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Greeninvisibledreams/東漢上古漢語
東漢上古漢語(粵拼:dung1 hon3 soeng6 gu2 hon3 jyu2)或者晚期上古漢語(粵拼:maan5 kei4 soeng6 gu2 hon3 jyu2)係公元一、二世紀嗰陣東漢用嘅漢語,語法嚟講介乎上古漢語同七世紀切韻嘅中古漢語之間。
資料
[編輯]漢詩嘅押韻模式介乎西周《詩經》同唐詩之間,呢樣嘢清朝嗰陣開始有人研究。羅常培同周祖謨喺1958年響《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硏究》記低咗東漢漢語嘅韻部,但係韻部具體嘅音值就唔清楚[1]。
啲漢儒曾經喺東漢時期嗰陣有爭拗以下嘅問題:究竟官方嘅今文正統啲,定係考古出嚟嘅先秦古文經正統啲。為咗面對傳統同官方嘅今文,古文學者就做咗大量嘅文獻學研究,譬如有許慎嘅《説文解字》、《釋名》等等。當中有寫低某啲詞嘅唔同寫法,同埋音義有差別嘅同源詞。
同時間,佛教喺東漢有廣泛噉傳。有份傳佛教嘅有佛教傳教士安世高,佢喺公元148年去到洛陽嘅,係歷史文獻入面第一個將佛經譯做漢語嘅人。佛經原文係用梵文同普拉克里特諸語言寫嘅,所以漢字譯本就有好多喺梵文同普拉克里特諸語言音譯返嚟嘅人名同術語,蒲立本就有利用梵文同漢字音譯詞嘅對應去有系統噉探討東漢上古漢語音值嘅變化。
針對《釋名》詞義嘅訓詁學研究呢主要有丁山提、齊佩瑢同包擬古。柯蔚南有整理所有有記錄嘅音義,噉嚟試下梳理一個介乎上古漢語同中古漢語之間嘅音系,後屘畀李方桂梳掂咗。許思萊喺佢嘅上古漢語詞典有記低一套擬音。
東漢嗰陣寫嘅文畀經典影響得好緊要,搞到啲文好多時都係用上古漢語語法。不過我哋都係可以喺某啲文揾到比較口語嘅段落,譬如喺漢文佛經入面嘅直接引語、趙岐寫畀學生《孟子》
口語啲嘅
各地語言
[編輯]音系
[編輯]聲母
[編輯]雙唇/唇音 | 舌尖前/齒音 | 舌尖前/塞擦音 | 舌葉、舌面前/硬颚音 | 舌根/軟齶音 | 喉/聲門音 | ||
---|---|---|---|---|---|---|---|
塞音或 塞擦音 |
全清 | p 幫非 |
t 端知 |
ts 精庄 |
(tɕ) 章 |
k 見 |
ʔ 影 |
次清 | pʰ 滂敷 |
tʰ 透徹 |
tsʰ 清初 |
(tɕʰ) 昌 |
kʰ 溪 |
||
全濁 | b 並奉 |
d 定澄 |
dz 從床 |
(dʑ) 常 |
g 羣 |
||
鼻音 | 清 | (m̥) | (n̥) | (ŋ̊) | |||
濁 | m 明微 |
n 泥娘 |
ŋ 疑 |
||||
邊音或 擦音 |
清 | (l̥) | s 心 |
(ɕ) 書 |
x 曉 |
||
濁 | l 来 |
z 邪俟 |
(ʑ) 船 |
(ɣ) 匣 |
韻母
[編輯]介音
[編輯]元音
[編輯]韻尾
[編輯]詞彙
[編輯]相比上古漢語,東漢上古漢語多咗好多雙音節嘅名詞、動詞同副詞。下底嘅詞彙嚟自許理和嘅《Late Han vernacular elements in the earliest Buddhist translations》[3]。
名詞
[編輯]有啲名詞可以調轉得嚟同一個意思,不過唔常見,譬如「室家、垢塵、賊盜」。東漢上古漢語冇前輟,「~子」形嘅名詞淨係指生物,譬如「赤子、兒子、狗子、獅子、蟆子」。
詞 | 廣州話 | 註 |
---|---|---|
宮殿 | 宮殿 | |
舍宅 | 屋企 | |
家室(室家) | 前者常見,後者少見 | |
知識 | 熟人 | |
處所 | 處所 | |
形體 | 身體 | |
人民 | 人民 | |
塵垢(垢塵) | 塵 | 前者常見,後者少見 |
