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井邊巷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SC96討論貢獻喺2016年8月14號 (日) 11:40嘅修訂。
而家嘅井邊巷。舊時元妙觀所謂嘅「蘇井」(喺1949年填平咗)曾經就喺呢條街入面。

井邊巷粵拼zeng2 bin1 hong2),以前叫過做井頭巷zeng2 tau4 hong2),係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嘅一條唔係幾顯眼嘅街道,喺越秀區光孝路差唔多去到西門口嗰邊。呢條街道係一條掘頭巷,好似個「丫」字噉。以前明朝羊城八景之中嘅「琪林蘇井」就係喺呢度附近。

「琪林」同「蘇井」

羊城八景講嘅「琪林」同「蘇井」,實際係有一個典故,因為呢度曾經有間嗌「元妙觀」嘅古代建築響度。其中「琪林」就喺妙觀入面嘅琪林門,「蘇井」就係蘇軾喺呢度嘅慶典挖過嘅井。

元妙觀

其實「元妙觀」係喺公元727年開嘅元寺,喺宋朝嗰時改咗嗌「天慶觀」,元朝明朝嗰時係嗌「玄妙觀」,清朝嗰陣又改返舊名「元妙觀」,一共改咗4次名。1922年,有1195年歷史嘅元妙觀就拆咗。佢重係廣州一度緊要嘅文化地區。

「元妙觀」嘅興衰史

成立

唐朝嗰時,唐玄宗喺開元廿六年(公元727年)嗌每個州府起間環境比較靚嘅道觀出嚟,嗰時唐玄宗要求啲寺廟要改「開元」年號嘅名。

宋朝嗰陣,重新起過。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儂智高殺到廣州,搞到天慶觀冧咗。喺宋英宗治平年間(1063——1067年)三位佛齊人話畀國王地華迦羅知間廟就嚟連渣都冇得凈,結果佢出錢嚟重新起過,重整大咗個田地嚟做觀產。工程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搞掂,同年住持何德重整咗嚿碑響度。由於嗰時三佛齊嘅地位同阿剌伯差唔多咁出名嘅。喺廣州平息咗儂智高之亂之後,由於西城冧得好慘。雖然話佢哋唔畀阿剌伯佬話出錢嚟起過間西城,但係三佛一齊出錢重新起過西城嗰陣,重好好話嗮中國嘅皇帝添。

興旺

宋朝嗰時,廣州市區試過幾次整大咗個城市用地,西邊城區亦開咗條南濠嚟畀商船去避難。嗰時唔單止水運好方便,重有好多舖頭同畫舫響度,呢度就變到好熱鬧。

挖咗個井出嚟,廟宇再改名。

喺元朝嗰時,由於天慶觀聖祖拜祭宋朝皇帝,而元成宗就嗌易江南佢哋班人經過天慶觀嗰陣,就將佢改名做「玄妙觀」嚟繼承呢個地名。

至於宋朝嗰時蘇軾喺眾妙堂嘅隔籬挖咗用嚟飲水嘅井,就已經出咗名。因為佢啲水同光孝寺嘅達摩泉差唔多咁清。由於佢重挖到嚿龜石出嚟,結果就嗌做「龜泉」;而井就用咗佢個姓氏(蘇氏)嚟做名。

入選羊城八景

喺明朝,由於玄妙觀有又靜又靚嘅環境,加上吸引咗好多文人嚟睇,尤其係孫賁曾經喺呢度寫咗首《琪林夜宿聯句一百韻並序》讚佢,結果呢度就俾人講成「琪林」。而玄妙觀山門(琪林門,已經冇咗好耐)就喺而家嘅中六電腦城對開嘅人行道嗰邊。而玄妙觀入面,曾經出現過紀念方大琮嘅方公祠響度。而所謂嘅蘇井就喺呢條巷入面。

清朝繼續興旺

喺清朝,清代皇帝將玄妙觀個名改返之前嗌嘅「元妙觀」,嗰時道觀嘅東西兩邊出現咗金剛庵同忠靖王廟響度。而文人成日喺呢度學嘢同讀詩嘅,喺元妙觀嘅門口嗰度返係喺元宵嗰日,就成日有女仔嚟拜門右邊嘅石獅子乸嚟求子嗣嘅風俗,呢項風俗一直到民國初年先至結束。

曲終人散

喺越秀凈慧體校入面,重可以睇到以前玄妙觀凈低未俾人揼爛嘅石頭龜像。

民國時期,民國政府唔再支持道教,廣州嘅河道又冇乜點整治過,而元妙觀嘅政治地位同周邊嘅環境好快就衰落咗好多,重試過差唔多冇人咁滯。陳炯明做廣東省政司嗰陣(1920年——1922年),將廣州劃成好多個區,重計劃喺每個區起間兒童遊樂園。其中市立第一兒童遊樂園就咁啱揀咗呢度,結果元妙觀喺民國十一年(1922年),政府出咗幾百蚊趕走嗮啲道士嚟拆元妙觀,後嚟因為軍隊駐守搞到財政緊張而冇起到。之後呢度做過市立第三中學校、市立實驗中學、市立第十三小學。喺民國廿五年(1936年)重變咗市立美術學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蘇井俾中共當局填平咗,連石龜都抌爛埋。石碑就有部份移咗入廣州博物館,但係有一大堆石碑唔知去咗邊。

而佢嘅舊地南邊俾人改成街市,喺1999年重變咗而家嘅中六電腦城

而家

而家就得返條古巷響度。喺1987年,嗰時嘅祝壽巷小學(而家係淨慧體校)要起體訓大樓,點知有位好心人咁啱發現咗俾中共當局抌爛嘅石龜碎片而攞咗嚟還原,重喺體訓大樓嘅1樓東南邊起咗個水景嚟保護,到而家為止,呢度都有香火嚟拜神。

睇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