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長春社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長春社
類型環保組織
成立日期1968年
總部香港
區域香港
使命為咗當代同未來社群,建立以環境嘅可持續性為首要考慮嘅社會。以主要推動者嘅角色,透過倡導、合作同社區參與來捍衛我哋嘅環境同文化古蹟。
換名香港保護自然景物協會
網址http://www.cahk.org.hk

長春社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係香港民間環保組織,亦係香港最早成立嘅環保團體1968年成立。呢個會以積極倡議可持續發展嘅理念、保育自然、保護環境同文化遣產為使命。佢哋主張倡導合適嘅政策、監察政府工作、推動環境教育同埋帶頭實踐公眾參與,達致可持續嘅發展。

呢個組織織獲香港稅務局列為已獲豁免繳稅嘅慈善團體,亦係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會員[1]

架構

[編輯]

喺會員制嘅基礎上,「理事會」由會員經周年會員大會選出,旗下設有「時事及對外關係委員會」、「品牌及籌款委員會」、「能源委員會」、「中國項目委員會」同「保育委員會」。

立場主張

[編輯]

自然保育:關注「新自然保育政策」[2]

樹木保育:支持制訂樹木法[3],推動各種郊野林木同生境保育工作

環境規劃:倡議改革城規制度,引入多種規劃工具以保育具生態、文物古蹟、自然美景價值嘅地方[4]

文物古蹟保育:倡議制訂古蹟保育政策[5]

工作項目

[編輯]

樹木保育

[編輯]

長春社積極推動唔同種類嘅樹木保育同教育工作,每年透過舉辦不同嘅公眾活動,例如「樹藝日」、樹木導賞團、樹木狀況風險評估課程、樹景/石牆樹攝影比賽等,推廣向公眾同學校推廣愛護樹木以及城市森林嘅重要;除咗都市樹木,長春社亦關注天然山坡嘅樹林。呢個社參與唔同嘅植林計劃,喺香港幾個山頭進行植樹活動,希望參加者身體力行參與樹木保育工作之餘,令原來光禿禿嘅山頭添上綠色,並改善香港郊野林木嘅生態價值。

  • 樹藝日[6]--首屆「樹藝日」係2017年4月22號—「國際地球日」喺擁有眾多古樹九龍公園入面舉行。透過唔同形式嘅活動,包括展覽、講座、互動遊戲及樹木導賞,畀小朋友從中認識樹木嘅好處同學識欣賞樹木嘅美,亦畀大朋友學習樹藝知識同市區樹木嘅現況,推廣城市森林嘅重要。
  • 植林優化計劃[7]--長春社2016年開始參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嘅「植林優化計劃」,為植林區制定不同嘅種樹目標及策略,以提升林區嘅生態價值。而家正為三個植林區,分別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嘅元朗大樹下西路及大欖涌郊遊徑;以及大帽山郊野公園內嘅龍門郊遊徑,進行優化計劃,種植不同種類嘅本地樹種,期望提升當地嘅生物多樣性。
  • 森林樹隊[8]--2018年初成立「森林樹隊」,以進一步推廣本地植林優化同鼓勵公眾參與。計劃招募有志學習及參與本地樹林復修工作嘅朋友加入,從而認識本地嘅植被與植林歷史同埋樹林嘅生物多樣性,親身體驗種植樹苗、樹苗護理及監察等實務,協助帶領植林優化義務工作。
  • 小蠔灣苗圃河道植物生長監察及研究--隨著市民對自然生態嘅關注提升,政府部門近年亦開始關注河道生態綠化。長春社自2015年起為渠務署嘅一個苗圃擔任顧問,評估唔同本地原生樹木、灌木草本植物係咪適合用於河道生態綠化。兩年半嘅計劃期間,記錄咗苗圃內嘅27種本土樹木同灌木喺唔同環境下嘅生長狀況,以及四十幾種植物嘅發芽同繁殖情況。苗圃培育出來嘅21種植物幼苗亦分別種植喺河道作生長測試,以修復河岸嘅生態。其中有幾種原生植物,例如青葙薏苡蓼屬植物錄得良好嘅生長。呢啲研究結果為香港日後嘅綠化項目提供重要嘅參考資料。
  • 「綠色大嶼」植樹計劃--自2011年起,長春社就協助離島區議會舉辦嘅「綠色大嶼」植樹計劃,為植樹地點策劃種植策略、選取適當樹種同植後護理等。計劃直至2017年已種植超過20,000棵本地樹苗,整體存活率達九成以上。

