後三十個省嘅報紙轉載噉就變成三十條資料嘎嘛,因為都係copy再copy。為咗準確,增加時間又如何?好過淨係搬字過紙,啱好錯好照抄。--Roy17 (傾偈) 2018年3月13號 (二) 05:08 (UTC)[回覆]
要對照古籍。HenryLi (傾偈) 2018年3月13號 (二) 04:05 (UTC)[回覆]
  • 補充:我自己一個做法。對於所有地方,我自己即使去唔到現場,都會上網睇地圖,我自己習慣Google睇衛星,百度睇街景同道路圖。對於有變遷嘅地方,如果可以,我仲會搵當年嘅地圖,甚至各個年份嘅地圖去對比,睇下具體位置同變化。噉樣做最起碼已經可以排除地點方位嘅錯。--Roy17 (傾偈) 2018年3月13號 (二) 05:08 (UTC)[回覆]
  • 關於網上資料呢,近十年d社交媒體興起之後嘅資料同之前嘅資料可信度又略有不同。社交媒體d資料,尤其是微信公眾號d嘢,可信度,我係視為嘅。原因就係,太多人做copycat,好多時係分唔返真假,亦太嘥時間去考究,直接忽略算數。尤其是你睇d文章風格十足十content farm嘅,直接忽略可也。不過呢d算係比較主觀嘅判斷,冇乜標準,請大家自行把握。一句講晒,唔好淨係搬字過紙。--Roy17 (傾偈) 2018年3月13號 (二) 05:08 (UTC)[回覆]

斟下「刪文標準」

[編輯]

啱啱睇最近修改嘅新版一覽,睇到一件,香港環保,10:07開嘅。開版係亂來,寫咗句無紋路嘅英文one-liner,所以有人提即刻刪除。我見到,諗起之前Wikipedia:刪文討論#11000,應該盡量寫好d文,而非直接刪除。我睇咗下英文wkipedia,啱啱諗住參考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Japan/Switzerland/Australia 來寫好佢,內容一時之間諗到1.郊野公園2.保護海港3.香港環保組織同香港人近年對環保議題嘅重視4.大嘥鬼5.堆填區同垃圾分類6.空氣污染7.電力能源由煤改天然氣同核電。點知行開一陣返來,11:59篇文就冇咗嘞。

與此對比,慢速刪文討論一大zaa6文都有得留低,哪怕係數字11000噉無特別嘢寫都得。即使同其它同類文章比較,Category:即刻刪除候選大把版喺度等緊,有d版誇張到掛咗個banner兩年都未使刪。

我係新仔,因為噉先發覺可以寫template:hangon,下次會寫咗先。不過我想提出呢個問題,大家討論下刪文標準。至於當事文章香港環保,而今俾人鏟咗,我就唔會去開返嘞,第日有人開版先算啦。--Roy17 (傾偈) 2018年3月29號 (四) 14:24 (UTC)[回覆]

如果篇文反正都係要由頭寫過,咁鏟咗再開過同埋直接喺同一個版度寫過,其實無乜分別。翹仔 (傾偈) 2018年6月14號 (四) 13:12 (UTC)[回覆]

檢查參考資料

[編輯]

我啱啱從中文wikipedia翻譯咗林兆鑫zh:林兆鑫入邊引咗四篇學術論文,話佢「是腸胃科的國際權威,在有關消滅幽門螺旋菌對預防胃癌及胃潰瘍方面的研究頗有成就」。我唔係讀醫,唔知佢嘅研究係唔係真係「頗有成就」。

因此我想提出一個問題,wikipedia有冇既有機制,俾編輯如果對已經寫好嘅參考資料有疑問嘅話,提出「檢查」嘅請求,等有能力嘅其他編輯去幫手睇下d參考資料有冇吹水作大甚至可能係錯?最簡單,有冇一個警告信模/tag,等我寫喺我冇能力判斷嘅嗰段說話後邊,個效果就好似「[未記出處或冇根據]」噉。--Roy17 (傾偈) 2018年3月29號 (四) 15:24 (UTC)[回覆]

