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Love跳轉過嚟)
  想搵第二個意思嘅話,請睇愛 (搞清楚)

粵拼oi3)係對其他人或者一啲嘢有強烈依附嘅感覺。呢種感覺咁會令到個人嘅情緒行為思想、睇嘢同態度有好大轉變。愛係人際關係其中一個好重要嘅元素,亦都好影響到對自己嘅睇法。人同人嘅愛會搞到個人溫柔,人之間有吸引力,會變到好親密,亦都有唔少正面影響,有時亦都會為咗人犧牲自己。

愛俾人認為係一種正負兩面嘅情感,佢嘅美德代表住人類嘅仁慈同情感情——「無私、忠誠同仁愛,為咗其他人好著想」——而佢嘅惡習就代表住人類嘅道德缺陷,好似虛榮自私自尊自我中心。愛仲可以形容人對其他人、自己,或者動物嘅慈悲同感情嘅行動。[1] 愛喺唔同嘅形式中,係促進人際關係嘅主要動力之一,因為佢喺心理上好重要,所以亦係創意藝術中最常見嘅主題之一。[2][3] 有人提出愛嘅功能係將人類團結起來,對抗威脅,並且有助於人類繁殖,從而延續物種。[4]

古希臘哲學家認為愛有六種形式:親情愛Storge)、友情或者柏拉圖式愛情Philia)、浪漫愛情Eros)、自愛Philautia)、好客Xenia)、以及神聖嘅或者無條件愛Agape)。現代作家仲分咗更多嘅愛嘅種類,例如一見鍾情單戀空虛嘅愛伴侶愛圓滿愛情迷戀Amour de soi宮廷愛。好多文化仲將緣分MamihlapinatapaiCafunéKamaBhaktiMettāIshqChesedAmore慈善Saudade(同其他愛嘅變體或者融合體)當做文化上獨特嘅詞彙、定義或者愛嘅表達方式,喺目前英文中欠缺嘅「時刻」上表現出嚟。[5]

愛嘅色輪理論定義咗三種基本、三種次要同九種第三級嘅愛嘅風格,並且用傳統色輪嚟形容佢哋。愛嘅三角理論認為親密、激情同承諾係愛嘅核心成分。愛仲有宗教或者心靈但唔宗教嘅意義。呢種用途同意義嘅多樣性,再加上當中嘅情感複雜性,令到愛相比其他情緒狀態更加難以一致定義。

定義

[編輯]

「愛」呢個字喺唔同情境下可以有多種相關但又唔同嘅意思。好多其他語言會用唔同嘅詞語去表達英文入面「愛」嘅唔同概念;例如古希臘文嘅愛嘅多個概念AgapeErosPhiliaStorge)。[6] 文化差異對愛嘅理解,使得要建立一個普世定義變得困難。[7]

雖然愛嘅本質係一個經常討論嘅話題,不過可以透過界定乜嘢係「唔係愛」(愛嘅反義詞)嚟澄清愛嘅唔同方面。愛作為一種正面情感(強於「喜歡」),通常同憎恨(或者冷漠嘅冷淡)形成對比。愛作為一種唔太性慾嘅、更加情感親密嘅浪漫依戀形式,通常同情慾作對比。作為一種帶有浪漫色彩嘅人際關係,愛有時候會同友情作對比,不過「愛」呢個字經常用喺親密嘅友情或者柏拉圖式嘅愛情上面。[a]

非人際間

[編輯]

人哋可以表達對非人類嘅事物嘅愛;呢種表達可以係表達強烈嘅喜愛,例如「我好鍾意爆谷」,又或者表達某啲嘢係個人身份認同嘅重要部分,例如「我好鍾意做演員」。[8]

人哋可以對某個物體、原則或目標有深刻嘅奉獻同極大嘅欣賞,從而對佢產生愛嘅感覺。例如,慈善工作者同義工對佢哋嘅事業嘅「愛」,有時唔係源於人際間嘅愛,而係源於非人際間嘅愛、利他主義,同埋強烈嘅精神或政治信念。[1]

人哋都可以「愛」物質嘅嘢、動物或者活動,如果佢哋投入咗自己去建立連繫或者認同呢啲嘢嘅話。如果仲牽涉到性慾嘅話,呢種感覺就叫做戀物癖[9]

人際間

[編輯]

Template:Close Relationships 人際間嘅愛係指人與人之間嘅愛。呢種感情比起單純「鍾意」一個人要強烈得多。單相思係指愛嘅感覺冇得到回應。人際間嘅愛同人際關係最密切相關。[1] 呢種愛可能存在於家庭成員、朋友同埋情侶之間。有幾種同愛有關嘅心理疾病,好似妄想情愛症