盜賊(賊盜) | 賊佬 | |
一切 | 一切、全部 | |
赤子 | 臊孲 |
動詞
[編輯]有啲動詞可以調轉得嚟同一個意思,不過唔常見,譬如「室家、垢塵、賊盜」。
靜態動詞
[編輯]詞 | 廣州話 | 註 |
---|---|---|
姝好 | 靚 | |
照明(明照) | (好)光 | 前者常見,後者少見 |
淨潔(潔淨) | 純、純淨 |
非靜態動詞
[編輯]詞 | 廣州話 | 註 |
---|---|---|
喜樂 | 玩得開心 | |
觀見 | 見 | |
悲哀 | 哀悼 | |
歡喜 | ||
發動 | 啓動 | |
送出 | 發出、寄出 | |
捨去 | 捨棄、揼走 | |
壞散去 | 解體咗 | |
長養(養長) | 培養 | 前者常見,後者少見 |
索盡(盡索) | 完成、搞掂 | |
亡失(失亡) | 唔見、失去 | |
搖動 | 搖動、搖擺 | |
思慮 | 諗、思考 | |
別離 | 離別 | |
從更 | 隨員、隨從 | |
求索 | 揾 |
語法
[編輯]下底描述嘅語法嚟自許理和嘅《Late Han vernacular elements in the earliest Buddhist translations》[3]。
後輟
[編輯]表示複數可以用「~輩、~曹」
人稱代詞
[編輯]相比
人稱 | 單數 | 複數 |
---|---|---|
第一 | 我、吾(好鬼少見) | 我等、我輩、我曹、我曹等輩 |
第二 | 汝、若(少見)、爾(少見) | 汝等, 汝輩, 汝曹, 我曹等, 汝曹等 |
第三 | 其、之 |
指示代詞
[編輯]詞 | 廣州話 | 註 |
---|---|---|
是 | 呢個、嗰個 | 可以做主語或者賓語,指緊之前講緊嘅嘢,譬如「是時」解做「嗰陣」 |
爾 | 呢、嗰 | 譬如「爾時、爾日」解做「嗰時、嗰日」 |
爾(靜態動詞) | (係)噉 | 譬如「亦爾」解做「亦都係噉(+ 動詞)」,對應文言文「然、如是」 |
爾(+ 謂語) | 嗰陣,噉 | |
彼 | 嗰個 | 喺東漢上古漢語同文縐縐嘅「此」對比 |
斯 | 嗰個(尊貴嘅) | 譬如「……」,唔會同複數後輟「等、曹、輩」結合 |
詞 | 廣州話 | 註 |
---|---|---|
彼彼 | 各種 | |
若此 | 好似噉 | 又文縐縐又少見,通常會用「如是、……乃爾」 |
是輩、是曹 | 呢啲、嗰啲 | |
乃爾(謂語) | 就係呢樣 | |
(謂語 + )乃爾 | 咁、噉 | |
爾所 | 咁多 | |
幾所 | 幾多 | 常見 |
那 | 任何 | 「不那中作樂」解做「唔以任何事情為樂」 |
疑問代詞
[編輯]好多上古漢語嘅疑問代詞(譬如「胡、奚、焉、孰、曷、盍、悪、悪乎」)唔見晒。
詞 | 廣州話 | 註 |
---|---|---|
那 | 邊度 | |
所 | ||
寧 | 問題標記 | |
豈 | ||
何 | 乜嘢 | 同上古漢語一樣 |
誰 | 邊個 | 同上古漢語一樣 |
云何 | ||
何等 | ||
何以 | ||
何所 | 邊樣 | 常見 |
幾何 | ||
何許 | ||
如何 | ||
何如 |
疊字
[編輯]東漢上古漢語嘅疊字主要有兩種:
- 上古漢語遺傳落嚟嘅疊字副詞,例子有「巍巍、怱怱」
- 副詞或者靜態動詞,解做「逐個、各個、每個、唔同種類嘅」,譬如「種種華」解做「唔同種類嘅花」,「家家行乞食」解做「每間屋企噉走去乞食」
副詞
[編輯]詞 | 廣州話 | 註 |
---|---|---|
相 | 互相 | |
與 | ||
復 | 又、再 | 譬如「不復」解做「唔再」、文言文「不……矣」 |
悉、皆、都 | 都、冚𠾴唥 | |
盡 | 間唔中 | |
各 | 各個、逐個 | |
甚 | 好鬼、極度 | |
大 | ||
極 | ||
