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現璠
出世日期 | 1899年11月13號 |
出世嘅地區 | 廣西扶綏渠舊渠思 |
死日期 | 1982年1月18號 |
死地區 |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 |
所屬嘅政黨 | 中國農工民主黨 |
職業 | |
大學教授、研究員:任期 |
廣西大學:1938年8月-1941年8月,1944年11月-1953年10月 中山大學:1941年9月-1942年8月 桂林師範學院:1942年9月-1944年11月 廣西師範學院:1953年11月-1982年1月 廣西教育研究所:1942年9月-1949年11月 |
學術任職 | |
大學 | 廣西大學訓導長、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廣西師範學院圖書館館長,漓江業餘大學校長 |
社會任職 | |
社會活動、調查、學會 | 蓓蕾學社社長,黔南邊民考察團團長,中央民族訪問團廣西分團副團長,桂西僮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文教局歷史文物調查工作組組長,廣西社會歷史調查組副組長,第一屆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理事,第一屆中國民族學學會顧問,第一屆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顧問、第一、二屆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 |
政府任職 | |
政務、國務 | 桂西僮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委員,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中央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名言名句 | |
反右運動同文革時期 | *「而家中國嘅問題,係因為一黨專權造成嘅。只有組織民主聯合政府,先至可以解決一黨專政帶嚟嘅社會弊端。」 *「语录壳衰内容空,气息唔妥令人忧;红卫兵仔争相诵,不禁慨叹世道忧!」 |
學術語錄 | |
唔同嘅時期 | *「學海三冇:冇權威、冇頂峰、冇禁區。」 *「唔學千人之諾諾,而作一夫之諤諤。」 *「研究一樣嘢,想徹底咁了解,無非有三種方法:一,用科學嚟研究佢;二,用哲學嚟探討佢;三,用歷史嚟考究佢。」 |
信仰 | 歷史求實主義、民族平等嘅信念、文化包容多元化、思想自由無藩籬、政治民主制度、社會公正公平。 |
配偶 | 劉麗華(1912年 - 1995年,教師) |
黃現璠(粵拼:wong4 jin6 faan4;壯文:Vangz Yenfanh,1899年11月13號—1982年1月18號),原名甘錦英,係中國歷史學家、人類學家[1]、教育家[2]、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民族學嘅奠基人之一[3],亦係中國第一個民族學派「八桂學派」[4]同埋當代歷史學界「無奴學派」嘅始創者[5]。
黃現璠先生成世喺政治上真係經歷咗好多波折,尤其喺1958年至1979年嗰段時間,佢足足俾政治迫害咗廿一年。佢係個歷史學家,著作多到數唔晒,代表作就有《中國通史綱要》、《唐代社會概略》、《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廣西僮族簡史》、《壯族通史》同埋《中國歷史冇奴隸社會——兼論世界古代奴隸及其社會形態》等等。除咗呢啲,佢仲發表咗八十幾篇論文,好似《我國坐俗古今之變》咁,研究範圍好廣,包括中國通史、先秦史、中古史、社會生活史、文化史、民族學、語言學、壯學等等,學問真係好深,成就好大。黃現璠喺中國史同民族史研究方面,尤其喺壯族歷史文化研究上面,真係貢獻咗好多。佢嘅治學方法同學術體系對中國民族史研究有咗好深遠嘅影響。佢提倡嗰句「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嘅民族觀,真係為壯學研究奠定咗好堅實嘅基礎,佢就係二十世紀推動壯學發展嘅領軍人物。黃現璠嘅一生經歷同思想,唔單止係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嘅一個縮影,仲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提供咗好多重要嘅參考。[6][7][8]
早年生平
[編輯]黃現璠喺大清南寧府新寧州熙良團渠思村度出世(即係而家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扶綏縣渠舊鎮三合村渠思屯),是年爲大清光緒25年。黃現璠來自個壯族家族,阿爸係甘新昌,佢細個嗰陣嘅名係甘錦英,17歲之後改名為黃現璠。細紋仔時生活坎坷,3歲嗰陣阿媽過咗身,一直跟住阿爸生活。佢阿爸係個樵夫,成日砍柴賣柴,揾到啲錢勉強度日,但佢好想讀書,成日央求老竇畀佢返學,但係咁嘅貧寒屋企無可能有錢畀佢返學。無奈之下佢好多時去扑扑齋,企喺課堂出便,竊聽先生授課。不過佢聰穎過人,聽晒啲嘢皆能倒背如流,令塾師驚奇,好鍾意佢,先至畀佢免費入塾讀書。佢又無錢買書,學習啲書係揾同學嗰度借返嚟嘅。生活同讀書鬼咁艱難,呢種境遇,令佢更加勤力同搏命學習[9]。
黃現璠喺12歲之後,佢老竇先至有錢畀佢返學,先後讀渠黎小學、中學。跟住去南寧就讀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喺度曾受教於著名教育家葉非英。之後,1926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系嘅預科。兩年後,入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系本科,1932年畢業同埋拎倒學士學位。同年,因成績優異,俾北京師範大學嘅研究院破格錄取做咗研究生,深造三年。喺北京師範大學求學九年,佢跟陳垣、錢玄同、鄧之誠、陶希聖、蕭一山等史學家同國學家學嘢,受到咗一連串正規同嚴格嘅史學同國學教育。回顧過往求學啲嘢,黃現璠喺書中自序咁講:「余家道貧寒……阿爸送余讀書,极之艱辛。」亦話到:「余自讀書以至教學,對於學問孜孜不倦,實感動於余阿爸鬼咁艱苦同恩愛嘅心情也。」[10]
跟住喺1935年,佢去到日本,入東京帝國大學(即係而家東京大學)嘅大學院(好似中國嘅大學研究院噉樣)。喺度跟和田清、加藤繁、原田淑人同埋池內宏等東洋史家學習日本史同東洋史。半年後,攞到廣西省政府資助嘅獎學金。喺1937年,日本侵入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黃現璠憤而放棄學業,返返鄉下。開始咗佢嘅大學教育職業生涯[11]。
教學生涯
[編輯]返廣西之後,前後做過廣西大學、中山大學、國立桂林師範學院、廣西師範學院(即係而家廣西師範大學)等校嘅史學教授,佢係中國壯族第一位大學教授[12][13]同廣西崇左首位大學教授[14]。做過廣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廣西大學訓導長、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同埋廣西師範學院圖書館館長等職[15]。佢從事教育50年咁上下,一直喺兩廣教育界做嘢。除咗喺廣東中山大學嗰處敎歷史一年,佢未離開過廣西[16]。 佢成世人教學同研究齊頭並進。據佢同陳垣老師嘅通信入面講:「初喺西大,次喺中山大學,收尾喺國立桂林師院任教。由助教升至教授。」重講:「離西大到中大去任教,陳寅恪先生來西大任教,佢喺圖書館所借嘅書,卡片上差唔多本本都見生名,深為訝異,以為西大亦有同佢好學同道嘅人,誠出意料之外。生嘅學問固唔敢妄附時賢,然喺校時受教,深感夫子治學精神,念茲在茲,實未敢一時稍懈,違背師教者也。」[17]
田野調查
[編輯]黔桂邊區學術考察隊
[編輯]1941年之後,黃現璠開始關註少數民族嘅研究,多次深入黔桂兩省少數民族地區展開廣泛學術嘅調查活動。響1943年8月,黃現璠喺中山大學組織過「黔桂邊區學術考察隊」,做埋隊長,去龍勝三江考察少數民族嘅社會、歷史同現狀,佢睇到邊區少數民族鬼咁辛苦。
黔南邊民考察團
[編輯]響1945年4月,黃現璠喺廣西大學組織過「黔南邊民考察團」,做埋團長,去貴州榕江大有鄉一帶考察考察苗族人嘅教育同社會組織,佢睇到苗人生活鬼咁辛苦,憤而批評國民黨縣政府[18],咁就俾國民黨廣西省黨部掟入左派黑名單。考察之後,佢寫過《黔桂邊區教育散記》同《黔桂邊民社會組織的民主政治》。
歷史文物調查工作組
[編輯]響1953年6月,黃現璠喺廣西大學組織過「桂西僮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文教局歷史文物調查工作組」,做埋組長,去廣西桂西地區嘅5個縣調查少數民族嘅社會、歷史同現狀。考察之後,佢寫過《羅城縣仫佬族調查報告》、《河池縣少數民族調查報告》同埋《南丹縣少數民族調查報告》。
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
[編輯]響1956年8月,黃現璠喺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嘅指示下,組織過「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做埋副組長同個壯族組組長[19],負責成個組嘅學術調查工作,去廣西各個縣調查少數民族嘅社會、歷史同現狀。考察之後,佢寫過《廣西省大新縣僮族調查資料》同《廣西僮族社會歷史調查報告》。[20]
社會活動
[編輯]喺CC派嘅大老陳立夫任教育部部長嗰段時間(1938—1944年),開始推行「以黨治校」同「黨化教育」,加強國民黨對高等院校嘅控制[21]。喺呢個時候調高陽任廣西大學校長(1941年),佢一進校,就抓咗一批進步嘅學生。呢啲學生好多係窮人嘅仔,平時同黃現璠教授感情好好。黃現璠教授一方面唔鍾意國民黨CC派分子執掌西大;另一方面,佢為咗聲援嗰啲被抓嘅學生,於是組織學生發起「倒高運動」。收尾遭受國民黨迫害,廣西大學唔畀黃現璠教授發聘書,連埋嗰時喺廣西大學附小任教嘅黃現璠教授嘅夫人劉麗華老師亦受牽連被炒魷。呢啲嘢令到佢好嬲,後尾應羅香林教授邀請,轉去中山大學師範學院任史學教授。1942年尾高陽離開,黃現璠教授至返廣西大學繼續教書[22]。 響大學管理方面,唔理係20世紀40年代針對執政嘅國民黨,定係50年代針對執政嘅共產黨,黃現璠始終都反對「以黨治校」同「黨義教育」,好嬲嗰啲外行領導內行,主張「專家治校」同「科學教育」。佢成日話:「黨唔係學校,黨委唔可以代替校委」。
