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 (廣州)
嶺南大學(嗰陣嘅簡稱係南大,英文:Canton Christian College;Lingnan University),係廣州度一個經已消失咗嘅大學,原先喺1888年創校,係不隸屬於任何教派嘅基督教大學[註 1],係中華民國陣嘅13個基督教大學之一。學科最初係有英文、格致、理化、算術、地理、生物等西學課程,由1927年開始,原有文理學科外,開辦咗農、商、工、醫等學院。經過十年左右發展,成為咗中國大陸南方一個舉足輕重嘅私立大學[1]。史堅如、陳毅、廖承志、冼星海、鄒至莊、曹安邦、陳香梅、姜伯駒等都係呢間學校出來嘅學生,喺全球各地設有同學會、校友會17個[2]。
據宴文士校長喺1912年嘅報告,辦呢間學校不單止係為咗華人教育同總體福祉,更係要將基督教嘅精神,展示俾啲學友同學校嘅贊助人[3]。經學校同董事會嘅努力,1920年嘅第一屆嶺南本科畢業生,可以直接北美十間名校嘅研究生部進修,令嶺南聲望大增[4]。到1927年廣州嶺南正名做咗大學,時任校長鍾榮光博士俾稱之為「嶺南之父」[5]。同年向國民政府呈請立案,俾當局確定係私立基督教大學,而俾納入咗國民政府教育體系。跟著來自大馬、星洲、印尼、泰國、緬甸、美洲等地嘅華僑紛紛捐錢俾嶺南,為康樂園嘅建造貢獻唔少,由呢啲捐款起出嚟嘅校舍有張弼士紀念堂、陸佑堂、陳嘉庚紀念堂、爪哇堂、榮光堂、馬應彪護養院、招待室、譚禮庭同學屋等等[2]。而就嗰陣嘅華南地區嚟講,嶺南大學嘅聲譽,其實係仲要高過香港大學嘅[6]。
1938年日軍南下,廣州嶺南大學遷香港,四年後遷至粵北大村復校。1945年光復後返回咗廣州康樂校園。1952年廣州嶺大畀中共政府分拆嗮啲院系,將河南校園交咗俾中山大學繼續用。嶺南大學喺廣州冇咗後,一班住香港嘅嶺大舊生就喺1967年,用「嶺南書院」名義喺司徒拔道復校。開頭香港嶺南嘅使費比較多,1980年代時書院嘅董事會主席利榮康,就自己嚟補足啲唔夠嘅經費。1987年後香港高教委員會將學校納入咗公共教育體系,由政府補助啲經費而緩解財困[7]。而1987年經北京中央嘅批准,喺廣州中山大學(康樂園)入邊又成立返個嶺南(大學)學院。到1999年,香港嶺南恢復返咗嶺南大學個名。
籌備到格致書院時期
[編輯]喺1884年,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嘅牧師香便文(Rev. Benjamin C.Henry)向長老會倡議,喺中國大陸度籌辦一間高等學校。而選址嘅時候長老會牧師哈巴安德(Rev. Andrew P. Happer, DD)並唔認同香便文主張嘅廣州,而傾向喺華中或華北度搞。當其時適逢廣東嘅官府啱否決咗廣州興辦理工學院嘅申請,唔少士紳都非常之沮喪;廣州嘅紳士陳子橋(陳少白嘅老竇)聽聞咗呢件事,感到一旦有咗呢個大學落址呢度,會對廣東嘅文化,同日後嘅發展會有好大嘅貢獻。陳於是就喺廣州度發起咗簽名運動,請求美國董事會同哈巴安德將學校定址喺廣州、教育粵人子弟[9],指出科舉制所設科目嘅局限,而希望喺廣州建立到一間西式嘅學院[10][11][12]。
結果份請願書有成四百人聯署咗,大部分並唔係基督嘅信眾,係包括咗紳商、學生同官員:有10個係翰林學士、11位進士、100多個舉人同秀才,仲有100多位地方官員。哈巴牧師睇到咗交到手嘅請願書顯出粵人心願,非常之高興,興奮咁講過:「我從未聽聞過成個嘅宣教史度有過咁樣嘅事(會發生)。」,就咁接納咗將校址定喺廣州嘅意見[10][11][13]。
跟著嘅1885年,美國美北長老會海外差會(American Presbyterian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接納咗以牧師香便文(Rev. Benjamin C.Henry)做代表嘅長老會廣州佈道團嘅建議,同意咗喺廣東搞一間基督教書院[13]。
1886年到1887年間,長老會牧師哈巴安德(Rev. Andrew P. Happer, DD)同6名友人喺美國紐約成立咗「嶺南基金會」。基金會揀咗哈巴做書院監督(President),仲授權畀渠來華籌辦開校事宜[11]。
格致書院(Christian College in China)喺1888年3月28日開始咗授課,校址設喺廣州沙基金利埠(依家嘅六二三路)[14]。3年後由於哈巴夫婦都大病要返美國醫病,1890年8月20號學校唯有先關閉[15]。
香便文喺1893年3月10號接任做監督,重開咗書院,仲同培英學校(廣州培英書院)合併咗,再搬咗去廣州花棣;而喺同一年,紐約董事會仲獲得咗紐約州立大學嘅校董立案,書院頒授嘅學位得到咗認可而喺美國有埋法定嘅地位[9]。1896年那夏禮出任做監督,至1899年3月14號由尹士嘉接任,再同培英學校分柝,培英專注返神學,格致就集中搞科學教育。格致書院轉到去廣州四牌樓(依家嘅解放中路)福音堂[16][17]。初期根據大清嘅科舉考試同埋美國中學嘅課程標準,開設咗四年制「廣學班」,程度相當於大學預科。呢年就請咗鍾榮光返來做漢文總教習協辦校務。
因發生排外事件及庚子事變,格致書院同美國及教會關係密切,為避免滋擾,喺1900年7月搬咗去澳門荷蘭園[17]。
嶺南學堂、大學時期
[編輯]校董會喺1903年3月31號,向學校立案嘅紐約州立大學提出咗申請,將學校英文名改成Canton Christian College。到5月21獲得咗批准,而學校中文名就改咗做嶺南學堂[17]。同年,鍾榮光喺廣州河南康樂村買低咗200畝嘅地,臨時搭板房當成校舍,開始收生上堂[18]。後尾由於鍾嘅不懈努力,後邊幾年同嶺南學堂籌到120萬愛來起新校舍,同添置設備,同時開埋大學預科,做埋附屬小學同華僑學堂。
喺1904年校本部由澳門搬返廣州,隨後喺河南島(依家嘅海珠區)康樂村一帶起返永久校園[18]。1906年成為大中華度第一過畀男女同校上堂嘅學校。1907年由晏文士(Dr. Charles K.Edmunds)接任做監督,鍾榮光繼續協理校務。
