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潛水艇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潛艇跳轉過嚟)
德軍所用嘅潛水艇

潛水艇粵拼cim4 seoi2 teng5英文submarine),又叫潛艇,係交通工具,行於之中。入深海唯有坐潛水艇,有一啲郵輪裏面有潛水艇,例如雲頂夢號同世界夢號。

潛水艇亦有用作軍事武器,有魚雷或者飛彈。

雖然頭經已有人整過實驗性質嘅潛艇,但係潛艇設計喺19世紀先至開始興旺,而且有好多海軍都開始用潛艇。潛艇喺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 嗰陣時首次畀人廣泛使用,而家喺好多海軍,無論大細規模,都有用到潛艇。潛艇嘅軍事用途包括:打敵方水面(商船同軍艦)或者其他潛艇;航空母艦保護;突破封鎖核威懾;喺唔畀入嘅地方秘密行動,收集情報同做偵察;阻止或者影響敵人嘅行動;常規陸地攻擊(例如,射巡航導彈);同埋鬼祟咁塞啲蛙人或者特種部隊入去。潛艇嘅民用用途包括:海洋科學打撈;探索;同埋設施檢查同維修。潛艇可以改裝做一啲專門嘅嘢,好似搜索同救援任務,同埋海底電纜維修噉。潛艇喺旅遊業同水下考古學度都有用。而家啲深潛潛艇係由深海潛水器發展出嚟,深海潛水器就係潛水鐘變出嚟嘅。

多數大型潛艇都係圓柱形船身,兩邊係半圓形(或者錐形),仲有個直立結構,通常喺船身中間,入面裝住通信同感應設備,同埋潛望鏡。喺現代潛艇度,呢個結構美式叫「帆罩」,歐式就叫「鰭」。早期設計有個特色係「指揮塔」:喺主體上面嘅獨立耐壓船體,咁就可以用短啲嘅潛望鏡。船尾有個螺旋槳(或者泵噴射推進器),仲有唔同嘅流體動力控制鰭。細啲、深潛同埋特殊用途嘅潛艇設計可能會同傳統嘅好唔同。潛艇潛水同浮上水面,係靠潛水舵同埋改壓載艙入面嘅水同空氣嚟影響浮力

潛艇種類好多,能力都差好遠。細嘅有啲好似單人或者雙人潛艇,玩得幾個鐘,大嘅就好似俄羅斯嘅Template:Sclass2(史上最大潛艇),可以潛喺水底六個月。潛艇可以去到潛水員覺得唔掂(甚至會死人)嘅深度。[1]

歷史

[編輯]
内文:潛艇歷史

詞源

[編輯]

submarine」個詞意思係「水底」或者「海底」(好似海底峽谷海底管道噉),但係做名詞嗰陣,通常指可以喺水底行嘅船。[2] 呢個詞係「submarine boat」(潛水艇)縮寫[3][4],好似法文(sous-marin)同西班牙文(submarino)都係咁,不過其他語言就用返原本個詞,好似荷蘭文(Onderzeeboot)、德文(Unterseeboot)、瑞典文(Undervattensbåt)同俄文(подводная лодка: podvodnaya lodka),佢哋都係「潛水艇」咁解。海軍傳統上,潛艇通常叫「boats」(艇)唔叫「ships」(艦),唔理佢哋幾大。[5] 雖然平時叫「boats」(艇),[6][7] 美國潛艇名開頭會加 USS(美國軍艦),好似 Template:USS。英國皇家海軍,HMS 可以係 "His Majesty's Ship"(國王陛下嘅軍艦)或者 "His Majesty's Submarine"(國王陛下嘅潛艇),雖然有時會寫 "HMS/m"[8][Note 1],潛艇通常都係叫「boats」(艇)唔叫「ships」(艦)。[Note 2]

早期嘅人力潛水器

[編輯]
科內利斯·德雷貝爾整嘅早期潛水器,用槳划水

16同17世紀

[編輯]

根據1562年出版嘅 Opusculum 讓·泰斯涅 嘅一份報告:[9]

兩個希臘人喺塔霍河潛入水底又浮返上水,喺托萊多市附近,搞咗好多次,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喺度,佢哋冇濕到身,手上面攞住嘅火把都仲着住。[10]

1578年,英國數學家威廉·伯恩喺佢本書 Inventions or Devises 記錄咗最早嘅水底航行工具計劃之一。[11] 幾年後,蘇格蘭數學家同神學家約翰·納皮爾喺佢嘅 Secret Inventions(1596年)寫:「除咗水底航行嘅裝置之外,仲有好多其他裝置同埋戰術,靠上帝保佑同埋熟手工匠嘅努力,我希望可以做到傷害敵人。」而家唔知佢有冇真係做。[12]

熱羅尼莫·德·阿揚斯·貝蒙特 (1553–1613) 設計咗兩種用空氣淨化嘅潛水工具,仲畫埋詳細圖。佢哋有槳、內部泵搞掂嘅自動浮潛通氣管、舷窗同埋手套,畀船員喺水底搞掂啲嘢。阿揚斯諗住用佢哋打仗,秘密咁埋敵人啲船,再喺船身裝定時炸藥。[13]

第一艘肯定起咗嘅潛水器,係科內利斯·德雷貝爾喺1620年設計同起好嘅,佢係荷蘭人,幫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做嘢。佢係用槳划水嚟行嘅。[12]

18世紀

[編輯]

到咗18世紀中葉,英國已經批咗十幾個潛艇/潛水艇專利。1747年,Nathaniel Symons 攞到專利,仲整咗第一個用壓載艙浸水嘅例子。佢個設計用皮囊,入面可以裝水嚟潛水。有個裝置可以扭乾啲皮囊,等架艇浮返水面。1749年,紳士雜誌報道,類似設計最初係 喬瓦尼·博雷利 喺 1680 年提出嘅。之後百幾年設計都冇乜進步,直到有新科技用喺推進同穩定性方面。[14]

第一艘軍用潛水器係 Template:Ship (1775),係美國人大衛·布什內爾設計嘅手划橡子形裝置,坐得一個人。[15] 佢係第一艘確定到可以獨立喺水底操作同郁動嘅潛艇,亦都係第一艘用螺旋槳嚟推進嘅潛艇。[16]

19世紀

[編輯]
Robert Fulton 畫嘅「潛水艇」插圖
1806年 Robert Fulton 畫嘅「潛水艇」插圖

1800年,法國起咗 Template:Ship,係美國人羅伯特·富爾頓設計嘅人力潛艇。1804年佢哋放棄咗,英國佬都係,佢哋重新諗過 Fulton 嘅潛艇設計之後都係唔搞。

1850年,威廉·鮑爾Template:Ship 喺德國起好。佢到而家都係已知最舊、仲喺度嘅潛艇。[17]

1864年,美國內戰後期,南部邦聯海軍Template:Ship 變成第一艘軍用潛艇擊沉敵船,佢擊沉咗聯邦單桅縱帆船 Template:USS,用裝住火藥嘅桶放喺桅杆度做魚雷炸藥。Hunley 號都沉埋。爆炸衝擊波可能即時搞掂晒啲船員,令佢哋冇辦法泵走艙底水或者搞掂潛艇郁動。[18]

1866年,Template:Ship 係第一艘成功潛水、水底航行、重有喺船員控制下浮返水面嘅潛艇。德國裔美國人Julius H. Kroehl(德文:Kröhl)設計嘅嘢,有啲嘢到而家現代潛艇都仲用緊。[19]

1866年,Template:Ship 係應智利政府要求,由德國工程師兼移民卡爾·弗拉赫起嘅。佢係世界第五艘潛艇[20],同第二艘潛艇一齊,諗住欽查群島戰爭嗰陣保護瓦爾帕萊索港口,唔畀西班牙海軍打。

機械動力潛艇

[編輯]

潛艇要等到有啱用嘅引擎先可以畀海軍普遍同埋例行咁用。1863年到1904年係潛艇發展嘅關鍵期,出咗幾樣重要科技。好多國家都起同用潛艇。柴油電力推進變成咗主流動力系統,好似潛望鏡呢啲嘢都變成標準配備。各國做咗好多實驗,研究潛艇嘅有效戰術同武器,令到潛艇喺第一次世界大戰發揮咗好大作用。

1863–1904

[編輯]
法國潛艇 潛水者號

第一艘唔靠人手而係用機械動力嘅潛艇,係法國嘅 Template:Ship (Plongeur), 1863年推出,用咗 1,200 kPa(180 psi) 嘅壓縮空氣。[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納西斯·蒙圖里奧爾設計咗第一艘唔使空氣燃燒動力潛艇,Template:Ship,1864年喺巴塞隆拿推出。

潛艇可以做武器,係因為白頭魚雷嘅出現,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海德喺1866年設計咗呢款武器,係第一款實用嘅自推進魚雷[21] 桅杆魚雷南部邦聯海軍之前整咗,但係畀人覺得唔實際,因為佢好似同時搞沉咗目標,同埋裝住佢嘅潛艇 H. L. Hunley 號。

愛爾蘭發明家約翰·菲利普·霍蘭喺1876年起咗一艘模型潛艇,1878年展示咗 霍蘭一號 原型艇。之後有幾款設計都唔成功。1896年,佢設計咗霍蘭 VI 型潛艇,水面用內燃機,水底用電蓄電池霍蘭 VI 型 喺 1897年5月17號,海軍中尉Lewis Nixon新澤西州伊麗莎白新月造船廠推出,喺1900年4月11號畀美國海軍買咗,變咗海軍第一艘服役潛艇,改名做 Template:USS[22]

英國牧師兼發明家George Garrett 同埋瑞典工業家托爾斯滕·諾登費爾特 傾過,搞出咗第一批實用蒸汽動力潛艇,有魚雷,可以軍用。第一艘係 諾登費爾特一號,56噸,19.5米(64英尺) 嘅船,同 Garrett 唔好彩嘅 Template:Ship (1879) 差唔多,行到 240公里(130海里;150英里),裝咗一支魚雷,1885年搞掂。

佩拉爾號卡塔赫納,1888年

可靠嘅潛艇動力,到咗1880年代,電池科技出咗先搞掂。第一批電力潛艇係西班牙嘅 伊薩克·佩拉爾(佢起咗 Template:Ship)、Dupuy de Lôme(佢起咗 Template:Ship)、法國嘅 古斯塔夫·澤德(佢起咗 西雷納號),同埋英國嘅 James Franklin Waddington(佢起咗 海豚號)起嘅。[23] Peral 個設計有魚雷同埋其他系統,之後變成潛艇標準配備。[24][25]

Template:USS,1902年推出
Template:Ship(1907年推出)係第一艘可以行長途嘅俄羅斯潛艇。

法國蒸汽電力 Template:Ship,1900年6月服役,用咗而家好普通嘅雙殼設計,耐壓船身喺外殼入面。呢啲200噸船水底行到超過 160 km(100 mi)。法國潛艇 白鷺號 喺 1904 年再改進咗個概念,用柴油引擎而唔係汽油引擎做水面動力。起咗好多呢種潛艇,1914年前起咗七十六艘。

英國皇家海軍喺霍蘭魚雷艇公司攞到許可證,喺 Vickers巴羅因弗內斯 訂咗五艘 Template:Sclass2,時間係 1901 年到 1903 年。起艇耐過預期,第一艘到 1902年4月6號先準備好出海試潛。雖然設計係成份買美國公司嘅,但係實際用嘅設計係改良咗嘅 Holland 原設計,用咗新嘅 180匹馬力(130千瓦特) 電油引擎,都未試過。[26]