國民黨統治中國嗰個年代,喺廣西大學嗰陣,好多時有唔少國民黨黨員拉佢入黨,但佢冇乜興趣。重有共產黨員夜晚入屋企探佢,亦拉佢入黨,佢都無乜嘢興趣。收尾喺1943年,佢俾中國農工民主黨嗰個廣西創始人丘晨教授拉埋入咗農工民主黨[23],成為中國農工民主黨廣西委員會嘅委員。無論如何,喺黃現璠成世人嘅活動經歷好清楚睇到,佢對各種政黨、政治嗰啲嘢都唔係太熱衷。
跟住喺1949年之後,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成立咗中華人民共和國。黃現璠作為廣西嘅名教授,俾新政府拉入去做嘢。喺1949年到1957年間,佢做過唔同嘅職務。做過桂西僮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嘅委員、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嘅委員、中央訪問團廣西分團嘅副團長同廣西社會歷史調查組嘅副組長。當選咗第一屆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即係而家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嘅理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嘅委員同埋中央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嘅委員。[24][25]
遭受迫害
[編輯]反右運動
[編輯]喺1957年4月中共中央發出咗「關於整風運動嘅指示」,決定喺全黨開展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同主觀主義為內容嘅整風運動,鼓勵黨外人士對共產黨同政府提意見,幫助共產黨整風。重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6]。於是各界人士,主要喺嗰啲知識分子,開始向共產黨同政府提建議。諗唔到喺同年6月8號中共中央發出毛澤東起草嘅「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嘅指示」[27],開始咗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嘅迫害知識分子嘅反右運動。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郭沫若講:「無罪者嘅言者無罪,有罪者嘅言者定有罪嘅。」重話:「一個人嘅話,如果動搖咗國家嘅根本,定無罪,噉重有咩國家法紀可講呢?」[28]郭氏講嘅話,真係笑死人啊!響中外歷史上唔知邊個睇過,憑一個人講啲嘢,動搖咗一個王權嘅統治?動搖過國家嘅根本嘅先例?好似黃現璠喺1957嘅整風運動中咁講:「共產黨嘅幹部,好多係冇文化嘅工農兵文盲,佢哋冇能力管理大學,亦冇能力管理國家。」[29]唔通憑佢講嗰啲話,就動搖咗一個專制政權嘅統治?真係個笑話。所謂整風運動,即係話「知則唔講,講者有罪;聞者唔戒,有則唔改」。結果,好似黃現璠嗰啲有碗話碗,有碟話碟嘅學者,喺反右嗰個年代唔可能幸免於難。響1958年2月1號,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作出咗決議:「罷免費孝通、黃現璠同埋歐百川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嘅職務」[30]。同時,從中央到地方嘅9項任職被罷免,凈係保留廣西政協委員一職。黃氏喺中國歷史學界著名五大右派(黃現璠、向達、雷海宗、王重民、陳夢家)之中,政治地位最高。反右運動始終係政治迫害運動,黃現璠畀人列為受迫害嘅歷史學界著名五大右派之首[31],蓋自有其緣由。佢唔單只錯劃為中國歷史學界同埋壯族嘅頭號大右派分子[32],亦係中國少數民族出名嘅六大右派分子(龍雲〈彜族〉、黃現璠〈壯族〉、歐百川〈苗族〉、馬松亭〈回族〉、向達〈土家族〉、王毅齋〈回族〉)之一[33],被迫害22年左右。 黃現璠嘅大仔大女(當時都教書囉),就咁俾佢老竇右派事件牽連,個個都俾人整成右派蛋。到廣西師範學院,有個所謂嘅「黃現璠右派集團」,入面有兩個講師都俾人整成右蛋,一個被革職,送佢去勞教營接受勞教兩年。另一個都革職,送佢番返大新老家農村,當村民掟糠挷田廿二年。佢哋都慘慘地俾人迫害咗成廿二年。[34]。
文革
[編輯]響文化大革命嗰陣時,黃現璠重受到迫害。俾人話係「反動學術權威同死不改悔嘅大右派」,遭到戴高帽批鬥、遊街鞭打、掛牌示眾、隔離審查同埋抄家毀書等肉體同精神嘅摧殘[35]。對於呢啲嘢,佢同好多受迫害嘅知識分子一樣,亦無可奈何。不過行入佢嘅心靈深處,好似同反右運動嗰陣一樣,查實好唔忿氣。據佢同校嘅老師講:「有一回,幾位舊陣時成日去黃老屋企學嘢嘅『小將』(指文革嗰個年代嗰啲紅衛兵),喺『文革』批鬥黃老嗰時,竟然食碗面反碗底嘅講黃老如何毒害佢哋。黃老聽罷,亦係習慣地側著腦袋,照例連呼幾個『呀!呀!』而後不慌不忙地話:『咁就唔好講嘞!如果話係毒害,都係你哋自己送上門嚟畀我毒嘅,唔係我主動去毒害你哋。』呢顆橡皮子彈一出,嗰啲『小將』凈係虛叫幾聲口號就撤退喇。如此遇事不驚,解難題於諧謔之中嘅事,都成咗大家好多時津津樂道嘅趣談。」[36]文革嗰段時間,佢基本處於被軟禁嘅狀態[37]。
晚年生活
[編輯]1976年文革結束,1978年改革開放,黃現璠嘅右派冤案喺1979年先平反到。佢係史學界五大右派入面,最早出世,最遲過身,最長命,唯一可以活生生睇住自己得到平反:雷海宗由於反右運動嘅精神打擊,喺1962年因心力衰竭病逝[38][39][40][41]。向達喺1966年文化大革命嗰時,畀造反派迫害至死[42][43]。陳夢家喺1966年自縊身亡,但有人懷疑係畀造反派打死後僞裝成自殺[44]。王重民喺1975年文革評法批儒運動嗰時,畀四人幫迫害,走投無路,喺頤和園長廊自縊身亡[45][46]。 1979年之後,佢相繼被選做第一屆嘅中國民族學學會顧問、第一屆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顧問、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重做埋《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編輯委員會委員,同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嘅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喺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為協助政府嘅平反冤假錯案做咗好多嘢。一位做咗死刑犯,後尾改為無期徒刑,喺鐵窗下度過咗二十三個春秋嘅右派,經佢多方奔走營救,喺1981年8月獲得平反昭雪而無罪釋放,結束咗23年蒙冤受屈嘅牢獄生活,返返廣西師範學院物理系工作[47]。佢重創辦咗漓江業餘大學,做埋校長,開咗中國當代民辦高等教育嘅先河,對中國現代學術同埋民族文化教育事業有唔少貢獻[48]。
黃現璠喺一九八二年正月十八号號,響桂林過身,嗰陣時84歲。佢成世人經歷咗中國近代史上最動盪嘅時期、親身經歷咗清朝末年、北洋政府嘅分裂同鬥爭、中華民國嘅興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嘅歷次政治運動。佢個仔甘金山喺《父親》一文入面講道:「佢個人嘅浮沉起跌係中國知識分子嘅一個縮影。老竇成世,成日令我諗起魯迅嘅嗰句話:『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嘅人,就有拼命硬幹嘅人,就有為民請命嘅人,就有舍身求法嘅人——佢哋係中國嘅脊樑。』」[49][50]鑑於黃現璠生前為國家同民族文化教育事業作出咗出色嘅貢獻,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將佢嘅骨灰盒安放喺「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嘅第一室。
過咗身後
[編輯]1998年11月13號,桂林頭番中學「桂林中學」開設咗「黃現璠獎學金」,每年都係同一日頒發獎學金。 1999年11月,喺廣西師範大學隆重舉行咗「黃現璠教授誕辰百周年紀念座談會」[51],會後編印咗《黃現璠教授誕辰百年紀念文集》[52]同埋出版咗《古書解讀初探 - 黃現璠學術論文選》。而家廣西師範大學同埋桂林中學都設有「黃現璠少數民族獎學金」同「黃現璠獎學金[53],以紀念佢。 2003年11月13號,廣西師範大學開設咗「黃現璠出版基金」。 黃現璠故居,響2017年8月21號,獲批准列為扶綏縣嘅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2月,扶綏縣政府斥資几十萬元,完成咗「黃現璠故居」嘅修葺工程。同年,廣西南寧南湖公園開設咗名人紀念碑徑,徑上雕刻咗「黃現璠嘅簡介」。黄现璠嘅第一尊全身企立銅像,由扶綏縣政府文體局立喺佢老家樂養城。2022年9月10日就係教師節同中秋節,响樂養城舉辦咗「黄现璠先生塑像落成揭幕禮儀式」。黄现璠嘅第二尊全身坐式銅像,由廣西師範大學喺2023年11月13日,就係黄现璠教授出世一百二十四周年嗰日,立喺廣西師範大學雁山校區綜合教學大樓前面。[54][55][56]
一生貢獻
[編輯]黃現璠從事歷史學同民族學研究五十年左右,喺中國通史、社會史、學運史、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同語言學等方面造詣頗深,做咗好多貢獻。因此,亦被一啲學者稱為「國學大師」[57] [58] [59]。
學社
