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
跳去導覽
跳去搵嘢
國家 | 蜀 | 魏 | 吳 |
首都 | 成都 | 洛陽 | 建業 |
君主 | 劉備 劉禪 |
曹丕 曹叡 曹芳 曹髦 曹奐 |
孫權 孫亮 孫休 孫皓 |
成立 | 221年 喺成都立國 |
220年 曹丕篡東漢 |
229年 喺建業立國 |
滅亡 | 263年 魏滅蜀之戰 |
265年 司馬炎篡曹魏 |
280年 晉滅吳之戰 |
大中華史
-2200 —
–
-2100 —
–
-2000 —
–
-1900 —
–
-1800 —
–
-1700 —
–
-1600 —
–
-1500 —
–
-1400 —
–
-1300 —
–
-1200 —
–
-1100 —
–
-1000 —
–
-900 —
–
-800 —
–
-700 —
–
-600 —
–
-500 —
–
-400 —
–
-300 —
–
-200 —
–
-100 —
–
0 —
–
100 —
–
200 —
–
300 —
–
400 —
–
500 —
–
600 —
–
700 —
–
800 —
–
900 —
–
1000 —
–
1100 —
–
1200 —
–
1300 —
–
1400 —
–
1500 —
–
1600 —
–
1700 —
–
1800 —
–
1900 —
–
2000 —
三國(粵拼:saam1 gwok3;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或265年)係中國史上嘅一段時期,有魏、蜀、吳三個國。喺時間劃定上有狹廣之分,狹義上從220年魏國成立開始,到280年吳國滅亡、西晉統一中國爲止。不過好多中國史家、以及民間認爲三國開始嘅年份重要早啲,即係廣義上嘅三國,比如話東漢末年發生黃巾之亂(184年),或之後董卓要脅漢獻帝離開洛陽(190年),成個朝廷崩潰,天下豪雄相鬥,啲人就攞呢幾年做開始年。
東漢末年戰爭不斷,人口下降,經濟受損,所以三國好重視經濟發展。由於戰爭需求,各種技術都有好大發展。雖然三國時代好短,但係發展得好緊湊。三國係自中國有皇帝以來,第一次同時出咗3個皇帝嘅時期。
歷史[編輯]
東漢末年,因為政治腐敗,啲平民百姓好嬲同埋想反抗朝廷,導致「黃巾之亂」。最後雖然因為「黃巾軍」組織唔夠細密,俾朝廷殲滅咗,但係搞到東漢王朝元氣大傷,各地諸侯割據一方,擁兵自重,終於響220年曹丕篡漢自立為帝,正式進入三國時代。
人[編輯]
提議合併呢篇文或者呢段嘢去『三國人物一覽』。 |
蜀漢[編輯]
- 劉備(劉玄德)第一任君主
- 劉禪(劉公嗣、劉阿斗)末代君主,史稱「安樂公」
- 關羽(關雲長)武將
- 關平 關羽義子,樊城之戰同周倉遭到東吳呂蒙圍殺陣亡
- 關興 關羽大仔,關羽死後同張苞一齊加入劉備帳下
- 張飛(張翼德)武將
- 張苞 張飛大仔,關興義兄
- 趙雲(趙子龍)武將
- 趙統 趙雲嘅大仔,趙雲死後繼承佢嘅爵位
- 趙廣 趙雲嘅第二仔,官至牙門將,喺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沙場
- 馬超(馬孟起)武將,漢中太守
