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文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臺語文,或者叫做臺語白話文台文,係一種符合並融合臺灣話語法、本身詞彙同埋外來詞彙嘅書寫系統,主要流行於臺灣福建廣東一帶、新加坡同埋馬來西亞。傳統嘅臺語文型式係由傳統漢字臺閩漢字一同行文所組成嘅;近代以來,隨住傳教士來到東亞,為咗傳教需要另外發展出一套以羅馬字為書寫文字嘅白話字(後來臺灣教育部又另製一套高度對應嘅台羅字)。兩者都係今日臺語文書寫上嘅優勢系統,甚至以兩者一同行文而產生咗漢羅混寫嘅書寫模式。由於母語讀寫教育嘅缺乏,使用臺灣話嘅臺灣人有九成以上係臺語文文盲或者半文盲而且唔自知[1];因此,臺灣人喺報章媒體網絡上成日用現代標準漢語音義相近嘅字詞來書寫母語,導致產生咗好多錯別字

相對於傳統嘅狹義臺語文,廣義上嘅臺語文,指嘅係臺灣文學,亦就係臺灣所有語言嘅書寫系統,包括目前喺台灣使用嘅全部語言嘅書寫系統,因此除咗臺灣話之外,重包括埋臺灣國語臺灣客家話臺灣南島語言臺灣手語臺灣盲文等,或者喺臺灣使用嘅其他語言嗰啲書寫系統。下便將專述狹義嘅臺語文概況。

發展歷史[編輯]

目前並唔清楚古漢語係幾時開始走向「口語」同「書面語」嘅逐漸分離,然而,從商朝後期開始慢慢發展出來嘅漢字,一方面算係進入一個比較穩定而統一嘅局面,但係另一方面亦都開始走向「口語」同「書面語」分離嘅情況。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漢朝末年呢段時間所產生嘅《詩經》、《論語》、《孟子》、《左傳》、《史記》等,形成咗古漢語嘅「書面體」古典文體,中間再加上從開始科舉制度嘅施行,一般文人更加淨係採用標準書面語來研習經史、吟詩作文,因此,一直到20世紀初期中國新文學運動嘅發軔為止,「文言文」支配咗中國歷史就快2000年喇。[2]

然而,喺中國文學史上都係一直存在另一個白話文學嘅傳統。喺唐朝嗰陣時,當時「佛經」嘅翻譯,就非常之接近「白話文」嘅形式。之後,《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等通俗口語小說嘅出現,亦為20世紀初期中國新文學運動所倡導嘅「我手寫我口」理念,埋下一個成功嘅基礎。

閩南話文學亦都係喺通俗小說呢個傳統下開始發展嘅。從現存最早嘅閩南話書面語文獻資料——明嘉靖重刊嘅《荔鏡記》戲文(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出版)計起,[3] 閩南話文字化歷史應該至少有430年以上嘅歷史喇。以下就鶴佬(河洛)話同閩南話嘅文字化歷史,依年代大致分為「傳統民間口語文學時期」同「現代臺語書面化運動時期」兩大階段。

傳統民間口語文學時期[編輯]

民間文學乃係以一般大眾作為訴求對象嘅,所以佢往往能夠直接噉呈現當時歷史文化嘅真貌。又因為佢常訴諸口語,所以亦保存咗當時語言嘅實際狀況。呢個時期大致可以再分做三個部份:

南管文字[編輯]

南管係一種流行於閩南地區民間音樂,其形成歷史相當悠久。隨住閩南地區人民嘅外移,南管亦都隨之外傳。南管傳入臺灣係喺臺灣成為鄭氏王朝嘅統轄範圍嗰陣,同閩南移民同時傳入嘅。廣義嘅南管包括南管戲劇音樂,南管戲嘅演出用泉腔,以泉州府城語音做準則。南管文字可以話係閩南話最早嘅文字,其文字力求典雅,之中亦有唔少白話音,用字多有所依據。一般來講,喺南管文字入便可以搵到方言字擬音字同埋訓讀字[4]

