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中東戰爭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以色列(藍色)同阿剌伯聯盟(綠色)

中東戰爭粵拼zung1 dung1 zin3 zang1阿拉伯文الصراع العربي الإسرائيلي‎,拉丁轉寫:Al-Sira'a Al'Arabi A'Israili;希伯來文הסכסוך הישראלי-ערבי‎‎,拉丁轉寫:Ha'Sikhsukh Ha'Yisraeli-Aravi)係指以色列埃及敘利亞阿剌伯聯盟國嘅五次大戰

遠古嘅前因

[編輯]

近東嘅第一輪衝突同鄂圖曼帝國嘅崩潰同以色列國嘅出現有密切關係,呢個問題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嘅錫安主義

西奧多·赫茨爾

1895年,猶太裔匈牙利記者同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出咗本小冊子叫做《猶太人國家》。佢喺入面主張要將全世界嘅猶太人組織起嚟建立一個自治國家,以應對當時喺歐洲同俄羅斯日益嚴重嘅反猶太主義同種族主義。咁就正式誕生咗錫安主義,呢個詞語象徵性噉提到耶路撒冷錫安山,即係古代所羅門大殿嘅所在地。

事實上,喺赫茨爾之前已經有錫安主義嘅架構,好似1860年成立嘅普世以色列聯盟。但係赫茨爾嘅功勞係統一咗大家嘅努力,令到錫安主義有巨大嘅發展,同時佢仲試過說服歐洲嘅一啲政府幫手搵塊地俾猶太人。不過喺世紀初,去殖民化巴勒斯坦呢個窮又冇基建嘅地方,只係吸引到一班熱血嘅浪漫主義者,佢哋大多數係社會主義者,識得組織平等主義社區,叫做基布茲

全世界大部分嘅猶太人通常都好融入佢哋周圍嘅社會。而啲移民主要都係去美國或者拉丁美洲。但係情況喺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革命之後就明顯改變咗,再加上美國政府限制咗移民

傳統嘅移民渠道關閉咗之後,去巴勒斯坦嘅移民就開始增加。隨住時間過去,啲猶太人定居點發展得好好,連雅法呢個城市都變成咗猶太化。而且英國人喺打敗土耳其嘅最後階段,喺戰爭期間發表咗1917年巴爾福宣言(1917年11月),提出要喺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嘅「民族之家」。

無論如何,兩次大戰之間猶太人大規模移民引發咗越嚟越多暴力衝突,到1936年爆發咗阿拉伯巴勒斯坦起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令到情況變得更加無法挽回。為咗預防德國可能攻擊近東,英國特務部門幫手組織咗猶太人嘅抵抗部隊。

另外,英國人從1939年開始實施一個不可能平衡嘅政策,試圖限制猶太人移民,設定咗最高入境人數。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當局仲係拒絕接收逃離歐洲納粹迫害嘅越嚟越多嘅猶太難民。呢個態度激發咗最強硬嘅錫安主義派系武裝起義,佢哋組織咗一個叫做伊爾貢嘅恐怖組織。

從1944年到1947年,一連串嘅恐怖襲擊發生咗,伊爾貢嘅錫安主義者首次使用咗一啲預示咗現代恐怖主義嘅技術同方法。

無論如何,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嘅去殖民化過程中,英國人決定放棄巴勒斯坦託管權,因為繼續反對一波又一波從納粹集中營獲釋嘅難民移民,呢啲人決心永遠離開歐洲,呢樣嘢會帶嚟好大嘅政治代價。

另一方面,變成咗衝突調解人嘅美國盟友明顯噉施加壓力要英國咁做。總之,阿拉伯世界隨時會爆發,令到英國人覺得喺近東大規模駐軍唔係咁吸引。

衝突嘅直接起因:以色列獨立

[編輯]

Template:AP 地圖比較1947年分治計劃同1949年停戰協議嘅邊界。

英國人喺匆忙撤出巴勒斯坦之前,唔情不願咁提出咗一個聯邦制嘅方案畀佢哋留低嘅假想巴勒斯坦國家。但係到咗1947年2月,巴勒斯坦問題就交畀咗聯合國處理,最後決定將巴勒斯坦分割成兩個國家:一個阿拉伯國同一個猶太國。兩個實體複雜嘅邊界劃分咗兩個族群嘅自然聚居地,但作為兩個國家嘅邊界就完全唔切實際。呢個係聯合國面對嘅第一個衝突,最後以徹底失敗告終。

由1947年11月開始,猶太人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已經實質上處於戰爭狀態;但係就喺以色列宣布獨立嗰日(1948年5月14日),其他阿拉伯國家嘅軍隊就介入咗呢場衝突,聯合國宣布嘅停火只係畀交戰雙方重新武裝。

戰爭喺1949年1月結束,以色列摧毀咗準巴勒斯坦國,65.6萬巴勒斯坦阿拉伯居民逃離咗被佔領嘅地區。作為回應,56.7萬阿拉伯世界嘅猶太人逃離或者離開咗佢哋嘅原居地。