喺歷史上,哲學同宗教一直都喺探討愛呢個現象。到咗二十世紀,心理學呢門科學開始研究呢個題目。人類學神經科學同埋生物學都為我哋理解愛呢個概念做出咗貢獻。

生物學基礎

[編輯]

性嘅生物學模型傾向將愛視為一種哺乳動物嘅驅動力,好似飢餓或口渴咁。[10] 人類學家同人類行為研究員海倫·費雪將愛嘅體驗分為三個部分重疊嘅階段:性慾、吸引同依附。性慾係性衝動嘅感覺;浪漫嘅吸引決定咗伴侶覺得邊個有吸引力同想追求,從而節省時間同精力;而依附涉及共同生活、分擔父母嘅責任、互相保護,喺人類嘅情況下仲包括安全感同安全感。[11] 三種不同嘅神經迴路,包括神經遞質,同三種行為模式,都同呢三種浪漫嘅風格有關。[11]

《戀人》。1480–1485年

性慾係最初強烈嘅性衝動,推動交配,涉及增加釋放荷爾蒙睾酮雌激素。呢啲效果通常持續唔過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人際吸引係對特定交配對象更加個人化同浪漫嘅慾望,係由性慾發展而來,因為開始對個別伴侶產生承諾。最近嘅神經科學研究顯示,當人哋墜入愛河嘅時候,大腦會持續釋放一啲特定嘅化學物質,包括神經內分泌神經遞質荷爾蒙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呢啲化學物質同安非他命釋放嘅一樣,刺激大腦嘅愉悅中樞,導致心跳加速、食慾減退、失眠,同埋強烈嘅興奮感等副作用。研究表明呢個階段通常持續一年半到三年。[12]

由於性慾同吸引階段都被認為係暫時嘅,所以需要第三個階段嚟解釋長期嘅關係。依附係促進關係持續多年甚至幾十年嘅人際連結。依附通常建立喺婚姻同子女等承諾上面,又或者係建立喺共同興趣等嘅友誼上面。依附同較高水平嘅催產素加壓素有關,程度比短期關係更高。[12] Enzo Emanuele同佢嘅同事報告話,當人哋第一次墜入愛河嘅時候,一種叫做神經生長因子(NGF)嘅蛋白質分子嘅水平會好高,但係一年之後就會返到之前嘅水平。[13]

心理學基礎

[編輯]
想知多啲:人際連結
斯里蘭卡嘅一個阿婆同佢嘅孫仔

心理學將愛描述為一種認知同社交嘅現象。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提出咗一個愛情三角理論,佢認為愛有三個組成部分:親密、承諾同熱情。親密係指兩個人分享秘密同各種個人生活嘅細節,通常喺友誼同浪漫嘅愛情關係中表現出嚟。承諾係指期望關係係永久嘅。熱情嘅愛喺迷戀同浪漫嘅愛情中表現出嚟。所有形式嘅愛都可以視為呢三個組成部分嘅唔同組合。冇愛唔包括任何一個組成部分。單純嘅喜歡只包括親密。迷戀只包括熱情。空洞嘅愛只包括承諾。浪漫嘅愛包括親密同熱情。相伴嘅愛包括親密同承諾。盲目嘅愛包括熱情同承諾。完美嘅愛包括所有三個組成部分。[14]

美國心理學家齊克·魯賓喺1970年代嘗試用心理測量學嚟定義「愛」。佢嘅研究確定咗另一組三個構成愛嘅因素:依附、關懷同親密。[15]

隨住電學理論嘅發展,例如庫倫定律顯示正負電荷會相互吸引,人哋開始聯想到人類生活中嘅類比,例如「異性相吸」。但係關於人類配對嘅研究一般發現,喺性格同個性方面呢個並唔係真嘅——人哋傾向鍾意同自己相似嘅人。不過,喺一啲特殊同具體嘅領域,例如免疫系統,似乎人類會偏好同自己唔同嘅人(例如,具有互補免疫系統嘅人),可能係因為呢樣可以令到個仔女可以結合雙方最好嘅優點。[16]

近年來,唔同嘅人際連結理論被發展出嚟,用依附、連繫、連結同親和力嚟描述。一啲西方文化嘅學者將愛分解為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利他主義嘅同自戀嘅。呢個觀點喺M·史考特·派克嘅作品中有體現,佢喺應用心理學領域嘅工作探索咗愛同邪惡嘅定義。派克認為愛係「關心他人精神成長」同簡單嘅自戀嘅結合。[17] 總嘅嚟講,愛係一種「行動」,唔單止係一種感覺。