喺1912年9月辛亥革命後,學校嘅中文名改咗叫嶺南學校,英文名繼續係Canton Christian College。1916年開設咗文理科大學,1918年首屆學士生畢業,時係鄧肯先生(Mr. Duncan)擔任大學部院長。
喺1924年7月3到9號,中化教育改進社第三屆年會喺南京東南大學召開。會議著重討論(華人)接收返教育權嘅議題,同時通過咗收返啲教育權嘅三大提案。嶺南大學內部亦跟著有出現學生運動,係要求華人自辦。到咗1926年4月,嶺南大學董事會喺紐約召開,鍾榮光正喺墨西哥募款,都趕赴紐約出席,喺會議度話:「董事局創本校初意,原為扶助中國發展教育。待中國人得有辦學之經驗與能力,便將學校主權還諸中國人。現在時機,恰好成熟。」[19]嶺南大學同學會亦發函畀董事局,要求改組董事局,將學校歸還華人自主。同年11月,國民政府頒佈咗《私立學校立案規程》,係列明咗「大學必須由中國人辦理,外人不得在中國設立大學」。跟尾校董事局派人來華協商,決定在華成立董事局[20]。
喺1927年7月1號,學校正式改名做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推舉咗鍾榮光擔任首任華人校長同校董會主席[18],李應林就做首任常務副校長。由1934年開始,大學搞起咗海外學生交換計劃,收嘅多數係美國學生[13]。
1929年接受咗國民政府鐵道部嘅委託,籌設工學院,到1930年正式成立。而1930年教育部亦批准埋校董會同大學立案。呢陣時嘅嶺南係有附屬嘅中學小學同華僑班,仲有香港嶺南小學、上海江灣中學同江灣小學同係嶺大所屬嘅一部分。後尾仲接辦咗廣州西關通志學校做附中嘅分校[20]。
1934年私立夏葛醫學院(原夏葛女子醫學院,The Hackett Medical College for Women)同博濟醫學院合併咗,博濟醫學院喺1930年已經由嶺南大學接辦咗[18],於是乎兩院夾埋成咗私立嶺南大學孫逸仙博士紀念醫學院(Dr. Sun Yat-sen Medical College of Lingnan University),改6年制醫學教育。到1936年所有嘅設備移交同學生轉籍完成,7月正式成立咗大學嘅醫學院,夏葛醫學院就作為再細嘅分院[20]。
1938年二次大戰其間,10月廣州淪陷,嶺南大學走咗去香港,借用香港大學部份校舍辦公、授課同住宿;農學院就到咗香港租用新界屯門藍地嘅農場復課。1940年農學院再走去粵北坪石,另建校舍[18]。
喺1937到1939年,嶺南大學校董會董事,旅居上海嘅潮商鄭馥如捐資16萬,協助咗農學院建立柑橘研究所,仲喺潮陽縣等地設立咗柑橘試驗場。研究所設立埋鄭雨泉(鄭家先人)獎學金,幫部分嘅學生代繳學費,仲支助部分學生到美國留學嘅使費。呢個計畫後尾細分成果樹園藝、留美果樹園藝及國立清華大學研究院植物病理三part,試驗場亦進一步發展成柑橘實驗站[21]。
1941年尾,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嶺南大學因而停課。1942年又是喺韶關仙人廟大村復課[22]。
二次大戰結束後,嶺南大學返咗去廣州康樂校園,1945年10月31號復課。戰後至國共內戰期間,嶺南大學喺校長陳序經先生主持下一方面重整咗院系,另一方面吸納咗因戰亂南下嘅一啲出名嘅學者,似係陳寅恪、王力、薑立夫、梁方仲等,促進咗嶺南大學喺學術研究方面嘅發展[23]。
被中共解體後嘅去向
[編輯]中共喺1949年建政後推行咗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嶺南大學就喺1952年畀解體,各校系俾唔同嘅學校分食咗[24]:
院系/學系 | 1952年解體後去向 |
---|---|
文學院、理學院 | 被併入中山大學 |
工學院 | 被併入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 |
農學院 | 被併入華南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 |
醫學院 | 被併入華南醫學院(2001年10月再同中山大學合併咗) |
教育系 | 被併入華南師範學院(華南師範大學) |
校歌
[編輯]曲譜由美國民謠《安妮麗傲》(Anne Lisle)度取材,1857年由 Henry S. Thompson 作曲,葛理佩 (Henry Blair Garybill)填詞(原文係英文),陳輯五譯成中文歌詞[25]:
「 | 」 |
除校歌外,當其時亦有唔少有關嶺南校園生活嘅歌曲,似《嶺南牛》[26]、《紅灰獅子》[27]、《今我等在嶺南》[28]、《高飄嶺南旗》[29]等,喺過運動會、同學聚會等唔同場合度唱。後來由白序之、何安東編成咗《嶺南歌譜》。
校徽
[編輯]舊校徽喺1911年(嶺南學堂時期)由校友司徒衛設計。外形係圓形,圖案呈現咗康樂校園懷士堂北望嘅景觀:上半部係自珠江南岸可見嘅白雲山,中間係珠江同珠江南岸嘅嶺南名產荔枝樹林,底部係通去校園嘅小徑。校徽係灰底紅圖,源於學生有次參加咗廣東省運動會,啦啦隊用嘅校旗以紅色打底色,上邊印埋「嶺南」兩個灰色大字。「紅、灰」(「殷紅如血,深灰似鐵」)就咁成咗學校嘅代表色,學生亦多時自稱係「紅灰兒女」[30]。
立校精神
[編輯]嗰陣嶺南大學嘅教育包括咗「德,智,體,群」四方面,嶺南嘅同學注重道德。而「嶺南精神」係包括服務他人同服務社會。「體」就係要人注意健康,而嶺南都好注重體育。「群」即係要服務人群[31]。約1933年嶺大嘅陳榮捷教務長(留美學生)對學生講話中,就有咁話:「本校學生在校目的,是想養成我國先聖孔子所說的『士君子』」,而陳教務長講到呢個目標嘅核心,就係「讀書明理,學以致用」八個字[32]。而由百年以上嘅歷史度,學校係屢屢由死灰中重燃,喺戰爭、政治干預等嘅重重挑戰度繼續屹立,校友中係有著「殷紅如血, 深灰似鐵」嘅「紅灰精神」認識:「紅」代表咗「忠誠」,「灰」代表咗「堅毅」。而校友係認定咗守護同重建,係歷代校生嘅共同責任[33]。