[編輯]1932年春,黃現璠(當時係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生同埋北平文史政治學院、北平私立文治中學、北平私立平中中學嘅語文同歷史教員)同佢嘅學生李石鋒、劉盛亞、張天授等人,受咗新文化運動同新史學思潮嘅影響,喺北京共同創辦「蓓蕾學社」(正規學社團體同出版社),黃現璠做埋社長,李石鋒(「厚黑大師」李宗吾嘅堂侄)做埋總經理兼主編,劉盛亞做埋主筆。蓓蕾學社出版過好多有名嘅書籍同刊物,佢哋為弘揚新文化、新文藝、新史學、新教育做咗好多貢獻[60]。收尾李石鋒成為有名嘅雜文作家[61],劉盛亞成為重慶有名嘅作家[62][63],張天授成為詩人[64] [65]。真係點都諗唔到,「蓓蕾學社四傑(黃現璠、李石鋒、劉盛亞、張天授)」喺1957年反右運動嗰陣,都畀整成右派分子,歷經人生磨難。李石鋒被整成右派分子後,發配到西昌市寧南縣大同鄉插隊落戶,接受勞教二年。勞教完後返回自貢,喺「文革」嗰陣時,佢遭受遊街、批鬥、毒打、吊刑等身心迫害,重俾人打斷左腿筋骨,從此人稱「李擘子」[66]。張天授被整成右派分子後,受右派事件牽連,成世人無仔女,佢有對友人公開話過:「係毛澤東令我絕後」[67]。而劉盛亞教授喺1957年被整成右派分子後,送四川成都市峨邊縣沙坪勞教營勞動改造。響1958-1962年中國發生大饑荒嗰個年代[68][69],佢響勞教營食唔飽,後尾1960年餓死喺服苦役嘅勞教營[70][71]。
學科
[編輯]壯學係指對中國壯族嘅傳統文化同現代化研究嘅一門學科。呢個學科包括壯族歷史、文化 、哲學、宗教、語言、文字、文學、藝術、醫學同習俗嘅研究[72]。壯學喺1950年代誕生,始創者係黃現璠,因此後世一啲人尊稱佢為「壯學宗師」[73]。
學派
[編輯]- 黃派
- 「黃派」係誕生於1950年代嘅一個學術流派,專注研究壯族嘅歷史、考古、文學同傳統文化。呢個學派係八桂學派嘅一個分支,由著名學者黃現璠創立。 「黃派」嘅代表人物包括十八位來自廣西各大學、研究所、博物館嘅教授同研究員,佢哋都係黃現璠嘅學生同弟子,所以呢個學派就被叫做「黃派」。[74]。
- 八桂學派
- 「八桂學派」係以黃現璠為首嘅一班猛人民族學家組成嘅學術團體,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喺中國廣西師範大學興起。當時正值黃現璠獲委任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佢帶領嘅研究小組主要研究廣西嘅民族社會史,慢慢就形成咗「八桂學派」。「八桂學派」喺二十世紀後半葉好活躍,係公認嘅中國第一個民族研究學派。喺黃現璠嘅指導下,「八桂學派」好多成員都係好錫自己傳統嘅壯族學者。佢哋嚟自五湖四海嘅大學同民族研究機構,致力研究廣西壯族嘅文化同歷史。[75]。
- 無奴學派
- 「無奴學派」係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嘅一個重要學派。佢哋認為中國歷史上並冇出現過真正意義上嘅「奴隸社會」,呢個觀點成為咗中國史學界嘅一股重要力量。需要注意嘅係,「無奴學派」所講嘅「奴隸」並唔係指一般意義上嘅奴隸或奴隸制,而係專指馬克思主義史學所定義嘅「奴隸社會」呢個歷史分期概念。由於「無奴學派」挑戰咗中國歷史上存在奴隸社會嘅傳統觀點,所以佢哋嘅研究被認為係「以問題為導向」嘅學術探索。「無奴學派」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由黃現璠創立。[76]。
學校
[編輯]響1981年9月,黃現璠喺全國政協副主席劉瀾濤嘅支持下,喺桂林創辦咗漓江業餘大學,做埋校長,開咗中國當代民辦高等教育嘅先河。
學法
[編輯]黃現璠始創嘅「黃氏三重證據法」,開咗中國當代史學研究法嘅先河。所謂「黃氏三重證據法」,係指黃現璠將歷史文獻、考古史料、口述歷史三者結合起來嘅研究方法。
學術
[編輯]佢響書入面構建嘅「民族語義學」同「中國生活學」嘅思想,對後人有住重要嘅啟發。
學問
[編輯]黃現璠從事學問研究五十年咁上下,喺中國通史、社會史、學運史、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語言學同壯學等方面,做咗好多學問研究始創性嘅貢獻。佢寫嘅好多著作,都係學問世界嘅「第一部」,亦俾中國學術界譽為「拓荒嘅研究著作」。
學會
[編輯]1980年6月,黃現璠、翁獨健、梁釗韜、陳國強等人共同倡議同創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黃現璠被選做第一、二屆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1981年11月(16日~22日),黃現璠喺桂林主持召開「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二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為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嘅建設同發展做咗突出貢獻[77]。
學生
[編輯]黃現璠從事大學高等教育四十年,培養過好多學生。喺佢嘅熱情同精心嘅培養下,好多學生成為大學嘅教授同研究所、博物館嘅研究員。佢嘅學生張一民教授講過:「黃現璠從事高等教育四十年,佢十分重視人材嘅培養。佢教導過嘅好多青年教師同學生,收尾都成為歷史學、民族學嘅專家同埋大學教授。因此,佢對中國現代教育事業有住重要嘅貢獻。」[78]
影響後世
[編輯]佢嘅歷史作品同埋佢始創嘅學科、學派、學法同學術對後人有住深遠嘅影響。
《唐代社會概略》
[編輯]佢嘅歷史著作《唐代社會概略》[79]俾中國學術界譽為二十世紀第一部關於唐代社會史研究嘅專著,亦係當時「新史學」研究社會生活嘅先聲之作。呢本書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喺1936年3月首次出版,並於1937年2月再版。書中主要論述咗唐代社會嘅階級、風俗、借貸同交通等幾個方面嘅概貌。呢啲課題雖然喺歷史文獻中有所記載,但長期以來未受學界重視。黃教授希望打破傳統史學只關注帝王將相嘅局限,開拓以研究下層勞動階級為主要內容嘅社會生活史,呢個亦係佢寫作呢本書嘅初衷。[80]。
呢本書由中國社會史研究嘅大師之一嘅陶希聖作序,佢喺序中咁講:「民國二十年,我響師範大學史學系講中國社會史,當時,常同我討論嘅一人即係本書編者黃現璠先生。」[81]事關呢本書涉及唐代社會嘅歷史資料好豐富同埋黃現璠教授「史眼向下」嘅新史觀具有嘅創新價值,於是受到史學界嘅首肯,而家重俾史學研究者關註。
喺社會史研究方面,30年代廣義上嘅社會史內容好豐富,除咗社會生活、重包括婦女、婚姻、家庭、宗族同社會制度等方面。董家遵《唐代婚姻制度》(《現代史學》1/1-2,1933年)、黃現璠《唐代之賤民階級》(《師大月刊》13,1934年)等等係當時嘅代表作[82]。
中國藝術研究院項陽教授講道:
日本學者岸邊成雄對唐代音樂史嘅研究係從制度進行考量嘅一個範例。從他嘅引文同參考書目中可以睇出,黃現璠先生嘅《唐代社會概略》對社會制度嘅探討係佢探究唐代音樂史嘅基礎,其研究方法,論點、論據畀後學以相當嘅啟示[83]。
呢本書響2009年11月吉林出版公司再次重印,由史家甘文傑撰寫嘅導讀講道:「《唐代社會概略》共分四章二十節,幾乎書中每章嘅嘢皆屬領風氣之先嘅成果。第一章『階級』,分『賤民階級』、『娼妓階級』、『勞動階級』、『貴族階級』、『坐食階級』五節。第一節『賤民階級』所述啲嘢,可话係對舊陣時佢寫嘅長篇論文《唐代之賤民階級》一文嘅補充。」[84]
《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
[編輯]佢寫嘅歷史作品《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85]係現代研究中國學運史嘅第一部書,開啟咗中國青年運動史嘅研究。呢本書由商務印書館1936年發行初版,中國通史權威鄧之誠作序,佢講道:「黃生現璠,昔從予讀史,熟知前言往事,頗有意於著述,蒐羅群籍,成宋代太學生一編,予以爲可以發聾振聵……。」[86]
呢本書從出版嗰陣到而家一直俾史學研究者重視。臺灣當代出名嘅學者李敖主掌「臺北文星書局」嗰陣,分別響1956年同1965年兩次再版《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一書,將呢本書同培根嘅《新工具》、羅素嘅《哲學中之科學方法》、杜威嘅《哲學嘅改造》(胡適等譯本)、費希特嘅《人嘅天職》、房龍嘅《聖經嘅故事》、魯濱遜嘅《新史學》、拿破侖嘅《拿破侖日記》、甘地嘅《甘地自敘傳》、服部宇之吉嘅《儒教與現代思潮》、王夫之嘅《宋論》、王國維嘅《宋元戲曲史》、黃侃嘅《文心雕龍劄記》等一道作為「近現代世界學術精典100部」系列叢書之一[87]。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穆鴻利話過: {{quote|建國前嘅宋金關係研究,主要響20世紀三、四十年代抗日救亡運動嗰陣一度好活躍,圍繞宋金和戰、金宋抗衡、宋代外交……重有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同嶽飛抗金救國鬥爭等,成為嗰個年代研究嘅熱點。代表性著述主要有:謝治微《宋之外交》、黃現璠《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周君遠《徽欽北徙錄》等[88] 響1996年12月,中國當代學者亦將《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攞入《民國叢書》第五編。呢次民國叢書所收嘅都係民國嗰陣名家嘅作品。同《萬有文庫》堪稱近代叢書之雙璧。吉林出版公司響2009年11月再次重印呢本書,上海師範大學虞雲國教授話:
家下,一啲民國學術名著經過發掘,重新出土。呢個現象,折射出而家浮躁嘅學界喺原創力上嘅匱乏,讀書界同埋出版界得返擰轉身,去從事學術著作嘅考古工作。與其咀嚼而家一啲人嘅學術雞肋,咁不如去品鑒前賢嘅心血結晶。吉林出版集團推出嘅《民國學術叢刊》,頗有值得一讀嘅好書,其中包括《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作為壯族學者,佢有幸師事陳垣、鄧之誠、蕭一山、陶希聖等史學大家,亦赴日本從學於和田清同加藤繁等名師。佢嘅治學領域嘅廣泛讓令人驚訝,幾乎涉及中國古代史各個斷代,重向下延伸至中國近現代史,內容包括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社會史、民族史、邊疆史、革命史,佢一生著有各類通史、斷代史、專門史同埋人物傳記達二十種咁上下……好在有呢部《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嘅重版,能讓宋史學界同學運史界重續幾乎失落嘅學術史……《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被公認為20世紀中國學運史研究嘅開山之作……鄧序断言:「予以為可以發聾振聵。」盡管黃現璠著書嗰個年代早已遠去,但倘若把宋代太學生運動同著者話:「復興於現代」嘅大學生運動先後對讀,撫今追昔,你即便未必「發聾振聵」,梗係掩卷沈思[89]。
