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討會
閱讀設定

學術研討會(參見英文:conference),又叫學術會議,係一種學術性質嘅聚會,俾相同領域嘅學者同研究者聚埋一齊討論佢哋做緊嘅研究。搞研究會目標係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討論學術問題,並促進學術交流。呢類會議可以涵蓋各種學科,例如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學等都可以有研討會搞,為學術界提供一個交流知識、建立合作關係嘅平台。
學術研討會一般會包括論文發表、專題討論、工作坊,以及主題演講等嘅環節,由著名嘅學者分享行內最前沿嘅研究。參加者可以透過發表自己嘅研究論文、由同行學新知識,亦可以獲得對自己研究方向嘅反饋,甚至尋找合作夥伴。
學術研討會可以分為國際會議同本地(或區域性)嘅會議。
做法
[編輯]睇埋:學術研究
做法通常係噉:
- 喺學術界,每個研究者都一定會對某幾個課題特別有興趣,而一場研討會會有個主題,目的係想將研究相關課題嘅研究者聚埋一齊,大家分享自己做緊嘅研究同諗緊嘅新諗法;
- 舉辦研討會嘅單位通常都係對嗰個課題好有研究經驗嘅研究者,佢哋會喺某啲地方公佈「要搞研討會」,想參加研討會嘅研究者就可以去佢哋個網頁度或者用電郵方式,提交自己研究嘅摘要;
- 主辦方會睇晒啲提交嘅摘要,然後決定邊啲研究值得喺研討會上面討論,最後就會訂定個時間表,列明「研討會當日邊幾份研究會做發表同埋每份發表嘅時間」呢啲資料。
普遍認為,研討會係做學術研究嘅人交流諗法嘅其中一個重要途徑[1]。
騙局
[編輯]内文:掠奪型研討會
騙局研討會,歐美又有稱之為「掠奪型」[2]研討會,係指一啲以學術交流為名,實際上冇咩學術價值嘅假研討會[3]。
呢啲研討會通常會大量群發電郵請人投稿,甚至無需審查就接受論文,學者同學生諗住佢哋係正規嘅研討會,而且可以輕易出到文,於是就投稿。一去到研討會參加者就會發現研討會質素低,報告內容隨便,甚至研討會地點臨時更改。由於研討會投稿通常會收錢,搞騙局研討會嘅人就可以靠呢種手段嚟呃人錢。
環節
[編輯]睇埋
[編輯]引述
[編輯]- ↑ Parncutt, Richard; Meyer-Kahlen, Nils; Sattmann, Sabrina (2019-12-20). Iles, Alastair (ed.). "Live-streaming a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s: Technical and organizational options for single- and multiple-location formats". Elementa: Science of the Anthropocene. 7 (54).
- ↑ 參見英文:predatory
- ↑ (臺灣正體) 小心學術陷阱,掠奪性期刊及會議防範宣導(113年5月17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