以色列國家喺不斷同鄰國衝突中誕生同生存,確認咗佢喺政治同物質上依賴西方,程度就好似古巴依賴蘇聯噉。而且,以色列國家嘅建立對近東地區產生咗好大嘅震動。新嘅阿拉伯國家嘅邊界大部分都係人為劃分嘅,佢哋真正嘅歷史核心係阿拉伯文化嘅四大中心城市(開羅耶路撒冷大馬士革巴格達)。所以,完全獨立都係自我肯定嘅開始。

1945年成立嘅阿拉伯聯盟、1958年伊拉克約旦組成嘅阿拉伯聯邦、或者喺1958年到1961年間聯合埃及敘利亞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都同之後嘗試建立一個阿拉伯強國有關,呢啲嘗試都因為要對抗以色列呢個堡壘而加強。

但係最主要嘅係,喺最初幾年流行嘅模式係阿拉伯社會主義民族主義國家。雖然1946年由敘利亞基督教徒米歇爾·阿夫拉克創立嘅復興黨係社會主義泛阿拉伯主義嘅理論基礎,但係埃及總統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成為咗最有魅力嘅領袖人物,特別係喺1956年佢將蘇伊士危機嘅軍事失敗轉化成對西方嘅政治勝利之後。

阿拉伯人同以色列人之間嘅衝突

[編輯]

阿以戰爭 (1948年)

[編輯]

1948年阿以戰爭係雙方第一次正面交鋒。[1] 戰爭持續咗一年多,直到1949年7月20日簽訂停戰協議先結束。[2] 呢場戰爭令以色列佔領咗敵對阿拉伯國家嘅一啲領土。成千上萬喺戰爭期間逃離家園嘅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從來都冇放棄過返回家園嘅希望。佢哋喺收留佢哋嘅阿拉伯國家組織起嚟,繼續維持對以色列嘅敵意。

六日戰爭 (1967年)

[編輯]
内文:六日戰爭

1967年,由於巴勒斯坦游擊隊喺以色列邊境嘅行動,緊張局勢似乎就快會喺軍事方面達成某程度嘅阿拉伯統一。面對呢個威脅,以色列人發動咗一次大規模嘅預防性攻擊,就係所謂嘅六日戰爭(1967年6月)。呢場戰爭因為只打咗短短六日而得名,對阿拉伯軍隊嚟講係一場壓倒性嘅慘敗,仲要比1948年同1956年嘅失敗更加慘。

呢場戰爭嘅失敗清楚顯示,事實上阿拉伯國家之間好唔團結。喺之後嘅幾年,巴勒斯坦游擊隊接過咗棒。佢哋聚集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呢個準國家組織之下。不過呢度都出現咗長期以嚟嘅不團結問題。巴勒斯坦游擊隊喺之後嘅幾年生存咗落嚟,繼續進行恐怖主義行動。[3]

贖罪日戰爭 (1973年)

[編輯]

阿拉伯人1973年嘅報復行動係由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策劃嘅,目的係要獲得同以色列談判嘅有利位置,打破外交接觸嘅僵局。埃及人好清楚知道佢哋冇辦法再承受幾年持續軍備競賽對經濟造成嘅沉重負擔,更加唔講同以色列嘅持續緊張關係。佢哋嘅計劃係發動突襲重新佔領被佔領嘅西奈半島領土,同埋利用阿拉伯國家嘅石油生產作為對付西方(以色列嘅主要支持者)嘅武器。

為咗呢個目的,納賽爾嘅去世同薩達特接任埃及總統對於同沙地阿拉伯呢個保守嘅伊斯蘭國家改善關係好重要。薩達特唔再堅持納賽爾嘅泛阿拉伯主義,所以唔再畀區域內其他大國懷疑。因此,喺中東石油成為全球供應嘅最後資源,而唔再係美國石油嘅時候,沙特石油禁運變成咗一個好強大嘅阿拉伯武器。

呢場戰爭雖然唔長,但係好激烈同代價高昂,無論係人員傷亡定係武器損耗。事實上,喺一個充滿游擊隊起義同低強度衝突嘅世界局勢中,贖罪日戰爭(因為阿拉伯人揀咗呢個猶太人傳統節日發動攻擊而得名)係自1945年以嚟最大規模嘅常規戰爭。

表面上睇,雙方打成平手,但係阿拉伯人成功打破咗以色列不可戰勝嘅神話,為1979年3月26日簽訂嘅戴維營和平協議鋪平咗道路。呢個協議係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嘅一個勝利,似乎係七十年代嘗試建立控制嘅又一個表現。

但係贖罪日戰爭對世界和平同穩定產生咗一啲意想不到同危險嘅影響,令華盛頓同莫斯科嘅關係變得緊張。雙方甚至互相威脅,而美國最少都將佢哋嘅核力量進入警戒狀態。呢個事件喺「緩和」時期發生,好令人擔心,因為佢顯示出兩極對抗可能會因為一啲唔係佢哋直接利益嘅衝突而加劇,而唔係蘇聯同美國嘅意願。