《中國歷史冇奴隸社會》
[編輯]佢寫嘅歷史作品《中國歷史冇奴隸社會》係第一部論證喺中國歷史上冇經歷過奴隸社會嘅專著。亦係佢開宗立派被後世尊稱佢做「無奴學派」始祖嘅奠基之作。呢本書從構思到發表,佢話斷斷續續咁費時近40年上下,喺1979年佢發表《我國民族歷史冇奴隸社會嘅探討》一文嘅基礎上修改、完善,收尾喺1981年油印發行[90]。
佢寫呢本書嘅目的,係挑戰喺極左嗰個年代好流行嘅「唯我獨革、唯我獨尊」嘅嗰股教條主義勢力,澄清人哋長期對中國史學研究「五朵金花」(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資本主義萌芽、農民戰爭同漢民族形成問題等五項最熱門嘅史學討論)入面古史分期呢朵金花嘅種種誤解,只係希望青年學生對中國歷史有一個正確嘅認知。好似佢曾經講過:「解放之後到到而家,我國嘅歷史教材,唔論大、中、小學課本,都大同小異咁將我國歷史,分為原始共產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呢種分法,唔單止係定式,仲成為咗禁區,冇人夠膽提出異議。喺林彪、『四人幫』橫行嗰陣時,邊個夠膽提出異議,就會畀人戴上反動歷史學者嘅帽子……我國古史材料其實好豐富,把馬克思關於世界歷史多線發展嘅學說偷龍轉鳳為單線發展學說,仲要以歐洲為中心,把我國歷史嘅發展同歐洲歷史嘅發展劃上等號,我覺得呢種做法絕對唔得。[91]
呢本書入面講嘅嘢,主要係針對郭沫若最初發明創造出嚟嘅「中國存在奴隸社會學說」,同埋以郭沫若做領頭羊嘅「三論五說」嘅基本主張。所謂「三論」係指:「戰國封建論」(代表人物有:郭沫若、楊寬、吳大琨、白壽彜、田昌五同林甘泉)、「西周封建論」(代表人物有:呂振羽、範文瀾、翦伯贊、鄧拓、嵇文甫、楊向奎、徐中舒、王亞南、岑仲勉、趙光賢、王玉哲同李埏)、「魏晉封建論」(代表人物有:尚鉞、王仲犖、日知(即係林誌純)、何茲全、王思治同趙儷生)。[92] 。而「五說」就係指:「東漢封建說」(代表人物有周谷城同鄭昌淦)、「春秋封建說」(代表人物有李亞農、唐蘭、祝瑞開同吳慧)、「秦統一封建說」(代表人物有黃子通、夏甄陶同金景芳)、「西漢封建說」(代表人物有侯外廬同趙钖元)、「東晉封建說」(代表人物有梁作幹) 。「三論五說」喺中國史壇獨霸咗幾十年,佢哋最大嘅共通點就係:「主張中國社會發展經歷過奴隸社會階段」。黃現璠就唔同意,佢認為:「我國歷史上根本冇奴隸社會,漢族冇,大部分少數民族都冇。希臘羅馬嘅奴隸制社會只不過係人類歷史發展中嘅特例,唔係通例。」[9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黃現璠著:《中國歷史冇奴隸社會——兼論世界古代奴及其社會形態》一書嘅介紹)
佢嘅主張同思想,對後來中國歷史學嘅發展有好大嘅影響。就好似青海師範大學嘅前任校長張廣誌教授曾經講過:
講真,要講邊個最早夠膽衝破呢個禁區,就係70年代尾嗰陣時已經81歲高齡嘅黃現璠老先生。之後第二個跟住佢腳步嘅就係張廣誌。[94]。
廣西民族學院(即係而家嘅廣西民族大學)歷史系嘅莫金山教授都有講過:
1979年,黃現璠教授發表咗篇文章,叫做《我國民族歷史冇奴隸社會嘅探討》。呢篇文章一出,即刻得到張廣誌、胡鐘達等人嘅支持。粗略計過,而家史學界發表呢類文章大概有成百篇。睇嚟支持「中國冇經歷過奴隸社會」嘅人越嚟越多。[96]。
西安理工大學嘅王長坤、魯寬民同尹潔幾位教授一齊寫咗篇文章,叫做《中國古代社會性質問題研究綜述》。佢哋喺文中就咁講:
1979年,黃現璠教授發表咗篇文章,叫做《我國民族歷史冇奴隸社會嘅探討》。呢篇文章一出,即刻得到張廣誌、胡鐘達同沈長雲等人嘅支持。而且支持呢個觀點嘅人越嚟越多,近年發表呢類文章差唔多有成百篇。而家呢一派(無奴學派)嘅情況,好似趙光賢教授喺《文史知識》1986年第五期篇文章入面咁講:「而家呢個觀點又俾啲人重新睇得起,支持者似乎越嚟越多,有種蔓延開去嘅趨勢。相反,主張中國有過奴隸社會嗰派嘅支持者就唔多喇,又冇乜新嘢講,仲要俾反對佢哋嘅人猛烈挑戰。」[97]
復旦大學嘅陳淳教授咁樣講:
1979年,黃現璠率先發表咗篇叫《我國民族歷史冇奴隸社會嘅探討》嘅論文。跟住喺1980年,張廣誌都發表咗篇《略論奴隸制嘅歷史地位》。到咗1982年,越嚟越多人開始覺得奴隸社會唔係人類歷史發展一定要經過嘅階段。而「殷商唔係奴隸社會」呢個睇法,差唔多成為咗歷史學界嘅共識。[98]。
呢班學者嘅睇法充分反映咗呢本書有幾勁。佢唔單止喺思維上夠膽突破,仲喺學術觀點方面推陳出新,影響仲要好深遠。(谷歌圖書收藏-黃現璠著:《中國歷史沒有奴隸社會——兼論世界古代奴及其社會形態》)
《廣西僮族簡史》
[編輯]《廣西僮族簡史》係黃現璠研究壯族歷史嘅第一部作品[99],亦係「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壯族歷史嘅專著,填補咗中國民族史研究嘅空白。」[100]呢本書由廣西人民出版社響1957年6月出版。係喺《廣西僮族史略》專稿嘅基礎上修改、補充資料後正式出版嘅論著。內容涉及到壯族嘅分布、起源、社會組織、革命鬥爭史、生產、衣食住、婚喪習俗、文化藝術、語言文字同教育等。
呢本書喺國內外有好大嘅影響。好似日本國立民俗博物館社會研究部嘅塚田誠之教授話:
黃現璠教授出身壯族,以壯族歷史研究中至今仍閃爍光輝嘅《廣西僮族簡史》一書嘅作者名響中日學術界……《廣西壯族簡史》係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政策同廣西壯族自治區即將成立嘅時代背景下,著者企喺壯族人嘅立場上,基於豐富嘅實地調查同埋嚴謹細致嘅文獻考證,從而寫成嘅一部有關壯族自古以來針對唔同歧視壓迫而奮起鬥爭嘅反抗史。書中除主要敘說壯族喺歷史上俾封建統治王朝置於嘅政治同社會唔平等地位同埋壯族人民對此所作嘅諸多不屈不撓抗爭外,著者重主張:「壯族喺數千年嘅歷史長河中維持著本民族傳統嘅同時,一邊吸收著漢族先進文化嘅一面,一邊逐步形成咗本民族固有嘅優秀文化,同埋壯族係廣西嘅土著民族。」呢啲主張富有創見,以致備受學術界註目。咁唔單只使《廣西壯族簡史》喺壯族研究史上具有劃時代嘅裏程碑意義。同時,透過其書,亦可一窺黃教授對壯族人民懷有嘅熱愛之心同深厚感情[101]。
美國漢學家馬克·本德爾教授咁講:
佢將好多實地調查所獲得嘅第一手史料同歷史文獻有機結合起來,運用自己博古通今嘅史眼史才、深厚嘅考據學功底同古文字學識,去偽存真,客觀地寫出咗自己民族嘅第一部歷史(廣西壯族簡史),從而結束咗具有數千年悠久歷史嘅壯族冇一部完整歷史記載嘅歷史,可話具有劃時代嘅裏程碑意義。[102]。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徐君慧亦講:
呢個開拓性嘅研究成果,唔單只填補咗壯族史研究嘅空白,而且為宣傳壯族,讓世人了解壯族,確立壯族嘅歷史地位,爭取民族嘅自治權利同埋廣西壯族自治區嘅建立,都具有積極嘅意義……壯族係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經濟文化發達、歷史悠久嘅民族,喺黃老之前,重冇一部自己獨立嘅歷史著作。壯族有自己獨立嘅歷史著作,自黃老始[103]。
廣西民族研究所所長覃彩鑾都講:
1956年,先生喺出席全國人大一屆三次會議後,開始編著《廣西壯族簡史》,並於翌年出版。呢個開拓性嘅研究成果,唔單只填補咗壯族史研究嘅空白,而且為宣傳壯族,讓世人了解壯族,確立壯族嘅歷史地位,爭取民族嘅自治權利同廣西壯族自治區嘅建立,都具有積極嘅意義[104]。
呢本書唔單只影響好大,今時今日重係研究壯族嗰啲人必讀嘅參考書。而且,亦係佢俾一啲學者尊稱為「壯學始創者」同埋「八桂學派阿頭」嘅奠基作品[105][106]。
《儂智高》
[編輯]佢嘅遺著《儂智高》係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壯族歷史人物嘅專著[107]。呢本書係喺1962年《廣西日報》上發表過嘅《儂智高起兵反宋是正義的戰爭》一文嘅基礎上修改、補充資料後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喺1983年10月出版[108]。
舊陣時封建統治者同禦用史家喺儂智高死後將佢視為“叛逆”同“蠻寇”,極盡誣蔑之詞。呢本書第一次以史料為據,從學術上論證咗儂智高起兵反宋嘅正義性。 好似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原主席韋純束話:
《儂智高》係我國第一部研究壯族歷史人物嘅專著,澄清咗封建王朝近千年嚟強加喺儂智高身上嗰啲汙糟邋遢嘢[109]。
一啲專家學者亦話:
呢本書以豐富嘅史料對廣西歷史上著名壯族人物儂智高及其起兵反宋的問題作咗精辟嘅論述同深入研究,科學地評價咗儂智高起義嘅性質同影響……[110]。
呢本書辯證咗國內外史學界對儂智高嘅國籍、起兵性質同歷史作用等問題嘅偏誤之說[111]。
《壯族通史》
[編輯]佢嘅遺著《壯族通史》俾公認為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壯族歷史文化嘅通史作品[112] 。呢本書由廣西民族出版社響1988年11月出版,全書69.5萬字,最突出、鮮明嘅特點係廣征博引,史論結合,平實不虛同埋從實立論。《壯族通史》出版後,陸續得到好多評論。好似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前主席覃應機同韋純束都有好評。
覃應機主席喺書入面寫嘅序話到:
呢本書係今時今日我所知嘅第一部壯族通史。佢嘅出版,豐富咗我國少數民族歷史嘅研究成果,將會增進壯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之間嘅了解,密切各民族之間嘅關係,促進中華民族嘅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嘅社會主義做出貢獻[113]。
韋純束主席亦話:
《壯族通史》係我國第一部壯族通史,極大地豐富咗我國少數民族研究嘅成果,佢開拓咗壯學研究嘅一代風氣。因此可以咁講,黃老係我國20世紀學術事業嘅奠基人之一[114]。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馬克·本德爾教授重講:
黃現璠教授等著嘅《壯族通史》,史料豐富,學術價值極高,為國際民族學界開山之作。由此,開拓出壯學研究嘅一代風氣[115]。
一啲專家學者講:
呢本書以豐富充實嘅史料為佐證,詳盡地論述咗壯族嘅起源,全面地介紹咗壯族各個歷史時期嘅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嘅發展狀況。佢係家下我國第一部壯族通史,本書豐富咗我國少數民族歷史嘅研究成果,亦為壯族史嘅研究提供咗較新較全嘅資料,係不可多得嘅參考書[116]。
《壯族通史》開創出自成格局、規模恢宏、堪足傳世嘅大型民族通史嘅寫作先例。呢本書自成一體,係研究壯族歷史嘅獨創之作。佢以鮮明嘅理論創新同富於開拓性嘅研究為其特色,提出咗新嘅學科命題,並結合壯族史料予以實證。因此,佢唔單只因對壯族歷史作出全面、系統嘅論述而具有重要嘅學術理論價值,重為廣大學者研究壯族提供咗不可或缺嘅參照……佢為呢本通史傾註咗全部精力同心血,可話數十年如一日地苦心孤詣磨一劍。本書具有好高嘅學術研究價值、史料積累價值同深切嘅現實意義[117]。
呢本書發行後好鬼流行,深深咁影響住後人。因此後世一啲學者尊稱佢為「壯學宗師」[118] [119]。
《中國飲食起居禮節史》
[編輯]喺1941年夏,黃現璠俾廣東中山大學聘為史學教授。嗰時為攞到教授研究經費,佢將過往寫嘅一啲中國食衣住行嘅研究論文加料修改後匯集成一冊,報送教育部,收尾拎到半年研究經費,佢進而不斷修改加料成初稿一卷,起名《中國飲食起居禮節史》。1947年,佢將初稿寄往國民黨官方最大嘅出版社上海正中書局。呢個書局亦有意出版,雙方簽訂咗出版合同,佢重攞到正中書局預支嘅稿費法幣2000萬元(約60%)。冇諗到喺1949年5月上海解放,正中書局解散,即管已出樣書,但未能正式出版。後尾佢重逐年增補,喺1956年完成書稿兩卷,亦寄往北京人民出版社,呢個出版社審讀一年,喺1957年7月黃現璠去北京出席全國人大一屆四次會議嗰陣雙方簽訂咗出版合同,重攞到人民出版社預支嘅一半稿費人民幣700元。諗唔到同年底,佢俾錯劃為中國歷史學界頭號右派分子同埋全國96名「極右分子」之一,書稿出版重受挫添。退返嗰啲預支嘅稿費。即管政治原因導致初稿出版兩次受挫,然「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乃學者本色,黃現璠心唔死亦恐荒學殖,依然一如既往地埋頭深研,好多時加啲料 ,收尾完成初稿三卷,蔚為巨帙,改名《中國生活學——食衣住行通史》。1980年8月,黃現璠赴北京出席全國政協五屆三次會議,北京人民出版社得知佢右派冤案平反,為信譽計,特派人到北京飯店同佢傾下偈,希望善始善終,履行當年所簽出版合同,佢聽後十分欣慰,當即表示樂於合作。會議結束返桂後佢即開始修改初稿自序,補充考古新發現史料圖片,計劃翌年底完成初稿三卷圖片、史料補充同註釋引文初核,再送返北京人民出版社審定添。估唔到黃現璠整理尚未完成即喺1982年過咗身。後尾喺2007年,黃現璠嘅家屬將佢生前撰著嘅《中國生活學——食衣住行通史》遺作中嘅「自序」同「諸論」加以整理成論文,以題名《試論「中國生活學」嘅構建》予以發表。編者按話到:
構建『中國生活學』係黃現璠先生喺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已提出嘅構想,而家喺中國史學界仍屬首倡,具有好大嘅現實意義。喺深入研究中國古代食衣住行生活後,受嗰時倡議『史界改革』嘅新思維意識嘅影響同『日本生活學』相關方面研究嘅啟示,黃現璠先生對『中國生活學』嘅研究對象、定義、學科設置以及研究方法或手段都進行咗一定嘅探索,提出咗框架構想。黃現璠先生學林耕耘、辛勞艱苦,拳拳之心令人景仰,切切之意發人深思。本刊刊發此文,既係為咗讓世人了解黃現璠先生嘅『中國生活學』研究歷程同相關成果,亦是為咗引起學界對構建『中國生活學』嘅關註、探討同埋研究[120]。
呢本嘢內容,可見黃現璠對嘗試構建「中國生活學」作出嘅學術貢獻。
《韋拔群評傳》
[編輯]《韋拔群評傳》係中國第一部壯族農運領袖評傳。亦係「我國壯族第一位大學教授、已故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教授遺著,由佢後人甘文傑同甘文豪重新整理出版[121] 。成本書有17章,近100萬字,圖文並茂,史料翔實。呢本書喺對韋拔群進行評傳嗰陣,重涉及咗唔少韋拔群一啲友。本書以獨特嘅視角,以中國近現代史同壯族文化尤其係桂西壯族文化為背景,多角度、全方位詮釋咗韋拔群嘅成長軌跡,係關於韋拔群嘅最新研究成果。」[122] 佢點解會寫呢本書?大概源於佢對壯族英雄人物一貫嘅熱愛。同係日本派嘅學者郁達夫,喺紀念魯迅大會上話:「一個冇英雄嘅民族係唔幸嘅,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嘅民族係無可救藥嘅。」亦話:「冇偉 大嘅人物出現嘅民族,係世界上最可憐嘅生物之群;有咗偉大嘅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嘅國家,係冇希望嘅奴隸之邦。」[123]唔知係唔係英雄所見略同,佢對壯族嘅英雄人物儂智高(宋代昭聖皇帝)、瓦氏夫人(明代抗倭巾幗英雄)、黃鼎鳳(清末大成國領袖之一)、吳淩雲(清代延陵王)、陸榮廷(近代舊桂系首領)同韋拔群(現代農民運動三大領袖之一)等等,都有精深嘅研究。佢唔單只係儂智高同瓦氏夫人研究嘅拓荒者,呢本《韋拔群評傳》亦係拓荒性嘅歷史作品。
呢本書9月22日發行冇耐,好快引起學術界嘅關註同主流媒體嘅陸續好評。9月30日,《韋拔群評傳》出版座談會喺桂林市隆重舉行,10月2日,《桂林日報》對呢此「座談會」實況報道話:「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副主席梁成業同桂林著名文史專家等一啲人出席。會上,與會嘉賓暢談咗《韋拔群評傳》出版嘅現實意義,一致肯定《韋拔群評傳》嘅拓荒性貢獻。」跟住《深圳晚報》、《南寧日報》、《南方都市報》、《中國圖書商報》、《廣西社會科學》同《河池學院學報》都做咗相關報道,以人民網為首嘅全國30多家官方網站,喺書入面摘錄相關嘅嘢先後進行介紹[124]。
其它著作
[編輯]書籍
[編輯]- 其它出名書籍一覽表:
年代 |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備註 |
1932年-1934年 | 《中國通史綱要》三冊 | 黃現璠、劉鏞 | 商務印書館 | 上、中兩冊係黃現璠獨立完成,下冊係劉鏞完成,約100萬字 |
1933年 | 《高中外國史》兩冊 | 黃現璠 | 北平立達書局 | 約50萬字 |
1934年 | 《元代農民嘅生活——附奴隸考》 | 有高巖著、黃現璠譯 | 北平蓓蕾學社 | 約20萬字 |
1938年 | 《中國通史講稿》 | 黃現璠 | 廣西大學教務處鉛印 | 約40萬字 |
1950年 | 《殷代社會史》 | 黃現璠 | 廣西大學圖書館鉛印 | 約30萬字 |
1952年 | 《中國封建社會史》 | 黃現璠 | 廣西大學圖書館鉛印 | 約30萬字 |
1953年 | 《中國歷史名著選讀》 | 黃現璠 | 廣西師範學院圖書館鉛印 | 約35萬字 |
1957年 | 《廣西僮族反抗壓迫史》 | 黃現璠 | 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印 | 約25萬字 |
1957年 | 《廣西省大新縣僮族調查資料》 | 黃現璠 | 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印 | 約25萬字 |
1957年 | 《廣西僮族社會歷史調查報告》 | 黃現璠 | 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印 | 約10萬字 |
1976年 | 《漢族嘅形成》 | 黃現璠、鄧瑞 | 廣西師範學院教務處油印 | 約20萬字,由鄧瑞提供嘅資料,係黃現璠寫嘅 |
2004年 | 《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 | 黃現璠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遺著,50萬字 |
2015年 | 《中國歷史沒有奴隸社會——兼論世界古代奴及其社會形態》 | 黃現璠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遺著,80萬字 |
2018年 | 《黃現璠自述》 | 黃現璠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遺著,52萬字 |
- 參考:《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嘅附錄三“黃現璠先生著譯目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ISBN 7-5633-4743-7)
- 參考: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網及谷歌圖書網對《中國歷史沒有奴隸社會——兼論世界古代奴及其社會形態》一書嘅介紹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谷歌圖書)
- 參考: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網及谷歌圖書網對《黃現璠自述》一書嘅介紹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谷歌圖書)
論文
[編輯]- 重要學術論文一覽表:
年代 | 文名 | 刊物名 | 卷期 | 備註 |
1929年 | 《女子財產承繼權實行後嘅宗法社會同婦女道德》 | 《三民半月刊》 | 第三卷第八期 | |
1932年 | 《元代嘅農民生活》 | 《社會雜誌》 | 第四卷第一期 | |
1932年 | 《元代嘅奴隸生活》 | 《社會雜誌》 | 第四卷第二期 | |
1932年 | 《東北嘅歷史考察》 | 《進展月刊》 | 第一卷第八期 | |
1933年 | 《由歷史上觀察嶺南嘅水路交通》 | 《進展月刊》 | 第二卷第二期 | |