河南校園
[編輯]廣州河南康樂校園喺珠江南岸,遠眺睇得到白雲山。嗰陣時校園面積係大概3000畝(唔包校外嘅農場),全盛期建築物有將近250幾座,除主要嘅教學、行政、宿舍建築外,仲有護養院、大運動場20畝、球場42個、游泳池等設施。院系特殊設備就有自然博物採集所、斐文氣候觀察所、柑橘試驗場、博濟醫學院等[註 2]。
由於校舍建築經費多來自海內外籌款所得,因此多係以捐款人個名同啲校園建築物改名。馬丁堂就係校園入邊落成嘅第一棟永久校舍。有關呢啲建築物嘅現狀、用途及形態,請睇埋中山大學#建築。
教學同行政建築
[編輯]- 馬丁堂(Martin Hall):又叫做東院,1906年落成,係紀念捐過畀嶺南大學前身嶺南學堂嘅美國辛辛那提嘅亨利·馬丁。樓高三層,用咗紅磚鋼筋水泥去起,由美國建築師司徒敦設計;
- 格蘭堂(Grant Hall,行政樓):1915年開始起,1916年6月落成。捐資者為咗紀念返新澤西州一位富商個仔、自1896年起任嶺南學堂前身嘅格致書院紐約董事局書記兼司庫嘅格蘭先生,將呢棟樓改名「格蘭堂」。天面上有個大鐘,係蓋高利先生所贈。呢棟樓一路係嶺南大學嘅行政辦公大樓;
- 基督教青年會樓:1913年落成;
- 懷士堂(Swasey Hall,青年會會所):1915年落成;
- 迎賓樓(訪客招待所):又叫做馬應彪招待室,由先施百貨創辦人馬應彪捐建,係三層房屋(包括地牢層),1921年6月落成,作為招待同小聚會室,馬應彪伉儷有出席過落成典禮;
- 卡彭特樓(Carpentier Hall,醫院樓):1911年落成,原先係醫院樓,1934同1935年成為咗博濟醫學堂附屬護士學校(Canton Hospital Nursing School)嘅校舍,隨後轉做教師宿舍;
- 亞德伍德(George Weidman)抽絲實驗室(Silk Culture Building,蠶桑系實驗室);
- 張弼士堂(Chang Hall,華僑學校):1921年落成,由蘇門答臘華僑張弼士個仔張秩捃捐建;
- 史達理堂(Willard Straight Memorial Science Building,科學館):1928年落成;
- 十友堂(Ten Alumni Hall/Ten Friends Hall,農科教學樓):1929年落成;由林護、蔡昌等十位嶺南大學校友捐建,係四層(含地牢層)嘅嶺南風格建築;
- 陳嘉庚堂:1919年6月落成;由華僑領袖陳嘉庚捐錢起嘅嶺南大學附屬小學禮堂;
- 哲生堂(Chit Sang Hall,工學院):孫中山嘅仔孫科(字哲生)做鐵道部長陣,由中華民國鐵道部撥錢起嘅工學院大樓。雖然唔係私人捐款,但仲係用人名做名。1931年落成。中國古典式建築,由美國則師亨利·墨菲設計。
宿舍
[編輯]大學學生宿舍
- 爪哇堂(Jawa Hall,男生宿舍):第一座學生宿舍;1919年,鍾榮光去到赴印尼爪哇各地向華僑募捐起大學宿舍嘅經費,廣大華僑熱心教育事業,紛紛解囊捐助。為咗紀念爪哇華僑嘅赤誠,就改名做做「爪哇堂」。1920年開始起,1922年落成,四層建築,喺陸佑堂南側;
- 榮光堂(Wing Kwong Hall,男生宿舍):嶺大建校初期,校舍多係西人捐建,鍾榮光認為國人教育,我華人亦應分力承擔,故喺民國初年,即奔走東西半球之間,呼籲僑胞大力捐資。後各方人士群相響應,興建校舍成數十座。嶺南校友有感鍾先生功在嶺南,遂發起捐建大學學生宿舍一座,1924年落成,命名榮光堂,以記紀念。呢個係第二座學生宿舍,四層(含地牢層)建築;
- 陆佑堂(Loke Yew Hall):1931年落成,中國古典式建築,由亨利·墨菲設計,係由黃容康、黃容章兄弟等捐款起嘅,黃氏兄弟為咗紀念家中先祖陸佑,就改名做陸佑堂;
- 第一女生宿舍(Women's Dormitory);
- 廣寒宮:第二座女生宿舍,林克明設計,1933年落成。
其他宿舍
- 希倫高屋(教職員宿舍):1911年落成;
- 麻金墨屋:美國麻金墨夫人為咗紀念老公而喺1911年捐建,係嶺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葛理佩住過嘅屋;
- 美臣屋(教職員宿舍):1919年落成;
- 倫敦會屋(教職員宿舍);
- 黑石屋(Blackstone Lodge,鐘榮光博士在校宿舍):1914年由美國芝加哥伊沙貝·布勒斯頓(Black Stone)夫人出資專登為時任嶺南學堂(後嶺南大學)教務長鍾榮光先生起嘅寓所。1914年開始起。後為咗紀念捐建者,就叫咗做「黑石屋」。依家嘅中大係做接待貴賓用。[註 3]
- 賓省校屋(賓夕法尼亞大學來華職員宿舍):1920年落成,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生捐建;
- 同學屋(同學會所及校友教員住宅):1925年落成;
- 仰光屋:1925年落成;
- 九如屋:1925年落成;
- 廣庇屋:1925年落成;
- 積臣屋(Jackson Lodge,宿舍):1912年落成,1924年及之前係晏文士嘅寓所。後成為咗西方學校外籍教師嘅宿舍;
- 高士屋(宿舍);
- 哥德屋(宿舍)。
其他建築
[編輯]- 八角亭(Eight-corner Pavilion):1919年落成,原由學生青年協會經營,主要係賣啲熟食。1934年大學做過翻新同改造,原有綠色階磚就換咗成藍色。
- 惺亭(Xing Pavilion):1928年由惺社同學捐建,以紀念史堅如、區勵周、許耀章三位師生,史係辛亥革命烈士,區和許就係1925年沙基慘案烈士。亭係中國古典式建築,由亨利·墨菲設計;
- 乙丑進士坊:原中華中路四牌樓嘅其中一座,後因阻礙交通而要移走,嶺南大學負責人認為呢個牌坊紀念嘅明代進士為官清正廉明,可激勵學子上進,故接納安置呢個牌坊。嶺大將牌坊遷入校園落成嗰日定咗做大學「勵學日」,以令學生學有目標。原放喺格蘭堂西側,校園畀中大吞併後喺文化大革命陣畀打殘咗,啲殘件丟喺草叢堆度好耐,直到1999年由香港嶺南大學校友捐資先修復返,可考歷史係超過370年;