呢啲潛艇第一次用係 1904–05 年嘅 日俄戰爭。因為 旅順港 畀人封鎖,俄羅斯將啲潛艇派去 符拉迪沃斯托克,到 1905年1月1號,嗰度有七艘艇,夠組成世界第一支「可以打仗嘅潛艇艦隊」。新潛艇艦隊喺 2月14號開始巡邏,通常每次大約 24 個鐘。第一次同日本軍艦交手喺 1905年4月29號,嗰陣俄羅斯潛艇 索姆號 畀日本魚雷艇打,但係之後走咗。[27]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
德國潛艇 Template:SMU,喺 1914年9月唔夠一個鐘頭 擊沉咗三艘英國巡洋艦

軍用潛艇第一次發揮大作用係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嘅 U型潛艇 等部隊喺 第一次大西洋戰役 出動,仲要搞沉咗 Template:RMS Lusitania,佢因為無限制潛艇戰畀人打沉,成日畀人講係美國參戰原因之一。[28]

開戰嗰陣,德國只有廿艘潛艇可以打仗,不過包括柴油引擎嘅 U-19 級,射程有 5,000英里(8,000公里),速度 8節(15公里每個鐘),夠佢哋喺成個英國沿岸有效噉行動。, [29] 相反,英國皇家海軍總共有 74 艘潛艇,不過好壞參半。1914年8月,十艘 U 型潛艇組成嘅小隊,由佢哋喺 黑爾戈蘭 嘅基地出發,攻擊喺 北海 嘅英國皇家海軍軍艦,係史上第一次潛艇戰爭巡邏。[30]

U 型潛艇可以做實用戰爭機器,係靠新戰術、數量、同埋潛艇科技,好似之前幾年開發嘅柴油-電力動力系統。U 型潛艇與其話係真潛艇,不如話係潛水器,佢哋主要喺水面用普通引擎行,間唔中潛落水底,用電池動力攻擊。佢哋橫切面大致三角形,有個明顯龍骨控制水面航行嘅橫搖,船頭都好明顯。一戰期間,超過 5,000 艘 協約國 嘅船畀 U 型潛艇搞沉。[31]

英國佬為咗應對德國潛艇科技發展,搞咗 K 級潛艇。不過,呢啲潛艇設計有問題,又唔好操控,所以操作起嚟好危險。[32][33]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大日本帝國海軍Template:Sclass,二戰最大潛艇
君特·普里恩Template:GS 模型,德國二戰 七型 柴油-電力獵潛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用潛艇喺大西洋戰役大殺四方,想切斷英國補給線,擊沉嘅商船多過英國佬換到嘅。呢啲商船好重要,英國人要食飯,工業要原料,軍隊要油同武器。U 型潛艇喺兩次大戰之間升級過,但係最大嘅創新係改善咗通信,用恩尼格瑪密碼機加密。咁就可以用海軍戰術大規模攻擊 (Rudeltaktik,俗稱「狼群戰術」),不過U 型潛艇嘅恩尼格瑪密碼畀人破解咗之後,就唔掂喇。打完仗,差唔多 3,000 艘 盟軍 嘅船(175 艘軍艦,2,825 艘商船)畀 U 型潛艇搞沉。[34] U 型潛艇一開始幾掂,但之後德國 U 型潛艇艦隊傷亡慘重,冇咗 793 艘 U 型潛艇,41,000 個潛艇兵死咗大約 28,000 個,傷亡率大約 70%。[35]

大日本帝國海軍 用嘅潛艇種類最多,包括 回天 人操魚雷、袖珍潛艇(Template:Sclass2Template:Sclass)、中程潛艇、專門補給潛艇同埋長程艦隊潛艇。佢哋仲有二戰時水底速度最快嘅潛艇 (Template:Sclass) 同埋可以載幾架飛機嘅潛艇 (Template:Sclass)。佢哋仲裝備咗嗰時最勁嘅魚雷之一,氧氣推進嘅 九五式。不過,日本仔揀咗用潛艇打艦隊戰,所以唔係好成功,因為軍艦快、靈活、又好防守,商船就唔同。

潛艇部隊係美國佬武庫入面最有效嘅反艦武器。潛艇喺美軍入面只係佔大約 2%,但係搞掂咗超過 30% 日本海軍,包括 8 艘航空母艦、1 艘戰列艦同埋 11 艘巡洋艦。美國潛艇仲搞掂咗超過 60% 日本商船隊,搞到日本仔冇力氣補給軍隊同工業戰爭。太平洋戰爭中嘅盟軍潛艇 搞掂嘅日本船 多過其他武器加埋。日本帝國海軍冇好好保護佢哋啲商船,都幫咗盟軍好多。

二戰嗰陣,美國海軍有 314 艘潛艇,差唔多 260 艘去咗太平洋。[36] 1941年12月,日本仔打夏威夷嗰陣,有 111 艘艇服役;戰爭期間,Template:SclassTemplate:SclassTemplate:Sclass 嘅 203 艘潛艇服役。戰爭期間,美國冇咗 52 艘潛艇,乜原因都有,其中 48 艘係直接戰爭搞成嘅。[37] 美國潛艇搞沉咗 1,560 艘敵船,[36] 總共 530 萬噸(佔總數 55%)。[38]

英國皇家海軍潛艇部隊 主要用嚟做軸心國封鎖。主要行動區喺挪威附近、地中海(對抗軸心國去北非嘅補給線)、同埋遠東。嗰場仗,英國潛艇搞沉咗 200 萬噸敵船同埋 57 艘主要軍艦,軍艦包括 35 艘潛艇。其中有一次係潛艇喺水底擊沉另一艘水底潛艇嘅記錄。嗰次係 Template:HMS 對付 Template:GSVenturer 號船員用咗啲技術(之後變成現代魚雷電腦瞄準系統嘅基礎),人手計出咗打三維機動目標嘅射擊方案。英國冇咗七十四艘潛艇,[39] 多數,四十二艘,喺地中海。

冷戰軍事型號

[編輯]
Template:HMASTemplate:Sclass 喺潛望鏡深度
Template:USSTemplate:Sclass環太平洋軍事演習 2014 同友軍潛艇一齊行。

第一次潛艇射巡航導彈SSM-N-8 Regulus)喺1953年7月,喺 Template:USS 甲板射出,呢艘係二戰艦隊艇,改裝過載導彈同核彈頭Tunny 號同埋佢嘅姊妹艇 Template:USS 係美國頭一批核威懾巡邏潛艇。1950年代,核動力 有啲取代咗柴油電力推進。仲有設備開發出嚟,由海水度抽氧氣。呢兩樣嘢令潛艇可以潛喺水底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40][41] 自此之後,美國、蘇聯(而家嘅俄羅斯)、英國同法國起嘅多數海軍潛艇都係核反應堆動力。

1959–1960年,美國(Template:Sclass)同蘇聯(Template:Sclass2)都開始用第一批彈道導彈潛艇,做冷戰 核威懾 策略一部分。

冷戰嗰陣,美蘇都有好多潛艇,玩貓捉老鼠遊戲。蘇聯嗰陣至少冇咗四艘潛艇:Template:Ship 1968年冇咗(中央情報局霍華德·休斯 設計嘅船 格洛瑪·探險家號 喺海底撈咗佢一部分),Template:Ship 1970年,Template:Ship 1986年,同埋 Template:Ship 1989年(佢保持住軍用潛艇深度紀錄——1,000 m(3,300 ft))。其他好多蘇聯潛艇,好似 Template:Ship(第一艘蘇聯核潛艇,亦都係第一艘去到北極嘅蘇聯潛艇)都畀火燒或者輻射洩漏搞到傷晒。美國嗰陣冇咗兩艘核潛艇:Template:USS 係因為測試潛水嗰陣設備壞咗,當時佢喺操作極限,Template:USS 原因唔知。

第三次印巴戰爭 期間,巴基斯坦海軍Template:Ship 擊沉咗印度護衛艦 Template:INS。呢係二戰後第一次潛艇擊沉軍艦。[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同一場仗,Template:Ship,一艘借畀巴基斯坦嘅 丁鱖級 潛艇,畀 印度海軍 擊沉。呢係二戰後第一次潛艇戰鬥損失。[42] 1982年 福克蘭戰爭,阿根廷巡洋艦 Template:Ship 畀英國潛艇 Template:HMS 擊沉,係戰爭中核動力潛艇第一次擊沉。[43] 幾個星期後,6月16號,黎巴嫩戰爭,一艘冇名嘅 以色列潛艇 用魚雷打沉咗黎巴嫩沿海貨船 Transit 號,[44] 當時佢載住 56 個巴勒斯坦難民去 塞浦路斯,以色列人以為艘船係撤走反以色列武裝分子。艘船畀兩支魚雷打中,盡力搶灘,但係最後都係沉咗。25 個人死咗,包括船長。以色列海軍 喺 2018年11月 公開咗件事。[45][44]

用途

[編輯]

Template:Split section

軍事

[編輯]
德國 UC-1 一戰潛艇。由船頭向上去指揮塔嘅電線係 跳躍線
倫比特號愛沙尼亞海事博物館倫比特號 係佢嗰系列唯一一艘留喺世上嘅佈雷潛艇。[46]

第二次世界大戰 前後,潛艇主要做反水面船戰。潛艇會喺水面用甲板炮打,或者喺水底用魚雷打。佢哋特別勁,喺兩次大戰都搞沉好多盟軍跨大西洋船,二戰又搞亂太平洋日本補給線同海軍行動。

佈雷潛艇喺20世紀初出咗。一戰同二戰都有用。潛艇仲有用嚟塞同拉走秘密特工同軍隊特種作戰,收集情報,同埋救喺島上面畀人打低嘅飛機佬,啲飛機佬會知邊度安全迫降,等潛艇可以救佢哋。潛艇可以運貨過危險水域,或者做其他潛艇嘅補給船。

潛艇通常淨係可以喺水面搵到同打其他潛艇,不過 Template:HMS 都喺兩艘都喺水底嘅情況下,用四支魚雷擴散擊沉咗 Template:GS。英國佬喺一戰嗰陣搞咗特別反潛潛艇,R 級。二戰後,歸航魚雷、勁啲嘅 聲納 系統、同埋 核動力 出現,潛艇都變得可以有效噉互片。

潛射彈道導彈 同潛射 巡航導彈 嘅出現,令潛艇有勁同遠程嘅能力,用唔同武器(由 集束炸彈核武器)打陸地同海上目標。

潛艇嘅主要防禦,係佢可以潛到海深處收埋自己。早期潛艇畀人聽到佢哋嘅聲嚟發現。水傳聲好勁(勁過空氣好多),潛艇可以喺好遠偵測同追蹤嘈吵嘅水面船。而家啲潛艇好注重隱身。先進嘅 螺旋槳 設計、大量隔音物料、同特別機械,幫潛艇靜到好似海入面啲環境噪音,好難發現。要搵到同打現代潛艇,要特別科技先得。

三叉戟二型 D5 係最先進 潛射彈道導彈 之一

主動聲納 用搜索設備發出嘅聲反射嚟偵測潛艇。二戰開始,水面船、潛艇同飛機(靠聲納浮標同直升機「點放」陣列)就用佢,但係佢會暴露發射器位置,仲要易畀人反制。

收埋咗嘅軍用潛艇好牙煙,因為佢夠靜,會搞到敵人海軍要嘥資源喺大海搵佢,保護啲船唔畀佢打。1982年 福克蘭戰爭 就好明顯,英國 核動力 潛艇 Template:HMS 擊沉咗阿根廷巡洋艦 Template:Ship。沉咗船之後,阿根廷海軍知自己冇嘢可以防潛艇,阿根廷水面艦隊喺之後嘅戰爭都龜縮喺港口。不過,有艘阿根廷潛艇仲喺海度。[47]

民用

[編輯]

雖然世界多數潛艇係軍用,但係都有啲民用潛艇,用嚟做旅遊、探索、檢查油氣平台同埋管道測量。有啲仲會用嚟做犯法嘢。

海底奇觀之旅 遊樂設施喺1959年 迪士尼樂園 開幕,不過佢雖然喺水底行,但唔係真潛艇,因為佢喺路軌行,仲要係開放式。[48] 第一艘遊客潛艇係 Template:Ship,1964年喺 Expo64 開始用。[49] 1997年,世界各地有 45 艘遊客潛艇做緊嘢。[50] 崩潰深度 大約 400~500英尺(120~150米) 嘅潛艇,喺世界幾個地方用緊,通常海底深度大約 100至120英尺(30至37米),載客量 50 到 100 人。