歌仔冊文字[編輯]

臺灣日治時期嘅歌仔冊《農場相褒歌》

所謂嘅「歌仔冊」最早出現於乾隆時期,一直延續到今日為止,係一種表現濃厚地方語言色彩嘅庶民文學。其作品多數係七字一句嘅韻文形式,但係押韻唔係幾整齊。其用字有「擬音」、「擬意」同「造字」等三種方式。由於唱本售價低廉,用語用字通俗易明,令佢影響層面迅速擴大到中低階層嘅廣大群眾。「歌仔冊」嘅用字最代表得到閩南話嘅通俗文字(侯俊榮 nd;王順隆 2002)。[5]

有《識丁歌》、《千金譜》等書[6]

白話字[編輯]

白話字(或者叫做教會羅馬字)係喺明朝萬歷年間由西洋傳教士利馬竇傳入中國。白話字屬拼音字,基本上係西洋傳教士為咗傳教上嘅方便而設計發明嘅,用來學習各地語言,令使用各種唔同漢語嘅人,能夠透過羅馬字譯文來讀解基督教義。雖然佢本意係為咗傳教而設計嘅,但係佢對各地方言語音嘅記錄,為後代研究唔同漢語嘅學者提供咗唔少嘅幫助。

早喺1600年左右,喺菲律賓印行嘅《基督教義》裏便,就已經可以睇到閩南話羅馬字嘅早期形態。1832年,第一本用白話字編寫嘅閩南話字典——Medhurst牧師所編嘅《福建方言字典》(見Medhurst 1832)——問世,佢係一本讀音白話音兼收嘅福建話字典。英法聯軍之役後,敗戰嘅清廷同戰勝國簽訂天津條約,條約中臺灣有四個港口(雞籠淡水安平打狗)開港通商,英國長老教會亦係噉樣開始入臺灣,並且用白話字傳教。從1860年起,白話字喺臺灣已經有接近150年嘅歷史喇。

現代臺語書面化運動時期[編輯]

從20世紀以來,來自臺灣文學界本身嘅臺語文書面化運動有兩次:第一次係發生喺日治時期臺灣話文論戰;另一次就係喺1970年代萌芽、1990年代成長嘅臺語文學運動。

台灣話文運動[編輯]

呢次嘅文學運動,乃係前期臺灣「白話文運動」嘅延續。喺「言文一致」理念影響同愧於自己唔識書寫母語[7],促使文學界自覺而想將台灣人民嘅生活語付諸書面語,因而產生建構臺灣話文嘅主張。

1924年,連溫卿發表〈言語之社會的性質〉一文;1929年,《臺灣民報》先後刊載連雅堂〈臺語整理之頭緒〉、〈臺語教理之責任〉兩篇文章,佢哋兩個人嘅論點都已經論及臺灣本土語言嘅重要性。1930年,黃石輝發表〈怎麼不提倡鄉土文學〉一文,強調「用臺灣話做文,用臺灣話做詩,用台灣臺做小說,用臺灣做歌謠,描寫臺灣的事物」;隔年,郭秋生亦為文發表。黃、郭兩人主張於日本文學同白話文學之外,運用臺灣人最親近嘅臺灣話另創臺灣話文學嘅文章,引起全島嘅注目,有人贊成,亦有人反對,因而展開咗繼「新舊文學論爭」之後嘅另一場「鄉土文學論爭」大論戰(侯俊榮 nd)。

1937年7月中日戰爭爆發之前,中日之間敵對狀態經已令局勢非常之繃緊。日本治臺殖民政權雖然未明確噉全面禁止漢文,但係喺戰爭爆發幾個月之前,喺「使用日本語」等同「日本化」嘅政策思考下,迫使主要報紙雜誌等大眾媒體「主動」聲明撤廢「漢文欄」,使用日本語以外嘅文學創作即刻失去大半嘅公開場域。之後隨住所謂皇民化運動嘅推行,啱啱先成為一種理論基礎而出現嘅臺灣話文運動就消聲匿跡。