- 水塔:喺校門內;
- 風雨亭(The Wind and Rain Pavilion);
- 嶺南大學牌坊:原喺珠江邊,依家冇咗;
- 嶺南大學墓園:1905年到1912年間開始起,由嶺南學堂教會所設,墓園坐南朝北。所葬人士有教授、教士、學生、工人甚至有無名氏,大部分都係嶺南大學師生職員。其中包括有:孫中山外孫戴永豐;嶺大第一任華人校長鍾榮光原配何翠屏;醫學專家、嶺大醫學院院長、廣東省人民醫院創辦人李廷安;農學家、嶺大農學院院長古桂芬、傅保光;總務長伍時昌同李滄萍、孔憲保;農學院教授兼院長Johu Howry Groff(美籍);數學教授WilfridEwart Mac Donald(美籍);化學系教授Selbry Pather Spencer(美籍);醫學院院長Sara Nahaff Gadbury(美籍)嘅夫人;其他美籍人士仲有Edmumd A. Gibbert、Willam Loyal Marshak等;嶺南大學附屬中學教務主任蔡輝甫等,嶺南大學部分美籍教師都安葬喺度。幾位無名氏(幾舊墓碑寫著「西童」、「未來麥師奶」、「此人曾在嶺南大學醫院就醫」等字)。墓園一角,仲有光緒十五年(1889年)因沉船而遇難嘅1508名同胞嘅合葬墓(義塚)。
舊陣嘅院系
[編輯]嶺南大學自1916年開始完善大學學科體系起,試過先後設置6個學院: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醫學院、農學院、商學院;仲有研究院2個:理科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室,開設埋研究生專修課程(理學碩士)[註 4]。
- 文學院
- 主修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西洋語言文學系、歷史政治系、社會學系
- 輔修學系:教育(附心理)學、家政學、哲學(附宗教、現代文化)、宗教學、音樂(未設系)
- 理工學院[註 5]
- 主修學系:生物學系、化學系、土木工程學系
- 輔修學系:數學系、物理學系
- 農學院
- 主修學系:農藝園藝學系、畜牧獸醫學系、植物病理學系、蠶桑系[註 8]
- 商學院
- 主修學系:商學系、經濟學系
- 理科研究所
- 生物學部、化學部
- 社會科學研究室
- 教育學組、社會學組、商業經濟學組
此外,廣東協和神學院喺1929年歸埋入嶺南大學,1947年遷入咗嶺南大學校園,但仲保留咗自己嘅董事會。
學術科研發展
[編輯]學校嘅發展方向係做一個研究型嘅大學,喺1930年~1931年學校就成立咗專門委員會,研究各學系開設研究生課程嘅可能,其中生物學同自然博物採集所,就俾揀中做重點發展對象。1931年生物學先搞開咗研究部,開始收研究生。1933年就到物理系開設研究生嘅課程。到咗1934年,嶺南大學首次頒授咗生物學理科碩士學位。
而中華民國教育部就喺1935年,正式承認大學嘅化學研究室做研究所。到咗1937年,教育部再核准埋大學嘅生物系研究部,做自然科學研究所生物學部。
1938~1940年間南下香港陣,仲成立咗社會科學研究室,收啲教育組研究生[3]。
學位授予同認可
[編輯]到1918年後嶺南學校正式介入咗大學教育,而學校嘅進路近似齊魯大學,畢業生嘅文憑喺嗰陣,係得到咗北美十間著名大學聯合申明,承認大學本科學歷。喺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斯丹福大學、密執根大學、康乃爾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國外大學嘅認可下,畢業生憑張紗紙,就可以直接入呢啲名校嘅研究院繼續讀。喺1921年承認嶺南大學學歷嘅美加名校,就有成十五間。但嶺南嘅教學模式係跟咗美國、加拿大嘅模式,中華民國政府就未有認可。直到1927年改名再同國民政府註冊,先至俾喺民國入邊認可埋。
嶺南最初唔係自己俾學位嘅,1918年第一屆文學士嘅學位頒授,學校係要先報請返去美國嘅紐約市政府教育部門、仲有經美國嘅嶺南董事會同意,再請埋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代表返董事會睇過啲學生嘅成績,學校先至將啲喺美國印寫好嘅學位證書,授予嶺南啲學生。喺1920年6月首屆嘅大學畢業典禮,出席嘅第一屆學士畢業生係陳廷凱、盧家炳同李汝儉三人[4]。
傳道同社福事業
[編輯]作為一家基督教學校,校入邊青年會自不然就設有傳道部,分別搞咗幾個社團活動[32]:
- 神道研究會:喺每月第一個禮拜日搞,由校內職教員演講、傳道。有時會請埋校外基督人士如廣州青年會,博濟醫院專做佈道嘅人去埋演講。
- 祈禱會:每個禮拜三晚黑,召集全校入咗基督教嘅學友,分成幾個班做祈禱。如撞到係重大事項,就由傳道部長集合各班嘅學生,共同祈禱。
- 大沙頭佈道:大沙頭原泊有福音艇,喺1915~1916年,由美國人杜姑娘,華人教士劉英傑主理呢個艇嘅佈道。每禮拜日中午,派加入咗青年會嘅教徒學生到艇佈道,聽道者都係水上居民,由幾十人到十幾人不等。
- 鄉村佈道團:每個禮拜日休假陣,青年會會員學生俾分派去南沙、新舊鳳凰、鷺江村等村莊佈道,有時係以宣傳衛生做名號,攜備小型紅十字箱落鄉,用講解衛生常識來加入基督教義。
- 智育演講團:由傳道部遴選啲高年級嘅會員學生,輪流做主任,每個禮拜日下晝到校附近各村落演講,叫做「提倡智育」,同時加入咗神道。有時攜備啲簡易農業或工業化學藥品到村,公開試驗博取村民信仰,又同時宣道。
此外仲設有男工半夜學校、女工半夜學校、藝徒學校(以專教普通知識,尤重農業知識,唔同工藝所得十幾人倒),呢幾間學校由啲義務教員支持,包括咗陳受頤、楊重光、謝志光、陳榮基等。男女工人青年去到學藝,都獲得過一啲粗淺教育,同時都受唔少佈道講經(聖經)。
歷任校長
[編輯]註:1888年 到1927年期間嘅校長係叫做「監督」。