1933年 | 《最近三十年中等學校中國歷史教科書嘅調查同批評》 | 《師大月刊》 | 第五期 | 《師大月刊》即係北京師範大學月刊 |
1933年 | 《唐宋時代嘅轉運使同發運使》 | 《進展月刊》 | 第二卷第十二期 | |
1934年 | 《唐代嘅賤民階級》 | 《師大月刊》 | 第十三期 | |
1935年 | 《宋代太學生嘅政治活動》 | 《師大月刊》 | 第二十一期 | |
1936年 | 《北宋亡後北方嘅義軍》 | 《食貨半月刊》 | 第三卷第五期 | 黃現璠同陶希聖合寫 |
1936年 | 《南宋末年河北山東義軍》 | 《文化建設月刊》 | 第二卷第五期 | |
1936年 | 《元代被壓迫階級嘅漢南人》 | 《文化建設月刊》 | 第二卷第六期 | |
1936年 | 《元代佃戶嘅生活》 | 《師大月刊》 | 第三十期 | |
1937年 | 《中國發裝考略》 | 《經世半月刊》 | 第一卷第十二期 | |
1941年 | 《我國禮節嘅形態與變遷》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三期 | |
1941年 | 《周代無井田制》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
1941年 | 《戰國時代農奴解放同人嘅發現》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九期 | |
1941年 | 《我國坐俗古今嘅變化》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十二、十六、十八、十九、二十期 | |
1941年 | 《日本人嘅坐法》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二十二、二十三期 | |
1941年 | 《印度佛教坐俗嘅研究》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二十六、二十七期 | |
1941年 | 《元代蒙古人嘅奇異婚姻》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二十九、三十期 | |
1941年 | 《元代服飾嘅奇異》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二期 | |
1941年 | 《漢代學術思想嘅三變》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三十七期 | |
1942年 | 《吸煙風俗傳播考》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六、四十八、四十九、五十一期 | |
1942年 | 《飲酒禮俗同女招待嘅緣起》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五十四、五十五期 | |
1942年 | 《飲茶風俗嘅起源同傳播》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五十九、六十期 | |
1942年 | 《番薯傳來考》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六十、六十一期 | |
1942年 | 《春秋五伯無一為尊周》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六十二、六十三、六十五期 | |
1942年 | 《男女鞋襪古今嘅變化》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六十八、七十、七十一期 | |
1942年 | 《我國服裝演變嘅研究》 | 《掃蕩報·文史地周刊》 | 第七十一、七十三、七十四期 | |
1942年 | 《明代剿倭嘅廣西女將》 | 《國防周報》 | 第二卷第四期 | |
1942年 | 《漢族對外抗戰史》 | 《國防周報》 | 第四卷第七、九期 | |
1942年 | 《五胡亂華北方民眾嘅抗戰》 | 《國防周報》 | 第五卷第二、四、五期 | |
1942年 | 《中國男女服裝嘅研究》 | 《中師季刊》 | 第一卷第一期 | 《中師季刊》即係中山大學師範學院季刊 |
1943年 | 《食器同食禮嘅研究》 | 《中師季刊》 | 第一卷第二期 | |
1947年 | 《黔桂邊民社會組織嘅民主政治》 | 《廣西日報》桂林版 | 1月连载 | |
1948年 | 《春秋戰國人織發現同人織平等》 | 《西大學報》 | 第一卷第一期 | 《西大學報》即係廣西大學學報 |
1948年 | 《中國歷史上嘅一治一亂》 | 《政治學刊》 | 創刊號 | |
1956年 | 《太平天國革命中嘅僮族子弟》 | 《光明日報》 | 5月10日 | |
1957年 | 《話僮歌》 | 《廣西日報》 | 2月10日 | |
1957年 | 《僮族喺廣西嘅歷史分布情況》 | 《廣西日報》 | 4月19日 | |
1962年 | 《儂智高起兵反宋係正義嘅戰爭》 | 《廣西日報》 | 4月2日 | |
1962年 | 《土司制度喺桂西》 | 《僮瑤族史科學討論會論文集(僮)》 | 第一集 | |
1963年 | 《僮族女將瓦氏領兵抗倭》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歷史學會成立大會論文集》 | ||
1979年 | 《我國民族歷史沒有奴隸社會嘅探討》 | 《廣西師範學院學報》 | 第二、三期 | |
1982年 | 《試論百越同百濮嘅異同》 | 《思想戰線》 | 第一期 | 遺作,合寫 |
1983年 | 《廣西寧明花山壁畫同巖洞葬》 | 遺作,合寫 | ||
1985年 | 《銅鼓制造同花紋嘅探討》 | 《學術論壇》 | 第九期 | 遺作 |
2007年 | 《試論“中國生活學”嘅構建》 | 《廣西社會科學》 | 第三期“特稿” | 遺作 |
2007年 | 《民族調查同研究40年嘅回顧同思考》 | 《廣西民族研究》 | 第三、四期 | 遺作 |
2008年 | 《試論西方“民族”術語嘅起源、演變同異同》 | 《廣西社會科學》 |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期 | 遺作 |
- 參考:《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嘅附錄三“黃現璠先生著譯目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ISBN 7-5633-4743-7)
參考
[編輯]- 日本外務省情報部 (編):《現代中華民國・滿洲國人名鑒》第177頁,日本東亞同文會業務部出版,1937年10月25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 日本外交部亞洲局監修、霞山會 (編):《現代中國人名辭典》,日本財團法人霞山會出版,1957、1962、1966、1972、1982、1986年版,第189、208、327、325、318、588頁。(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 黃現璠口述,甘文傑、甘文豪、甘金山 記錄:《黃現璠自述》,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0月。ISBN 754950038X, 9787549500383(Google books)
- 李克、周曉孟、沈智編:《國人必知的2300個中國名人》第209頁,萬卷出版公司,2009年11月。ISBN 7547003540, 9787547003541。ISBN 7547003540, 9787547003541(Google books)
- 中國人名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人名大詞典》(當代人物卷)》第1861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12月。 ISBN 7532602079, 9787532602070 (Google books)
- 中華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編委會 (編):《中華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第519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1月。ISBN 7-5043-1513-3。ISBN 7504315133, 9787504315137(Google books)
- 《當代中國少數民族名人錄》華文出版社,1992年12月。
-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中南、東南地區卷,第143-144頁,民族出版社,1999年6月。ISBN 7105033894, 9787105033898(Google books)
- 《廣西古今教育人物》第270頁,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編印,2001年10月第1版。
- 桂林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桂林之最》第90頁,漓江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 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羅章龍唁電墨跡”、“韋純束序一”、“冢田誠之序二”、“馬克·本德爾序三”。ISBN 7563347437, 9787563347438 (Google books)
- 《廣西大百科全書》當代人物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12月8日。ISBN 7500079729, 9787500079729 (Google books)
- 黃派
睇埋
[編輯]註
[編輯]- ↑ 〈黃現璠/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www.cuaes.org〉。原著喺2016年3月7號歸檔。喺2013年5月3號搵到。