一般操作,水面船會載遊客去離岸操作區,再畀佢哋上潛艇。之後潛艇會去水底景點,好似天然或者人造珊瑚礁。為咗安全浮返水面,唔怕撞到嘢,潛艇位置會放氣泡做記號,浮上水面動作由支援船上面嘅人搞掂。

而家興南美洲毒販用所謂 毒品潛艇 避開執法部門。[51] 佢哋有時會用 真潛艇,不過多數都係自推式 半潛船,船身有一部分長期喺水上面。2011年9月,哥倫比亞政府捉到一艘 16 米長潛水器,載到船員,值大約 200 萬美金。艘船係 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 反叛分子嘅,載到至少 7 噸毒品。[52]


極地操作

[編輯]
美國海軍攻擊潛艇 Template:USS 喺北冰洋休息,喺 2009年3月21號冰上演習 2009 穿過一米厚冰面浮上水面。

1903年 – 西蒙·萊克 潛艇 Protector羅德島州紐波特 出面嘅冰面浮上水面。[53]

1930年 – Template:USS斯匹茲卑爾根群島 附近冰下操作。[53]

1937年 – 蘇聯潛艇 Krasnogvardeyets丹麥海峽 冰下操作。[53]

1941–45年 – 德國 U 型潛艇喺由 巴倫支海拉普捷夫海 嘅冰下操作。[53]

1946年 – Template:USS納努克行動 用向上射束測深儀,喺 戴維斯海峽[53]

1946–47年 – Template:USS高跳行動 用冰下 聲納,喺南極洲。[53]

1947年 – Template:USS楚科奇海 浮冰下用向上射束回聲測深儀。[53]

1948年 – Template:USS 開發咗通過 冰間湖 垂直升降技術,喺楚科奇海。[53]

1952年 – Template:USS波弗特海 用擴大咗嘅向上射束測深儀陣列。[53]

1957年 – Template:USS 去到斯匹茲卑爾根群島附近北緯 87 度。[53]

1958年8月3號 – 鸚鵡螺號慣性導航系統 去到北極。[53]

1959年3月17號 – Template:USS 喺北極點穿冰浮上水面。[53]

1960年 – Template:USS 喺冰下行咗 900英里(1,400公里),經過淺水區(125至180英尺或38至55米 深)嘅白令-楚科奇陸架。[53]

1960年 – Template:USS 喺冰下穿過 西北航道[53]

1962年 – 蘇聯 Template:Sclass2 Template:Ship 去到北極。[53]

1970年 – Template:USS 大範圍海底地圖測繪調查西伯利亞大陸架。[54]

1971年 – Template:HMS 去到北極。[53]

Template:USS 做咗三次極地演習:1976年(美國演員 查爾頓·希斯頓 喺船上);1984年同 Template:USS 聯合行動;同埋 1990年同 Template:USS 聯合演習。[55]

1986年5月6號 – Template:USSTemplate:USSTemplate:USS 一齊喺 地理北極 會合浮上水面。第一次三艘潛艇喺北極點浮上水面。[56]

1987年5月19號 – Template:HMSTemplate:USS 同埋 Template:USS 喺北極點會合。[57]

2007年3月 – Template:USS 參加美國海軍/英國皇家海軍 聯合冰上演習 2007 (ICEX-2007),喺北冰洋,同 Template:Sclass Template:HMS 一齊。[58]

2009年3月 – Template:USS 參加咗 冰上演習 2009,測試潛艇喺北極環境嘅操作性同作戰能力。[59]

科技

[編輯]

浮力同縱傾

[編輯]
圖解潛艇控制面同縱傾水櫃
Template:USS 船舶控制面板,有控制面(水平翼同方向舵)嘅操縱桿,同埋壓載控制面板(背景),控制水櫃入面嘅水同埋船嘅縱傾

所有水面船,同埋浮上水面嘅潛艇,都係正浮力狀態,輕過佢哋完全潛落水會排開嘅水體積。要靜水力潛水,船要負浮力,可以加重自己重量或者減少排水量。為咗控制排水量同重量,潛艇有壓載艙,可以裝唔同份量嘅水同空氣。[60]

普通潛水或者浮上水面,潛艇用主壓載艙 (MBTs),係環境壓力水櫃,入面裝水就潛水,裝空氣就浮上水面。潛水嗰陣,主壓載艙通常都係入咗水嘅,咁樣設計簡單啲,[60] 喺好多潛艇度,呢啲艙都係輕船身同耐壓船身之間空間一部分。要更精確控制深度,潛艇用細啲嘅深度控制艙 (DCTs)——又叫硬艙(因為佢哋頂得住更高壓力)或者縱傾艙。呢啲係可變浮力壓力容器,一種浮力控制裝置。深度控制艙入面嘅水量可以調,靜水力咁轉深度,或者喺外面環境(主要係水密度)變嗰陣,保持固定深度。[60] 深度控制艙可以喺潛艇重心附近,盡量細影響縱傾,或者沿住船身長度分開,咁樣佢哋都可以通過喺佢哋之間轉水嚟調靜態縱傾。

潛水嗰陣,鋼潛艇船身水壓可以去到 4 MPa(580 psi), 潛艇(好似 Template:Ship)可以去到 10 MPa(1,500 psi),但入面壓力都係差唔多。呢個差異搞到船身壓縮,減少排水量。水密度都會隨住深度增加少少,因為鹽度同壓力都高咗。[61] 水密度變化唔完全補償船身壓縮,所以浮力會隨住深度增加而減低。潛水潛艇係唔穩定平衡,容易下沉或者浮返水面。保持固定深度要一直搞深度控制艙或者控制面。[62][63]

中性浮力嘅潛艇本身縱傾唔穩定。要保持想要嘅縱向縱傾,潛艇用前後縱傾艙。泵喺艙之間轉水,改重量分佈,令潛艇向上或者向下傾。類似系統可以用嚟保持橫向縱傾。[60]

控制面

[編輯]
法國核潛艇 Template:Ship帆罩;留意潛水舵、偽裝桅杆、潛望鏡、電子戰桅杆、艙口同埋 舷窗

可變壓載艙嘅靜水力效應唔係水底控制潛艇嘅唯一方法。流體動力操縱係由幾個控制面搞掂,俗稱潛水舵或者水平翼,郁佢哋可以喺潛艇縱向高速郁嗰陣,產生流體動力。傳統十字形船尾配置,水平船尾翼作用同縱傾艙一樣,控制縱傾。多數潛艇仲有前水平翼,通常 1960 年代前放喺船頭,之後通常放帆罩上面,嗰度近重心,可以喺對縱傾影響細啲嘅情況下控制深度。[64]

瑞典潛艇 HMS 海豹號 模型後視圖,第一艘用 X 型船尾嘅量產潛艇

潛艇船尾控制面嘅明顯配置方法,係用垂直翼控制偏航,水平翼控制俯仰,由船尾睇落去就好似十字形。呢種配置長期以嚟都係主流,水平翼用嚟控制縱傾同深度,垂直翼控制左右轉彎,好似水面船嘅方向舵。

另一種方法係將後控制面合埋做 X 型船尾或者 X 形方向舵。[65] 雖然冇咁直觀,但係結果發現呢種配置比傳統十字形好幾樣嘢。首先,佢提高咗機動性,水平同埋垂直都係。[66]點樣提高機動性?[唔該解釋係乜東東] 第二,控制面喺降落喺海底或者離開嗰陣,同埋埋碼頭或者解纜嗰陣,冇咁易爛。最後,安全啲,如果其中一條對角線唔郁得,另一條可以喺垂直同水平運動方面抵消佢。[67]點樣抵消?[唔該解釋係乜東東]

USS Albacore,第一艘實際用 X 型方向舵潛艇,而家喺 新罕布什爾州樸茨茅斯 展出

X 型船尾喺 1960 年代初喺 USS Albacore 度試過,佢係美國海軍嘅實驗潛艇。雖然發現呢種配置好,但係因為要用電腦控制先可以控制到控制面,達到想要效果,所以之後美國生產嘅潛艇都冇用。[68] 反而,第一個喺標準操作用 X 型船尾嘅係瑞典海軍嘅 海豹級,頭艇 1967 年推出,嗰陣 Albacore 都未完成測試。[69] 因為實際用起嚟好好,之後所有級別瑞典潛艇(內肯級西約特蘭級哥特蘭級、同埋 布萊金厄級 級)都有或者會用 X 型方向舵。

HMS 海王星號 嘅 X 型方向舵,Template:Sclass 潛艇,1980–1998 年喺瑞典海軍服役,而家喺 卡爾斯克魯納海軍博物館 展出

負責瑞典潛艇 X 型船尾設計嘅 Kockums 造船廠,最後將佢出口到澳洲嘅 柯林斯級 同埋日本嘅 蒼龍級212 型 出現之後,德國同意大利海軍都用咗。美國海軍嘅 哥倫比亞級、英國海軍嘅 無畏級、同埋法國海軍嘅 梭魚級 都差唔多加入 X 型船尾家族。所以,2020年代初情況嚟睇,X 型船尾就嚟變成主流科技。

潛艇緊急浮上水面,會同時用晒所有深度同縱傾控制方法,[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加埋向上推艇。咁樣上水好快,架艇可能會跳出水面,可能會整爛潛艇系統。點解會爛,邊啲系統易爛[唔該解釋係乜東東]

船殼

[編輯]
内文:潛艇船殼

概述

[編輯]
美國海軍 Template:Sclass Template:USS 喺乾船塢,雪茄形船殼

現代潛艇係雪茄形。呢種設計早期潛艇都用過,有時叫「淚滴形船體」。佢減低潛艇喺水底嘅流體動力阻力,但係減低咗海上性能,水面阻力又大咗。早期潛艇推進系統唔掂,迫住佢哋多數時間水面行,佢哋嘅船殼設計係妥協嘅。因為嗰啲潛艇水底速度慢,通常遠低過 10 (18 公里/小時),水底行阻力大啲都還可以。二戰後期,科技可以潛耐啲又快啲,飛機監視又多咗,迫住潛艇要潛水,船殼設計又變返淚滴形,減低阻力同噪音。Template:USS 係特別研究潛艇,開創咗現代潛艇淚滴形船殼(有時叫「Albacore 船殼」)嘅美國版本。現代軍用潛艇外殼包住一層吸音膠,或者 消聲瓦,減少畀人發現。

深潛潛艇(好似 Template:Ship)嘅載人耐壓殼體係球形,唔係圓柱形。咁樣可以更均勻分佈壓力,有效用料頂外壓,因為佢喺結構重量下提供最大內部體積,係避免壓縮屈曲失穩最有效嘅形狀。框架通常固定喺耐壓船殼外面,連接壓載同縱傾系統、科學儀器、電池組、合成漂浮泡沫、同埋照明。

標準潛艇上面凸起嘅塔,裝潛望鏡同電子設備桅杆,可以有無線電、雷達電子戰、同埋其他系統。可能仲有通氣管桅杆。早期好多級別潛艇(睇歷史),控制室,或者「指揮艙」,喺呢個塔入面,叫做「指揮塔」。之後,指揮艙喺咗潛艇船身入面,塔而家叫 「帆罩」或者「鰭」。指揮艙同「艦橋」唔同,「艦橋」係帆罩頂部細細開放平台,水面操作嗰陣用嚟睇嘢。