至 | 淨係文言 | |
莫 | 唔好、咪 | 代替咗上古漢語嘅「勿」,譬如「莫復啼哭」解做「咪再喊」,「令我莫死」解做「咪令我死」 |
不 | 不 | |
不而 | 跟住「不而」定必係不及物或者靜態動詞 |
詞 | 廣州話 | 註 |
---|---|---|
爾乃 | 噉(就) | |
身自、自身 | 自己 | |
還自 | 連……佢自己 | ??? |
轉相、相與、與共 | 共同、互相 | |
共相、共同、同共 | 一齊 | |
亦復、加復、還復、復還 | 再、再者;而且、同樣 | |
又復、復次 | 而且、況且、仲有 | 定必要擺喺主語前頭 |
皆悉、都悉、悉皆、都皆、都盧、都盡、一切 | 都、冚𠾴唥 | |
各自、各各 | 各個、每個 | |
甚大 | 好鬼、極度 |
動詞
[編輯]半繫詞
[編輯]東漢上古漢語嘅半繫詞有「是、為、作」。「是」唔可以叫做繫詞,因為「不是」唔合語法,淨係可以用「非、非是、不為、非為」。
東漢上古漢語 | 廣州話 | 註 |
---|---|---|
A是B | A係B | 有「A同B係一樣嘅」、「A屬於B嘅」或者「A嘅各色係B」呢啲意思,對應廣州話「A係B」、上古漢語「AB也」。「是」嘅半繫詞功能演變自佢嘅指示功能。 |
A為B | A係B、A做B | |
A作B | ||
A非B、A非是B、A無是B、 A不為B、A非為B |
A唔係B | 譬如「非是正道」解做「唔係啱嘅道」 |
持
[編輯]「持」喺東漢上古漢語對應上古漢語嘅「以」,有下底嘅用途:
- 「持OV」對應上古漢語「以OV」:
- 用嚟前置賓語,解做「拎O嚟/去C」,譬如「持是華供養」解做「拎呢啲花去供養」
- 解做「因為O,C」,譬如「持智慧不入悪道」解做「因為智慧唔入惡道」
- 「持O作C」對應上古漢語「以O為C」,解做「用O做C」
- 「持O為/是/以當C」對應上古漢語「以O為C」,解做「視O為C、當O係C」
為
[編輯]「為」喺東漢上古漢語已經冇咗「整、行」(即係上古漢語「為學、為禮、為詩」嗰個「為」)嘅意思 除咗做繫詞,「為」可以同其他動詞P形成「P(O)為C」結構,個動詞通常有:
- 「變」嘅意思,可以有「改變、變化、委任」等等嘅含義,譬如:
- 「不可合為一」解做「唔可以畀人結合而變做一嚿嘢」
- 「天下盡成為水」解做「令成個天下變做水」
- 心理或者口頭嘅認證,話O係C,解做「叫O做C、當O係C」,譬如:
- 「字O為C、名O為C、O呼為C」解做「叫O做C」
- 「計O為C」解做「當O係C」
作
[編輯]「作」喺東漢上古漢語成日見到,唔好似上古漢語噉解做「出現」。動詞嚟講,「作」:
- 解做「整、做」,譬如「作火、作惡」解做「整個火、做壞事」
- 係半繫詞,譬如「作婢、作王、作佛」解做「做僕人、做國王、做佛陀」
「作」可以同其他動詞形成「P(O)作C」結構,例子有「分O作C、化O作C、現作C」,或者「作 + 動詞」,譬如「作稽留、作念、作啼哭」解做「遊蕩、有個諗法、喊」。
介詞「於」
[編輯]「於」作為被動標記喺東漢上古漢語已經絕咗跡。「於」亦可以擺喺賓語前面做賓語標記。
東漢上古漢語 | 廣州話 | 例句 | 註 |
---|---|---|---|
於O(而) + 謂語 | 喺O + 謂語 | 「於空中作音樂」解做「喺空中作音樂」 | 「於……而」形成括弧結構 |
謂語 + 於O | 「人有過於大王所」解做「有人喺大王嘅住所犯法」 |
補語詞
[編輯]主要係地方同趨向補語
詞 | 廣州話 | 例子 |
---|---|---|
V在 | V喺 | 「閉在監獄」解做「鎖喺監獄」 |
V詣 | V去 | 「往詣王宮」解做「去王宮」 |
V至 | V到 | 「共歸至我父母所」解做「一齊返到老豆老母嗰度」 |
V到 | 「於夢中歸到故郷里」解做「喺夢入面返到故鄉嗰條村」 | |
