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
座標: 34°02′N 6°51′W / 34.033°N 6.850°W
| |||||||
格言:الله، الوطن، الملك(神,祖國,國王) | |||||||
國歌:Hymne Chérifien | |||||||
![]() | |||||||
屬地(實轄) | |||||||
---|---|---|---|---|---|---|---|
幅員
| |||||||
首都 | 拉巴特 | ||||||
最大城市 | 達爾貝達 | ||||||
時區 | UTC[[UTCUTC+0|UTC+0]] | ||||||
國民 | |||||||
人數 | |||||||
官方語言 | 阿拉伯文、Berber | ||||||
主要節日 | 1956年3月2號 (自法國獨立) | ||||||
政制 | |||||||
主要領袖
| |||||||
經濟 | |||||||
HDI
| |||||||
貨幣 | 摩洛哥迪拉姆(MAD) | ||||||
資訊 | |||||||
國際域名縮寫 | .ma | ||||||
國際電話區號 | 212 |
摩洛哥王國(阿拉伯文:المغرب)係非洲西北部一個國。王國嘅東部同埋東南部同阿爾及利亞交界,南部靠近西撒哈拉,西部面向大西洋,並向北隔直布羅陀海峽同地中海同西班牙相望。1979年摩洛哥佔領西撒哈拉,不過佢喺西撒哈拉嘅權利一直未被國際上任何國家承認。摩洛哥認為交界嘅休達同梅利利亞應該係佢嘅領土,不過查實係由西班牙管轄。除阿拉伯文之外,喺摩洛哥境內重有好多地方語言,而法文同西班牙文亦被同時用。
歷史[編輯]
自50萬年以嚟摩洛哥所在嘅地方係非洲同歐洲之間嘅一條交通要道。考古發現證明呢度一早就有人住。最早喺呢度定居嘅柏柏爾人嘅來歷經已冇辦法考證。7世紀嗰陣,阿拉伯人嚟到呢處,重喺8世紀建立王國。中世紀時期喺呢度統治嘅朝代有啲係柏柏爾人,有啲係阿拉伯人。從15世紀開始,摩洛哥受到多個西方世界國家嘅入侵。20世紀初期嘅摩洛哥危機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嘅重要原因之一。1912年3月,法國佔領摩洛哥。1956年3月獨立。[1]
中國古籍入便有關摩洛哥嘅較早記載,有宋人趙汝適《諸蕃志》「默伽獵國」。
政治[編輯]
摩洛哥係一個君主立憲制嘅多黨制國家,國王擁有比較大嘅權利。議會分參議院同眾議院兩院,眾議院325名議員由國民直接選舉而出,任期為五年。參議院270名由地方代表選出,每三年更換三分之一。
穆罕默德六世自1999年登基後加強國家嘅民主化,對內嘗試緩和貧困同保證社會治安,對外持相對緩和嘅伊斯蘭國家政策。摩洛哥係中東同歐美對話嘅一個重要中間人。
地理[編輯]
受副高控制同加那利寒流影響,形成乾燥嘅熱帶沙漠氣候;阿特拉斯山脈貫穿全國,當中圖卜卡勒山(4165米)係全國最高點。
54%嘅人口係城市居民。重要城市有:
經濟[編輯]
摩洛哥最主要嘅經濟部門係旅游業、漁業同燐酸礦嘅出口。農業同牧業亦相對重要,不過受氣候影響比對大。摩洛哥喺好多方面依靠外嚟資助。國民經濟發展相當緩慢。
人口[編輯]
摩洛哥80%嘅居民係阿拉伯人,20%係柏柏爾人。多數係伊斯蘭遜尼派教徒。除咗呢啲之外重有少數猶太教徒同基督教徒。
文化[編輯]
節假日[編輯]
日期 | 中文名 | 嗰度名 | 備注 |
---|---|---|---|
3月2號 | 獨立日 | ||
7月30號 | 國慶日 | 國王登基 |
出面網頁[編輯]
![]() |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
![]() |
響維基新聞度有一單新聞係同呢篇文有關: Category:Morocco |
![]() |
維基遊埠有呢篇旅游嘅資源:Morocco |
- 摩洛哥嘅官方網站
- "Kingdom of Morocco" (英文). 非洲聯盟.
- 〈国家概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簡體中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摩洛哥王國 Kingdom of Morocco - 非洲地區 - 中華民國外交部 - 全球資訊網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繁體中文). 中華民國外交部.
- "Morocco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英文). 美國國務院.
- 摩洛哥喺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嘅資料 (英文)
- 〈モロッコ王国 | 外務省〉 (日文). 日本外務省.
- "Morocco -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英文). 澳洲外交貿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