「浴缸」同指揮塔有關,但係細潛艇用。浴缸係圍住艙口嘅金屬圓柱體,防浪直接打入艙室。因為浮上水面嘅潛艇 乾舷 有限,即係話,佢哋喺水度位置低。浴缸幫手防潛艇入水。

單殼同雙殼

[編輯]
Template:GS,二戰七型 C/41 U 型潛艇,展示水面行嘅外殼船型線條,同圓柱形耐壓船身結構合埋。

現代潛艇同潛水器通常都係單殼,最早型號都係咁。大型潛艇通常有額外船殼或者船殼部分喺出面。呢個外殼,實際上形成潛艇形狀,叫外殼(英國皇家海軍叫 外罩)或者 輕船殼,因為佢唔使頂壓力差。外殼入面有個堅固船殼,或者 耐壓船殼,頂海水壓力,入面係普通大氣壓力。

早喺一戰嗰陣,人哋就發現到頂壓嘅最佳形狀,同水面航行同最細阻力嘅最佳形狀有衝突,起嘅難度又搞複雜件事。可以用折衷形狀解決,或者用兩層船殼:內部強度船殼頂壓力,外部整流罩做流體動力形狀。二戰尾聲之前,多數潛艇上面、船頭同船尾都有額外部分外殼,薄金屬整,潛水嗰陣入水。德國喺 二十一型潛艇 走得更前,二十一型係現代潛艇嘅前身,耐壓船身完全包喺輕船殼入面,但係針對水下航行優化,唔同早期針對水面操作優化嘅設計。

二十一型潛艇 U 型潛艇,二戰後期,耐壓船身幾乎完全包喺輕船殼入面

二戰後,方法分開咗。蘇聯改咗設計,以德國發展做基礎。所有二戰後嘅蘇聯同俄羅斯重型潛艇都係 雙殼 結構。美國同多數其他西方潛艇轉用主要單殼方法。佢哋船頭同船尾仲有輕船殼部分,裝住主壓載艙,提供流體動力優化形狀,但係主圓柱形船身部分淨係得一層殼。美國考慮緊未來潛艇用雙殼,改善載重能力、隱身同埋射程。[70]

耐壓船殼

[編輯]
1960年,雅克·皮卡德唐·沃爾什 係第一批探索世界海洋 最深處,同埋地球地殼表面最深位置嘅人,用 奧古斯特·皮卡德 設計嘅 Template:Ship
睇埋:耐壓船殼

耐壓船殼通常用厚重高強度鋼起,結構複雜,強度儲備高,用防水艙壁 分開做幾個艙室。都有潛艇多過兩個殼,好似 Template:Sclass2,佢有兩個主耐壓船殼,三個細啲嘅,控制室、魚雷、同埋操舵裝置用,導彈發射系統喺主船殼之間,全部畀外輕型流體動力船殼包住同埋撐住。潛水嗰陣,耐壓船殼提供成艘船多數浮力。

潛水深度 唔可以輕易加大。淨係加厚船殼會加結構重量,要減船上設備重量,加大直徑要按比例加厚度用同樣料同架構,最後搞到耐壓船殼浮力唔夠頂自己重量,好似深海潛水器噉。民用研究潛水器可以咁,但係軍用潛艇唔得,佢哋要載好多設備、船員、武器裝備先做到嘢。要比比強度比模量 更高嘅起船料。

一戰潛艇船殼用碳鋼,最深 100米(330英尺)。二戰時,出咗高強度合金鋼,可以去到 200米(660英尺) 深。高強度合金鋼到而家都係潛艇主要材料,深度 250~400米(820~1,310英尺),軍用潛艇冇妥協就去唔到更深。要超過呢個限制,有幾艘潛艇用船殼起。鈦合金可以勁過鋼,輕啲,最重要係,浸咗水比強度比模量 高啲。鈦又唔係 鐵磁性,對隱身重要。蘇聯起咗鈦潛艇,開發咗特別高強度合金。佢出咗幾種類型鈦潛艇。鈦合金可以大大加大深度,但係其他系統要重新設計先得,所以測試深度限制喺 1,000米(3,300英尺),Template:Ship,最深潛水戰鬥潛艇。Template:Sclass2 可能成功喺 1,300米(4,300英尺) 操作過,[71] 不過喺呢啲深度連續操作會搞到好多潛艇系統壓力太大。鈦冇鋼咁易屈,潛水循環多咗可能會脆。雖然鈦有好處,但係鈦造價貴,冷戰完咗之後就冇起鈦潛艇。深潛民用潛水器用厚 丙烯酸 耐壓船殼。雖然丙烯酸比強度同比模量唔係好高,但係密度只係 1.18 克/立方厘米,所以只係比水重少少,加厚度浮力損失都相應少。

最深深潛器 (DSV) 係 的里雅斯特號。1959年10月5號,的里雅斯特號 離開聖地牙哥去 關島,上咗貨船 聖瑪麗亞號,參加 涅克頓計劃,喺 馬里亞納海溝 搞一系列超深潛水。1960年1月23號,的里雅斯特號 去到挑戰者深淵(馬里亞納海溝最南邊最深部分)海底,載住 雅克·皮卡德(Auguste 個仔)同埋美國海軍中尉 唐·沃爾什[72] 係第一次有船,載人定無人,去到地球海洋最深點。船上系統顯示深度 11,521米(37,799英尺),之後改做 10,916米(35,814英尺),1995年更準確測量發現挑戰者深淵淺少少,10,911米(35,797英尺)。

起耐壓船殼好難,因為要頂得住目標潛水深度嘅壓力。船殼橫截面完美圓形,壓力平均分佈,淨係搞到船殼壓縮。如果形狀唔完美,船殼喺有啲位變形多啲,屈曲 失穩通常係 失效模式。唔多唔少都有偏差,靠加強環頂住,但係就算得一吋(25 毫米)唔圓,最大靜水壓力負荷都會少超過 30%,潛水深度都係。所以船殼一定要起得好精準。所有船殼零件都要焊接到冇瑕疵,所有接頭都要用唔同方法檢查好多次,搞到現代潛艇成本咁貴。(例如,每艘 Template:Sclass 攻擊潛艇要 26 億 美元,每長噸排水量超過 20 萬美金。)

推進系統

[編輯]
Template:HMCS加拿大皇家海軍 Template:Sclass 柴油-電力獵殺潛艇

頭幾艘潛艇係人手划水嘅。第一艘機械動力潛艇係 1863 年法國嘅 Template:Ship,用壓縮空氣推進。厭氧推進第一次用係西班牙嘅 Ictineo II,1864 年,佢用 二氧化錳、同埋 氯酸鉀 溶液產生夠熱嘅熱力,推動蒸汽引擎,又可以畀船員氧氣。差唔多嘅系統到 1940 年先再用,嗰陣德國海軍喺實驗性嘅 V-80 潛艇 同埋之後嘅海軍 Template:GS十七型 潛艇度試咗 過氧化氫 系統,沃爾特 渦輪機[73] 呢個系統再改良,用喺英國嘅 Template:Sclass,1958 年搞掂。[74]

核動力船舶推進 出現之前,20 世紀多數潛艇水底行用電動機同電池,水面行用內燃機,同埋叉電。早期潛艇用汽油引擎,但係好快就轉煤油(火水)之後 柴油 引擎,因為冇咁易着火,同埋柴油效率好啲,射程都遠啲。柴油同電力推進組合變成咗慣例。

最初,內燃機同電動機多數情況都連埋同一條軸,咁樣兩個都可以直接推螺旋槳。內燃機放船尾部分前端,電動機放後面,之後係螺旋槳軸。引擎用離合器連電動機,電動機又用另一個離合器連螺旋槳軸。

淨係後離合器接合,電動機就可以推螺旋槳,水底操作就要咁。兩個離合器都接合,內燃機就可以推螺旋槳,好似水面操作或者之後嘅通氣管操作噉。呢個情況電動機就做發電機叉電,唔使叉電就畀佢自由轉。淨係前離合器接合,內燃機可以推電動機做發電機叉電,唔使同時推螺旋槳郁。

電動機條軸可以有幾個電樞,可以串聯電耦合做慢速,並聯做高速(呢啲連接分別叫「降組」同「升組」)。

柴油-電力傳動

[編輯]
叉緊電嘅潛艇(海上自衛隊

早期潛艇多數用機械連住內燃機同螺旋槳,但係另一種方法都考慮過,仲好早實行咗。[75] 呢種方法係先將內燃機動力轉做電能,用專用發電機。啲電再用嚟推電動機螺旋槳,同埋需要幾多就叉幾多電。呢種配置,電動機就負責推螺旋槳,無論有冇空氣畀內燃機用。

瑞典海軍 第一艘潛艇 海燕號 (1904年)瑞典文版(之後改名 Ub no 1),1904 年推出,係呢種方法嘅先驅。佢設計大致抄 USS Holland,美國海軍第一艘潛艇,但係至少有三個大分別:加咗潛望鏡、用半柴油引擎(一種主要用煤油做燃料嘅熱球引擎,之後換咗真柴油引擎)換咗汽油引擎、同埋切斷內燃機同螺旋槳之間嘅機械連接,改用前者推專用發電機。[76] 咁樣,佢向住最後變成常規(即非核動力)潛艇主流技術,行咗重要三步。

第一批用柴油-電力傳動嘅潛艇之一,HMS 海燕號,喺 卡爾斯克魯納海軍博物館 出面展出

之後幾年,瑞典海軍加咗七艘潛艇,分三級(二級潛艇瑞典文版鮭魚級潛艇瑞典文版、同埋 鰲魚級潛艇瑞典文版),都係用同樣推進技術,但係一開始就裝真柴油引擎,唔係半柴油。[77] 因為嗰陣時,呢種技術通常都係柴油引擎,唔係其他內燃機,所以最後叫柴油-電力傳動

同好多早期潛艇一樣,瑞典最初設計嘅潛艇都好細(細過 200 噸),淨係可以喺近岸操作。瑞典海軍想要大啲船,可以行遠啲,佢哋就買外國公司設計,啲公司有經驗:首先係意大利公司(Fiat-Cesare Laurenti),之後係德國公司(A.G. WeserIvS)。[78] 順便柴油-電力傳動就暫時冇用。

不過,瑞典喺 1930 年代中再開始自己設計潛艇,柴油-電力傳動即刻返嚟。由嗰陣開始,所有新級別瑞典潛艇都用佢,不過加埋 不依賴空氣推進 (AIP)斯特林發動機海燕號 (內肯號)瑞典文版 1988 年開始用。[79]

兩代差好遠嘅瑞典潛艇,但係都用柴油-電力傳動:海燕號 (1904年)瑞典文版,1905–1922 年服役,同埋 HMS 海王星號,1980–1998 年服役

另一個早啲用柴油-電力傳動嘅係 美國海軍,佢哋工程局 1928 年提議用。之後喺 S 級潛艇 Template:USSTemplate:USS、同埋 Template:USS 試過,之後喺 1930 年代 海豚級 量產。自此之後,多數美國常規潛艇都繼續用。[80]

英國 U 級 同埋一啲日本帝國海軍潛艇用獨立柴油發電機做低速行駛之外,1945 年前,除咗瑞典同美國海軍,好少海軍用柴油-電力傳動。[80] 二戰後,佢慢慢變成常規潛艇主流推進方式。不過,唔係個個都快用。好似蘇聯海軍,到 1980 年 比目魚級 先至喺佢哋常規潛艇用柴油-電力傳動。[81]

如果柴油-電力傳動淨係得優點冇缺點,同埋機械連住柴油引擎同螺旋槳系統比,肯定好早就變成主流。缺點包括:[82][83]

燃料效率同動力會蝕啲,因為要將柴油引擎輸出轉做電。發電機同電動機都出名有效率,但係效率都唔夠 100%。

要多個零件,專用發電機。電動機長期用嚟推螺旋槳,唔可以兼任發電機。

潛艇水面或者通氣管嗰陣,柴油引擎同電動機唔可以夾埋一齊機械咁推螺旋槳,達到最快速度。不過,呢個可能唔係好重要,因為噉樣做潛艇有風險,潛水嗰陣電池可能冇電。

柴油-電力傳動咁多缺點,但係變成主流,因為佢都有好多優點,總括嚟講,啲優點重要啲。優點包括:[82][83]

