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約瑟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李約瑟
姓名原文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
出生日1900年12月9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出生地倫敦 喺Wikidata改呢個
死亡日1995年3月24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94歲)
死亡地劍橋 喺Wikidata改呢個
死因柏金遜症 喺Wikidata改呢個
國籍英國 喺Wikidata改呢個
識嘅語言英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校Oundle School、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劍橋大學 喺Wikidata改呢個
職業史學家生物化學家作家哲學家 喺Wikidata改呢個
僱主劍橋大學 喺Wikidata改呢個
配偶李大斐魯桂珍 喺Wikidata改呢個

李約瑟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多數叫Joseph Needham1900年12月9號1995年3月24號)係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科學技術史專家,亦係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佢好後生經已係風頭躉,表現出眾,三十歲就有二十世紀伊拉斯莫The Erasmu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之稱[1][2]。佢二戰時來過中國之後,寫嘅《中國科學與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SCC,即《中國科學技術史》),改變西方研究中國文化嘅方法,亦影響住現代中西文化交流[1]。佢講中國科技停滯嘅李約瑟難題,亦係個熱門話題。

生平[編輯]

李約瑟老頭都係叫Joseph Needham[3],男丁名有Joseph係家族傳統。佢老頭係中產蘇格蘭人,係嗰個年代專科麻醉(anaesthesia)[3]嘅名,住響倫敦哈雷街(Harley Street)嘅醫生街[1][4],重有自己嘅圖書館,好多宗敎哲學書。唔好彩係1890年佢老婆同個女就死於白喉,皆因當時未有醫呢隻病嘅抗生素。之後佢再娶做作曲家、有名鋼琴演奏家[3]、兼敎音樂[4]嘅Alicia Adelaïde Needham(娘家姓Montgomery,1863–1945)。佢哋1900年就響倫敦生咗獨仔李約瑟[5]

李約瑟十歲就刨德國哲學家F. Schlegel寫嘅《哲學史》,從此就通德文。而十二歲就住過法國一排,因此又曉法文[2]。1914年到1918年間,佢響Oundle School讀書[1][3],之後1918年到1924年,就響劍橋大學讀書,讀醫學生物化學[3],1921年得學士、1925年1月得碩士、同年10月得博士。1924年開始,就響劍橋基斯書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簡稱Caius College)嘅霍普金斯實驗室做嘢,研究化學胚胎學(Chemical Embryology)、生物學形態發生(Morphogenesis)[1]。基斯書院呢度,亦係佢大半生做研究嘅地方。呢個時間就開始寫書,到佢31歲就出書,《Chemical Embryology》,裏便有呢門嘅要史。

1924年9月,佢同大佢四歲嘅同行李大斐(Dorothy Mary Moyle Needham,娘家姓Moyle)結婚。雖然李約瑟係研究胚胎,不過諷刺嘅係,醫生話佢精蟲唔夠,係無得生[5]。所以李約瑟生性風流,但都係冇仔女[2]

李約瑟係個虔誠基督徒,但性格左傾,做好多怪事。好似揸跑車用90咪飛過劍橋橫街窄巷,去紅色牧師嘅敎會主持禮拜,參加天體會同埋左傾政活動[2]。李約瑟尤好摩里士土風舞(Morris),1935年響國際民族舞蹈大會上宣讀佢嘅論文,《英國內摩里士舞與劍舞嘅地域分布》[2]

劍橋會[編輯]

1937年五六月到,三個中國人魯桂珍王應睞同埋沈詩章一齊坐船來倫敦,八月到劍橋李約瑟度跟佢做研究。響基斯書院度,初到步就由李大斐接待。沈詩章受李約瑟指導,研究胚胎,後尾做咗耶魯大學敎授,做到死為止[6]。而王應睞就跟David Keilin,返中國後發明人工胰島素。而33歲嘅魯桂珍,係南京藥劑師嘅女,佢因為仰慕李氏夫婦,讀完金陵女子大學,唔要美國獎學金,都要跟住佢兩夫婦學嘢。魯桂珍響南京經已揀咗李大斐做佢個博導,研究李大斐最拿手嘅肌肉結構,個好快就交返畀李約瑟[2]

魯桂珍同李約瑟亦一見鍾情,1937到1938年冬墮入愛河。三角戀亦相對平靜,可能係三人學術有共同興趣,或者都好食煙,而魯桂珍亦自認係,而李大斐亦都默許[2][7]

中國迷[編輯]