- 黃忠(黃漢升)武將
- 魏延(魏文長)丞相司馬領漢中太守
- 馬岱 馬超族弟
- 諸葛亮(諸葛孔明)第一任丞相 死於五丈原
- 蔣琬(蔣公琰)第二任丞相
- 費禕(費文偉)第三任丞相
- 董允(董休昭)第四任丞相
- 黃皓 末代丞相、宦官
- 龐統(龐士元)軍師
- 徐庶(徐元直)軍師,後轉為魏
- 黃權(黃公衡)軍師
- 馮習(馮休元)武將
- 張南(張文進)武將
- 吳班(吳元雄)武將
- 傅彤 武將
- 馬良(馬季常)文臣
- 馬謖(馬幼常)武將
- 法正(法孝直)文臣
- 麋竺(糜子仲)文臣
- 麋芳(糜子方)武將
- 張松(張永年)文臣
- 姜維(姜伯約)大將軍,原本係曹魏天水郡嘅中郎將
- 夏侯霸 武將,原本係魏將
- 伊籍(伊機伯)謀士,原本係劉表謀士
- 孟獲 南方首領
- 劉琦 劉表嘅仔,武將
- 傅士仁 武將
- 郤正 文臣
- 張翼 武將
- 廖化 武將
- 諸葛瞻 文臣,諸葛亮嘅仔
- 張嶷 武將
- 陳到 武將
- 陳式 武將
- 劉封 劉備養子
- 諸葛均 蜀漢大臣,諸葛亮細佬
孫吳[編輯]
- 孫堅(孫文台)東漢末年群雄(荊州長沙)
- 孫策(孫伯符)東漢末年群雄(揚州)周瑜嘅結拜兄弟
- 孫桓(孫叔武)孫策個仔,迎戰劉備敗於秭歸,死於彝陵
- 孫權(孫仲謀)第一任君主,死後埋葬孫權墓,墓葬位置至今下落不明
- 孫亮 第二任君主
- 孫休 第三任君主
- 孫皓(孫元宗)末代君主,史稱「歸命侯」
- 孫和(孫子孝)死後被追尊為「文帝」
- 孫綝(孫子通)孫靜嘅曾孫,孫暠嘅孫,孫綽嘅仔
- 孫登(孫子高)孫權嘅大仔
- 孫靜 孫堅細佬
- 周瑜(周公瑾)第一任軍事最高顧問,孫策嘅結拜兄弟
- 張昭(張子布)政治最高顧問
- 凌統(凌公積)武將,甘寧嘅結拜兄弟
- 張紘(張子綱)
- 呂蒙(呂子明)第三任軍事最高顧問
- 陸遜(陸伯言)丞相
- 陸抗
- 太史慈(太史子義)武將
- 周泰(周幼平)武將
- 甘寧(甘興霸)武將,凌統嘅結拜兄弟,凌統殺父仇人
- 韓當(韓義公)武將,富池口遭到蜀軍埋伏
- 程普(程德謀)東吳三朝老將,蜀將黃忠設計,被沙摩柯射死於富池口
- 黃蓋(黃公覆)東吳三朝老將,苦肉計詐降曹操敗於赤壁
- 潘璋(潘文珪)武將
- 徐盛(徐文嚮)武將
- 丁奉(丁承淵)武將
- 魯肅(魯子)第二任軍事最高顧問
- 諸葛瑾(諸葛子瑜)軍師,蜀國軍師諸葛亮阿哥
- 諸葛恪(諸葛元遜) 諸葛瑾個仔,任大將軍,輔佐孫亮
- 顧雍(顧元嘆)軍師
- 虞翻(虞仲翔)軍師
- 步騭(步子山)軍師
- 呂範(呂子衡)軍師
- 士燮 東漢末年群雄(交州交趾)
- 董襲 武將
曹魏[編輯]
- 曹騰(曹季興),死後被追尊為「高帝」
- 曹嵩(曹巨高),死後被追尊為「太帝」
- 曹操(曹孟德)小字阿瞞,死後被追尊為「武帝」,本姓夏侯
- 曹昂(曹子脩)曹操大仔,曹操正室丁夫人侍女劉夫人所生,宛城之戰陣亡,死後被追諡為「愍王」
- 曹丕(曹子桓)曹操二仔,曹操同卞夫人所生,第一任君主
- 曹彰(曹子文)任城威王,曹操三仔,曹操同卞夫人所生
- 曹植(曹子建)陳思王,曹操四仔,曹操同卞夫人所生,「七步成詩」為其傑作
- 曹沖(曹倉舒)曹操么仔,曹操同卞夫人所生,早死
- 曹叡(曹元仲)第二任君主
- 曹芳 第三任君主