格致書院時期[35]
- 1888年 至 1890年 哈巴安德博士(Rev. Andrew P. Happer, DD)
- 1891年 至 1893年 哈巴安德博士(Rev. Andrew P. Happer, DD)(代理)
- 1893年 至 1895年 香便文博士(Rev. Benjamin C.Henry)
- 1896年 至 1899年 那夏礼博士(Dr. Henry V.Noyes)
- 1899年 至 1903年 尹士嘉博士(Dr. Oscar F.Wisner)
嶺南學堂時期[35]
- 1903年 至 1907年 尹士嘉博士(Dr. Oscar F.Wisner)
- 1908年 至 1924年 晏文士博士(Dr. Charles K.Edmunds)
- 1924年 至 1927年 香雅各博士(Dr.James M.Henry)
嶺南大學時期[35]
- 1927年 至 1937年 鍾榮光博士
- 1937年 至 1938年 李應林博士(代理)(原校長鍾榮光博士休假)
- 1938年 至 1948年 李應林博士 [註 9]
- 1948年 至 1949年 陳序經博士(代理)(原校長李應林博士休假)
- 1949年 至 1952年 陳序經博士
舊生
[編輯](按姓氏筆劃排序)
名 | 畢業年 | 院系、獲頒學銜 | 經歷 |
---|---|---|---|
甘乃光 | 1922年 | 經濟學系、學士 | 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教官、國民政府廣州市市長、行政院秘書長、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國民政府駐澳洲大使[36] |
司徒喬 | 1924年 | 文學院 | 藝術家、20世紀上半葉中國寫實主義油畫最具代表嘅畫家之一。開平赤坎人。輾轉其他院校深造,喺1931年5月返嶺南教授西洋畫。中共建政後嘅1950年10月,赴京受聘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同時參加咗革命歷史博物館嘅籌建,8年後因病離世[37]。 |
伍希呂(H.L.Ng) | 廣州民政司土木課總工程師[3] | ||
伍沾德 | 1947年 | 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之一 | |
伍舜德 | 1935年 | 經濟學系、學士 | 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之一、香港美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
伍聯德 | 1923年左近 | 廣學班畢業(大學預科) | 拒絕咗赴美升學,經鍾榮光寫推薦信畀上海商務印書館而錄用伍,1926年離職後,經先施公司總經理夫人譚惠然女士協助,創刊《良友畫報》[38][39] |
林尚安 | 1950年 | 化學系、碩士 | 高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林思齊 | 1945年 | 學士 | 嘉華銀行副總裁。六七暴動後舉家移民溫哥華,做地產而發達。1988年經提名成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卑詩省)總督,係加拿大第一個華裔省督[40] |
林雲陔 | 1937年廣州國民政府廣東省政府主席、中山大學校長 | ||
冼玉清 | 1924年 | 文學院、學士 | 廣東學者,以研究廣東文獻為主、詩人、畫家 |
冼星海 | 1926年 | 作曲家、鋼琴家[41]。 | |
胡秀英 | 1937年 | 生物系碩士 | 植物學學者。修讀時兼任大學植物學助教,歷任成都華西協和大學生物系教授、哈佛大學安諾樹木園 (Arnold Arboretum, Harvard University) 植物學家、崇基學院生物系教授,涉足中國植物標本分類鑑定、植物地理同植物資源利用等領域,以研究冬青科、菊科、錦葵科同蘭科為主[42] |
草野新平 | 1925年 | 日本詩人、當代詩歌「歷程」派代表人。喺留學嶺南時就開始咗創作詩歌,創刊埋詩歌雜誌《銅鑼》。1987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勳章[43]。 | |
馬儀英 | 1929年 | 文學院、學士 | 教育家,廣州真光中學晃社生,一路跟著真光系,光復後1947年接任廣州真光校長,1949秋易幟前遷白鶴洞校、創九龍真光中學[44] |
婁成后 | 1934年 | 理學碩士 |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副校長[45] |
容啓東 | 教育家、廣州嶺南大学教授、香港大學植物系高級講師兼系主任、香港崇基學院校長(1977年中文大學改制前最後一任)、香港中文大學首任副校長之一[46] | ||
倪少傑 | 經濟學系、學士[47] | 香港立法局議員、臨時立法會議員、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蜆殼電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 |
陳文統
(梁羽生) |
1949年 | 經濟學系、學士 | 新派武俠小說作家,同金庸齊名,做過香港《大公報》編輯 |
陳香梅 | 1944年 | 中文系 [註 10]、學士 | 美國政府中國政策資深顧問;飛虎將軍陳納德之妻 |
陳榮捷 | 1924年 | 學士 | 中央研究院院士、達茅茨學院(Dartmouth College)中國哲學與文化教授,專攻宋明理學;1962年曾經同李卓敏一併獲推薦出任翌年成立嘅香港中文大學首任校長,最後落選[49] |