減少外噪音,因為切斷咗相對嘈吵嘅柴油引擎同螺旋槳軸同船身之間嘅直接剛性機械連接。隱身 對潛艇好重要,呢個係好大優點。

提高潛水準備度,對潛艇好重要。推進方面,淨係要閂咗柴油引擎就得。

柴油引擎速度暫時唔關潛艇速度事。咁樣通常可以令柴油引擎喺接近最佳速度運行,燃料效率同耐用性都好啲。又可以盡量減少水面或者通氣管時間,用最大速度行柴油引擎,唔影響潛艇自己速度。

唔使離合器連接柴油引擎、電動機、同埋螺旋槳軸。咁樣慳位,可靠性高啲,維修費少啲。

配置、擺位、維修驅動系統零件彈性大啲。例如,柴油唔使同電動機同螺旋槳軸對齊,兩部柴油可以推一個螺旋槳(或者相反),一部柴油可以熄咗維修,只要第二部可以提供夠電。

易啲整合其他主要能源,除咗柴油引擎,好似各種 不依賴空氣動力 (AIP) 系統。有一個或者多個電動機長期推螺旋槳,呢啲系統可以好易咁做多個電力來源,柴油引擎同電池之外。

通氣管

[編輯]
德國 二十一型潛艇 U-3503 通氣管桅杆頭,喺 哥德堡 出面鑿沉,1945年5月8號,但係畀瑞典海軍撈起,仔細研究,目的係改善未來瑞典潛艇設計

二戰嗰陣,德國人試「schnorchel」(通氣管)諗法,由捉到嘅荷蘭潛艇度學,但係到戰爭後期先覺得有用。「schnorchel」係條伸縮管,喺潛望鏡深度潛水嗰陣,畀空氣柴油引擎,畀艘艇可以巡航同叉電,又可以有啲隱身。

不過,特別係最初用嗰陣,唔係咁掂。個裝置閥門會卡住閂埋,或者大浪打埋嚟就閂咗。因為系統用成個耐壓船身做緩衝,柴油引擎會即時由艇嘅艙室抽走大量空氣,船員成日耳痛。速度限喺 8節(15公里每個鐘),費事個裝置壓力斷裂。「schnorchel」又嘈,令艘艇易畀聲納發現,但係艦載聲納又難啲發現其他船信號。最後,盟軍雷達勁到可以喺目視範圍之外偵測到「schnorchel」桅杆。[84]

通氣管令潛艇冇咁易畀人發現,但係唔係完美。晴朗天氣,柴油排氣喺水面大約三英里都睇到,[85] 「潛望鏡羽流」(通氣管或者潛望鏡喺水郁動搞出嘅浪)喺靜海都好遠睇到。現代雷達喺靜海都可以偵測到通氣管。[86]

USS U-3008(前德國潛艇 U-3008 號)喺緬因州基特里樸茨茅斯海軍造船廠,通氣管桅杆升起

柴油引擎喺頭閥浸水嗰陣,搞到潛艇真空問題,之後型號柴油潛艇都有,但係用高真空截止感應器搞掂,船入面真空去到預設點就會閂引擎。現代通氣管引入桅杆有故障安全設計,用 壓縮空氣,簡單電路控制,頂住「頭閥」唔畀強彈弓拉埋。海水沖過桅杆,將頂頭裸露電極短路,搞斷控制,喺浸水嗰陣閂咗「頭閥」。美國潛艇到二戰後先用通氣管。[87]

不依賴空氣推進

[編輯]
德國二十一型潛艇
美國 X-1 袖珍潛艇

二戰嗰陣,德國二十一型潛艇(又叫「Elektroboote」)係第一批設計出嚟長時間水底操作嘅潛艇。最初佢哋諗住載過氧化氫做長期快速不依賴空氣推進,但係最後起嗰陣改用好大舊電池。戰爭尾聲,英國 同蘇聯試過過氧化氫/煤油(火水)引擎,可以水面同水底行。結果唔係幾好。雖然蘇聯部署咗一級用呢種引擎嘅潛艇(北約代號 Template:Sclass2),但係唔算成功。

美國都喺實驗性袖珍潛艇 X-1 用過氧化氫。最初用過氧化氫/柴油引擎同電池系統,直到 1957年5月20號過氧化氫供應爆炸。X-1 後嚟改做柴油-電力驅動。[88]

而家有幾個海軍用不依賴空氣推進。瑞典Template:SclassTemplate:Sclass斯特林技術。斯特林引擎燒柴油燃料同低溫水櫃液氧加熱。不依賴空氣推進新啲嘅發展係 燃料電池,第一次用喺 德國 212型潛艇,配九個 34 千瓦或者兩個 120 千瓦電池。燃料電池又用喺新 西班牙 Template:Sclass2,不過燃料用乙醇儲存,用之前轉做氫氣。[89]

蒼龍級 潛艇(JS Ōryū)係日本海軍第十一艘潛艇,開始用新科技,更現代化電池,鋰離子電池。呢啲電池儲電量大約係傳統電池兩倍,換走普通儲存區嘅鉛酸電池,再用幾噸鋰離子電池填滿通常畀 AIP 引擎同燃料箱嘅大船身空間,現代潛艇可以變返「純」柴油-電力配置,但係有埋 AIP 潛艇嘅水下射程同動力。[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核動力

[編輯]
電池艙,裝住 Template:USS 上面嘅 126 個電池,第一艘核動力潛艇

蒸汽動力喺 1950 年代復活,用核動力蒸汽渦輪機推發電機。唔使空氣,潛艇可以潛幾耐,淨係睇食物夠唔夠,呼吸空氣循環用,淡水 蒸餾 海水搞掂。更重要係,核潛艇全速行駛射程無限。咁樣佢可以快啲由基地去戰區,更難畀多數反潛武器搞掂。核動力潛艇有比較細嘅電池同柴油引擎/發電機動力裝置,反應堆要閂嗰陣緊急用。

核動力而家大型潛艇都用,但係因為核反應堆貴又大,細潛艇都係用柴油-電力推進。大潛艇同細潛艇比例睇戰略需要。美國海軍、法國海軍、同埋英國 皇家海軍 淨係用 核潛艇[90][91],因為要遠距離操作。其他主要用家就核潛艇戰略用,柴油-電力潛艇防禦用。多數艦隊都冇核潛艇,因為核動力同潛艇科技唔係個個有。

柴油-電力潛艇比核潛艇靜啲。核潛艇反應堆要運作,冷卻劑泵同渦輪機械會出聲,就算低功率都係噉。[92][93] 有啲核潛艇好似美國 Template:Sclass 可以閂咗反應堆冷卻劑泵操作,靜過電動潛艇。[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常規潛艇用電池行幾乎完全靜音,唯一聲嚟自軸承、螺旋槳、同埋船身周圍水流聲,潛艇喺水度定住聽嘢就乜聲都冇,淨係得船員活動聲。商用潛艇通常淨係靠電池,因為佢哋同母船一齊操作。

有幾次 嚴重核事故同輻射事故 關核潛艇事。[94][95] Template:Ship 反應堆事故 1961 年搞到 8 個人死,超過 30 個人過度輻射。[96] Template:Ship 反應堆事故 1968 年搞到 9 個人死,83 個人傷。[94] Template:Ship 事故 1985 年搞到 10 個人死,49 個人輻射傷。[95]

其他

[編輯]

油燒蒸汽渦輪機推英國 K 級潛艇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之後起,畀佢哋水面速度跟住戰鬥艦隊。K 級潛艇唔係好成功。

20 世紀尾,有啲潛艇——好似英國 前衛級——開始裝 泵噴射推進器 唔用螺旋槳。雖然重啲、貴啲、效率差啲,但係靜好多,戰術優勢大啲。

武器

[編輯]
HMS 豹貓號 前魚雷發射管
維西科號 魚雷艙

潛艇成功同 魚雷 發展分唔開,羅伯特·懷特海德 1866 年發明咗魚雷。佢嘅發明(而家都係同 140 年前差唔多),令潛艇由新奇嘢變戰爭武器。聲納未夠敏感追蹤水底潛艇之前,攻擊淨係限喺水面或者近水面船同潛艇。無制導魚雷最初用眼瞄準,但係二戰 模擬瞄準電腦 開始普及,計到基本射擊方案。不過,可能要幾支「直線走」魚雷先可以確保打中目標。船最多載 20 到 25 支魚雷,潛艇可以攻擊次數有限。為咗加 作戰持久力,一戰開始潛艇又做可潛水炮艇,用佢哋嘅 甲板炮 打冇武器目標,潛水避開同迎戰敵軍艦。甲板炮最初好重要,鼓勵咗人搞唔成功嘅 巡洋潛艇,好似法國 Template:Ship皇家海軍Template:HMSM 級 潛艇。反潛作戰 (ASW) 飛機出現,炮多數用嚟防守唔係攻擊。加強作戰持久力更實際嘅方法係外部魚雷發射管,淨係喺港口裝魚雷。

潛艇可以鬼祟咁埋敵方港口,可以用嚟做佈雷艦。一戰同二戰嘅佈雷潛艇專門起嚟做呢樣嘢。現代潛艇佈放水雷,好似英國 Mark 5 石魚 同 Mark 6 海膽,可以由潛艇魚雷發射管放出。

二戰後,美國同蘇聯都試 潛射巡航導彈,好似 SSM-N-8 RegulusP-5 Pyatyorka。呢啲導彈要潛艇浮上水面先射到。佢哋係現代潛射巡航導彈嘅先驅,現代潛射巡航導彈可以由水底潛艇魚雷發射管射出,例如,美國 BGM-109 戰斧 同俄羅斯 RPK-2 Viyuga,同埋表面對表面反艦導彈(好似 飛魚導彈魚叉)版本,封裝咗畀潛艇射。彈道導彈都可以由潛艇魚雷發射管射出,例如,導彈好似反潛 潛射反潛導彈。內部體積始終有限,又想載多啲武器,外部發射管諗法又返嚟,通常畀封裝導彈用,呢啲管放喺內部耐壓船身同外部流線型船身之間。制導魚雷喺二戰期間同之後都普及,再進一步提高潛艇作戰持久力同殺傷力,又畀佢哋可以水底對抗其他潛艇(後者而家係現代 攻擊潛艇 主要任務之一)。

SSM-N-8 同 P-5 戰略任務畀 潛射彈道導彈 接手,由美國海軍嘅 北極星 導彈開始,之後係 海神三叉戟 導彈。

德國搞緊魚雷發射管發射嘅短程 IDAS 導彈,可以用嚟打反潛直升機,又可以打水面船同埋沿海目標。

感應器

[編輯]
内文:聲納

潛艇有唔同感應器,睇佢做乜。現代軍用潛艇幾乎完全靠一套被動同主動 聲納 定位目標。主動聲納靠發出「砰」聲,產生回聲顯示潛艇周圍嘅嘢。主動系統好少用,因為會暴露潛艇位置。被動聲納係一套靈敏水聽器,裝喺船身或者拖喺拖曳陣列,通常拖喺潛艇後面幾百呎。拖曳陣列係北約潛艇偵測系統主力,因為佢減少咗操作員聽到嘅水流聲。船身聲納都用,加埋拖曳陣列,因為拖曳陣列喺淺水同埋轉彎嗰陣唔掂。仲有,聲納喺「穿過」潛艇度有個盲點,所以前後都有系統解決呢個問題。因為拖曳陣列喺潛艇後面同下面拖,佢又畀潛艇有個系統喺 溫躍層 上面同下面,喺啱嘅深度;聲穿過溫躍層會變形,偵測距離短啲。