1938年2月,李魯纏綿過後煲煙。魯桂珍考李約瑟煙仔cigarette中文點寫,魯桂珍寫個答案fragrant smoke(香煙),撩起李約瑟好奇心。自此,李約瑟迷上咗中文[7]。除咗有魯桂珍敎之外,重正式響劍橋大學,拜捷克籍中文系教授Gustev Haloun為師,苦學中文[2]

魯桂珍同李約瑟介紹中國科學發明醫藥學,畀響西方為中心嘅環境大嘅李約瑟,帶來震動,等佢形成咗「一個寶貴嘅信念,中國文明響科學技術史中,曾經起過從來冇畀人知嘅巨大作用」。從此之後,李約瑟對中國科學好有興趣,沉迷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

呢個時候,日本正侵畧中國,英等國袖手旁觀,日本軍機狂炸中國各學府,引起英國學者同有識之士同情,左傾嘅尤其憤愾。李約瑟好積極諗方法幫中國,重趕去倫敦參加「救中國抵制日本貨」嘅遊行[8]

李約瑟鼓勵魯桂珍去美國,咁一來幫魯桂珍事業,二來佢可以多啲去美國。1939年,魯桂珍去美國加州參加第六屆太平洋地區科學大會,順便響加州大學做生化研究員,後尾花粉症令佢轉去哥倫比亞大學。同時間,李約瑟反日支中令佢響英國出晒名[8]

中國行[編輯]

1939年,啱啱考到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羅忠恕,喺11月15號響牛津神學教授屋企開會,同班牛津、劍橋學者講中國戰時敎育苦況。班人感動到決定派位學者去瞭解下,順便帶啲急用敎材,以示英國學者支持中國同學。李約瑟無參加過個會,但結果就做咗親善使者。李魯二人當然開心,不過都唔係馬上成行。因為打緊仗,英國同中國外交部之間來來往往,先至達成。1942年初,英國文化協會科學部主管寫信畀李約瑟,話佢可以去中國[8]

戰時訪問中國係英國一件大事,去之前,英國廣播公司同《自然》雜誌都同佢約稿。英共做大肆報導,希望佢同中共領導人傾計,而英國學者如赫胥黎韋斯理要見佢,英國政府全力支持,中國駐英大使顧維均都同佢餞行。李約瑟成行之前,飛去美國紐約同魯桂珍相聚,為咗寫稿,佢亦請敎魯桂珍中國嘅嘢,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興趣特別厚。兩人傾過之後,就用「十五世紀開始中國科學發展何以停滯唔前」為此行命題,個命題就即係李約瑟難題(Needham's Grand Question)。而呢個問題,都係魯桂珍家敎謹記嘅迷團[8]

1942年11月下旬,李約瑟響倫敦出發。英國政府派位英皇信使同佢搭飛機,保護住佢。幾經艱苦,1943年3月先響昆明機場落機,當地英國副領事跑道接佢。[8]

英國皇家學會之命,1942年1946年間,李約瑟去到中國戰時陪都重慶,做中英科學合作館(Sino-British Science Co-operation Office,SBSCO)館長,佢重入鄉隨俗做埋長衫。呢段時間佢遠征十一次研究,行成三萬里,北便經沙漠去到敦煌,南便亦去到雲南,甚至接近日軍嘅華南海岸[7]。佢見到每個中國大細事物都好有興趣,知道唔少中國發明,同埋收集唔少文化寶藏。除咗帶科學研究必要物資畀科學學者,亦同佢哋打氣。呢啲行動,幫到戰後英國對華影響,英國瞭解中共多啲。李約瑟據佢左傾思想,響重慶同周恩來關係友好[8]。佢又幫中國科學家,響西方科學雜誌發表研究成果,重識咗竺可楨傅斯年呢班中國科學家同學者,因此收集咗大量中國科學技術史文獻。呢啲對佢後來寫《中國科學技術史》有極大幫助。

李約瑟精通中文,識講過得去嘅南京腔國語,交遊廣闊,識得唔少政界學界要人,知道唔少外地人唔知嘅嘢。唔少間諜都想同佢傾偈,因為有機會聽到國民黨高官,同埋中共領導人講嘅嘢,重有各地見聞。呢班人之中有鳥類學家J. Caldwell,出名寫過《南中國鳥雀》,就係美國中情局嘅人。重有做過港督麥理浩,做英國間諜時響福州見過李約瑟[8]

做館長時,佢就同史學家王玲合力研究中國科技史。寫嘅其間都見過唔少學者,好似畫家吳作人咁。1945年開始寫Chinese Science。

戰後[編輯]

