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理浩
麥理浩(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Baron MacLehose of Beoch,KT,GBE,KCMG,KCVO,PC,HonLLD,MA,1917年10月16號—2000年5月27號)係香港第 25 任總督,1971年11月19號上任。
生平[編輯]
麥理浩響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出世,讀牛津大學;1939年加入殖民地部,派駐馬來西亞。1941年派駐廈門任副領使以嚟,佢好多次派咗去東南亞同中國各地嘅領事機構。之後調返英國外交部。1971年被委任做香港總督,連任三次,總共十年五個月,至1982年5月8號離港,係任期最長嘅港督。
2000年響蘇格蘭艾爾郡病死,享年 82。
在港政績[編輯]
佢上任嗰時,香港貪污風氣嚴重,成日有公僕向市民收茶錢。1973年,總警司葛柏涉嫌受賄,麥理浩爵士響第二年2月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負責處理反貪污工作。1975年,香港政府終於將葛柏引渡返香港受審。
1970年代,香港人口劇增,麥理浩爵士推行一系列措施減輕人口問題,當中包括「十年建屋計劃」(1972年)、發展新市鎮同埋興建地下鐵路(1979年)。1970年代中期,一啲中產市民唔想入住質素較差嘅公屋,但經濟能力又冇錢買樓,有見及此,麥理浩響1978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同年,佢推行九年免費教育政策,所有 6 至 15 歲細路必需接受教育。
由於佢響呢段時間治績好好,為香港經濟起飛奠下基礎,佢管治嘅十年,有人形容為「麥理浩黃金十年」[1]。
1979年年初,佢訪問北京,同當時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商討香港喺1997年,即新界租借條約期限屆滿後嘅前途問題。佢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以來,第一位到訪嘅港督。
紀念建築[編輯]
由於麥理浩熱愛行山,香港一條由西貢北潭涌經九龍群山到屯門,全長約 100 公里嘅行山徑定名做麥理浩徑,紀念佢為香港作出嘅貢獻。北潭涌亦都有以佢老婆命名嘅麥理浩夫人渡假村。
參考[編輯]
出面網頁[編輯]
![]() |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麥理浩 |
前任: 戴麟趾爵士 |
第25任香港總督 1971年-1982年 |
繼任: 尤德爵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