潛艇又帶雷達設備偵測水面船同飛機。潛艇艇長多數用雷達偵測設備,唔用主動雷達偵測目標,因為雷達畀人偵測到嘅距離遠過佢自己偵測距離,暴露潛艇。潛望鏡好少用,除非定位同埋認目標身份。

民用潛艇,好似 Template:Ship 或者 俄羅斯 和平號 潛水器,靠細型主動聲納裝置同埋觀察窗導航。人眼喺水底大約 300英尺(91米) 以下睇唔到陽光,所以用高強度燈照觀察區。

導航

[編輯]
内文:潛艇導航
HMS 豹貓號 上面較大嘅搜索 潛望鏡,同埋細啲、冇咁易畀人發現嘅攻擊潛望鏡

早期潛艇導航輔助設備好少,而家潛艇有好多導航系統。現代軍用潛艇水底用慣性導航系統 導航,但係漂移誤差實會隨時間積累。為咗搞掂呢個問題,船員有時會用 全球定位系統 攞準確位置。潛望鏡——可伸縮管,有 稜鏡 系統睇水面——現代潛艇好少用,因為可見範圍短。Template:SclassTemplate:Sclass光電桅杆 唔用穿船身嘅光學潛望鏡。呢啲桅杆都要升到水面上面,用電子感應器睇可見光、紅外線、激光測距、同埋電磁監視。升桅杆上水面一個好處係,桅杆喺水上面嗰陣,成艘潛艇仲喺水底,更難用眼或者雷達發現。

通訊

[編輯]

軍用潛艇用幾種系統同遠程指揮中心或者其他船通訊。其中一個係 甚低頻 (VLF) 無線電,可以去到潛艇,無論喺水面或者淺水,通常淺過 250英尺(76米)。極低頻 (ELF) 可以去到更深潛艇,但係頻寬好低,通常用嚟叫潛水艇去淺啲地方,VLF 信號去到嗰度。潛艇又可以放長長浮力線狀天線去淺啲地方,令深潛艇可以 VLF 傳輸。

伸出無線電桅杆,潛艇又可以用「突發傳輸」技術。突發傳輸淨係要幾分之一秒,盡量減低潛艇畀人發現風險。

同其他潛艇通訊,用 Gertrude 系統。Gertrude 基本係 聲納電話。由一艘潛艇嘅語音通訊,用低功率喇叭傳入水,畀接收潛艇嘅被動聲納偵測到。呢個系統範圍可能好短,用佢會放出聲入水,敵人可能會聽到。

民用潛艇可以用類似系統,不過冇咁勁,同支援船或者附近其他潛水器通訊。

生命支持系統

[編輯]

核動力 或者 不依賴空氣推進,潛艇可以潛喺水底幾個月。常規柴油潛艇要定期浮上水面或者用 通氣管 充電。多數現代軍用潛艇通過電解淡水產生呼吸氧氣(用一種叫「電解氧氣發生器」嘅裝置)。緊急氧氣可以用燒 氯酸鈉 蠟燭產生。[97] 大氣控制設備包括 二氧化碳吸收器,用噴 單乙醇胺 (MEA) 吸收劑,由空氣度抽走氣體,之後喺鍋爐加熱 MEA 放二氧化碳,再泵出舷外。緊急洗滌可以用氫氧化鋰,係消耗品。[97] 又有機用催化劑一氧化碳 變二氧化碳(畀 Template:CO2 吸收器抽走),又將 (船電池儲存產生)同大氣氧氣結合產生水。[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大氣監測系統抽船唔同區嘅空氣樣本,檢查 氮氣、氧氣、氫氣、R-12R-114 冷媒、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同埋其他氣體。[97] 有毒氣體會抽走,氧氣用主壓載艙氧氣庫補充。[未記出處或冇根據]主壓載艙儲氧氣庫係咪普遍安排,定係特別情況?[唔該解釋係乜東東] 有啲重潛艇有兩個輸氧站(前同後)。空氣氧氣有時會比大氣濃度少幾個百分比,減低火災風險。

淡水用蒸發器或者 反滲透 裝置產生。淡水主要用嚟做反應堆同蒸汽推進裝置嘅鍋爐給水。夠推進裝置用,先可以用嚟沖涼、洗手、煮嘢食同清潔。海水用嚟沖廁所,「黑水」 儲喺衛生水櫃,之後用壓縮空氣吹出舷外,或者用專用衛生泵泵出舷外。黑水排放系統要技巧先搞掂,排放之前要閂咗隔離閥。[98] 德國 七型 CTemplate:GS 因為用呢個系統 人為錯誤 冇咗,仲有人死。[99] 沖涼洗手水單獨儲喺「灰水」水櫃,用排水泵排到舷外。

現代大型潛艇垃圾通常用叫垃圾處理裝置 (TDU) 嘅管道處理,喺嗰度垃圾壓入鍍鋅鋼罐。TDU 底有個大球閥。冰塞放喺球閥上面保護佢,罐喺冰塞上面。頂部後膛門閂埋,TDU 入水同海水壓力平衡,球閥打開,罐靠罐入面廢鐵重量跌出嚟。TDU 又用海水沖,確保完全空,球閥冇嘢先閂閥門。[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船員

[編輯]
英國E級潛艇 入面。一位軍官監督潛水操作,約 1914–1918 年。

典型核潛艇有超過 80 個船員;常規潛艇通常少過 40 個。潛艇上面環境幾惡劣,船員要長期孤立工作,冇屋企人聯絡,環境又逼夾。[100] 潛艇通常無線電靜默 避開畀人發現。操作潛艇危險,和平時都係,好多潛艇意外冇咗。[101]

女性

[編輯]
海軍軍官候補生 學揸 Template:USS

多數海軍唔畀女人喺潛艇服役,就算水面軍艦畀都係咁。挪威皇家海軍 1985 年第一個畀女人喺潛艇船員服役。丹麥皇家海軍 1988 年畀女潛艇兵。[102] 其他跟住,包括 瑞典海軍 (1989年)、[103] 澳洲皇家海軍 (1998年)、西班牙海軍 (1999年)、[104][105] 德國海軍 (2001年) 同埋 加拿大海軍 (2002年)。1995 年,挪威皇家海軍 Solveig Krey 變成第一個女性軍官做軍用潛艇 HNoMS 科本號 指揮官。[106]

2011年12月8號,英國 國防大臣 菲利普·哈蒙德 宣佈,英國 由 2013 年開始取消女人唔可以喺潛艇服役禁令。[107] 之前驚女人喺潛艇度二氧化碳積聚風險高啲。但係研究話冇醫學理由唔畀女人服役,不過大肚婆都係唔得。[107] 大肚婆同 BB 危險,瑞典 1983 年都唔畀女人潛艇部隊服役,嗰陣所有其他職位都畀咗女人。而家,瑞典都係唔畀大肚婆喺潛艇服役。不過,啲決策者覺得全面禁令有歧視,要求應該睇女人個人能力,評估佢哋適唔適合,同其他候選人比。仲有,佢哋話咁高要求嘅女人好難大肚。[103] 2014年5月,三個女人變成英國皇家海軍第一批女潛艇兵。[108]

女人喺美國海軍水面船 1993 年就開始服役,截至 2011–2012 年,第一次開始喺潛艇服役。到而家,海軍淨係畀三個例外情況女人上軍用潛艇:最多幾日嘅女性文職技術員、海軍 軍官候補生 喺海軍 後備軍官訓練團海軍學院 夏季訓練過夜、同埋屋企人參加一日家屬巡航。[109] 2009 年,高級官員,包括嗰陣時海軍部長 雷·馬布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麥克·穆倫海軍上將、同埋海軍作戰部長 加里·拉夫黑德海軍上將,開始諗辦法畀女人喺潛艇服役。[110] 美國海軍 2010 年取消咗「潛艇唔畀女人」政策。[111]

美英海軍都操作核動力潛艇,部署時間六個月或者更耐。其他畀女人喺潛艇服役嘅海軍,操作常規動力潛艇,部署時間短好多——通常淨係幾個月。[112] 美國改之前,冇任何用核潛艇嘅國家畀女人喺船上服役。[113]

2011 年,第一批女性潛艇軍官喺 新倫敦海軍潛艇基地 海軍潛艇學校潛艇軍官基礎課程 (SOBC) 畢業。[114] 另外,水面作戰專業更高級同埋更有經驗嘅女性後勤軍官都參加咗 SOBC,同埋 2011 年尾開始嘅新女性潛艇軍官一齊去艦隊彈道導彈 (SSBN) 同埋導彈 (SSGN) 潛艇。[115] 2011 年尾,有幾個女人分配去咗 俄亥俄級 彈道導彈潛艇 Template:USS[116] 2013年10月15號,美國海軍宣佈,兩艘細啲嘅 維吉尼亞級 攻擊潛艇,Template:USSTemplate:USS,2015年1月前會有女性船員。[111]

2020 年,日本國家海軍潛艇學院收咗第一個女考生。[117]

棄船

[編輯]
潛艇逃生浸沒設備 Mk 10
帶呼吸器嘅潛艇逃生服

緊急情況,潛艇可以聯絡其他船幫手救人,同埋接走棄船船員。船員可以用逃生設備,好似 潛艇逃生浸沒設備,通過逃生通道棄船,逃生通道係細氣閘艙室,畀船員提供途徑,喺環境壓力下小組逃離遇難潛艇,盡量少啲水入潛艇。[118] 船員可以喺上升嗰陣保持氣道暢通同呼氣,避免肺氣壓傷,肺氣壓傷係因為壓力變化搞到肺部空氣過度膨脹,又叫 肺氣壓傷[119] 由加壓潛艇逃生之後,潛艇入面,因為入水或者其他原因,氣壓高過大氣壓,船員返水面壓力有減壓病風險。[120]

另一種逃生方法係用 深潛救援載具,可以停靠喺壞咗嘅潛艇,喺逃生艙口密封,同埋喺同潛艇內部一樣壓力下轉移人員。如果潛艇加咗壓,生還者可以鎖入 潛水減壓艙潛艇救援船壓力下轉移 安全 水面減壓[121]

睇埋

[編輯]

按國家/地區

[編輯]

潛艇運營商列表

澳洲 – 柯林斯級潛艇

孟加拉國- 孟加拉國海軍潛艇

英國 – 英國皇家海軍潛艇列表英國皇家海軍潛艇級別列表

中國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

法國 – 法國海軍潛艇法國潛艇列表法國潛艇級別同類型列表

德國 – 德國U型潛艇列表

印度 – 印度海軍潛艇

以色列 – 海豚級潛艇

日本 – 大日本帝國海軍潛艇日本海上自衛隊作戰艦艇級別列表 § SS : 潛艇

荷蘭 – 荷蘭潛艇列表

巴基斯坦 – 巴基斯坦海軍現役艦艇列表 § 潛艇

羅馬尼亞 – 二戰羅馬尼亞潛艇

俄羅斯 – 蘇聯同俄羅斯潛艇級別列表俄羅斯未來潛艇

蘇聯 – 蘇聯海軍艦艇列表 § 潛艇

西班牙 – 西班牙海軍潛艇列表

星加坡 – 星加坡共和國海軍 § 潛艇

土耳其 – 土耳其海軍潛艇列表

美國 – 美國海軍潛艇美國海軍潛艇列表美國潛艇級別列表海軍潛艇醫學研究實驗室

註解

[編輯]
  1. 例如,睇 HMS/m Tireless, at IWM, HMS/m A.1 at Historic England
  2. 英國皇家海軍官網嘅潛艇服務頁面話「呢啲咁勁嘅艇」[1],仲有,Philip Jones 海軍上將喺華盛頓演講嗰陣宣佈「Dreadnought(無畏號)個名會返嚟做英國最新彈道導彈潛艇嘅頭艇同級名。」[2]