郭棣活 | 1923年[50] | 永安百貨家族成員、廣東省副省長、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 |
郭琳爽 | 1921年 | 農學院、學士 | 永安百貨家族成員、永安公司總經理 |
張悅楷 | 1949年 | 土木工程學系、學士 | 粵語講古大師。廣州石井槎龍人[51],人稱楷叔。喺廣東人民廣播電臺播講過《水滸傳》、《三國演義》、《楊家將》等故仔,喺兩粵嘅電臺古迷心目度有好高嘅地位,1997年5月因病離世,而未完成嘅作品《蕭十一郎》成咗楷叔講古嘅絕筆[52]。 |
畢漪汶 | 1949年 | 農藝園藝學系、學士 | 澳門教育家、前廣東省第六、七、八屆人大代表 |
曾呈奎 | 1934年 | 理學碩士 | 海洋生物學家,大中華度海藻學嘅奠基人。廈門人,入讀研究生院前,喺廈門大學植物系度攞咗學士先。跟著去美國進修,之後喺過加州大學、山東大學等院校繼續做研究。1950年同其他幾人一齊建立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53]。 |
黃本立 | 1949年 | 物理系、學士 | 光譜化學家、原子光譜分析專家。原籍廣東新會[54]。 |
鄭儒永 | 1953年 | 植物病理系
(1949年入讀嶺南大學農學院,1952年轉嶺南大學畀解散重整嘅華南農學院) |
生物學家、真菌學家;老竇鄭鐵如,原籍廣東潮陽。畢業後由全國統一分配到北京嘅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前身真菌植病研究室,應用真菌學研究所)[55]。 |
黃啟明(Wong Kai-Ming) | 1908年 | 廣學班畢業 | 教育家,原籍廣東清遠。畢業後留校任教,到民國後由嶺南學堂保送美國哈佛大學,再升讀做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Teacher’s College),攞到教育碩士學位,係廣東廣東赴美研究教育嘅第一人。返去後歷任嶺南學堂附屬小學校長、廣州培正中學校長(1918年至1939年),任內促成咗省港澳培正各校嘅發展,最後喺為咗籌辦難童學校奔走過勞而離世[56]。 |
黃翠芬 | 1944年 | 化學系、學士 | 微生物、免疫同遺傳工程專家。廣東臺山人。1949年喺美國康乃爾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嘅基因工程創始人之一[57]。 |
黃錫凌 | 1940年代 | 學士 | 語言學家,專研廣州話讀音同其他嘅粵地方語言。畢業後留喺嶺南大學任教兼做研究,喺1941年出版咗《粵音韻彙》。1949 年被委派到倫敦大學東方及非洲學院任職,1950 年被聘做香港大學教廣州話嘅講師,兼任咗新成立嘅語言學校 (Language School,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首任校長,教授外國人廣州話,做咗九年直至過身[58]。 |
廖夢醒 | 1925年左近[59] | 農學院蠶桑系[註 11] | 中國國民黨元老廖仲愷、何香凝大女,中共黨員。 |
關恩佐(Y.C. Kwan)[3] | 1906年 | 廣學班畢業 | 廣州培英中學校長(1919年至1926年) |
劉文漢(Geo-rge·Lau) | 1930年代 | 經濟系、學士 | 祖籍廣東臺山,喺澳洲出世。企業家。1941年開始喺香港同華南,做巴士同汽車零件生意。1960年代香港富豪;「香港假髮業之父」。70年代後返咗澳洲搞釀酒業,擁有咗全澳第8大嘅釀酒廠[60][61]。 |
錢樹芬(S.F.Tsin) | 1901年 | 廣學班畢業 | 執業律師、國民政府國會首屆議員(廣東代表)、廣東民政司司長[3] |
簡又文 | 1917年 | 廣學班畢業 | 新會木江鄉人,做過立法院委員、廣州市社會局長、廣東文獻館主任等,太平天國史學家,1950年後做過香港大學東方研究院研究員。耶魯大學研究院研究員[62][63] |
鍾榮光 | 1905年 | 廣學班畢業 | 清代舉人、興中會成員、嶺南大學首任華人校長;中華民國後,做過廣東都督府教育司長、廣州市政府參事、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等[64] |
附屬學校同分校
[編輯]已停辦
[編輯]- 廣州:嶺南大學附中同附小
- 上海:上海嶺南分校/上海嶺南中小學
- 初選址喺楊浦區荆州路405號,喺1928年2月15號開辦,後喺1935年暑期遷去市郊高境廟新址。1937年中日戰爭期間,短暫租用過大新公司四樓繼續教學[65]。光復後短暫復辦後,到1949年5月易幟後收工農子弟入學。1952年辦學資金不足,而被上海市教育局接手,改咗做上海幼兒師範學校。到1963年遷出咗幼兒師範,換咗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進駐到宜家[66]。
- 嶺南大學海南分校
- 嶺南大學安南分校
尚辦
[編輯]- 1922年創立,係嶺南大學委派司徒衞到香港開辦嘅分校。設有小學部,1946年開辦埋初中部(即日後嘅嶺南中學)。
重建
[編輯]1946年戰後嶺南中學喺香港復校,開設初中部。其後1954年增設咗高中部,喺廣州本部消失後,嶺大舊生喺香港再出力,卒之喺1967年成立埋大專部。到1992年秋,小學部開辦埋幼兒園同幼稚園,嶺南系喺香港嘅教育,成為咗完整嘅教育體系[67]。
而喺1986年,留美嘅嶺南大學舊生鄒至莊,去北京接受榮譽博士學位陣,同時教育部長何東昌請願,希望廣州嘅康樂校園入邊重建嶺南大學。何同意咗,叫搵埋中山大學嘅李岳生校長同意,當天李校長晚宴上,徵求到李同意重建嶺南(大學)學院。經兩年時間籌備,(大學)學院喺1988年成立咗[31]。