林兆鑫。幽門螺旋菌。Google都唔難搵到。就算個人貪心,做得香港大學醫學院長,都唔係流嘅。或者咁寫「腸胃科專家,專門研究消滅幽門螺旋菌,從而預防胃癌同胃潰瘍。」若果要詳細啲,「頗有成就」,係乜嘢成就,就要講清楚。HenryLi (傾偈) 2018年3月29號 (四) 16:37 (UTC)[回覆]
  • 你講得啱。「頗有成就」我覺得模糊,所以先至會提出呢個問題。我唔係話d資料假,而係話可能存在一d可能,譬如論文其實價值未到「頗有成就、國際權威」,又或者其實佢研究範圍唔係所講嘅幽門螺旋菌、胃癌、胃潰瘍。ResearchGate同Google Scholar上邊有引用數字,但係我又唔係醫學界研究人員,我唔知佢d數字算高定低。而且佢幾百篇論文,點解係揀呢4篇?
我唔係只針對呢個版,而係以佢舉例啫。當編輯遇到知識範圍以外,尤其是呢類型局限於業界嘅評價,「腸胃科的國際權威」,如果有疑問,有冇機制去提出檢查請求?冇參考就話掛[未記出處或冇根據]啫,但係唔排除有d人淨係上網求祈搵d似乎相關嘅參考就擺落去,而d參考原來係唔能夠證明文句,甚或根本無關,噉未大鑊?--Roy17 (傾偈) 2018年3月29號 (四) 16:56 (UTC)[回覆]
「權威」方面,建議改成無咁主觀字眼。權威都會受到挑戰,好難講到話乜就乜,尤其現今日新月異,好快會有人改。用「專門」、「善長」、「研究」較為好。HenryLi (傾偈) 2018年3月31號 (六) 01:26 (UTC)[回覆]

事件命名

[編輯]

我發覺粵文維基呢度,多數恆常發生嘅事件,唔係用XX年YY事件命名,而係用第X屆/次YY事件。譬如各國大選。因此我想提出討論:

  1. 點解粵文唔係學似英文或者中文用年份加事件命名嘅?
  2. 用年份會唔會比用第X次嘅命名法更一目了然?
  3. 對於某d第X次嘅命名,定第X次標準為何?譬如template:英國選舉,呢個所謂「第1屆英國下議院選舉」,其實係Kingdom of Great Britain同Kingdom of Ireland合併成UK of GB and I之後嘅第1屆。--Roy17 (傾偈) 2018年3月29號 (四) 16:40 (UTC)[回覆]
呢度我都有個疑問嘅,或者可以問吓@櫻花公主先,記得當時嘅『屆數』係由佢最先引入嘅。 Shinjiman 2018年3月30號 (五) 00:53 (UTC)[回覆]
  1. 「屆數」唔係我最先引入,最先有屆數文章起命係日本同韓國嘅國會選舉文章(而家中文維基仍然跟日本、韓國維基保留屆數起命),其他選舉地方文章係用年份起命,當時粵文選舉文章係非常少,之後絕大部分都係我寫,所以我當時諗一定要響兩者之間揀一種方便起命同結合實際情況方式嚟起命,之後就全部統一用屆數嚟起命,一嚟方便編輯,二嚟結合實際情況(一般傳媒都係話第X屆大選即將舉行之類嘅嘢)。
  2. 我對用年份起命有保留,上面大致講咗唔重覆。
  3. 屆數起命方式係有規律,一般係用「第X屆+國家地區簡稱/縣市地方+選舉機構+選舉」,但如果係補選就會沿用返當屆屆數先,再區分係補一個議席定多個議席,如果係補一個就係「第X屆+國家地區簡稱/縣市地方+選舉機構+補選選區+補選」,補多個議席就係「第X屆+國家地區簡稱/縣市地方+選舉機構+補選」,多過一次先係後面加年分區分「第X屆+國家地區簡稱/縣市地方+選舉機構+補選 (X年)」,如果同一年搞2次補選,就係「第X屆+國家地區簡稱/縣市地方+選舉機構+補選 (X年X月)」,而被法院頒令選舉冇效要響短時間重選,冇上過任就係「第X屆+國家地區簡稱/縣市地方+選舉機構+重選」,上過任就當做咗一屆,下次選舉要當下一屆計。
  4. 至於政權重疊合併、分離選舉嘅起命方式都有規定,詳情可參考孟加拉同巴基斯坦選舉文章。
  5. 關於泰國屆數起命方式,我係根據英文維基寫,冇睇過泰國版,所以唔知入面係點,可況而家未寫到噉遠,但係如果有錯我會請管理員幫手更正。
  6. 可能我比較忙,冇咩時間寫規則出嚟,做成噉多誤會,在此致歉。櫻花公主 (傾偈) 2018年4月2號 (一) 08:39 (UTC)[回覆]
  • 多謝你,櫻花公主。我講白d,我想講嘅係,所有類似事件(唔止大選/地方選舉,仲有譬如人口普查、音樂會、音樂節/XX節等等,所有恆常舉行嘅活動),應該優先用年份起名,除非,佢本身有官方公佈/認可嘅屆次,或者大家有共識佢係第X次。
譬如上邊泰國選舉,泰文wikipedia喺近年嘅選舉,係冇再數第幾次。噉點解呢度幫佢數?仲要數錯。巴基斯坦選舉一樣係數錯,參考Talk:第10屆巴基斯坦下議院選舉嘅標準,係人地原文係一種數法,呢度數法唔同,可以算係錯掛?否則譬如有人引用wikipedia資料,話呢個2013年選舉係第10屆,中文寫文章洋洋灑灑,傳播開去。結果有日有人同巴基斯坦人講起,第10屆選舉如何如何,而巴基斯坦人嘅第10屆,可能係1993年嗰屆。噉都得?
唔係所有嘢都有保持數數。數得清嘅例子。日韓官方網頁有數數。美國國會大選、總統大選,數得清。香港選舉數得清(不過選舉事務處網站、海報,都係寫XX年立法會選舉,唔係寫第X次/屆)。
而英國大選,我睇到simple English版都有數數,不過英文寫法係唔會混淆,係「56th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之前係Kingdom of GB同Kingdom of I,聯合起身變做UK。但係粵文寫法,第56屆英國下議院選舉,會唔會有機會造成誤會呢?誤會英國喺1801年先至有下議院選舉。畢竟中文語境,英格蘭(K of England)、大不列顛(K of GB)、英國(UK)嘅區分唔似英文咁多人識。而且講老實,我感覺,大眾一般分得清英格蘭,但係會唔會區分大不列顛同英國,我有疑問。
數唔清就一大把。好多事件,雖則恆常發生,但係中途或者停辦,或者譬如選舉,可能會發生重選,又或者政權更迭,政變或者政改,影響選舉舉辦。呢d變化前後嘅連續性,有d係認可嘅,譬如上邊巴基斯坦,烏爾都語數數明顯包括咗巴基斯坦獨立前嘅選舉。有d係唔認可嘅,譬如香港選舉,會分立法局同立法會,立法會嘅屆次從1998年數起。但係又有好似日本嘅特殊情況,選舉屆次同國會屆次係唔同嘅(通常國會大概係一年一回,加上所有d特別國會,國會屆次已經去到196,眾議院選舉屆次係48啫)。所以我認為,好多時係冇辦法判斷點樣數,而且人地本身冇共識數數,都係習慣用年份標示個話,噉就冇必要自己去數,以至於呢個序數好似係原創噉。--Roy17 (傾偈) 2018年4月2號 (一) 10:04 (UTC)[回覆]
首先選舉係同其他事件係唔一樣,佢唔會有固定日子換屆,同埋選舉屆數同議會屆數唔同係好正常,因為好耐之前議會一開始成立唔一定有選舉,巴基斯坦1947年獨立,所以由1947年開始計正常冇數錯,同埋選舉文章入面已經有齊嗮你所質疑資訊,包括國旗同地方旗,舉行年份時間日子。櫻花公主 (傾偈) 2018年4月2號 (一) 13:19 (UTC)[回覆]
  • 我又回應下先。
    1. 雖然粵文維基喺政策上有跟英維同中維嘅習慣,但亦講明呢度可以有自己嘅約定。約定俗成嘅嘢,唔一定要硬性跟其他維基百科。
    2. 用年份定用第幾屆,我覺得本質上無話邊個好啲。要睇嗰啲係咩事件。如果一件事一年可能發生多過一次,或者件事橫跨新年,用屆數應該會清晰啲。反之,如果一個傳統細水長流,唔知由邊度數起,用年份應該會清楚啲。
    3. 第幾屆嘅數法,跟可靠來源,唔好原創。例如英國國會係有屆數嘅,例如呢個網站嘅用法。維基數據英文維基百科亦有收錄呢個屆數。翹仔 (傾偈) 2018年4月20號 (五) 17:23 (UTC)[回覆]
  • 我求祈捉咗幾隻,擺晒template:disputed title,參考Category:標題有拗撬嘅文所有「第」字開頭。--Roy17 (傾偈) 2018年4月20號 (五) 21:56 (UTC)[回覆]
  • 英國國會嘅問題:
    1. 對於喺不列顛島(同愛爾蘭島)上嘅幾個國家,無論係歷史定係現在,英文世界,常用稱呼有:(Great) Britain、United Kingdom、England。
    2. 中文世界,平時坊間嘅講法對應係:英國、英國、英格蘭。中文極少會用「(大)不列顛」呢個講法,只局限於個別專有名詞譬如正式國名、「不列顛之戰」之類。
    3. 上邊所寫嘅英國國會屆次,英文係 n-th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4. 中文翻譯成「第n屆英國下議院(選舉)」。
    5. 我地睇睇1801年嘅選舉,粵文叫佢做「第1屆英國下議院選舉」。噉我要問,係咪可以話,英國喺1801年之前係未有下議院選舉?又或者,1801年之前嘅下議院選舉唔係英國嘅?
    6. 事實係,之前嘅選舉,英文世界,選嘅係Parliament of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1801年之後嘅,選P of UK of GB and I。
    7. 噉呢個P of K of GB叫乜?大不列顛國會/下議院?但係1792年使節訪華,佢代表K of GB,中文都係叫佢英吉利國咋嘛。另外,有幾多粵文wiki用家識得分K of GB同UK of GB and I?有幾多人熟悉英國歷史,知道英格蘭同蘇格蘭兩個國家先喺1707年合併變成GB,GB再喺1801年同愛爾蘭合併變成UK?(仲有後來愛爾蘭獨立,UK of GB and I變成UK of GB and NI。)
    8. 如果我地叫1801年選舉係「第1屆英國下議院選舉」,有幾多人會問第5條入邊嘅問題?繼而錯以為英國1801年之前冇選舉?
綜上所述,現時粵文wiki嘅叫法肯定係有歧義嘅。而我認為,根本可以話係錯。--Roy17 (傾偈) 2018年4月20號 (五) 21:56 (UTC)[回覆]