- 曹髦 第四任君主
- 曹奐 末代君主,史稱「陳留王」
- 曹仁(曹子孝)曹操家族軍成員
- 曹洪(曹子廉)曹操家族軍成員
- 曹熊(曹子烈)曹丕細佬
- 曹真(曹子丹)大司馬
- 曹爽(曹昭伯)大將軍
- 曹休(曹文烈)曹操嘅外甥
- 曹純(曹子和)曹操精銳部隊「虎豹騎」嘅隊長
- 曹宇(曹彭祖)燕王,陳留王曹奐嘅爸爸
- 曹彪(曹朱虎)楚王
- 曹玹 西鄉侯
- 曹幹 趙王
- 曹茂 曲陽王
- 典韋 校尉,喺宛城之戰保護曹操而戰死
- 毋丘儉 武將
- 文欽(文仲若)前將軍
- 諸葛誕(諸葛公休)高平侯
- 鄧艾(鄧士載)滅蜀嘅主要指揮
- 鍾會(鍾士季)關內侯,滅蜀嘅主要指揮
- 荀彧 (荀文若) 曹操倚重嘅智者
- 司馬懿(司馬仲達)軍師
- 司馬師(司馬子元)軍師
- 司馬昭(司馬子尚)軍師、晉王
- 司馬炎 晉帝
- 夏侯惇(夏侯元讓)大將軍
- 夏侯淵(夏侯妙才)武將,被黃忠斬殺
- 夏侯㮊 武將
- 張繡 武將
- 張郃(張雋艾)武將
- 徐晃(徐公明)武將
- 張遼(張文遠)關內侯
- 張虎 武將
- 樂進(樂文謙)威侯
- 樂綝 愍侯
- 李典(李曼成)愍侯
- 許褚(許仲康)虎侯
- 蔣濟(蔣子通)軍師
- 于禁(于文則)厲侯
- 孟達(孟子敬)原本係蜀漢,後轉投魏,又轉投蜀漢,但失敗。
- 荀彧(荀文若)曹操首席軍師
- 荀攸(荀公達)軍師
- 許攸(許子遠)軍師 原本係袁紹軍師,後轉投魏
- 賈詡(賈文和)軍師
- 程昱(程仲德)軍師
- 郭嘉(郭奉孝)曹操次席軍師
- 劉曄(劉子陽)軍師
- 滿寵(滿伯寧)軍師
- 呂虔(呂子恪)武將
- 毛玠(毛孝先)軍師
- 龐林 龐統細佬,原本係蜀漢,後轉投魏。
- 史渙 徐晃部下
其他[編輯]
- 董卓
- 呂布 東漢末年群雄(曾佔據長安,後據兗州,之後為徐州)
- 王允
- 皇甫嵩
- 盧植
- 朱儁
- 張楊 東漢末年群雄(并州上黨)
- 劉虞
- 袁紹(袁本初)東漢末年群雄(冀州、青州、幽州、并州)
- 袁術 東漢末年群雄(揚州淮南、壽春)
- 袁尚 袁紹嘅第三個仔
- 袁熙 袁紹嘅第二個仔
- 袁遺 東漢末年群雄(兗州山陽)
- 袁譚 袁紹嘅大仔
- 華佗(華元化)醫師
- 孔融 建安七子之首
- 張魯 東漢末年群雄(益州漢中)
- 田豐 袁紹軍師
- 沮授 袁紹軍師
- 審配 袁紹軍師
- 陳宮(陳公台)呂布軍師
- 公孫瓚 東漢末年群雄(幽州)
- 公孫度 東漢末年群雄(幽州遼東)
- 公孫康
- 公孫恭
- 公孫淵
- 劉璋
- 韓遂(韓文約)(涼州金城)
- 丁原
- 紀靈 袁術武將
- 顏良 袁紹武將,被關羽斬
- 文醜 袁紹武將
- 高覽 袁紹武將,投降曹操
- 韓玄 長沙太守
- 劉表 荊州刺史
- 蔡瑁 劉表武將,投降曹操
- 張允 劉表武將,投降曹操
- 蔡氏 蔡瑁嘅兄弟,劉表老婆
西晉[編輯]
仗[編輯]
參考[編輯]
- 原遙平:《一冊通曉 圖解三國時代》,香港: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ISBN 986-7881-72-4
參閱[編輯]
![]() |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三國 |