睇埋
[編輯]備註
[編輯]- ↑ 嶺南大學嚴格講唔係「教會大學」,渠係以基督精神做教育宗旨,但無隸屬任何教派。 嶺南大學前身格致書院雖係美北長老會同意咗而創立嘅,主要教員都係美北長老會廣州佈道團成員,但正式開校前,即1886年「嶺南基金會」成立陣係已脫離咗長老會而自立嘅。書院淨系同長老會保持啲聯繫,而唔使聽教會嘅指令,係受「嶺南基金會」管轄(後大學成立咗校董會管理校政,「嶺南基金會」就保留著贊助人身份)。校董會啲成員亦包括咗其他教派人士,如倫敦會佈道團、英國循道會佈道團、美國公理會佈道團等。大學資金主要來自美加及東南亞啲籌款(特別係來自華僑嘅捐款)。 鍾榮光喺1927年嶺南大學收歸華人自辦陣都話過:「本校並非美國政府所供給,亦非某一個教會所管轄。開辦之始,不過美國幾位熱心基督教人,欲以世界實用之科學,造成中國領袖之人才,加以幾分基督犧牲為人之精神,使學生不至自私自利。」詳參李瑞明編(1997)《嶺南大學》及李瑞明 <談古今話嶺南>
- ↑ 詳參李瑞明編(2000)《嶺南大學文獻目錄》,頁25。
- ↑ 據<黑石屋的傳奇>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07-09-27.一文稱,宋慶齡1922年陳炯明反孫中山水陣試過呢度避難。
- ↑ 有關院系設置嘅詳細歷史沿革,可參考 Guide to the Archives of the Trustees of Lingnan University (Record Group No. 14) Finding Aid.[失咗效嘅鏈]嶺南大學校史的部份;亦可參考埋李瑞明編(1997),《嶺南大學》,頁95、149至167
- ↑ 原本嘅文理學院喺1937年分拆成獨立嘅文學院同理學院,而工學院就同理學院合併成咗理工學院。
- ↑ 醫學院源自嶺南大學喺1930年接辦嘅博濟醫院,嶺南大學同美國長老會夏葛女子醫學院一齊為孫逸仙紀念醫學院搞啲課程。據1937年嘅紀錄,醫學院亦附設咗高級產科職業學校。(詳參李瑞明編(2000)《嶺南大學文獻目錄》,頁23)
- ↑ 醫學院無論乜主修學系,一律係頒授醫學學士學位。
- ↑ 蠶桑系喺1937年左右已唔喺度,確實日期未搵到記錄。
- ↑ 鍾榮光博士喺1938 到 1942年陣仲係嶺南大學名譽校長。
- ↑ 陳香梅係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詳細睇自由亞洲電台,唐人街故事:訪「國共活字典」陳香梅 2006-07-28[48]。有傳佢喺香港大學畢業,並非屬實,因嶺大戰時借用過港大課室上堂,並唔係將學生啲學籍轉埋去港大。
- ↑ 有指廖夢醒因參加過廣州各界群眾「六·二三」示威遊行,畀校方迫令休學,並未畢業。[1][失咗效嘅鏈]
- ↑ 有指1923年12月21號,孫中山偕夫人宋慶齡到訪嶺南大學演講(講題《非學問不能救國》),係廖夢醒居中聯繫安排嘅。[2]
- ↑ 李少石亦係做過嶺南大學嘅學生(1925年入學),同廖夢醒喺嶺大陣相認識。有指他因支持過省港大罷工,參加埋「六·二三」示威遊行,而畀校方開除,並未畢業。但據李瑞明編(1997)《嶺南大學》一書(頁69-70, 78)提及,嶺大共有300幾個師生參加咗遊行。而畀開除嘅學生係因為喺1926年4月初,喺廣州市一個學生集會上「侮辱」過學校,引起咗校內學生嘅公憤,所以投票決議咗要求校方開除呢班學生。
- ↑ 1952年跟隨咗中國高校院系調整,嶺南大學附中夾埋中山大學附中、華南聯大附中、廣東文理學院附中四個中學,合組成華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參考
[編輯]- ↑ 四声叹息 民国后消失的名校岭南大学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5月26號,. 2016-06-04
- ↑ 2.0 2.1 侨胞对广州文化事业的贡献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5月26號,. 方忠英 广州文史
- ↑ 3.0 3.1 3.2 3.3 3.4 劉樂文 (2017)。《夫烟, 起於焚灰之末: 百年康樂紅樓,我們父母先人的故事,和廣州舊嶺南大學》。美國紐約:柯捷出版社 Cozy House Publisher。頁 53。ASIN B075JL8B67。
- ↑ 4.0 4.1 刘乐文: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父亲与岭南大学校训(怀念父亲刘桂灼教授 1) 2017-02-11 CND
- ↑ 嶺南大學與中華民國 香港獨立媒體
- ↑ 程美宝 (2019)。《走出地方史: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北京:中华书局。ISBN 978-7-101-13874-0。
- ↑ 劉素芬; 樊, 沁萍 訪問、鐘, 杏珠 記錄 (1997)。《中國現代經濟學的播種者:鄒至莊先生訪問紀錄》。八方文化企業。頁 60。ISBN 9781879771222。
- ↑ 本段引用
a. 嶺南大學(廣州時期)大事記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04-11-03.資料
b. Guide to the Archives of the Trustees of Lingnan University (Record Group No. 14) Finding Aid.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08年4月20號,.嶺南大學校史的部份。
c. 嶺南人家:嶺南簡史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0年11月27號,.