參考文獻

[編輯]
  1. Sherman, Chris (2009年4月14號)。界最大潛艇English Russia。喺2013年5月21號搵到
  2. Submarine at OED; retrieved 2021年9月4號
  3. Submarine boat at OED; retrieved 2021年9月4號
  4. The New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3, Vol. 2 N–Z
  5.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cutler嘅參照
  6. Sontag, Sherry; Drew, Christopher; Drew, Annette Lawrence (1998年10月19號). Blind Man's Bluff: The Untold Story Of American Submarine Espionage (英文). PublicAffairs. ISBN 9781891620089.
  7. McHale, Gannon (2013年9月15號). Stealth Boat: Fighting the Cold War in a Fast Attack Submarine (英文).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9781612513461.
  8. HMS/m at acronyms.thefreedictionary; retrieved 2021年9月4號
  9. Joann Taisnier Hannon (讓·泰斯涅 (1508–1562)), Opusculum perpetua memoria dignissimum, de natura magnetis et eius effectibus [最值得永遠紀念嘅作品,關於磁石嘅本質同埋佢嘅效應] (Köln (科隆, "Colonia"), (德國): Johann Birckmann, 1562), pp. 43–45. Available from: Bavarian State Library From p. 43: "Ne autem Lector nostra dicta videatur refutare, arbitratus ea, quae miracula putat, naturae limites excedere, unica demonstratione elucidabo, quomodo scilicet quis in fundum alicuius aquae aut fluvij, sicco corpore intrare possit, quod me vidisse in celebri Oppido & Regno Tolleti affirmavi, coram piae memoriae Carolo Quinto Imperatore, & infinitis aliis spectatoribus." (不過,讀者,我哋嘅說話好似要反駁一啲見證過嘅嘢,有人覺得呢啲嘢係奇蹟,超出自然界限;我會用一個獨特示範嚟解釋,即係點樣可以喺唔濕身嘅情況下,入到任何水或者河嘅底部,我話,我喺托萊多呢個出名嘅城市同王國親眼見到,當時蒙福嘅查理五世皇帝同埋大把觀眾喺度。) From p. 44: "Nunc venio ad experientiam praedictam, Tolleti demonstratam a duobus Graecis, qui Cacabo magnae amplitudinis accepto, orificio inverso, funibus in aere pendente, tabem & asseres in medio concavi Cacabi affigunt, ... " (而家講返頭先講嘅實驗:喺托萊多,係兩個希臘人示範嘅,據我所知,佢哋攞咗個好大嘅煲 (cacabus)——[佢嘅]開口倒轉[仲要]用繩吊喺半空——將條樑同埋啲柱固定喺空心煲嘅中間 ... [樑同柱就係潛水員坐嘅位。]) 德國耶穌會科學家加斯帕·肖特 (1608–1666) 引述咗泰斯涅嘅講法,話泰斯涅喺1538年親眼睇到示範。Gaspar Schott, Technica Curiosa, sive Mirabilia Artis, Libris XII. ... [精巧嘅技藝作品,或者神奇嘅工藝作品,共12卷 ... ] (紐倫堡 (Norimberga), (德國): Johannes Andreas Endter & Wolfgang Endter, 1664), Liber VI: Mirabilium Mechanicorum (第6卷:機械奇蹟), p. 393. From p. 393: " ... quod nihilominus Anno 1538 in Hispaniae oppido Toleto &c. coram piae memoriae Carolo V. Imperatore, cum decem propemodum millibus hominum experientia vidi." ( ... 即係話,雖然咁講,我喺1538年喺西班牙托萊多城親眼睇到呢個實驗,等等,當時蒙福嘅查理五世皇帝同埋差唔多一萬人喺度。)
  10. 西班牙,潛水航行嘅先驅ABC報。1980年3月7號。原先內容歸檔喺2015年7月21號。
  11. Delgado (2011), p. 13.
  12. 12.0 12.1 Tierie, Gerrit (1932年6月10號),內利斯·德雷貝爾 (1572–1633) (PDF) (論文) (英文),阿姆斯特丹:萊頓大學,頁 92
  13. 羅尼莫·德·阿揚斯,被人遺忘嘅達文西,佢喺奧地利西班牙設計咗潛艇同埋空調系統 (Spanish)。Xataka。2021年9月26號。喺2022年10月17號搵到{{cite web}}: CS1 maint: unrecognized language (link)
  14. Mary Bellis。艇嘅發明原著喺2012年7月9號歸檔。喺2014年4月16號搵到
  15. 艇海龜號:獨立戰爭海軍文件。海軍部圖書館。原著喺2008年9月17號歸檔。喺2013年5月21號搵到
  16. 每週發明家:檔案. mit.edu
  17. Delgado, James P. (2011)。默殺手:潛艇與水下戰爭。Bloomsbury Publishing。頁 224。ISBN 9781849088602
  18. Lance, Rachel利號員嘅新爆炸理論Smithsonian Magazine (英文)。喺2020年11月24號搵到
  19. James P. Delgado (2006)。1865年美國起嘅水底探險家號喺巴拿馬珍珠群島聖特爾莫島嘅考古調查際航海考古學雜誌35 (2): 230–252。Bibcode:2006IJNAr..35..230Ddoi:10.1111/j.1095-9270.2006.00100.xISSN 1057-2414S2CID 162403756
  20. 瓦爾帕萊索港口撈起智利19世紀沉船The Santiago Times。2006年11月25號。原著喺2008年1月24號歸檔。喺2007年4月17號搵到
  21. 雷歷史:白頭魚雷 Mk1。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原著喺2014年9月15號歸檔。喺2013年5月28號搵到
  22. 翰·菲利普·霍蘭. 列顛百科全書。喺2015年4月1號搵到
  23. Bowers, Paul (1999)。勒特之謎與早期潛艇先驅。Airlife。頁 167。ISBN 978-1-84037-066-9
  24. Sanmateo, Javier (2013年9月5號)。薩克·佩拉爾,失意嘅天才El Mundo (西班牙文)。喺2017年12月12號搵到
  25. Delgado, James P.; Cussler, Clive (2011)。默殺手:潛艇與水下戰爭。Bloomsbury Publishing。頁 89。ISBN 978-1849088602
  26. Galantin, Ignatius J., Admiral, USN (Ret.). Foreword to Submariner by Johnnie Coote, p. 1
  27. Olender p. 175
  28. Thomas Adam。國與美洲。頁 1155。
  29. Douglas Botting, pp. 18–19 "The U-Boats", ISBN 978-0-7054-0630-7
  30. Gibson and Prendergast, p. 2
  31. Roger Chickering, Stig Förster, Bernd Greiner, 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2005). "全面戰爭嘅世界:全球衝突與破壞政治,1937–194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3432-2, p. 73
  32. 1915-1926年:K 級RN Subs。巴羅潛艇兵協會。喺2019年2月24號搵到
  33. Ian Jack (2017年11月4號)。 K 級到派對艇,潛艇有災難史。喺2022年1月13號搵到
  34. Crocker III, H. W. (2006)。好搞我。紐約:Crown Forum。頁 310ISBN 978-1-4000-5363-6
  35. 西洋戰役:U 型潛艇嘅危險BBC。2011年3月30號。
  36. 36.0 36.1 O'Kane, p. 333
  37. Blair, Clay, Jr. Silent Victory, pp. 991–92. 其他嘅係意外,或者 Template:USS 咁,友軍誤擊
  38. Blair, p. 878
  39. 艇歷史。英國皇家海軍。原著喺2007年2月20號歸檔。喺2007年4月18號搵到
  40. 鵡螺號核潛艇 (SSN 571) 歷史潛艇部隊博物館。2006。喺2012年1月16號搵到
  41. Tony Long (2007年5月10號)。1960年5月10號:[[:Template:USS Triton]] 完成第一次水下環球航行Wired。喺2010年4月18號搵到 {{cite magazine}}: URL–wikilink conflict (help)
  42. 齊號沉沒Bharat Rakshak Monitor, 4(2)原著喺2011年11月28號歸檔。喺2009年10月20號搵到
  43. Rossiter, Mike (2009)。沉貝爾格拉諾號。倫敦:Random House。頁 305–18, 367–77。ISBN 978-1-4070-3411-9OCLC 1004977305
  44. 44.0 44.1 "Stichting Maritiem Historische Data - Schip". www.marhisdata.nl (dutch). 喺2021年2月11號搵到.{{cite web}}: CS1 maint: unrecognized language (link)
  45. 色列承認喺1982年戰爭錯手擊沉黎巴嫩難民船,死咗25人 — 電視台www.timesofisrael.com (美國英文)。2018年11月22號。喺2021年2月11號搵到
  46. Mattias, L. (2011年5月30號)。界最舊水底潛艇上岸CNN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3年1月29號搵到
  47. Finlan, Alastair (2004)。克蘭衝突同海灣戰爭中嘅英國皇家海軍:文化與戰略。英國政治與社會。第15卷。倫敦:Psychology Press。頁 214。ISBN 978-0-7146-5479-9
  48. 航離開 - 迪士尼樂園潛艇嘅最後航程。喺2010年4月24號搵到
  49. 層潛水器古斯特·皮卡德士交通博物館原著喺2016年3月7號歸檔。
  50. David Bruce Weaver (2001)。態旅遊百科全書。CABI。頁 276ISBN 978-0-85199-368-3
  51. Booth, William; Forero, Juan (2009年6月6號)。太平洋行駛,潛艇浮上水面做毒品集團主要工具盛頓郵報
  52. 倫比亞捉到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毒品潛艇BBC 新聞。2011年9月5號。
  53. 53.00 53.01 53.02 53.03 53.04 53.05 53.06 53.07 53.08 53.09 53.10 53.11 53.12 53.13 53.14 53.15 McLaren, Alfred S., CAPT USN "潛艇冰下航行" 美國海軍學院院刊 1981年7月, pp. 105–9
  54. William J. Broad (2008年3月18號)。王魚號:冷戰故事約時報。喺2010年2月17號搵到
  55. 國海軍艦艇 Gurnard 號歷史同極地操作
  56. NavSource Online:潛艇相片檔案。navsource.org。2016年11月14號。喺2017年3月3號搵到
  57. HMS Superb (1976) (第九艘)。britainsnavy.co.uk。2013年1月12號。喺2017年3月4號搵到
  58. 艇部隊參加冰上演習 2007。政府新聞稿 (美國)。2007年3月20號。喺2017年2月1號搵到
  59. 軍作戰部長出席冰上演習 2009。navy.mil。2009年3月24號。原著喺2017年3月3號歸檔。喺2017年3月3號搵到
  60. 60.0 60.1 60.2 60.3 隊型潛艇線上:潛艇縱傾同排水系統。Navpers 16166maritime.org。喺2022年1月1號搵到 –透過三藩市海事國家歷史公園協會。
  61. Nave, R.。積彈性特性物理學佐治亞州立大學。喺2007年10月26號搵到
  62. 體同氣體物理學礎古典物理學。歸檔時間2005年11月20號。喺2006年10月7號搵到{{cite web}}: CS1 maint: unfit URL (link)
  63. Richard O'Kane (1987)。胡號。Presidio Press。頁 12ISBN 9780891413011
  64. Roy Burcher; Louis Rydill (1995)。艇設計概念。劍橋大學出版社。頁 170。
  65. Thomas Newdick (2024年7月29號)。國最新潛艇用 X 形船尾
  66. van de Put, F.A. (1986年9月)。"2. "X" – 舵" (PDF)下就緒 (Dutch)。第16號。丹海爾德:潛艇部隊退伍軍人協會。頁 3–6。{{cite magazine}}: CS1 maint: unrecognized language (link)
  67. Wang, Wenjin; 等 (2020)。X 型方向舵水下航行器容錯轉向原型應器20 (7): 1816。Bibcode:2020Senso..20.1816Wdoi:10.3390/s20071816PMC 7180876PMID 32218145
  68. 亥俄級換代細節國海軍研究所。2012年11月1號。喺2020年5月26號搵到
  69. Granholm, Fredrik (2003)。海豹號到南曼蘭號:瑞典潛艇100年。Marinlitteraturföreningen。頁 56。ISBN 9185944-40-8
  70. [3]. 國家防務雜誌.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08年4月5號,.
  71. 國科學家聯盟。Fas.org。喺2010年4月18號搵到
  72. 里雅斯特號。History.navy.mil。原著喺2010年3月17號歸檔。喺2010年4月18號搵到
  73. 國 U 型潛艇類型詳情魚獵人國際原著喺2010年2月24號歸檔。喺2008年9月21號搵到
  74. Miller, David; Jordan, John (1987)。代潛艇戰。倫敦:Salamander Books。頁 63ISBN 0-86101-317-4
  75. Granholm, Fredrik (2003)。海豹號到南曼蘭號:瑞典潛艇100年。Marinlitteraturföreningen。頁 12–13。ISBN 9185944-40-8
  76. Granholm, Fredrik (2003)。海豹號到南曼蘭號:瑞典潛艇100年。Marinlitteraturföreningen。頁 12–15。ISBN 9185944-40-8
  77. Granholm, Fredrik (2003)。海豹號到南曼蘭號:瑞典潛艇100年。Marinlitteraturföreningen。頁 18–19, 24–25。ISBN 9185944-40-8
  78. Granholm, Fredrik (2003)。海豹號到南曼蘭號:瑞典潛艇100年。Marinlitteraturföreningen。頁 16–17, 20–21, 26–29, 34–35, 82。ISBN 9185944-40-8
  79. Granholm, Fredrik (2003)。海豹號到南曼蘭號:瑞典潛艇100年。Marinlitteraturföreningen。頁 40–43, 48–49, 52–61, 64–67, 70–71。ISBN 9185944-40-8
  80. 80.0 80.1 Friedman, Norman (1995)。1945 年前嘅美國潛艇:圖解設計史。海軍研究所出版社。頁 259–260。ISBN 978-1-55750-263-6
  81. Никoлaeв, A.C.。目 "Пaлтyc" (北約-"基洛")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отeчествeннoгo подводнoгo флотa。喺2020年6月2號搵到
  82. 82.0 82.1 舶電力推進動機係乜嘢氣技術人員。原先內容歸檔喺2019年3月5號。喺2020年6月2號搵到
  83. 83.0 83.1 油-電力推進裝置:點樣設計柴油-電力推進系統簡要指南 (PDF)恩能源方案。頁 3–4。原著 (PDF)喺2019年8月9號歸檔。喺2020年6月2號搵到
  84. Ireland, Bernard (2003)。西洋戰役。英國巴恩斯利:Pen & Sword Books。頁 187ISBN 978-1-84415-001-4
  85. Schull, Joseph (1961)。遠嘅船。渥太華:加拿大女王印刷局。頁 259。
  86. Lamb, James B. (1987)。三角航線。多倫多:圖騰圖書。頁 25, 26ISBN 978-0-00-217909-6
  87. Navy, United States (2008年9月)。 (英文)。美國印刷局。ISBN 978-1-935327-44-8
  88. "SS X-1". 歷史海軍艦艇協會. 原著喺2013年8月18號歸檔. 喺2014年2月24號搵到.
  89. S-80:一艘潛艇,為西班牙,駛出公海。國防工業日報。2008年12月15號。
  90. 艇戰原著喺2006年9月8號歸檔。喺2006年10月7號搵到
  91. 國而家能力。Nti.org。喺2010年4月18號搵到
  92. Thompson, Roger (2007)。學到嘅教訓。美國海軍研究所出版社。頁 34。ISBN 978-1-59114-865-4
  93. Lee, T. W. (2008年12月30號)。界軍事科技 [2 卷] (英文)。ABC-CLIO。頁 344。ISBN 978-0-275-99536-2
  94. 94.0 94.1 Johnston, Robert (2007年9月23號)。致命輻射意外同埋其他搞到輻射傷亡事件。放射事件與相關事件數據庫。
  95. 95.0 95.1 差核災難。2009年3月25號。原著喺2009年3月28號歸檔。喺2015年4月1號搵到
  96. 加強輻射源安全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09年3月26號,. p. 14
  97. 97.0 97.1 97.2 潛艇點樣製造氧氣?www.youtube.com (video)。Smarter Every Day 251。2021年2月21號。喺2022年1月26號搵到
  98. 樣喺核潛艇大便 (256)www.youtube.com (video)。Smarter Every Day。2021年5月9號。喺2022年1月27號搵到
  99. "U-1206". Uboat.net. 喺2010年4月18號搵到.
  100. 逼又多武器 — 睇吓核潛艇生活係點,呢啲相業內幕
  101. Bateman, Sam。CO07012 | 深海危險:亞洲潛艇操作危險S. 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喺2021年4月24號搵到
  102. 約評論 – 第49卷 – 第2期 – 2001年夏季:制服女性。Nato.int。2001年8月31號。原著喺2016年2月8號歸檔。喺2010年4月18號搵到
  103. 103.0 103.1 (瑞典文)。原著喺2007年9月27號歸檔。
  104. Virseda, María del Carmen (2014)。隊入面嘅女人 (PDF)業議題
  105. BOE-A-1999-11194 1999年5月18號第 17/1999 號法律,關於武裝部隊人員制度。頁 18751–18797。
  106. 防網:歷史 (挪威文)。原著喺2006年2月9號歸檔。
  107. 107.0 107.1 Hopkins, Nick (2011年12月8號)。家海軍會畀女人喺潛艇服役。倫敦。喺2012年4月1號搵到
  108. 家海軍有第一批女潛艇兵BBC。2014年5月5號。喺2014年5月5號搵到
  109. 問題 #10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06年9月27號,.
  110. William H. McMichael & Andrew Scutro (2009年9月27號)。軍部長,海軍作戰部長:女人應該喺潛艇服役軍時報
  111. 111.0 111.1 軍命名頭兩艘有女性船員嘅攻擊艇。USNI 新聞。2013年10月15號。喺2014年1月9號搵到
  112. 國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司令www.csp.navy.mil
  113. Scott Tyson, Ann (2009年9月26號)。軍想畀女人喺潛艇服役盛頓郵報。喺2010年4月18號搵到
  114. 輸入你公司或者頂級辦公室 (2011年7月19號)。OMA:女潛艇學校畢業生話佢哋好適應。Ct.gov。喺2011年12月27號搵到
  115. 潛艇第 10 大隊公共事務官。軍歡迎女人喺潛艇服役。Navy.mil。原著喺2012年5月6號歸檔。喺2011年12月27號搵到
  116. 告:12 個水兵牽涉潛艇沖涼醜聞Military.com。喺2015年4月1號搵到
  117. Staff (2020年1月22號)。人喺限制完咗之後第一次入日本潛艇學院The Japan Times (美國英文)。原著喺2020年7月16號歸檔。喺2020年7月16號搵到
  118. Frank, SJ; Curley, MD; Ryder, SJ (1997)。國海軍潛艇逃生系統生物醫學評論:1996年軍潛艇醫學研究實驗室技術報告。NSMRL-1205。歸檔時間2013年4月15號。喺2013年3月15號搵到{{cite journal}}: CS1 maint: unfit URL (link)
  119. Benton PJ, Francis TJ, Pethybridge RJ (1999)。量計指標同潛艇逃生訓練肺氣壓傷風險下與高壓醫學雜誌26 (4): 213–7。PMID 10642066。歸檔時間2013年5月25號。喺2013年3月15號搵到{{cite journal}}: CS1 maint: unfit URL (link)
  120. Weathersby, PK; Survanshi, SS; Parker, EC; Temple, DJ; Toner, CB (1999)。壓潛艇救援估計減壓病風險國海軍醫學研究中心技術報告。NMRC 1999-04。歸檔時間2013年5月25號。喺2013年3月15號搵到{{cite journal}}: CS1 maint: unfit URL (link)
  121. Eckenhoff, RG (1984)。壓潛艇救援軍潛艇醫學研究實驗室技術報告。NSMRL-1021。歸檔時間2013年5月25號。喺2013年3月15號搵到{{cite journal}}: CS1 maint: unfit URL (link)