心理學家艾里希·弗洛姆喺佢嘅著作《愛的藝術》中堅持認為,愛唔單止係一種感覺,更加係一系列行動,事實上,愛嘅「感覺」相比一個人長期對另一個人、對自己或者對好多人嘅一系列愛嘅行動嘅承諾嚟講係表面嘅。[1] 弗洛姆仲認為,愛最終根本就唔係一種感覺,而係一種承諾,係對另一個人、對自己或者對好多人長期採取愛嘅行動嘅堅持。[1] 弗洛姆仲描述愛係一種有意識嘅選擇,喺早期階段可能源於非自願嘅感覺,但之後就唔再依賴呢啲感覺,而只係依賴有意識嘅承諾。[1]

進化基礎

[編輯]
巴黎蒙馬特嘅《愛之牆》:書法家Fédéric Baron同藝術家Claire Kito用250種語言寫嘅「我愛你」(2000年)

進化心理學嘗試為愛作為一種生存工具提供唔同嘅解釋。相比其他哺乳動物,人類喺生命中好大一部分時間都要依賴父母嘅幫助。因此,愛被視為一種機制,去促進父母喺呢個延長咗嘅時期內支持子女。此外,早喺查理斯·達爾文嘅時代,研究者就已經發現人類嘅愛同其他哺乳動物嘅愛有獨特嘅特徵,並將愛視為創造社會支持系統嘅一個主要因素,呢個社會支持系統令到人類物種得以發展同擴張。[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另一個因素可能係性傳播疾病可以造成永久性嘅生育能力降低、胎兒受傷,同增加分娩嘅併發症等後果。呢個會令到一夫一妻制比多配偶制更加有優勢。[18]

適應性益處

[編輯]

男女之間嘅人際愛情提供咗一個進化適應性嘅益處,因為佢促進咗交配同性繁殖[19] 不過,有啲生物可以通過無性生殖嚟繁殖,唔需要交配。要了解人際愛情嘅適應性益處,就要了解性繁殖相對於無性繁殖嘅適應性益處。Richard Michod回顧咗證據,發現愛情,因而性繁殖,提供咗兩個主要嘅適應性優勢。[19] 第一,性繁殖促進咗由父母傳遞畀後代嘅DNA嘅損傷修復(喺減數分裂期間,呢個係性過程嘅一個關鍵階段)。第二,任何一個父母嘅基因可能包含有害嘅突變,但喺通過性繁殖產生嘅後代中,一個父母引入嘅有害突變嘅表達可能會被另一個父母嘅未受影響嘅同源基因嘅表達所掩蓋。[19]

科學模型嘅比較

[編輯]

生物學模型傾向將愛視為一種類似飢餓或口渴嘅哺乳動物驅動力。[10] 心理學將愛視為更多係一種社會同文化現象。愛受到荷爾蒙(例如催產素)、神經營養因子(例如NGF)同信息素嘅影響,而人哋喺愛情中嘅思考同行為方式則受到佢哋對愛嘅概念嘅影響。喺生物學中,傳統觀點認為愛有兩個主要驅動力:性吸引依附。成年人之間嘅依附被認為係按照同樣嘅原則運作,呢啲原則令到嬰兒同佢媽媽產生依附。傳統嘅心理學觀點將愛視為友愛之愛同熱情之愛嘅結合。熱情之愛係強烈嘅渴望,經常伴隨住生理喚起(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友愛之愛係冇伴隨生理喚起嘅感情同親密感。

健康

[編輯]

愛喺人類嘅幸福同健康中扮演住重要嘅角色。[20][21] 參與同愛有關嘅活動,例如培養關係,已經被證實可以激活大腦中負責情緒、注意力、動機同記憶嘅關鍵區域。呢啲活動仲有助於調節自主神經系統,令到壓力隨住時間減少,雖然愛情嘅初期可能會引起壓力。[20] 愛嘅社會連結提升咗身心健康,培養咗抗逆力、同情心同親密感。佢提升免疫功能同促進康復,同時仲鼓勵個人茁壯成長同生存嘅正面動機同行為。[20] 分手可以引發一系列情緒狀態,包括不信任、被拒絕感同憤怒,導致創傷同各種心理挑戰,例如焦慮、社交退縮,甚至愛情成癮。個人可能會對過去嘅關係念念不忘,延續情緒困擾,好似上咗癮咁。[22] 健康益處喺年紀大啲嘅已婚夫婦中會變得更加明顯,呢係因為伴侶喺促進彼此嘅幸福感方面扮演住關鍵角色。[23]上帝嘅愛嘅關係對健康有重大影響。[21]