V入 | V入 | 「行入塚間」解做「行入墳墓」 |
V來 | V嚟 | 「持來」解做「拎嚟」 |
VO來 | VO嚟 | 「持刀來」解做「拎把刀嚟」 |
V去 | 譬如「V咗、V走」 | 「死過去、棄捨去」解做「死咗、揼走」 |
VO去 | 譬如「V離O」 | 「出魔羅網去」解做「逃離魔羅網」 |
V出 | 譬如「V離」 | 「脱出格戰」解做「脱離格鬥(嘅渴望)」 |
VO出 | VO出去 | 「送我出」解做「送我出去」 |
V上 | V上 | 「以天繒貢上」解做「佢獻上天神嘅絲旗」 |
V下 | V落嚟、V落去 | 「孔雀飛下、來下」解做「孔雀飛落嚟/去、落嚟」 |
V得 | V到 | 「聞得」解做「聽到」 |
VO得 | V到O | 「釣魚得」解做「釣到魚」 |
連詞
[編輯]東漢上古漢語 | 廣州話 | 註 | 例子 |
---|---|---|---|
亦 | 同 | 用嚟連埋兩個名詞 | 「兒子亦妻」解做「細路同妻子」 |
而 | 而 | 甚少見,喺口語應該絕咗跡,用法同上古漢語「而」一樣 | |
呢 | 主語標記 | 「其心而淨潔故」解做「因為佢個心好潔淨」 | |
便、即、乃、即便 | 噉(就) | ||
亦、還 | 仲(?) | ||
何以故? | 點解㗎? | ||
……故 | 因為…… | ||
……故,…… 為/從/用/以……故,…… |
因為……,所以…… | 有機會嚟自上古漢語嘅「……故也」 | |
於 | 賓語標記,喺賓語前面 | 「讒溺於人」解做「誹謗人哋」 | |
誰……者 | 邊個……啊? | ||
莫……者 | 冇人(+ 動詞)…… | ||
……者 | ……嘅話 | ||
若/如/使……者 | 若果/如果/假使……(嘅話) | ||
是故 | 所以、因此 |
行為目的嘅「來、往、行」
[編輯]「來、往、行」表示行為嘅目的:
- 「來」對應「為咗……就(過)嚟」,譬如:
- 「來聽」解做「為咗聽就過嚟、過嚟聽」
- 「來生」解做「為咗出現就嚟」
- 「來雨」解做「為咗落雨就嚟、嚟落喺……」
- 「來還」解做「為咗返回就嚟、嚟返回」
- 「往、行」對應「去」,譬如
- 「出往迎」解做「出去去迎接」
- 「往告太子」解做「去告知太子」
- 「行教比丘」解做「去告知啲和尚」
- 「行求索鉢」解做「去揾個缽多羅」
連詞
[編輯]「也」淨係會用喺客觀陳述嘅句子。「矣」喺東漢上古漢語絕咗跡,「者」亦好似上古漢語噉可以將動詞短語變做名詞。
睇埋
[編輯]攷
[編輯]- ↑ 羅常培、周祖謨 (1958)。〈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硏究〉。Peking。
{{cite journal}}
: Cite journal requires|journal=
(help) - ↑ Coblin, W. South (1983). A Handbook of Eastern Han Sound Glosses.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962-201-258-5.
{{cite book}}
: CS1 maint: postscript (link) - ↑ 3.0 3.1 Zürcher, Erik (1977). "Late Han vernacular elements in the earliest Buddhist translation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2 (3): 17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