2018年5月25號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大家可以參考Talk:第10屆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

我搵勻粵文維基嘅政策、各個城市論壇分版所有歸檔,我係搵唔到任何有關「第X屆/次事件」呢個規矩嘅討論,希望知道有呢啲規矩嘅高手可以指點大家究竟個規矩喺邊度傾掂寫低。

我又翻查過經常寫選舉文章嘅User:櫻花公主嘅2016年4月15號之前所有編輯歷史,係冇見到有任何呢個規矩嘅討論。不過我見到幾件事:

  1. 2007年7月23號,Special:diff/85268User:Shinjiman搬版「第三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去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編輯摘要「用全名,年份名」。
  2. 2015年1月8號,Special:diff/899618,阿櫻搬版「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去「第3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冇摘要。是次搬版亦冇討論紀錄。
  3. 2015年1月4號,Special:diff/898432,阿櫻搬版「2014年澳門行政長官選舉」去「第4屆澳門行政長官選舉」,冇摘要,冇搬版討論紀錄。(呢兩項搬版,係阿櫻執行第X屆命名規則嘅最早搬版紀錄。)
  4. 2015年6月,阿櫻遇到個大頭佛,數錯數開錯版。佢請兩位管理員幫手,卒之William915幫咗佢。值得睇睇個過程。User_talk:William915#需要管理員幫手User_talk:SC96#需要管理員幫手

我重申,我認為強制用屆次命名嘅規矩有幾個問題:

  1. 如果原文本身係冇數好第幾屆次,變咗需要粵文編輯花額外工夫去釐定點樣數(何為第1屆,邊d算邊d唔算等等)、數清楚(確定所有算數屆次,唔能夠漏)。一旦開咗大量文之後先發覺數錯,修補好嘥工夫,譬如上邊第4項事件。
  2. 如果原文本身係唔興數第幾屆次,粵文去數,係多餘。甚至會等同於原創呢d所謂「屆次」,如果全世界都冇數而淨係得粵文維基百科數。噉樣會有不良後果,見下一條。
  3. 第幾屆次唔夠X年方便,因為屆次本身好難會話俾人知係幾時嘅事。如果粵語人睇咗呢度,用慣咗,反而會增加溝通嘅時間成本,呢d原創屆次亦可能會造成出邊人嘅使用混亂。最弊就梗係出咗第1條嘅問題,仲要係好多年之後先發覺個話,噉中間已經引用過嘅文獻就會全部跟住呢度犯錯,影響係會非常惡劣。
  4. 呢個係百科全書,當然要考慮對讀者同社會嘅影響,而唔係只抱住自己嘅政策。所以應該考慮上述第2第3條。
  5. 而呢條命名政策/規矩,究竟有冇嘅呢?係咪真係粵文維基百科嘅consensus?上邊第1項事件,元老Shinjiman搬版第三屆去2007年,說明喺2007年7月呢條規矩都未有嘅。
  6. 現時我認為數錯嘅,可以參考Category:標題有拗撬嘅文所有「第」字開頭。其實我估仲有大把,我每次撞到先捉咗呢幾隻啫。
  7. 用年份+事件慳水慳力,完全唔需要額外工夫考究屆次如何,亦冇可能出錯。出於對阿櫻呢位用家嘅尊重,譬如日韓選舉呢d有明確屆次嘅、佢哋啲人自己本身都數屆次嘅事件,係可以用屆次命名。

如果呢件事唔盡快妥善解決,我唔會再等,自己照寫選舉文章,亦鼓勵大家去寫。之不過數屆次我本人就唔數嘎啦,因為冇理由為咗一d咁specific嘅規矩去影響所有人喺呢度寫文,要所有人使貴人工去四圍check幾時第1、邊次算、邊次唔算、一共有幾次等等。--Roy17 (傾偈) 2018年5月25號 (五) 21:49 (UTC)[回覆]

粵維絕大多數選舉文章都係櫻花公主寫,佢習慣用屆數命名,大家一路又無乜意見,所以先至形成咗所謂規矩。另外,用屆數命名可以突顯同中文維基嘅分別,所以可能因為呢個原因,大家一路都默許呢個方式。不過睇完成個討論,我比較同意Roy17嘅立場,用年份確實比較容易查證。如果官方無寫明屆數嘅,應該用返年份命名。--Kowlooner (傾偈) 2018年5月27號 (日) 11:29 (UTC)[回覆]
個人睇到除咗兩地特別行政區嘅行政長官選舉係有講到屆數之外,其它冇講到明屆數嘅選舉好似立法會選舉等用返年份會較為適合。 Shinjiman 2018年5月27號 (日) 15:56 (UTC)[回覆]
經過多日畀大家討論,我而家再補充少少自己意見,本來粵維係有兩種屆數+名同埋年份+名,後來冇人寫文,基於兩岸四地用法(習慣有屆數)同編輯方便,所以統一全部用屆數寫省時省力,但係而家畀人提出質疑,如果大家認為人地冇數用年份+名係好,咁就拆返開兩種起名制度,兩岸四地英美日韓文章全部有屆數數就用返屆數,其他嘅如果英文維基或當地語言有數一樣照數,冇數嘅就用返年份;另一種如果大家認為屆數係好,就維持原狀。櫻花公主 (傾偈) 2018年6月11號 (一) 14:56 (UTC)[回覆]

【建議】數屆次嘅命名法,必須採取以下措施方便核對(假定叫做「事件A」):

  1. 必須開一版各次事件A嘅關連頁面。可以係[[[事件A]]]、[[[事件A一覽]]]、template:事件A、category:事件A。我建議係 category:事件A(橫掂呢個肯定要開)。
  2. 喺 category talk:事件A 嗰度,提出以屆數命名嘅人士,必須寫低第1次以來所有屆次嘅對應,即係第N=X年(X月)噉,如果有link就link,冇就齋寫。有template個話可以直接插個template。
  3. 必須提供可查證嘅第三方來源(優先選項),或其它維基百科嘅鏈接,去證明第1=乜,之後某幾次=乜乜。最好就梗係參考資料本身列晒每一屆嘅對應,唔得都無所謂,但係至少必須提供第1次以及之後某一次嘅對應。

如果做唔到呢個可查證要求,或者多項來源互相矛盾而粵文編輯無法判定邊個準確,就用年份+事件。

如果建議獲得採納,新事件就跟呢個規矩。另外設置一次一年嘅過渡期,喺過渡期之內俾已經開咗嘅版面補充數數方法資料,過渡期結束之後,冇辦法滿足要求嘅,應該搬版,改年份+事件命名法。--Roy17 (傾偈) 2018年6月11號 (一) 20:10 (UTC)[回覆]