自然保育

[編輯]

長春社認為自然同埋文化遺產都係珍貴嘅公共財產,屬於整個社會同下一代,係香港社會資產嘅一部分。以可持續嘅方式管理這資產,不單可以改善香港人嘅生活質素,更加可以令本港競爭力得到實質嘅提升。

  • 保育塱原[9]--長春社喺塱原嘅濕地保育工作由2005開始至今,為保持塱原濕地豐富嘅生境生物多樣性,以融合生態、農耕及鄉郊文化嘅保育方式來推動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嘅塱原社區。當中工作包括同地區伙伴(農夫同村民)協力種植不同種類嘅濕地農作物,例如水稻;舉辦塱原居民導賞員訓練計劃;同唔同嘅團體、學校、機構、企業及公眾人士合作,進行唔同形式嘅教育及農務體驗活動;同大眾同樂,一齊喺塱原聽田野音樂。每年中秋都同薄扶林村合作,將塱原出產嘅禾草用喺傳統中秋火龍製作,藉此推動香港本地節慶及農耕文化嘅保育工作。
  • 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10]--自2005年起,長春社得到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同香港觀鳥會合作《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同塱原地主、農友等以管理合作協議形式進行生境管理保育工作,並向市民推廣塱原以及農地保育嘅訊息,而家為第六期(2017-2019)。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透過同當地持份者合作,喺農地進行唔同嘅生境管理措施,改善並提高塱原嘅生態價值,吸引野生生物嚟棲息覓食。亦有唔同形式進行保育生態、農業及景觀嘅環境教育,學校教育有「水田動物派對」兒童話劇和塱原小農夫生態農業體驗活動;公眾活動有飛鳥模型設比賽、塱原音樂會、塱原收成節、夜探塱原濕地、稻草人設計等等。
  • 「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11]與「塱原生態米[12]--為咗畀更多市民參與塱原嘅農務工作,長春社喺2011年成立「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呢項計劃係全港首個以水稻耕作為主題嘅農業會員計劃,以社區支持農業形式(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運作。會員透過直接參與水稻復育工作,協助農夫重建稻田生境,出產並購買合作種植嘅稻米--「塱原生態米」。 「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而家分春秋兩季,會員除咗親手種植「塱原生態米」,亦可參與農務講座、夜探塱原濕地、觀鳥日蓮子採收同土窯烤食等活動,認識田間嘅生態、本地農業及生態農業模式。
  • 永續荔枝窩--荔枝窩有住得天獨厚嘅自然環境同豐富嘅人文歷史,係展示傳統鄉郊生活嘅一個典範。隨著永續荔枝窩嘅項目喺2017年9月完結,長春社同香港鄉郊基金喺10月隨即開展荔枝窩自然管理協議計劃,當中有唔同嘅公眾活動及義工服務,畀學生、公眾及團體去親自體驗呢個特別嘅地方,並參與保育工作。
  • 荔枝窩自然管理協議2017-2019[13]--荔枝窩自然管理協議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長春社同香港鄉郊基金合作,透過同荔枝窩村民、新居民、農友及義工等以管理協議形式合作,喺村旁農地進行自然管理工作,以自然和諧嘅農耕,令嗰度嘅人同自然萬物都能生生不息。計劃包含四大部份 - 維護自然萬物、環境友善農耕、社區參與同公眾教育。荔枝窩公眾活動及義工服務包括自然農務體驗活動、荔枝窩生態遊、荔枝窩野外研習、自然隊長計劃及義務荔農助手。
  • 多元社區X多樣生物[14]--多元社區X多樣生物項目同兩個本地社區組織緊密合作,分別係香港小童群益會大圍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及香港明愛薄扶林社區發展計劃,舉辦導賞及生態監察培訓課程,提昇社區人士對周邊環境嘅認識,協助監察及向市民介紹生物資源,以及一齊進行環境優化工作,令社區嘅人和生物更和諧生活。項目亦有舉辦學校講座同工作坊,令更多嘅市民能夠參與其中同認識市區生物多樣性。

環境教育

[編輯]

