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紫荊
![]() |
||||||||||||||||
---|---|---|---|---|---|---|---|---|---|---|---|---|---|---|---|---|
![]() 喺開緊花嗰陣嘅洋紫荊
|
||||||||||||||||
物種分類 | ||||||||||||||||
|
||||||||||||||||
|
||||||||||||||||
Bauhinia × blakeana S. T. Dunn |
洋紫荊(粵拼:joeng4 zi2 ging1;學名:Bauhinia x blakeana[1]),又叫香港蘭(hoeng1 gong2 laan4;英文:Hong Kong Orchid Tree)或宮粉紫荊(gung1 fan2 zi2 ging1),係蘇木亞科羊蹄甲屬嘅常綠喬木。原產香港同印度地區。呢種樹係鄉土樹種。
2005年,香港大學研究[2]證實洋紫荊唔係獨立物種,而係紅花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同宮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嘅混種。
形態[編輯]
樹枝長而向外伸,上面有向下沊嘅椏。葉8~15cm長,一塊兩瓣,似心或圓形,頂端似羊蹄。花洋紫,似荊花,有5嚿花瓣同5支公芯,樣大而明顯。每年2~4月開花,而且多花少葉。出完花之後重可以結果,而佢啲果係扁形嘅。佢對地形嘅適應性比較犀利,可以抵抗大氣污染。
用途[編輯]
呢種樹可以用嚟做觀景植物。另外,由於佢啲花有啲似個心噉,所以有人重會摘佢做書籤。
文化[編輯]
香港特別行政區花[編輯]
洋紫荊係香港一個神父1880年響薄扶林行山,去到一間廢屋附近發現。1965年成為香港市花。1997年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用洋紫荊做區徽同區旗嘅圖案。但係《香港基本法》中文版將洋紫荊叫做紫荊花[3],英文版依然叫bauhinia[4]。其實咁係錯嘅,因為紫荊花(學名 Cercis chinensis)係另一種植物,屬於紫荊屬,而洋紫荊係羊蹄甲屬,佢哋嘅外形亦完全唔相似。
圖集[編輯]
睇埋[編輯]
參考[編輯]
![]() |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Bauhinia blakeana |
- ↑ 由於洋紫荊喺2005年初確定係雜交種,所以佢嘅學名 Bauhinia × blakeana 種加詞前加上乘號用嚟表示天然雜交種。舊有嘅學名 Bauhinia blakeana 將全面被新嘅種名取代。
- ↑ Hybrid origin of "Bauhinia blakeana" (Leguminosae: Caesalpinioideae), inferred using morphological, reproductive, and molecular data - 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 發表喺美國植物學會植物學術期刊嘅文章
- ↑ 《香港基本法》(中文版)第十條。
- ↑ 《香港基本法》(英文版)第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