參考書目

[編輯]

一般歷史

潛艇史:由起源到今日讓-瑪麗·馬泰 同埋 Alexandre Sheldon-Duplaix 寫。(Boulogne-Billancourt: ETAI, 2002)。

DiMercurio, Michael; Benson, Michael (2003)。艇完全白痴指南。Alpha。ISBN 978-0-02-864471-4OCLC 51747264

Delgado, James P. (2011)。默殺手:潛艇與水下戰爭。牛津:Osprey Publishing。ISBN 978-1-84908-860-2

Fontenoy, Paul E. (2007)。艇:佢哋影響嘅圖解歷史。武器與戰爭。聖巴巴拉:ABC-CLIO。ISBN 978-1-85109-563-6 文化

Redford, Duncan. 潛艇: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到核戰嘅文化史 (I.B. Tauris, 2010) 322 頁;重點英國海軍同埋平民點樣睇潛艇戰,包括小說同電影。 1914 年之前潛艇

Gardiner, Robert (1992)。汽、鋼鐵同炮火,蒸汽軍艦 1815–1905 年。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海軍研究所出版社。ISBN 978-1-55750-774-7OCLC 30038068 1900年/日俄戰爭 1904–1905 年

Jentschura, Hansgeorg; Dieter Jung; Peter Mickel (1977)。本帝國海軍艦艇 1869–1945 年。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美國海軍研究所。ISBN 978-0-87021-893-4

Olender, Piotr (2010)。俄海戰 1904–1905 年第 2 卷對馬海峽海戰。波蘭桑多梅日:Stratus s.c.。ISBN 978-83-61421-02-3

Showell, Jak (2006)。U 型潛艇世紀:德國潛艇戰 1906–2006 年。英國:Chatham Publishing。ISBN 978-1-86176-241-2

Simmons, Jacques (1971)。羅塞特全彩指南 軍艦。美國:Grosset & Dunlap, Inc.。ISBN 978-0-448-04165-0

Watts, Anthony J. (1990)。羅斯帝國海軍。倫敦:Arms and Armour Press。ISBN 978-0-85368-912-6 第二次世界大戰

Blair, Clay (1975)。默嘅勝利:美國潛艇對日戰爭。費城:Lippincott。ISBN 978-0-397-00753-0OCLC 821363

Lockwood, Charles A. (1951)。沉佢哋全部!:太平洋潛艇戰。紐約:Dutton。OCLC 1371626

O'Kane, Richard H. (1977)。空艦橋!:USS Tang 號戰爭巡邏。芝加哥:Rand McNally。ISBN 978-0-528-81058-9OCLC 2965421

O'Kane, Richard H. (1987)。胡號:美國最出名二戰潛艇巡邏。諾瓦托,加利福尼亞州:Presidio Press。ISBN 978-0-89141-301-1OCLC 15366413

Werner, Herbert A. (1999)。棺材:德國二戰 U 型潛艇戰個人記述。倫敦:Cassell Military。ISBN 978-0-304-35330-9OCLC 41466905

Beach, Edward L. (1952)。艇!。H. Holt。OCLC 396382

冷戰時期

捉迷藏:冷戰 海上間諜活動不為人知嘅故事彼得·胡克豪森 同埋 亞歷山大·謝爾頓-杜普萊 寫。(Hoboken, NJ: J. Wiley & Sons, 2008, ISBN 978-0-471-78530-9)

McHale, Gannon (2008)。蹤艇:喺快速攻擊潛艇打冷戰。海軍研究所出版社。ISBN 978-1-59114-502-8OCLC 216938657

出面網頁

[編輯]

美國專利 708,553潛水艇

艦隊型潛艇線上 美國海軍潛艇訓練手冊,1944–1946 年

美國安全工程師協會。《專業安全雜誌》。潛艇意外:60 年統計評估。C. Tingle。2009年9月。pp. 31–39。 訂全文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14-07-04.; 或者 冇圖表嘅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