社區教育係長春社相當重視嘅工作之一。除咗較為傳統形式嘅講座生態導賞等活動,近年嘅教育活動都邁向多元化,包括大型環保遊戲、戲劇教育、幼兒故事、嘉年華、通識教育討論同設施參觀等,對象由中、小、幼學生、老師以至公眾家庭,畀參加者通過唔同嘅體驗同經歷,認識身處嘅自然環境,希望畀大眾更樂意為愛護大自然資源而努力。

  • 童心‧樂繪‧說故事[16]--以充滿創意同活力嘅戲劇教育遊戲將環保信息傳遞到小學生心入面,去為小朋友建立愛地球嘅心。
  • 水田動物派對--活動原本係「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2015-2017」項目嘅一部份,專為幼兒而設,同時兼具互動演出、教師入戲及布偶元素嘅戲劇教育活動。重點係希望帶畀幼兒一個快樂嘅體驗,畀細路知道水田同當中鳥類嘅密切關係。
  • 走過自然天地-生物速查100--長春社同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合作,對象為小學生。近年由以往嘅專題研習改為生物普查競賽,活動主要喺城門郊野公園入面嘅指定範圍進行,參賽隊伍需喺兩個鐘之內盡快辨認大會指定嘅100種植物以取得分數,活動設有冠、亞及季軍獎項。
  • 九龍城區綠色大廈管理[17]--同九龍城民政事務處九龍城區議會合辦嘅「九龍城區綠色大廈管理」,以區內嘅物業管理人員、業主立案法團成員同居民為對象,2017年(第三屆)主要活動包括:區內街頭展覽、「樓宇環保支援簡介暨環保工作坊」、參觀「川上農莊」同「九龍灣塑膠回收工場及明愛電腦工場」。
  • 綠樂無窮在屋邨[18]--「綠樂無窮在屋邨」係長春社由2006年起同香港房屋委員會合辦嘅環境教育計劃,至今第十一期。配合主題「減少都市固體廢物」,呢個項目特意設計一連串活動包括:環保嘉年華、二手交易廣場、拒絕即棄用品有獎大挑戰、環保輕盈晚會、環保清潔工作坊及環保大使招募等。希望借呢啲活動提升居民對減少廢物及回收嘅認識,進一步鼓勵實踐低碳生活。

減廢及資源分類回收

[編輯]

長春社喺減廢資源回收方面不遺餘力,致力同政府部門物業管理公司、屋苑學校和社區團體合作,為市民籌辦不同類型嘅教育同回收活動,鼓勵同教導市民從生活細節中進一步實踐減廢。

  • 糧善關愛坊[20]--2013年起,長春社喺梨木樹邨開展食物分享計劃「糧善關愛坊」,並喺第二年嘅8月得到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營運到而家。項目致力透過恆常回收及轉贈剩餘食物資源,喺社區建立一個食物分享平台,減少食物浪費、惠及區內基層家庭同宣傳環保惜食訊息。
  • 衣舊回收為環保[21]--長春社自2000年起喺屋苑、學校及社區推行舊衣回收計劃。2006年起,獲民政事務總署委任為四個「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管理機構之一,喺西貢區北區大埔區沙田區共42個地點設立回收箱。「衣舊回收為環保 - 積分獎賞計劃」係為私人屋苑或商廈而設,參與單位透過捐贈舊衣累積分數,再換領環保工作坊或生態導賞團等,以加深居民對環保嘅認識;長春社都有協助中小學舉辦「舊衣回收日」,畀學生、家長同老師親身體驗回收。舊衣回收服務涵蓋學校、屋苑、政府管轄設施如公園及社區中心等,所得收益全數撥作環境教育之用。由2018年3月起,所有收集到嘅舊衣物將會全數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如柬埔寨)重用。
  • 綠色活動先導計劃--長春社與可口可樂中國基金有限公司推出嘅「綠色活動先導計劃」,為2018年內舉辦嘅10個大型活動度身訂制綠色活動策略,減少活動由籌備到舉行當日所產生嘅垃圾,並妥善處理回收物。

中國項目

[編輯]

