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腳
跳去導覽
跳去搵嘢
香港腳(拉丁文學名叫 Tinea Pedis,中文學名叫足癬,英文叫 Athlete's foot)係一種由真菌感染得嚟嘅皮膚病,中醫稱為腳氣[1][2]。
病徵[編輯]
香港腳嘅主要原因係濕氣入侵腳底,令腳趾間好快加速新陳代謝嘅情況。輕微嘅腳板底會係噉甩皮,嚴重一啲會覺得痕、生水泡,甚至腳趾之間嘅位出現潰爛現象。
診斷[編輯]
除咗要有香港腳嘅病徵,重要將皮膚樣本拎去做培養同顯微鏡觀察,至可以確定係香港腳,開藥醫治。
醫[編輯]
醫香港腳嘅藥相當多,包括外用同口服藥[3]。
搽藥[編輯]
- Clotrimazole
- Econazole
- Ketoconazole
- Miconazole
- Oxiconazole
- Ciclopirox
- Naftifine
- Terbinafine
- Butenafine
食藥[編輯]
輔助藥物[編輯]
中醫治療[編輯]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主肌肉,五行方位屬土。因此需要健脾利濕、清熱解毒;內外兼治、裏應外合。先至可以達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嘅效果。除咗內服中藥之外,仲有食療湯水[4]、按摩同洗腳[5]。
食療湯水[編輯]
-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落7至8碗水,可配搭瘦肉或者係豬𦟌煲1個鐘
按摩[編輯]
- 太白穴:每日按壓雙腳50至100次,依個人可以承受嘅程度為主
- 三陰交穴:每日按壓雙腳5至10分鐘,依個人可以承受嘅程度為主
泡腳方[編輯]
- 每日需以藥材浸泡患處20至30分鐘
- 糜爛型腳氣:地膚子、滑石粉同苦參30克,白矾同硼砂5克
- 水皰型腳氣:苦參、白蘚皮、馬齒莧同車前子30克,木瓜、蒼朮、 黃柏同埋生甘草15克
- 角化型腳氣:苦參50克同埋花椒30克(要放入500毫升白醋浸三日,分兩次使用)
預防[編輯]
- 記得喺沖完涼,同埋游完水後徹底擦乾隻腳同埋腳趾。
- 用吸汗效能良好嘅材料造嘅襪,避免着尼龍襪褲。
- 如果腳汗多,可以用止汗劑。
- 着通風嘅鞋,例如涼鞋或天然材料造嘅鞋。
- 畀機會對腳通風。
- 如果屋企人都染上香港腳,避免接觸患者掂過嘅地方。
香港腳同香港嘅關係[編輯]
相傳英國喺佔領香港嘅初期,由於香港嘅夏天非常潮濕悶熱,部分成日着住長靴嘅英國士兵隻腳竟然生咗好多細小嘅水泡,有啲重紅腫化濃,痕得好緊要,由於歐洲醫生未見過呢種病,就認為呢種係喺香港發生嘅流行病,所以就叫佢做香港腳[6]。
參考[編輯]
- ↑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第二十二卷(丁腫癰疽)一八三方
- ↑ 【中醫治療】炎夏濕熱易發內服外浸踢走香港腳- 明報健康網
- ↑ "Tinea Pedis by Courtney M Robbins". 原著喺2007年6月20號歸檔. 喺2007年6月14號搵到.
- ↑ 中醫教5貼士防腳患忌吃濕熱水果【內附湯水食譜】 - TOPick香港經濟日報
- ↑ 腳氣知多啲 - 香港01
- ↑ 〈點解叫做香港腳?〉. 原著喺2015年9月16號歸檔. 喺2015年9月14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