好似香港嘅行政長官選舉噉,雖然佢係有指明屆數嘅,但多數人都係用返年份記住嗰次嘅選舉,所以建議文章名用年份表示,再喺內文用粗字同時標明以屆數表示嘅名等,類似嘅表示喺選舉以外嘅文章有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同埋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等。 Shinjiman 2018年6月12號 (二) 03:50 (UTC)[回覆]
補充一吓澳門嘅行政長官選舉係叫『任數』做量字嘅。 Shinjiman 2018年6月12號 (二) 03:59 (UTC)[回覆]
因為澳門一直而嚟都係兩屆一任,平時當然係叫任,到選舉當然叫返屆適合啲,個人唔傾向限制一年內處理完畢,因為文章量太多,可以先保留慢慢搞,新文發現冇屆數來源可直接使用年份+事件,有嘅用返屆數繼續數。櫻花公主 (傾偈) 2018年6月12號 (二) 17:01 (UTC)[回覆]
  • 上面我寫嘅都係建議啫,一年太短個話,兩年又如何呢?我提出嘅係一個原則,就係呢個覆核命名同改版嘅工程,唔能夠無了期,要定一個確實嘅過渡期。等各位編輯有得睇,如果喺充分長嘅時間以內都搵唔到數數法嘅參考來源,噉就要搬版。噉樣可以避免萬一有人不斷提出延期提供資料,一拖幾年。我個人認為,兩年會係足夠長嘅時間。
統計:搜索「prefix:第」有563版,其中「intitle:選舉 prefix:第」有466版,所以第X屆/次……選舉類頁面大概有480-500版(仲有d補選初選預選之類),其中日本選舉版去咗接近200。Category:國選舉有82個國家嘅分類,另外有台灣香港澳門。噉即係話,除咗日本,總共84個地方,合共有300版第……選舉,所以我估計總共有大概150種選舉。用104個禮拜去處理,即係平均每個禮拜處理唔超過2種選舉,我估足夠充分啦掛。--Roy17 (傾偈) 2018年6月12號 (二) 18:19 (UTC)[回覆]
可以喺呢度睇吓『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嘅日程係點嚟嘅,仲有一段新聞稿係講過第三任選舉嘅。 Shinjiman 2018年6月13號 (三) 13:42 (UTC)[回覆]

再討論投票模

[編輯]

粵維一直以嚟嘅共識係跟英維唔開投票模,不過最近有人開咗個Template:投刪(英維無,但國維等廿幾個版本有)。希望大家可以重新傾下粵維接唔接受開投票模。--Kowlooner (傾偈) 2018年4月8號 (日) 14:13 (UTC)[回覆]

加定咗刪模嘅模先,如果決定要刪嘅話,就會刪咗嗰個模再做保護。 Shinjiman 2018年4月8號 (日) 14:34 (UTC)[回覆]
可以睇吓Template talk:反對Template talk:支持Template talk:意見Shinjiman 2018年4月9號 (一) 07:58 (UTC)[回覆]
個模係我開嘅,我開嗰陣唔知有呢啲討論就順手開咗,喺度講聲唔好意思。但睇返你上面呢三串討論,似乎我哋未有共識唔開呢啲模。我覺得呢件事要再斟下。Jonashtand (傾偈) 2018年4月11號 (三) 18:41 (UTC)[回覆]
跟返之前討論過嘅內容(包埋之前嘅討論模嘅討論),刪咗佢先;睇吓再有冇另外嘅嘢加上去先。 Shinjiman 2018年4月21號 (六) 02:47 (UTC)[回覆]

建議將Wikipedia:忽視一切規則升格做維基百科政策

[編輯]

如題。作為維基百科其中一個重要觀念,忽視一切規則咁耐以來都未係正式政策,希望能夠得到大家共識,將佢升格做政策。--Hello903hello·傾偈 2018年4月13號 (五) 14:12 (UTC)[回覆]

注音政策

[編輯]

我建議,非廣州音嘅粵語地區,增加本地發音注音。注音方案用某一種拼法+12345調值標音。如果落實,就請大家集思廣益,請語言學高手指點,應該選用邊一種注音方案比較萬能,或者用IPA?--Roy17 (傾偈) 2018年5月5號 (六) 20:4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