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廉州話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廉州話,又喊做合浦話,係粵語欽廉片嘅代表音之一,分佈喺合浦浦北同埋北海嘅大多數地方(包括佤話)、欽州犀牛角(海獺話)、湛江廉江海話)[1],以合浦中心城市、亦都係欽廉地區歷史上嘅中心城市廉州為名。

音系

[編輯]

聲母

[編輯]
雙唇音 齒齦音 齦齶音 邊音 軟齶音 聲門音
非圓脣 圓脣
鼻音 m [m]

n [n]

nj [ȵ]

廿

ng [ŋ]

塞音 不送氣清音 b [p]

d [t]

g [k]

gv

[kᵛ] 瓜

[ʔ]

送氣清音 p [pʰ]

t [tʰ]

k [kʰ]

kv

[kᵛʰ] 夸

塞擦音 不送氣清音 z [t͡ʃ]

送氣清音 c [t͡ʃʰ]

噝音/

擦音

f [f]

s [ʃ]

sl [ɬ]

h [h]

近音 j [j]

l [l]

v [v]

韻母

[編輯]

元音

[編輯]
音位 /a/ /ɐ/ /ɛ/ /o/ /u/ /i/
粵拼 ar aa ae a e ee oo o u i
IPA [ɑ]1. [a] [æ] [ɐ] [ɛ̝] [e] [o~ɔ]2. [ɔ] [u] [ʊ] [i] [ɪ]
例字 (猜)3. (蒼)3. (測)3. (撐)3. (窗)3. (衝)3. (槍)3.
  1. 單韻母陣時(見韻母表)嘅/a/,音值[a[3][4][2]]都有記載。
  2. 大多數記[o][2],部分記[ɔ][4]
  3. 音韻系統中都帶韻尾,毋獨立成韻

韻母表

[編輯]
陰聲韻 陽聲韻 入聲韻
音例 ar叉 aai猜捱泰 aau抄 aam慘 aan產 aeng藏江曾 aap插 aat刷 aek作
分韻 剛登
廣韻 皆佳(泰) (端系談)銜 (端系寒)山刪 (唐)(江)登
音例 ai擠圭祭貴 au州 am針 an真輪春青清蒸 ap汁 at質即
分韻 修(孤) 甘金 賓津英
廣韻 齊(祭)() 流豪 (見系談)侵 真(魂)諄

青清蒸

音例 e車 eu嬌2. (em兼) eeng耕6. ep挾
分韻 3.
廣韻 蕭宵 庚耕
音例 oo哥菩 (ooi該水綴配悲) on干5. ong幫礦狂綁撞窗6.
分韻 4. (剛)…
廣韻 歌戈(模) (見系寒) (宕)(宕)(幫知照江)
音例 u普舉 ui該水配綴悲 un盤尊算宣純 ung蓬 ut闊喝 uk服
分韻 (孤)諸 栽雖魁 官鴛
廣韻 模魚虞 咍(止)灰(祭泰)

()

(幫精魂)

桓(先仙)

東冬
音例 i機 im兼 in肩 ing姜6. ip劫 it結 ik格腳
分韻 幾師
廣韻 (止) 添嚴鹽 (先仙) (陽)
音例 ng吳
分韻
廣韻 (模)
  1. 僅止列出參考文獻之中嘅大部份韻類歸屬[4]
  2. eu動程短啲,脣展,新派eu讀似ei[5]
  3. 有早期資料記兼韻為em[3]
  4. 栽雖韻嘅合併韻,有資料記音值為ooi[4]
  5. on、un之分出現喺某啲資料裏便[4]
  6. 部分資料分ong、ung,eeng、ing[6][4]

聲調

[編輯]
調類 陰平 上聲 陽平-陰去 陽去 高入* 上陰入 下陰入 陽入
調值 45 13 33 11[3]/21[2][4] 45[4]/5[7] 33 13 11[3]/21[2][4]
調號 1 2 3 6 1 3 2 4
例字 史市 時試 色錫
  • 高入啲字詞唔喺音韻範圍內,好多係借詞或者有音無字[7]
  • 全濁上聲好多歸陽去。

詞彙

[編輯]

睇埋

[編輯]

[編輯]
  1. 林亦 (2016)。西的粵方言州學院學報31 (6): 38-42。
  2. 2.0 2.1 2.2 2.3 2.4 2.5 陸波 (2006)。广西钦州钦廉片方言音韵研究 [Study on the phonology of Qinlian dialect in Qinzhou of Guangxi] (論文)。廣西大學。
  3. 3.0 3.1 3.2 3.3 3.4 3.5 蔡權 (1987)。西廉州方言音系1: 49–57。
  4.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黃倩 (2017)。州市區白話與北海廉州話語音比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honology between Qinzhou city dialect and Lianzhou country dialect] (論文)。廣西師範大學。
  5. 林亦 (2016)。西的粵方言州學院學報31 (6): 38-42。
  6. 中共合浦縣總江公社委員會、文化革命指揮部, 廉州話拼音一千五百常用字表, 1960s
  7. 7.0 7.1 王宗孟 (1990)。州話的聲韻調西民族學院學報 (2): 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