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屆香港區議會選舉
![]() | |||||||||||
---|---|---|---|---|---|---|---|---|---|---|---|
‹ 2015 • ![]() | |||||||||||
2019年11月24號 | |||||||||||
選舉類型 | 區議會 | ||||||||||
議席數目 | 479 | ||||||||||
選舉席次 | 452 | ||||||||||
選舉統計 | |||||||||||
選民人數 | 4,132,977 | ||||||||||
總投票數 | 2,943,842 | ||||||||||
總投票百分比
| |||||||||||
71.23% ▲ 24.22% |
2019年區議會一般選舉,係香港主權移交後第6屆香港區議會選舉,喺2019年11月24號舉行。呢次選舉會重選香港十八區區議會全部452個民選議席,加埋年頭已經改選嘅27個當然議員,總共479席。議席任期四年,由2020年1月1號去到2023年12月31號為止。
呢次選舉吸引大批選民踴躍投票,投票人數同投票率都創香港選舉嘅新高(總投票率係71.2%,投票選民有超過294萬人)。泛民主派、香港本土派喺高投票率嘅情況下,順利取得全港過半數民選議席,合共攞到388個民選議席(當中民主黨贏咗91席,同2003年嘅95席只係相差4席),建制派整體民選議席數目跌到得返兩位數(59席),比2003年嗰時(親中派嘅201席當中,民建聯拎到62席)重慘烈。
不過,如果按票數劃分,泛民主派同埋建制派獲得嘅票數大約係57%比42%,同埋傳統意義上兩個陣營票數約「六四黃金比例」嘅狀況類似,兩者差距大約40幾萬張選票。
背景[編輯]
上屆區議會選舉,泛民主派同香港本土派喺雨遮革命後,強調要將運動精神帶落社區,以致多咗唔少人留意政治,甚至出現「傘後組織」成立同埋一眾政治新人(俗稱「傘兵」)參選,議席上面有增進。到2016年嘅立法會選舉,非建制派攞到30席。但係香港同中國政府其後以一連串官司同釋法,去禠奪6個民選議員嘅資格,打後嘅兩場補選,民主派都處於劣勢,建制派更加第一次喺「單對單」嘅立法會補選入面贏咗,咁樣嘅情況之下,民主派同本土派聲勢低迷。
同時,戴耀廷提出「風雲計劃」,計劃由區議會入手,增加民主派喺立法會同特首選委入面嘅影響力。計劃打算搵大約100人去填補本身冇人選嘅白區,減少建制派自動當選嘅機會,但係計劃既冇經費,又唔夠人去參加,不過的確培養到一班人出嚟選區議會。
2019年6月,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掀起社會極大嘅反對浪潮,1個月內出現咗兩場超過100萬人同200萬人嘅遊行,反修例運動亦都令到選民新登記人數破咗歷年記錄,選民人數更加突破400萬人,呢啲新登記選民被視為係對政府不滿而催生出嚟嘅,佢哋嘅投票意向足以影響嚟緊嘅區議會選情。
亦都因為逃犯條例修訂風波,唔少素人都開始落區,參選區議會,當中有譚香文發起嘅反自動當選運動,但係當中開始出現撞區嘅情況,尤其是大學選區同曉麗選區引起嘅風波最大,咁啱兩區都牽涉由反自動當選運動出嚟嘅候選人。由幾十個素人組成嘅宣傳平台「自由系」亦都喺同期成立,最後民主派成功填滿所有白區,今屆選舉成為自1982年區議會成立以嚟,第一次冇區自動當選。
反修例運動去到10月都未完,政府更加喺10月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推行《禁止蒙面規例》,令局勢火上加油。同時,政府同建制派人士亦一直威脅,如果投票當日有事發生,政府會以押後選舉、取消嗰個選區嘅選舉,甚至取消成個區議會嘅選舉。
結果[編輯]
- 內文:第6屆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喺反修例運動仍未結束嘅情況下,非建制派(泛民主派同埋香港本土派)係呢次選舉嘅大贏家,夾埋攞到差唔多390席,幾乎控制晒各區區議會,建制派只係保得住當然議員佔近半數嘅離島區議會控制權。