戰後嘅臺語文學運動[編輯]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由於二二八事件嘅爆發,緊接又係「白色恐怖」時期,再加上國民黨反共政策嘅高壓統治,關懷臺灣本土嘅文學頓時倍受壓抑,完全冇生存嘅空間。1970年代以嚟,由於一連串國際事件嘅衝擊,臺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鄉土文學躍登歷史舞臺,影響深遠嘅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亦隨之爆發,臺語文學就喺呢種環境入便發芽而逐漸成長。

戰後最早主張用母語寫詩嘅係林宗源,接住向陽亦於1976年開始用臺灣話寫詩。進入1980年代初期就有宋澤萊林央敏黃勁連陳明仁胡民祥等人加入。1987年解嚴,隨住政治符咒解除,社會內部隱藏嘅文化動能開始爆發,臺語文學作品開始如雨後春筍噉大量出現,文類亦由初期嘅詩開始向小說、散文、戲劇開拓,文學技巧亦更見提升,主題亦更趨多元。1980年代後期之後陸續有更多作家投入臺語文創作嘅行列,好似陳雷李勤岸莊柏林路寒袖方耀乾等。

1990年之前臺語用字仍屬嘗試期,用字極之唔統一,有人創造新字,亦有語文專家考證本字,再加上原有嘅傳統用字、華文用字,可以話係百花齊放。進入1990年代之後,由於臺語文作家互相觀摩學習嘅結果,用字漸趨統一,奇怪嘅新創字、古字逐漸銷聲匿跡。新嘅台語文字,一方面有所傳承,亦有所創新,但係總係離唔開「通俗性」、「語源可靠性」、「音義系統性」三大原則。其次係漢字同拼音唔再自成系統,而有合流現象,即係所謂「有音無字」嘅詞素用拼音字表示,嘗試以拼音字做文字嘅一部分,臺語文學嘅用字,逐漸朝向統一嘅道路邁進(侯俊榮 nd;楊允言 1993)。

書寫規範[編輯]

由於長期缺乏母語教育,多數臺灣人母語,都會用現代標準漢語中音義相似嘅字詞或者注音符號來代替書寫,導致民間嘅臺語文用字非常之混亂,但係基本嘅「約定俗成」係存在嘅。西元2009年,臺灣教育部公佈700個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並架設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畀大眾學習參考使用。雖然呢批推薦用字嘅準確性時有爭議,但佢為臺語文嘅標準化提供重大嘅突破,臺語文嘅規範亦因此越來越統一。[來源請求]

代表作品[編輯]

作品名 作者 性質 成書年代
荔鏡記
不詳
傳奇
1566年中國明朝嘉靖
臺灣語典
連橫
辭典
1933年臺灣日治時期

代表性嘅雜誌[編輯]

[編輯]

  1. 王俊忠 (2010-10-18). 義淵台語教學 成大超人氣. 自由電子報.
  2. 蔣為文 1996;侯俊榮 nd。
  3. 呢本書嘅書名注明係重刊,表示更早以前已經有舊本《荔鏡記》嘅存在。
  4. 高雪卿 nd;侯俊榮 nd。
  5. 根據王順隆(2002)嘅睇法,閩南話嘅「歌仔冊」文化,可以算係明末以來各種唔同漢語之地方戲文化嘅一部份,除咗閩南語「歌仔冊」以外,其他常見嘅重有吳語彈詞、粵語木魚書、福州評話、潮州歌冊、客家話傳仔等說唱刊本,都係以漢字書寫方言口語文學嘅代表性作品。
  6. 王順隆 (2006-03-16). (臺灣中文). 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全文資料庫. 喺2014-07-23搵到.
  7. 連雅堂. 灣語典. 「余臺灣人也,能操臺灣之語而不能書臺語之字,且不能明臺語之義,余深自愧。」

參考[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出面網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