雲南低碳鄉村計劃--喺雲南,唔少生活喺自然保護區周邊嘅居民重係以柴薪為主要燃料。村民長期砍伐林木,導致生態環境嚴重惡化,物種數量下降,加上村民放牧、採藥等都喺保護區進行,令保護區嘅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造成壓力。繼新平縣耀南村嘅「低碳鄉村計劃」喺2018年初完成後,長春社同恒生銀行夥拍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基金會)將計劃帶到騰沖市芒棒鎮,由「低碳生活」同「改善經濟水平」兩方面入手,減低村民對自然資源嘅依賴,等保護區得以休養生息。

組織歷史

[編輯]

1970-1980

[編輯]

喺倡議環境運動方面,發起反對上水皮革廠運動、反對啟德機場夜航行動等等。

環境教育方面,舉行以大專生為對象嘅環境研討營,又成立青年行動組同聯校環境保護學會,重舉辦環保英文徵文比賽,向年輕人廣布環保種籽。青年行動組出版《協調》雜誌,係香港第一份環保雜誌。

保護古蹟方面,佢哋反對清拆尖沙咀火車站、關注尖沙咀訊號山嘅保育、反對清拆舊香港會大樓、爭取立法會大樓列為法定古蹟

1980-1990

[編輯]

發起或參與多項環境抗爭運動,如:反對大亞灣核電廠運動、反對味精運動、提倡「無污染旅行」概念同慎用膠袋運動(香港首個針對濫用膠袋嘅環境運動)等等。另外,又出版《綠色警覺》雜誌同埋成立〈香港環境資源中心〉,成為香港政府之後喺其他區成立環境資源中心嘅樣板。

1990-2000

[編輯]

2000-2010

[編輯]

歷屆會長與主席

[編輯]

會長

[編輯]
  • 陳立僑醫生(1976 - 1980)
  • 吳祖南博士(1999 - 2000)

主席

[編輯]
  • 羅拔雷恩(1968 - 1973)
  • 陳立僑醫生(1973 - 1975)
  • Jeremiah K. H. Wong(1976 - 1977)
  • Michael A. Webster(1977 - 1979)
  • 溫石麟先生(1979 - 1986)
  • 熊永達博士(1986 - 1991)
  • 馮兆榮先生(1991 - 1995)
  • 吳祖南博士(1995 - 1999)
  • 吳庭亮博士(1999 - 2001)
  • 黎廣德先生(2001 - 2005)
  • 何小芳女士(2005 - 2009)
  • 林乾禮先生(2009 - 2013)
  • 胡國萍女士(2013-2017)
  • 甄華達先生(2017- 而家)

出版刊物

[編輯]

長春社成立嘅早年曾設立「青年環境行動組」,並喺1973年開始出版季刊《協調》(SOS Environment),當年《協調》由長春社同行動組各派出一位編輯,嚟自長春社嘅第一任編輯係Michael Webster。後來《協調》停刊,並由《長春通訊》作為會員通訊取代到而家。

1988年,長春社新設香港環境中心(Hong Kong Environment Centre),並出版《綠色警覺》(Green Alert)雜誌。

《綠色警覺》雜誌

由1987年至今,長春社一年出版數次(近年固定為1、4、7、10月)《長春通訊》畀會員知道環境保護資訊、了解長春社過去幾個月嘅工作及活動預告。為咗環保節約用紙,《長春通訊》由2011年開始由印刷版轉為電子版。會員同綠色份子都會喺每季以電郵收到《長春通訊》,掌握更詳盡嘅環保資訊同長春社嘅活動。有關資訊都會同時刊登喺長春社網站上。踏入長春社50周年,《長春通訊》以《#周綠》之名,每星期六下晝喺長春社嘅Facebook專頁發佈,主動接觸普羅大眾。

  • 《協調》,vol 1-7(1973 - 1981)
  • 《綠色警覺》(已停刊)
  • 《長春通訊》,會員通訊(1987 - 而家)

資料來源:長春社四十週年特刊《香港的建立 為環保打拼四十年》

籌款活動

[編輯]

除咗賣旗嘅活動外,都有搞唔同嘅籌款活動。

生態捍衛戰

[編輯]

2015年起,長春社每年秋天都會舉辦「生態捍衛戰」野外定向比賽作為年度籌款活動,畀競賽運動愛好者、環境保育人士一齊走入大自然,團結一致宣揚減低污染,捍衛地球生態。

「生態捍衛戰」由香港野外定向會協辦,參加人數同籌款額續年遞升,至今已有超過1,000人次參加,籌款額合共超過一百三十幾萬。比賽籌募所得嘅經費用嚟支持長春社嘅生態、樹木保育同環保教育工作。