- ↑ 〈黃現璠/世紀華育教育網〉。原著喺2013年7月31號歸檔。喺2013年8月23號搵到。
- ↑ 〈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黃現璠/中國網-2008-12-08〉。原著喺2017-07-01歸檔。喺2009-10-13搵到。
- ↑ 試論中國民族學嘅八桂學派
- ↑ 常建华撰:《卓尔不群的品格》,载黄现璠著:《 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兼论世界古代奴及其社会形态》代序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 ↑ Wu, Guo (2019), "Collaboration and Resistance of Minority Elite: Huang Xianfan's Struggle", Narrating Southern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New Directions in East Asian History (英文), Springer Singapore, pp. 145–146, doi:10.1007/978-981-13-6022-0_6, ISBN 9789811360213, S2CID 159059064
- ↑ 《黃現璠——桂海學術泰斗》,載金星華主編;喬繼堂、崔占華編著《共和國少數民族文化學者傳》,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3年
- ↑ 中华典藏网
- ↑ 李清資:《毋用揚鞭自奮蹄——著名歷史學者黃現璠嘅治學精神》,載《桂林日報》,2000年3月15日。
- ↑ 《黃現璠教授誕辰百年紀念文集》黃現璠寫嘅自序,廣西師範大學編印,1999年11月。
- ↑ 〈《東洋史學與「東京文獻學派」初探》〉。原著喺2011年9月24號歸檔。喺2013年5月17號搵到。
- ↑ 《壯族第一位教授》,載《廣西民族報》,1999年12月31日
- ↑ 〈《壯族首位大學教授為英雄韋拔群立傳》,載《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10月22 日〉。原著喺2011年8月14號歸檔。喺2013年3月25號搵到。
- ↑ 〈廣西崇左首位大學教授黃現璠/中國西部開發網/2013-7-15〉。原著喺2014-05-22歸檔。喺2013-08-23搵到。
- ↑ 〈廣西大學著名校友黃現璠〉。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3年8月23號搵到。
- ↑ 甘金山:《四十年來家國》,載《廣西大學校友》2010年第1期。
- ↑ 陳智超:《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
- ↑ 王枬、黃偉林編:《黃現璠》「田野調查開新篇」、「喺國民黨縣黨部罵國民黨」二節,載《民國師範——民國時期廣西師範大學教授故事集》第98-99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1月。ISBN 978-7-5495-2818-9
- ↑ 《當代中國民族工作大事記 1949-1988》第89頁,民族出版社,1989年9月。ISBN 7-105-00894-6
- ↑ 黃現璠遺稿 甘文傑整理:《民族調查與研究40年嘅回顧與思考(上、下)》,廣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4期
- ↑ 於化民:《“一二一”運動中的西南聯大教授會與教授們》,載《史學月刊》2008年第5期/清華大學校史網/2011-9-14[失咗效嘅鏈]
- ↑ 黃現璠:《風雨同舟十三年》(遺作),載《西大情緣》第102-121頁,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11月。ISBN 978-7-80746-158-6/G·240
- ↑ 鄧炳熒:《毋用揚鞭自奮蹄》,載《師範群英光耀中華》第14卷第26頁,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ISBN 7-54195984-7。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書,任命書編號:7286,由周恩來總理喺1953年4月3號簽署.
- ↑ 日本內閣辦公廳內閣調查室,昭和三十二年十二月,執務參考資料 - 資料第三十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別人名表"
- ↑ 〈黨中央決定開門整風/鳳凰網/2011-6-14〉。原著喺2020-03-15歸檔。喺2013-08-23搵到。
- ↑ 1957年6月8號 毛澤東親自起草「反右」文件/鳳凰網/2013-6-8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3年6月8號,.。
- ↑ 郭沫若:《烏雲消散,太陽更加萬丈光芒——郭沫若談反右派鬥爭》,載《人民日報》,1957年6月29日。
- ↑ 《黃現璠以人民代表身份煽動學生鬧事》,載《廣西日報》,1957年9月2日。
- ↑ 《關於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民族委員會法案委員會同國防委員會中嘅右派分子黃紹竑等十人嘅職務嘅建議》,載《人民日報》1958年2月2日第1版。
- ↑ 張建智:《想起陳夢家同趙蘿蕤》,載《文匯讀書周報》,2010年6月18日。
- ↑ 〈1957年"反右運動"中各界著名大右派分子名錄/鳳凰網/國家歷史/2010年8月1日〉。原著喺2015年5月26號歸檔。喺2013年8月23號搵到。
- ↑ 〈龍雲/雲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11-12-30〉。原著喺2013-09-13歸檔。喺2013-07-28搵到。
- ↑ 《為學貴自辟——憶桂海學術泰鬥黃現璠》,載《肝膽相照》第232~271頁,桂林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印,2007年12月。
- ↑ 黃現璠等:《韋拔群評傳》作者小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 ↑ 鐘文典:《憶黃現璠教授》,載《黃現璠教授誕辰百年紀念文集》,廣西師範大學編印,1999年11月。
- ↑ 《小姐嘅客廳》 載《黃文斐老師紀念文集》,金山文化印刷發行,2018年10月。
- ↑ 〈馮承柏:《史學大師雷海宗先生1957年蒙難始末》,載《歷史教學》2003年第2期〉。原著喺2020年3月15號歸檔。喺2013年8月23號搵到。
- ↑ 万维网-揭穿右派分子雷海宗“研究学术”的外衣
- ↑ 侯坤宏写嘅:《史学同政治:中共嘅历史「兴趣」》,喺《国史研究通讯》第十三期第48至69页刊登,2017年12月出版。
- ↑ 雷海宗的最后十年
- ↑ 〈散木:《向達先生四十年祭》,載《書屋》2005年第9期〉。原著喺2016年3月5號歸檔。喺2013年8月23號搵到。
- ↑ 网易-“史学五大右派”之一:毛主席来借《红楼梦》,他都不给
- ↑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诗人和考古学家陈梦家之死
- ↑ 王重民之死/經濟觀察網/2010-6-14
- ↑ 王友群:北京大学教授王重民文革中悬梁自尽
- ↑ 馮中琳:《老牛不怕夕陽短 毋用揚鞭自奮蹄——憶黃現璠同誌》,載《廣西日報》,1982年2月24日。
- ↑ 《黃現璠傳記》,載(臺灣)《傳記文學》1998年第72卷第1期。
- ↑ 甘金山:《父親——紀念父親黃現璠教授110周年華誕》,載甘金山主編《西大故園尋夢》第79-96頁,漓江出版社,2011年12月。ISBN 978-7-5407-5058-9
- ↑ 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載《魯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 ↑ 《紀念黃現璠教授誕辰百年》,載《廣西師大報》,1999年11月20日。
- ↑ 《黃現璠教授誕辰百年紀念文集》,廣西師範大學編印,1999年11月。
- ↑ 《廣西師大設立黃現璠教授獎學金和基金》,載《廣西日報》,1999年11月26日。
- ↑ 《扶綏縣人民政府文件》,扶政發[2017]9號,2017年8月21號蓋印
- ↑ 著名學者黃現璠銅像喺家鄉扶綏落成-僑報網)
- ↑ 獨秀學人-廣西師範大學網
- ↑ 〈黃河清:《1949年後的「國學大師」》- 共識網,2010年1月20日〉。原著喺2016年3月6日歸檔。喺2013年5月12日搵到。
- ↑ 《1949年後的「國學大師」- 愛思想網》,2009年9月3日
- ↑ 〈國學大師系列之:黃現璠(1899~1982)〉。原著喺2015年4月19號歸檔。喺2013年6月26號搵到。
- ↑ 彭永光:《黃現璠生平學術同逸事》,載甘金山主編《西大故園尋夢》第131頁,漓江出版社,2011年12月。ISBN 978-7-5407-5058-9
- ↑ 李宗吾照片现身记
- ↑ 中华典藏网-刘盛亚
- ↑ 〈劉盛亞/中國作家網〉。原著喺2015年2月6號歸檔。喺2013年8月22號搵到。
- ↑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吴宓日记里的张天授
- ↑ 陳嘉祥:《藝術生命從搖籃中開始——記詩人張天授》,載《中外詩歌研究》2003年 第1期。
- ↑ 万维网- 末代「貴族」追思錄
- ↑ 何蜀:吴宓为何没有被打成右派
- ↑ 〈劉洋碩、林珊珊、何三畏:《以誠實和良知祭奠饑荒》,載《南方人物周刊》/胡耀邦史料信息網〉。原著喺2020-03-15歸檔。喺2013-08-22搵到。
- ↑ BBC
- ↑ 〈《四川沙坪嘅右派墳場》〉。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3年8月22號搵到。
- ↑ 大饥荒时的右派份子是怎样被饿死的?