194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啱啱成立,李約瑟去法國巴黎做組織自然科學部,第一位部長。查實係佢堅持組織一定以科學為原則[4]。做過兩年部長,1948年,李約瑟返基斯學院

1952年到1953年韓戰期間,佢受共產組織World Peace Council之下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ssion所託,到過北韓做檢查員,1955年重同意中共同朝鮮講美國用生化武器細菌戰[4]。呢件事佢備受批評,不過無影響到佢學術生捱。

佢同劍橋大學出版社傾好,寫一本《中國科學與文明》,出版社贊助一部份。之但後寫寫下,一本變七本,第四本開始又拆開三本,最後本書變成到家下23本嘅系例。早期幾本都係李約瑟自己寫,由魯桂珍同黃玲拹助[4],後尾就搵到一班國際學者一齊寫,變成大計劃。李約瑟自己就寫到1990年退休[1]

佢一直都有敎生物化學,敎到1966年。李約瑟同個退休交官Derek Bryan合作,開咗個The Society for Anglo-Chinese Understanding嘅機構,個機構好多年係英國人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嘅唯一途徑。

1966年接任基斯書院院長(Master of 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到1976年。之後佢將藏書變成東亞科學史圖書館。1985年李約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成立,收編埋圖書館,重得到菲臘親王揭幕。

1982年,李約瑟患帕金遜症,1987年老婆李大斐死。1989年,李約瑟正式娶魯桂珍過門。1991年,魯桂珍死埋。1995年李約瑟響劍橋寓所死,享年95。骨灰就埋響研究所門前,菩提樹下。

貢獻[編輯]

李約瑟令國際社會中國改觀,唔係淨係識農業藝術。佢本身唔係史學出身,佢用佢科學家嘅眼光,去睇中華傳統科技文化,突出佢豐富內涵,重予以肯定。另外佢研究中國科技史有獨到見解。佢做嘅嘢,令國際社會,研究同重視中國科技史,成為嘅國際學術重要一環,同時令中國學者,更加深入研究本國科技史。

李約瑟研究中國科學史純為興趣,自己重受過正規科學史教育。佢夫人魯桂珍都咁講「李約瑟並唔係一位職業漢學家,亦唔係一位歷史學家。佢冇受過學校嘅漢語同科學史嘅正規教育。實際上佢根本無正式學過科學史,只係喺度埋頭實驗工作之餘,順便涉獵啫。」佢嘅研究成果、結論,後人一定要用科學態度對待。

李約瑟本住自己係科學家,用科學嘅眼光睇中國科技嘅停滯不前。佢嘅李約瑟難題啱啱好證明呢點。有啲學者以歷代嘅漢化同中央集權來解釋中國文化思想上,點樣高度一統,欠缺多元同競爭,令到科技停滯。不過要注意,呢啲學者筆下嘅中國只係講漢族生活區,而唔包自大清滿等少數民族居住區。

李約瑟難題[編輯]

內文:李約瑟難題

李約瑟難題,無疑係李氏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嘅中心論題。佢提出就算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咗幾多重要貢獻,但係點解科學同工業革命唔響近代中國發生?佢個人見解係,中國好耐冇發展喇,好似腓尼基人同希臘人,佢哋早期城邦同現代城市,都要為生存而互相競爭。中國首次統一後(或者指統一),佢所謂嘅封建官僚制度,政府實行中央指導政策。所謂封建,就係話中央集權,所謂官僚,就係皇帝直接管理官員,地方行政只對朝廷負責。官僚思想浸透到整個中國人嘅複雜思想裏便。甚至民間傳說,都充滿咗呢種思想。科舉制度根本就係鼓吹呢種封建官僚制度

呢種制度有正反效應。正效應加上科舉制度嘅選拔,可以令中國非常好有效咁,集中大批聰明讀書人,佢哋管中國管得井井有條,重令到中國發展咗以整體理論,實用研究方法嘅科技,譬如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好大,數據到今日都有借鑒價值,又例如大運河等。

但制度又有反效果,搞到新觀念好難俾社會接受,開發新技術領域無晒競爭。響中國,商業唔似得歐洲有咁多權利。中國好多短語,都係重農輕商,同中國歷代重農抑商政策,表明係邊啲年代嘅官僚政府,佢嘅指導政策。譬如大明末期嘅宋應星,就係參加科舉失敗之後,先撰寫《天工開物》,但佢唔認為有官員會讀呢本書。