最後,贖罪日戰爭反映咗伊斯蘭世界喺呢幾年嚟日益增長嘅重要性。利比亞同卡扎菲上校嘅新角色、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嘅壓力、巴基斯坦實力嘅增長、摩洛哥喺非洲嘅角色日益重要,同埋敘利亞同埃及對以色列嘅報復,都係呢個現象喺七十年代上半葉嘅重要里程碑。

「被佔領土」

[編輯]

六日戰爭(1967年)之後,以色列佔領咗加沙約旦河西岸。從此呢啲地方就被稱為「被佔領土」。佢哋由以色列管理,集中咗大部分巴勒斯坦人口。1967年開始,以色列人就喺呢啲地方興建第一批猶太人定居點。從嗰陣時開始,定居點一直持續擴建,雖然唔同時期嘅強度唔同,但係呢個問題已經成為以色列同巴勒斯坦之間衝突最嚴重嘅方面之一。[4]

1949年以色列嘅綠線(深綠色)同非軍事區(淺綠色)。 綠線變成咗以色列同被佔領土之間嘅行政邊界。耶路撒冷嘅邊界包括咗東耶路撒冷,引發咗新嘅國際爭議,關於耶路撒冷嘅地位。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編輯]

1967年戰爭之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出現咗,佢哋認為武裝鬥爭係解放巴勒斯坦嘅唯一方法。[5][6] 從1960年代末開始,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開始咗一連串嘅襲擊,[7] 喺全世界針對以色列人。[8]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嘅慕尼黑慘案係最血腥嘅一次。以色列用上帝之怒行動作為回應,追殺同暗殺咗慕尼黑慘案嘅負責人。[9]

1977年以色列立法選舉係以色列政治史上嘅一個重要轉捩點,嗰陣時由梅納赫姆·貝京領導嘅經濟自由主義、保守同埋民族主義嘅利庫德集團奪得政權。[10] 同年,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仲親身去咗以色列,喺以色列國會度發表演說,呢個被認為係第一次有阿拉伯國家元首承認以色列。[11] 新政府得到宗教政黨嘅支持,繼續同埃及搞好關係。呢啲關係早喺1975年蘇伊士運河重開嗰陣就開始改善。兩國同美國簽署咗1978年戴維營協議,仲恢復咗外交關係。不過,巴勒斯坦問題就變得更加棘手,因為梅納赫姆·貝京政府鼓勵以色列人喺約旦河西岸定居,搞到同巴勒斯坦人嘅矛盾更加深。以色列喺被佔領土上面嘅殖民活動,同埋1980年宣布耶路撒冷係以色列永恆嘅首都,令到以色列同阿拉伯世界,特別係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敘利亞嘅對抗持續落去。以色列仲併吞咗戈蘭高地(1981年),同埋加強咗對好多阿拉伯國家嘅攻擊。[4]

以色列對伊拉克同黎巴嫩嘅軍事行動

[編輯]

1981年6月嘅選舉確認咗利庫德集團梅納赫姆·貝京繼續執政。1981年6月7號,以色列轟炸咗伊拉克嘅奧西拉克核反應堆,因為以色列情報部門懷疑伊拉克打算用佢嚟研發核武器。

1982年,喺黎巴嫩內戰期間,以色列摧毀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用嚟向以色列北部發動襲擊同發射導彈嘅基地。呢啲事件引發咗第一次黎巴嫩戰爭[12] 另外,以色列空軍仲襲擊咗巴解組織喺突尼斯嘅總部。

貝京喺1983年辭職,由伊扎克·沙米爾接任總理。同年,海姆·赫爾佐格成為咗以色列總統。另一方面,以色列一直到1986年先從黎巴嫩大部分地區撤軍,仲一直維持安全區到2000年。

第一次巴勒斯坦起義

[編輯]

加沙地帶 約旦河西岸 1984年嘅選舉無產生任何多數黨,於是利庫德集團同工黨組成咗一個民族團結政府,由工黨嘅西蒙·佩雷斯做總理。1986年,佢被伊扎克·沙米爾取代。1988年11月嘅大選顯示利庫德同工黨勢均力敵,但最後利庫德靠住宗教政黨嘅支持贏咗。

1987年,喺加沙同約旦河西岸呢啲巴勒斯坦領土爆發咗一場針對以色列政府嘅巴勒斯坦人起義(巴勒斯坦起義)。[13] 接下嚟嘅六年,以色列軍隊鎮壓呢場民眾起義,搞到過千個巴勒斯坦人死亡。呢件事引起咗國際社會大規模嘅抗議。

不過,無論係巴勒斯坦起義定係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喺1989年2月宣布巴勒斯坦獨立,都冇改變到以色列嘅政策,儘管呢個宣言隱含咗承認以色列國。

一覽

[編輯]

疏仕

[編輯]

睇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