民主黨繼2003年第2屆香港區議會選舉之後,取代咗民建聯做咗區議會第一大黨,而新民黨、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就無晒所有議席。
有啲落選嘅建制派區議員獲政府委任公職,引發爭議:
- 油尖旺區獨立建制派(九社聯、西九新動力)鄧銘心出任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委員[1]。
- 新民黨林梓鴻、青年民建聯主席施永泰出任青年廣場管理諮詢委員會委員[2][3],但施永泰冇份參選今屆區選。
- 新民黨容海恩、民建聯何俊賢獲委任為廉署事宜投訴委員會成員[4][5],但容海恩、何俊賢冇份參選今屆區選。
區議會 | 議席總數 | 民主派 | 建制派 | 中間派 |
---|---|---|---|---|
中西區 | 15 | 14 | 1 | |
灣仔區 | 13 | 9 | 4 | |
東區 | 35 | 32 | 3 | |
南區 | 17 | 15 | 2 | |
油尖旺區 | 20 | 17 | 3 | |
深水埗區 | 25 | 23 | 2 | |
九龍城區 | 25 | 15 | 10 | |
黃大仙區 | 25 | 25 | ||
觀塘區 | 40 | 28 | 12 | |
荃灣區 | 21 | 16 | 4 | 1 |
屯門區 | 32 | 28 | 4 | |
元朗區 | 45 | 33 | 12 | |
北區 | 22 | 15 | 7 | |
大埔區 | 21 | 19 | 2 | |
西貢區 | 31 | 26 | 2 | 3 |
沙田區 | 42 | 40 | 2 | |
葵青區 | 32 | 27 | 5 | |
離島區 | 18 | 7 | 11 | |
389[a] | 86[b] | 4[c] |
紀錄[編輯]
- 今次區議會選舉投票率係香港有民選以嚟最高(71.23%)。
- 投票人數亦都創新高(2,943,842人)。
- 第一次冇選區自動當選
- 第一次有同性戀者當選區議員(只包括已出櫃人士):岑子杰、張錦雄
- 由1982年有區議會選舉嗰時已經當選嘅屯門區蘇炤成,受到十一次選舉洗禮,今屆畀立言香港委員巫堃泰打低,終於落馬。換言之,香港第一代嘅區議員只係剩低離島區嘅周玉堂(但係周玉堂係一次區議會選舉都未參加過)。而由1985年開始連續當選十屆嘅區議員重有四位,分別係觀塘區潘任惠珍、荃灣區陳琬琛、沙田區程張迎、葵青區梁耀忠。
註腳[編輯]
- ↑ 包括2個熱血公民成員,佢哋唔稱呼自己做民主派/本土派,兼夾同民主派有唔少牙齒印;深水埗區嘅甄啟榮上屆係經民聯成員,不過中途退出,後嚟更加回歸民主派陣營,但係有唔少媒體(諸如立場新聞)將佢擺落中間派度
- ↑ 包括27個喺2019年頭已經改選嘅當然議員,佢哋全部都係建制派
- ↑ 西貢區嘅3個中間派都屬於專業動力,有指佢哋有建制派嘅背後支持,所以有人唔當佢哋係中間派
參考[編輯]
- ↑ "區選連任失敗 建制派鄧銘心入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成員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英文). 喺2020-01-04搵到.
- ↑ "落選區議員有後著:有獲派公職!民建聯自組監察平台 | 熱話". 經濟一週 (英文). 2020-01-03. 喺2020-01-04搵到.
- ↑ "區議落敗 新民黨林梓鴻獲派公職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英文). 喺2020-01-04搵到.
- ↑ "容海恩、何俊賢獲委任為廉署事宜投訴委員會成員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英文). 喺2020-01-04搵到.
- ↑ "委員會洗牌 袁海文入消委會". Sing Tao Daily 星島日報加拿大 (中文). 2019-12-27. 喺2020-01-04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