「生態捍衛戰」野外定向比賽每年以唔同環境議題作為主題,參加者化身成Eco-Rangers戰隊成員,運用地圖指南針以野外定向比賽方式追蹤及收服代表住香港環境問題嘅「環保公敵」怪獸為大自然籌集正能量。活動設有不同組別,除個人組、雙人組、三人組、家庭組及企業組外,2017年更特別增設體驗組,務求吸引更多人走入大自然,關心屬於大家嘅綠色土地。繼2016年嘅大型基建及2017年塑膠嘅環境問題,2018年以山火為主題提醒香港人守護自然生境(包括郊野公園同濕地)嘅重要性。[22]

「同行綠路」企業夥伴計劃

[編輯]

「同行綠路」係長春社嘅年度企業夥伴計劃,商業機構喺社會上扮演重要同具深遠影響力嘅角色,長春社深信同商界合作係締造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嘅元素。透過呢個計劃,企業夥伴可以參與唔同類型嘅環保活動,包括員工培訓、義工活動及生態古蹟導賞遊,重點主題包括濕地保育、樹木保育及節能減碳等,從而提高所屬員工嘅環保意識、鼓勵環保行動,並加強公司對環境保護嘅承擔。

「同行綠路」計劃可於全年任何時候開始,計劃生效日期為加入日子起計算嘅一年內,會員類別有四種:土沉香(Incense Tree)、木蘭(Magnolia)、茶樹(Camellia)、榕樹(Banyan)。[23]

過去籌款活動

[編輯]

長春社成立早期有一班熱心義工,但其他資源欠奉。後來得到一位唔願意留名嘅捐助者出資贊助,長春社終於租咗個細細地嘅辦事處開始喺社區搞活動。隨住各項活動增多,所需嘅經費亦不斷上升,於是1974年3月3號長春社舉辦咗首屆「環境步行」(Environment Expedition)。參照公益金「百萬行」嘅概念,長春社嘅會員同支持者透過邀請朋友贊助佢哋步行完成大埔一條鄉郊路徑嘅路程,首屆嘅「環境步行」合共籌得港幣三萬六千蚊。

2012年嘅「環保行」,籌得港幣八十一萬幾蚊。[24]

舉辦籌款活動係長春社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亦係支持者對機構嘅環保工作最大嘅認同同肯定,所有活動所籌得嘅款項用作呢個社嘅樹木保育、環保教育、自然保育及資源回收工作之用。

步行籌款

[編輯]

「環境步行」(Environment Expedition Walkathon)成為一年一度嘅活動籌款,直至1980年舉行咗第八屆後,暫別十年。1991年重新舉辦「步行籌款」,並改名為「環保行」(Walk for the Environment),至2012年第十九屆後改為其他籌款活動。每年步行籌款都係一次環境教育活動,步行路線次次都唔同,有大埔或其他鄉郊路段、郊野公園大潭大欖濕地后海灣尖鼻咀,以及市郊好似鯉魚門柏架山等。通過步行籌款,參加者可以欣賞自然風光、學習地貌同生態學知識,亦可以思考城市同新市鎮發展嘅問題。

環境步行 (Environment Expedition Walkathon)

  1. 1974/3/3,大埔
  2. 1975/3/16,大埔
  3. 1975/12/21,城門水塘
  4. 1976/10/17,城門水塘
  5. 1977/10/23,大欖植林區
  6. 1978/10/22,大潭郊野公園
  7. 1979/10/14,大帽山
  8. 1980/11/16,城門水塘
環保行(Walk for the Environment)
  1. 1991/4/11,大潭水塘
  2. 1992/3/22,香港仔郊野公園
  3. 1993/12/12,沙田紅梅谷自然徑
  4. 1994/12/18,尖鼻咀
  5. 1995/12/17,沙羅洞
  6. 1996/12/1,城門水塘
  7. 1997/12/7,后海灣濕地
  8. 1998/12/6,后海灣濕地
  9. 1999/12/5,后海灣濕地
  10. 2000/12/10,后海灣濕地
  11. 2001/11/16,后海灣濕地
  12. 2002/10/13 & 20,后海灣濕地
  13. 2003/11/9,沙羅洞
  14. 2005/4/23-24 & 2005/5/1,柏架山道自然徑
  15. 2007/12/2,沙羅洞
  16. 2009/3/22,鶴藪鳳園