西方發展咗以還原論,公式研究方法嘅科技。呢種科技,佢興起同商人興起有關。佢鼓勵競爭開發較強技術。中國反對呢種科技發展,阻力好大。西方科技發展衝破呢啲阻力,就取得家下成就。比如歐洲國家之間嘅競爭,令到歐洲響中國火藥嘅基礎上,改良火藥武器。呢方面,秦以後嘅中國,唔單止比唔上同時期嘅歐洲,甚至比唔上春秋戰國時期嘅中國。

佢補充,中國所處嘅地理環境影響咗政府嘅態度。中國獨有嘅水利問題(尤其係黃河),令中國人好早就去修水利。因為一定要整體集中資源治理,先至解決到水患。而水利超出咗任何一個封建領主嘅領地,咁就解釋到點解中國,封建主義要讓位畀中國官僚文明。

佢總結,如果中國人有歐洲America i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story[未記出處或冇根據]嘅具體環境,而唔係處於一個廣大嘅地區,北面俾沙漠切斷,西面俾雪山隔住,南面又有叢林,東面又係寬廣嘅海洋。咁樣,情況就完全唔同。咁將會係中國人,而唔係歐洲人發明科學技術同資本主義。歷史上偉大人物嘅名,都係中國人嘅名,而唔係伽利略牛頓哈維呢啲人嘅名。李約瑟甚至話,如果咁樣,就係歐洲人學習中國嘅象形文字,方便學習科學技術,而唔係中國人學西方字母順序排列嘅語言。

另外現任李約瑟研究所所長古克禮,轉述李約瑟臨終前嘅觀點:「李約瑟先生透過佢多年來,對中國,以及中國人嘅瞭解,佢確信中國能夠再度崛起,一個擁有咁偉大文化嘅國家,一個擁有咁偉大人民嘅國家,一定會對世界文明再次做出偉大貢獻。」

榮譽[編輯]

[編輯]

  1. 1.0 1.1 1.2 1.3 1.4 1.5 "Joseph Needham 1900-1995". 原著喺2008年1月18號歸檔. 喺2008年6月8號搵到.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林行止 (2008-06-05). .
  3. 3.0 3.1 3.2 3.3 3.4 "Papers and correspondence of Joseph Needham, 1900-1995".
  4. 4.0 4.1 4.2 4.3 4.4 "In Memoriam: Dr Joseph Needham, 1900-1995".
  5. 5.0 5.1 . 原著喺2007年11月21號歸檔. 喺2008年6月8號搵到.
  6. 李約瑟. .
  7. 7.0 7.1 7.2 "'The Man Who Loved China' by Simon Winchester".
  8. 8.0 8.1 8.2 8.3 8.4 8.5 8.6 林行止 (2008-06-06). .
  9. 約瑟 - 檔案 - 名譽博士學位畢業生 - 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畢業生 (繁體中文). 香港大學.
  10. 第25屆大會 (1983) | 頒授學位典禮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繁體中文)
  11. 誉博士学位批准、授予名单至2008年12月 (XLS) (簡體中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第3項
  12. 约瑟Joseph Needham----中国科学院学部 (簡體中文). 中國科學院.

[編輯]

李約瑟寫嘅:

  • Science, Religion and Reality (1925)
  • Chemical Embryology (1931)
  • The Great Amphibium; four lectures on the position of religion in a world dominated by science (1931)
  • Perspectives in Biochemistry; thirty-one essays presented to 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by past and present members of his laboratory (1937)
  • History Is On Our Side (1947)
  • Science Outpost; papers of the Sino-British science co-operation office (British council scientific office in China) 1942-1946 (1948)
  •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1954)
  •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by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of Wang Ling (1954-59) 2 Volumes
  • A History of Embryology (1959)
  • The Grand Titration: 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 and West (1969)
  • Within the Four Seas: the dialogue of east and west (1969)
  • Clerks and Craftsmen in China and the West: lectures and addresses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70)
  • Chinese Science; explorations of an ancient tradition (1973)
  • Moulds of Understanding: a pattern of natural philosophy (1976)
  •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1: an abridgement of Joseph Needham's original text (1978)
  •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2: an abridgement of Joseph Needham's original text (1978)
  •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3: an abridgement of Joseph Needham's original text (1978)
  • Science in Traditional China (1982)
  • Science in Traditional China :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982)
  • The Genius of China (1986)
  • Heavenly Clockwork : the great astronomical clocks of medieval China (1986)
  • The Hall of Heavenly Records : Korean astronomical instruments and clocks, 1380-1780 (1986)

講李約瑟嘅:

睇埋[編輯]

出面網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