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坎剃刀
奧坎剃刀(粵拼:ou3 ham2 tai3 dou1),又叫知性上嘅優雅,係由奧卡姆嘅威廉(14 世紀嘅一位英倫邏輯學家)提出嘅法則。根據奧坎剃刀原則,一個人見到一個現象有幾個可能嘅解釋嗰陣,應該要揀最少假設嗰個,簡單嘅理論好過複雜嘅,因為易驗証。簡單化噉講,奧坎剃刀即係科學上嘅少做少錯。
嗌法
[編輯]奧坎剃刀有多個嗌法。
背景
[編輯]次次科學界發現親啲乜嘢前所未見嘅自然現象,相關學科嘅科學家就會各自噉諗柞理論出嚟去解釋佢。而當有成柞理論都係喺度嘗試緊解釋同一柞現象嗰陣時,啲科學家就焗住要揀返個最好嘅理論。於是乎科學家就諗咗一啲準則出嚟去決定一個理論「點樣先至為止好」。
例如如果有兩個科學理論,兩個理論都係嘗試緊解釋同一拃現象,而且兩個理論嘅解釋力都一樣咁勁,不過理論 A 要用 30 條數學方程式先解釋到啲現象,而理論 B 淨係需要用 3 條方程式就達到相同嘅效果(假設啲方程式複雜度相約),噉理論 B 會俾人認為係一個比較理想嘅科學理論[1]。
理由
[編輯]奧坎剃刀嘅存在原因有好多:一方面,因為西人自古以嚟就覺得優雅就係「用最少嘅氣力做最多嘅嘢」-呢點喺佢哋嘅藝術方面都睇得到;而另一方面,呢條準則亦都同可否證度(科學其中一樣最重要嘅嘢)有啦掕-當一個理論牽涉到好多個變數嗰陣,驗證個理論嘅時候就愈難控制嗮所有嘅變數,而呢點令到用個理論嘅科學家容易搵到啲事後孔明嘅解法嚟去為自己個理論辯護,例如想像兩個理論,兩個理論都係嘗試緊解釋同一種現象,不過
- 理論 A 啲方程式得 4 個變數、
- 理論 B 啲方程式有成 30 個變數咁多、
假設第啲因素不變,要控制嗮理論 B 嗰啲變數難過要控制嗮理論 A 嗰啲,所以响做實驗同觀察嗰陣,理論 B 有更加大嘅機會出現以下噉嘅情況:數據唔撐個理論啲假說,但幫個理論辯護嘅人詏,話個結果之所以會係噉只不過係因為冇控制嗮所有嘅變數-「今次嘅實驗淨係控制咗其中 20 個變數,淨低嗰 10 個變數冇量度到,所以今次實驗唔算真係測試到個理論」 ;相比之下,理論 A 得嗰 4 個變數,假設第啲因素不變,要控制嗮啲變數會相對容易-一個理論「變數多」間接令個理論更加難驗證[2][3]。
睇埋
[編輯]引咗
[編輯]- ↑ Walsh, D. (1979). Occam's razor: A principle of intellectual eleganc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6(3), 241-244.
- ↑ Domingos, P. (1999). The role of Occam's razor in knowledge discovery.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3(4), 409-425.
- ↑ Rasmussen, C. E., & Ghahramani, Z. (2001). Occam's razor.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