- ↑ 〈莫眷盛:《壯學論》/2010-11-27〉。原著喺2021-02-12歸檔。喺2013-05-12搵到。
- ↑ 莫君:《壯學宗師黃現璠》,載《廣西日報》,2002年9月3日。
- ↑ 彭永光:《黃現璠生平學術同逸事》,載甘金山主編《西大故園尋夢》第97-132頁,漓江出版社,2011年12月。ISBN 978-7-5407-5058-9
- ↑ 陳吉生:《試論中國民族學嘅八桂學派》,載《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7-11期。
- ↑ 民俗学论坛-陈吉生撰:《試論中國歷史學嘅無奴學派》,2010年6月1日。
- ↑ 〈百越民族史研究會/2009-4-27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指導網: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原著喺2017-04-18歸檔。喺2013-07-28搵到。
- ↑ 張一民:《黃現璠》,載《廣西古今教育人物》第270頁,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厅編印,2001年10月。
- ↑ 黃現璠:《唐代社會概略》,商務印書館,1936年3月初版,1937年2月再版,吉林出版集團2009重印版。
- ↑ 〈陳吉生:《試論壯族著名史學家黃現璠對20世紀中國「新史學」實踐與建設嘅貢獻》,載《廣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原著喺2016年3月7號歸檔。喺2013年5月9號搵到。
- ↑ 黃現璠:《唐代社會概略》陶希聖寫嘅序文,商務印書館,1936年3月初版。
- ↑ 〈張國剛:《二十世紀隋唐五代史研究嘅回顧同展望》,載《歷史研究》2001年第2期〉。原著喺2013-10-11歸檔。喺2013-05-03搵到。
- ↑ 項陽:《論制度與傳統音樂文化嘅關係——兼論中國古代音樂史嘅研究》(三),載《音樂研究》2004年第1期。
- ↑ 〈《唐代社會概略》同《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重印導讀,載黃現璠:《唐代社會概略》、《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重印導讀」,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11月1日。ISBN 978-7-8076-2492-9〉。原著喺2012年11月24日歸檔。喺2013年4月7日搵到。
- ↑ 黃現璠:《宋代太學生之救國運動》,商務印書館,1936年10月初版,臺灣臺北文星書店,1956年1月、1965年5月再版,上海書店1996年影印版,吉林出版集團2009重印版。
- ↑ 黃現璠:《宋代太學生之救國運動》鄧之誠寫嘅序文,商務印書館,1936年10月初版。
- ↑ 萧孟能
- ↑ 〈京都大学- 穆鴻利:《關於宋金關係史研究嘅反思與探索》,載《社會科學戰線》2002年第1期〉。原著喺2024年9月2號歸檔。喺2024年9月2號搵到。
- ↑ 虞雲國《回望那已被淡忘的學生運動》——讀《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
- ↑ 黃現璠:《中國歷史冇奴隸社會》,廣西師範學院油印,1981年10-12月。
- ↑ 黃現璠:《我國有否奴隸社會之商榷》,廣西師範學院油印,1980年3月8日。
- ↑ 田居儉:《中國古代史分期問題討論三十年》,載《文史知識》1982年第5期。
- ↑ 黃現璠:《我國民族歷史冇奴隸社會嘅探討》,載《廣西師範學院學報》1979年第2、3期。
- ↑ 〈張廣誌:《中國古史分期討論嘅回顧同反思》第240頁,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ISBN 7-5613-2767-6〉。原著喺2020年3月15號歸檔。喺2013年4月7號搵到。
- ↑ 張廣誌:《中國古史分期討論七十年》(上),載《文史知識》2005年第10期。
- ↑ 〈莫金山:《中國奴隸制問題討論的世紀末回眸》,載《學術研究》1996年第7期〉。原著喺2020年3月15號歸檔。喺2013年4月7號搵到。
- ↑ 王長坤、魯寬民、尹潔:《中國古代社會性質問題研究綜述》,載《唐都學刊》2005年第3期。
- ↑ 陳淳:《社會進化模式同中國早期國家嘅社會性質》,載《復旦學報》2006年第6期。
- ↑ 黃現璠:《廣西僮族簡史》,廣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
- ↑ 黃現璠:《古書解讀入門——黃現璠學術論文選》韋純束寫嘅序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 ↑ 黃現璠:《古書解讀入門——黃現璠學術論文選》塚田誠之寫嘅序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ISBN 7-5633-4743-7
- ↑ 黃現璠:《古書解讀入門——黃現璠學術論文選》馬克·本德爾寫嘅序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ISBN 7-5633-4743-7
- ↑ 徐君慧:《風範長存一一紀念黃現璠教授誕辰100周年》,載《廣西文史》1999年第2期。
- ↑ 覃彩鑾:《深切的懷念 巨大的鞭策》,載《黃現璠教授誕辰百年紀念文集》,廣西師範大學編印,1999年11月。
- ↑ 〈何謂壯學〉。原著喺2021年2月12號歸檔。喺2013年4月30號搵到。
- ↑ 《壯族史學奠基人》,載《桂林日報》,2002年3月27日。
- ↑ 周曉孟編:《國人必知嘅2300個中國名人》,萬卷出版公司,2009年11月。ISBN 978-7-5470-0354-1 呢本書嘅封面寫到:「薈中華五千年經典名人之萃,集華夏古今各派人物之大。」好似響中華五千年嘅壯族文人入面,凈係收錄黃現璠。響黃現璠嘅詞條寫到:《儂智高》係我國第一部介紹壯族歷史人物嘅專著。
- ↑ 黃現璠:《儂智高》,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ISBN 11113·41
- ↑ 黃現璠:《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韋純束寫嘅序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ISBN 7-5633-4743-7
- ↑ 《民族文獻提要1949~1989》第627頁,雲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 ↑ 《廣西民族研究》本刊編輯部:《開拓壯學 真誠奉獻——紀念壯族著名教授黃現璠誕辰100周年》,載《廣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 ↑ 黃現璠等:《韋拔群評傳》黃榮寫嘅代序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ISBN 978-7-5633-7658-8
- ↑ 黃現璠等:《壯族通史》覃應機寫嘅序文,廣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11月。ISBN 7-5363-0422-6
- ↑ 黃現璠:《古書解讀入門——黃現璠學術論文選》韋純束寫嘅序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 ↑ 黃現璠:《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馬克·本德爾寫嘅序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ISBN 7-5633-4743-7
- ↑ 《民族文獻提要1949~1989》第626-627頁,雲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ISBN 7-5415-0474-2
- ↑ 潘榮才:《黃現璠和他的<壯族通史>》,載《廣西文史》2000年第1期。
- ↑ 莫君:《壯學宗師黃現璠》,載《廣西日報》,2002年9月3日。
- ↑ 馬勝芝:《黃現璠: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載《左江日報》,2010年11月19日。
- ↑ 黃現璠撰,甘文傑整理:《試論「中國生活學」嘅構建》,載《廣西社會科學》[特稿]2007年第3期。
- ↑ 黃現璠等:《韋拔群評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ISBN 978-7-5633-7658-8
- ↑ 〈《壯族首位大學教授為英雄韋拔群立傳》,載《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 年 10 月 22 日〉。原著喺2011年8月14號歸檔。喺2013年3月25號搵到。
- ↑ 張夢陽編:《郁達夫散文選集》 第2 版,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 ↑ 〈黃文魁:《觸摸歷史嘅心靈之旅——黃現璠遺作〈韋拔群評傳〉介評》,載《河池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原著喺2020年3月15號歸檔。喺2013年5月17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