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形而上學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形上學跳轉過嚟)

形而上學哲學一支。通俗啲講,形而上學係指研究單憑直覺(超經驗)嚟判斷事物嘅哲學

歐洲語言中嘅「形而上學」來自希臘語,好似英文嘅「metaphysics」。呢個詞原本係古希臘羅德島嘅哲學教師安德羅尼柯亞里士多德嘅一部著作起嘅名,meta 即係 after,意思係「物理學之後」。

形而上學又叫「第一哲學」,好似笛卡兒嘅《第一哲學沉思錄》(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亞里士多德將人類嘅知識分為三部份,用大作為比喻:第一部份,最基礎嘅部份,亦就係樹根,係形而上學,係一切知識嘅基石;第二部分係物理學,好比樹幹;第三部分係其他自然科學,以樹枝做比喻。

中文名「形而上學」係由《易經》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度來。

形而上問題嘅研究通常都爭議多多而冇定論。其因部份係人類知識嘅主要來源 —— 經驗事實 —— 唔足夠解決形上學嘅爭議;另一部份係形上學家用語成日混淆不清,因而佢哋爭論時九唔搭八。

二十世紀邏輯實證論者們反對某尐形上學議題。佢哋認為某尐形上學問題本身係無意義嘅。

西方形而上學有三個傳統分支:

  1. 本體論 —— 研究存在嘅問題。
  2. 神學 —— 研究眾神以及關於神嘅問題。
  3. 普遍科學 —— 研究第一原則,當中引發其他嘅問題。例好似:非矛盾定律。嚮特定嘅範疇下,一個客體唔能夠同時存在又唔存在。

形而上學常見嘅問題:

  • 物理物體係咪只係佢自己嘅一組特性?還係一種物質擁有其一組特性?
  • 乜嘢係特性
  • 物體可唔可以從虛無存在又從存在到虛無?(身分與改變嘅問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形而上學」嘅含義

[編輯]

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等人嘅著作中,「形而上學」重被用嚟指「用孤立、靜止、片面、表面嘅觀點去睇事物」,同辯證法相對。佢哋認為形而上學係一種過時嘅唯物主義,因此佢哋結合唯物主義同黑格爾嘅辯證法,創造咗辯證唯物主義。「堅持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呢樣嘅口號亦被提出。但要注意,呢並非「形而上學」呢個詞語嘅本意。形而上學本來係指哲學嘅一分支,喺呢個意義下嘅形而上學並非同辯證法對立,甚至可以喺形而上學研究中運用辯證法。喺西方多取其本意,而喺中國內地則兩種用法都有,要根據語境理解。

形而上學嘅分支

[編輯]

相關文章

[編輯]

外部網頁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