(註:《協調》雜誌及長春社歷屆年刊)

環保熱點大追蹤

[編輯]

2002年至2006年間,曾舉辦四屆「環保熱點大追蹤」(Eco Race)定向比賽籌款活動,分別籌得17至40萬不等。[25][26][27][28]

山嶺綠騎

[編輯]

2013、2014年長春社舉辦咗兩屆『山嶺綠騎』,為單車歷奇x慈善x環境教育嘅年度大型籌款活動。透過「山嶺綠騎」活動為長春社嘅樹木保育同各項環保項目籌募經費嘅同時,亦能推廣本地郊野之美及對環境友善嘅單車運動。此外,參加者更可透過參與各項綠色任務,接收更多有關本地生態、環境保育嘅新資訊,畀佢哋學會識欣賞及愛護大自然。活動設有兩個組別,畀擁有唔同騎車經驗嘅公眾人士參加:

  • 「綠騎體驗組」- 適合三五知己或一家人參與,挑戰輕鬆優閒嘅郊野公園單車路線,一邊迎風踩單車,一邊挑戰各項綠色任務,畀參加者寓遊樂、挑戰同學習於一身。
  • 「山嶺挑戰組」-以越野單車比賽形式進行,適合鍾意刺激、熱愛越野單車運動,並想挑戰體能極限嘅越野單車手參加。
  1. 2013/10/27,大欖郊野公園[29]
  2. 2014/10/19,南大嶼郊野公園 [30]

睇埋

[編輯]

出面網頁

[編輯]
  1. 施網絡- 長春社原著喺2018年9月6號歸檔。喺2018年9月11號搵到
  2. Dr WK Chan (2008), Chapter 117, Forty Years Champion for the Environment
  3. 木保育-政策立場原著喺2020年12月5號歸檔。喺2018年9月11號搵到
  4. Dr WK Chan (2008), Chapter 64, Forty Years Champion for the Environment
  5. Dr WK Chan (2008), Chapter 108, Forty Years Champion for the Environment
  6. 藝日目背景原著喺2020年12月5號歸檔。
  7. 林優化計劃景資料原著喺2020年8月20號歸檔。
  8. 林樹隊劃背景原著喺2020年8月22號歸檔。
  9. 育塱原劃詳情原著喺2020年5月11號歸檔。
  10. 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劃目標及特色原著喺2020年8月20號歸檔。
  11. ‧花‧雀‧塱原生態農社劃詳情原著喺2020年9月16號歸檔。
  12. 原生態米原著喺2020年8月21號歸檔。
  13. 枝窩鄉郊永續發展劃詳情原著喺2020年12月5號歸檔。
  14. 元社區 x 多樣生物目詳情原著喺2020年12月5號歸檔。
  15. 命樹劃詳情原著喺2020年12月2號歸檔。
  16. 心.樂繪.說故事 II景資料原著喺2020年12月2號歸檔。
  17. 龍城區綠色大廈管理活動劃資料原著喺2020年10月28號歸檔。
  18. 樂無窮在屋邨劃資料原著喺2020年8月14號歸檔。
  19. 遊香港劃資料原著喺2020年12月5號歸檔。
  20. 善關愛坊劃背景原著喺2021年3月4號歸檔。
  21. 舊回收為環保劃背景原著喺2020年8月23號歸檔。
  22. 態捍衛戰動詳情原著喺2021年3月4號歸檔。
  23. 行綠路劃詳情原著喺2020年12月5號歸檔。
  24. 春社年報2011 - 1236頁 (PDF)原著 (PDF)喺2016年6月11號歸檔。喺2018年9月11號搵到
  25. 《長春社年報2002 - 03》第21頁
  26. 《長春社年報2003 -04》第 21頁
  27. 《長春社年報2004 -05》第21頁
  28. 《長春社年報2005 - 06》第21頁
  29. 春社年報2013 - 1435頁 (PDF)原著 (PDF)喺2016年6月11號歸檔。喺2018年9月11號搵到
  30. 春社年報2014 - 1552頁 (PDF)原著 (PDF)喺2016年6月11號歸檔。喺2018年9月11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