d. 陳國欽(2008),《瞬逝的輝煌──嶺南大學六十四年》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3月16號,.,廣東人民出版社。 - ↑ 9.0 9.1 二五 鴉片戰爭後基督教在華開展時期─1842年至1860年 兩千年教會歷史巡禮
- ↑ 10.0 10.1 嶺大恩公葬基督教墳場 基督教週報 第 1990 期 2002 - 10 -13
- ↑ 11.0 11.1 11.2 哈巴安德 《华南传教士小传》 吴保罗 免费听书
- ↑ 广州岭南大学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8月2號,. - 教学会所 优西比乌教会历史
- ↑ 13.0 13.1 13.2 嶺南大學 李瑞明編 嶺南(大學)籌募發展委員會 1997
- ↑ 钟荣光为岭大筹款十多年 他走遍东西两半球(图) 王月华 2015-02-05 来源:广州日报
- ↑ 19世纪美国教育传教士粤港澳活动述略 何思兵 2019-11-28 深圳社会科学
- ↑ 广州市培英中学创校138周年︱校史知识知多少系列之一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8月2號,. Powered by 广州赛能校园志
- ↑ 17.0 17.1 17.2 夏泉、刘晗 (2013-12-17)。〈从格致书院到岭南学堂——— 广州格致书院在澳门办学的岁月〉。《南方都市报》。原著喺2020-08-02歸檔。喺2020-08-02搵到。
- ↑ 18.0 18.1 18.2 18.3 18.4 嶺南大學(廣州時期)大事記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04-11-03.資料
- ↑ 高冠天:《岭南大学收回国人自办之经过及发展之计划》
- ↑ 20.0 20.1 20.2 岭南”话沧桑[失咗效嘅鏈] 何名芳 广州文史
- ↑ 陳國欽(2008),《瞬逝的輝煌──嶺南大學六十四年》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3月16號,.,廣東人民出版社
- ↑ 被忘却的老樟树 南粤古驿道 2019-12-08
- ↑ 民国后消失的名校:岭南大学-2 Knowpia
- ↑ [日] 大塚, 丰 (1998)。《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3048281。
- ↑ 〈校歌〉。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9年11月27號搵到。
- ↑ 〈李毓宏:《牛年話嶺南牛》〉。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9年11月27號搵到。
- ↑ 〈李毓宏:《紅灰獅子》與《嶺南大學》〉。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9年11月27號搵到。
- ↑ 〈李毓宏:《今我等在嶺南》新唱〉。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9年11月27號搵到。
- ↑ 〈李毓宏:《嶺南學院同學提出兩個問題》〉。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9年11月27號搵到。
- ↑ 參閱《嶺南大學 歷史和發展》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6年6月24號,.一文
- ↑ 31.0 31.1 嶺南大學──廣州、香港、澳門的足跡 鄒至莊 灼見名家專欄 2018-03-21
- ↑ 32.0 32.1 陈友祝谈岭南大学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5月26號,. 陈友祝口述陈天杰整理
- ↑ 嶺大聲明 反對嶺大委任新校董 香港立法會CB(4)1165/15-16(02)號文件
- ↑ 西方建筑的“露天博物馆”:穿透光影,叹百年康乐园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0號,. 金羊网 汤铭明 周巍 宋金峪 2017-07-28
- ↑ 35.0 35.1 35.2 李瑞明、邱燕凌 (2005)。南國鳳凰 :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 A phoenix of South China: The story of Lingnan (University)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香港:商務印書館。ISBN 9620763440。
- ↑ 〈黄埔军校本校官 甘乃光〉。中国黄埔军校网。原著喺2016-04-08歸檔。喺2020-06-22搵到。
- ↑ 名画家的这幅插图画错了——司徒乔为茅盾小说画插图 文汇网 2019-09-29
- ↑ 東亞世界:政治.軍事.文化 周佳榮
- ↑ 《良友》画报的传奇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4號,. 看懂上海 2019-06-12
- ↑ 加拿大林思齐公园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05年2月5號,. 中國僑網
- ↑ 黄河的怒吼者——纪念人民艺术家冼星海诞辰105周年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6號,. 当代青年看天下
- ↑ 胡教授簡歷 About Professor Hu CUHK
- ↑ 《草野心平》的诗集介绍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6號,. 品诗文网
- ↑ 從廣州到香港 真光流金歲月的口述故事 梁操雅, 杜子瑩, 李伊瑩, 關雪明, 譚劍虹
- ↑ 娄成后| UMN China Center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7號,.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 “岭南学人”往事七十年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6號,. 2019-02-16 梁承邺 叶秀粦 中国经营报
- ↑ 議員資料庫 - 香港立法會
- ↑ [3]
- ↑ 《香港中文大學創校解密檔案-1962年》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
- ↑ CHINESE YOUTH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LLAPSE OF THE EMPIRE: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1912 TO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 IN 1937 YASEN GAO American Academic Press, 2018-08-14
- ↑ 永远的粤语讲古大师—张悦楷(上)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5號,. 博栋粤语故事网 2015-09-24
- ↑ 讲古|讲古坛--张悦楷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8號,. - 说书
- ↑ 檢討: 舊檔案裏的中國海洋學術權威 - 第 239 頁 薛原
- ↑ 贺黄本立院士九十华诞 林俊越,颜晓梅,杭 纬 光 谱 学 与 光 谱 分 析 第35卷 ,第9期 2015-09
- ↑ 科学人物|郑儒永:兢兢业业,迎难而上(上)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5號,. 2018-04-18 12:52 科学家
- ↑ 培正發展功臣—黃啟明校長 基督教週報 第 2368 期(2010 年 1 月 10 日)
- ↑ 中国院士馆-医药卫生学部-黄翠芬 -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 ↑ 《粵音韻彙》與《李氏中文字典》粵語注音考異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5號,.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
- ↑ 家國夢縈:母親廖夢醒和她的時代 李湄
- ↑ 江门市图书馆文献库栏目刘文汉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5號,. 陈照平 张忠林 2006-06-05
- ↑ 江门市图书馆人物库栏目刘文汉(1915——)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5號,. 原作者: 张弓 江门五邑海外名人传.第五卷 2003-04-04
- ↑ 文化界先進簡又文先生詩畫墨寶 香港簡氏宗親會
- ↑ 十二月太平天國史權威簡又文懷史拜讀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5號,. - Atlanta Chinese News
- ↑ 鍾榮光博士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6月22號,. -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
- ↑ 嶺南通訊 123期 1993-07-31
- ↑ 高境庙的『岭南』记忆 新民晚报数字报 2017-01-08
- ↑ 嶺南教育在港發展史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5月26號,. 嶺南中學(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