疏仕

[編輯]
  1. 1.0 1.1 1.2 1.3 1.4 1.5 Fromm, Erich (1956). The Art of Loving (第Original English版). Harper Perennial. ISBN 978-0-06-095828-2.
  2. Abbas, Azhar (2011-04-11). "Just Love". 原著喺30 May 2012歸檔. 喺13 September 2011搵到.
  3. Callerame, Emmanuelle (2022-02-03). "An Exploration of Love in Art History". Artsper Magazine (英國英文). 喺2023-08-24搵到.
  4. Fisher, Helen (2004). Why We Love: the nature and chemistry of romantic love. Henry Holt & Co. ISBN 978-0805069136.
  5. Template:Multiref2
  6. Nygren, Anders Theodor Samuel (1936). Agape and Eros.
  7. Kay, Paul; Kempton, Willett (March 1984). "What is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86 (1): 65–79. doi:10.1525/aa.1984.86.1.02a00050. ISSN 0002-7294.
  8. Helm, Bennett (2021), "Love", 出自 Zalta, Edward N. (編),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第Fall 2021版),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喺2024-04-15搵到
  9. "Paraphilia". DiscoveryHealth. 原著喺12 December 2007歸檔. 喺16 December 2007搵到.
  10. 10.0 10.1 Lewis, Thomas; Amini, F.; Lannon, R. (2000). A General Theory of Love. Random House. ISBN 978-0-375-70922-7.
  11. 11.0 11.1 Fisher, Helen E.; Aron, Arthur; Mashek, Debra; Li, Haifang; Brown, Lucy L. (2002). "Defining the Brain Systems of Lust, Romantic Attraction, and Attachment" (PDF).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1 (5): 413–419. doi:10.1023/A:1019888024255. PMID 12238608. S2CID 14808862. 原著 (PDF)喺28 June 2011歸檔. 喺3 October 2011搵到.
  12. 12.0 12.1 Holt World History: The Human Legac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2008-01-01. ISBN 978-0-03-093780-4.
  13. Emanuele, E.; Polliti, P.; Bianchi, M.; Minoretti, P.; Bertona, M.; Geroldi, D. (2005). "Raised plasma nerve growth factor levels associated with early-stage romantic love".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1 (3): 288–294. doi:10.1016/j.psyneuen.2005.09.002. PMID 16289361. S2CID 18497668. 原先內容歸檔喺6 December 2006. 喺3 December 2006搵到.
  14. Sternberg, R.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 (2): 119–135. doi:10.1037/0033-295x.93.2.119.
  15. Template:Multiref2
  16. Berscheid, Ellen; Walster, Elaine H. (1969).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ISBN 978-0-201-00560-8. LCCN 69-17443.
  17. Peck, Scott (1978). The Road Less Traveled. Simon & Schuster. p. 169. ISBN 978-0-671-25067-6.
  18. Campbell, Lorne; Ellis, Bruce J. (2005). "Commitment, Love, and Mate Retention". 出自 Buss, David M. (編). Th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s, Inc.
  19. 19.0 19.1 19.2 Michod, Richard E. (1989).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The solution to one of evolution's greatest riddles". The Sciences: 22–27. doi:10.1002/j.2326-1951.1989.tb02156.x.
  20. 20.0 20.1 20.2 Esch, Tobias; Stefano, George B. (June 2005). "Love promotes health". Neuro Endocrinology Letters. 26 (3): 264–267. ISSN 0172-780X. PMID 15990734.
  21. 21.0 21.1 Hemberg, Jessica; Eriksson, Katie; Nystrom, Lisbet (2017). "Love as the Original Source of Strength for Life and Heal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 10 (2). S2CID 45264075.
  22. Timmreck, Thomas C. (April 1990). "Overcoming the Loss of a Love: Preventing Love Addiction and Promoting Positive Emotional Health". Psychological Reports (英文). 66 (2): 515–528. doi:10.2466/pr0.1990.66.2.515. ISSN 0033-2941. PMID 2190254.
  23. Rauer, Amy J.; Sabey, Allen; Jensen, Jakob F. (August 2014). "Growing old together: Compassionate love and health in older adulthood".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英文). 31 (5): 677–696. doi:10.1177/0265407513503596. ISSN 0265-4075.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lower-alpha",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tag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